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张家界市梅毒阳性无偿献血者现况调查
目前,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性疾病检测指标阳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梅毒阳性率却逐年上升,且成为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1].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现况及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笔者对1999~2004年7月以来11 104例初次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者的性别、血型、年龄、职业等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
两种类型献血者血液五项检测指标的比较
本站自实行无偿献血以来,献血者的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到流动采血车或采血点的献血者,称为个体无偿献血者;二是政府下指标,单位组织到血站献血的献血者,称为单位组织无偿献血者.笔者对1999年3月~2005年4月来本站的这两类献血者首次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分析及预防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受血者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的机会少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笔者对1 009人次献血者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反应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57份机采冰冻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机采冰冻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救治出血及各种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降低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临床使用机采冰冻血小板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其制备尚无国家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给基层血站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机采冰冻血小板的制备条件要求严格,任何不慎便会导致产品报废.笔者对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宝鸡市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金标法HBsAg初筛结果
为减少血液浪费,各地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本市2004年以前未对2次以上献血者进行金标HBsAg初筛,由于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数呈递增态势,从2004年1月始对该献血人群进行HBsAg初筛,现综合相关数据,对2次以上无偿献血者初筛HBsAg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
张家港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调查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经过性接触和母婴垂直途径传播,但不慎输注了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血制品也是传染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输血安全,避免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笔者对张家港市10 85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梅毒筛查,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无偿献血可以通过健康征询的方法,排除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献血者,确保受血者输注安全的血液.笔者通过对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合格与不合格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健康征询和体格检查在无偿献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
全自动酶免系统在血站微量赖氏法检测ATL中的应用
全自动酶免系统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ALT检测的自动化,各血站作了不少探索,如速率法、微量赖氏法、氧化酶法,但结果均不稳定.笔者应用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建立了一套结果稳定的ALT检测方法.
-
伊宁市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调查
伊宁市从1996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工作,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目前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但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仅为65%,为尽快使本市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过渡,笔者对本市2003~2004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构成进行分析.
-
单核细胞单层试验和技体效价测定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比较
目的应用单核细胞单层试验和抗体效价测定试验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比较.方法抽取孕妇外周血进行单核细胞单层试验和IgG抗体效价测定,收集新生儿脐血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查,对两种产前检查试验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抗体效价测定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为40.0%,特异性为100.0%,准确率为58.6%;单核细胞单层试验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77.8%,准确率为75.9%. 结论单核细胞单层试验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优于效价测定,将两者结合则是较为理想的产前筛查方案.
-
抗血小板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初步筛选
目的运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一个经血小板自身免疫的抗体组合文库.方法从3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半巢式PCR扩增抗体轻链κ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并依次克隆到载体pComb3中构建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库.结果 20次电转后得到库容约为2.3×106 cfu的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库.用多聚甲醛固定的血小板细胞作为抗原,通过3轮亲和选择,ELISA鉴定结合活性较高者,选取3个经测序分析后显示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都符合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特征.结论成功构建了抗血小板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可用于进一步筛选针对血小板特异性靶点如GPIIb/IIIa等的人源抗体,进行以GPIIb/IIIa受体等作为靶点的治疗性人源抗体的研究和开发.
-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注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P<0.05).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
HLA抗体的三种检测模式对肾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三种检测模式对肾脏移植的影响,选择佳检测模式.方法对本院2000~2004年的所有行肾脏移植的患者(482例),按术前HLA抗体检测模式分为3组:单纯CDC(交叉淋巴毒试验)检测组87例(A组);PRA(群体反应性抗体)和CDC平行检测组109例(B组);先做PRA检测,呈阳性的再做CDC检查组286例(C组).观察三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AR)和超急性排斥反应(HAR).结果 A组患者AR、HAR的反应率为16.09%(14/87);B组患者AR、HAR的反应率为6.42%(7/109);C组患者AR、HAR的反应率为6.29%(18/286).A、B两组差异显著(χ2=7.43,P<0.01);A、C两组差异显著(χ2=4.23,P<0.05);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02,P>0.05).结论三种模式中B、C模式较A模式能更好地减少AR、HAR的发生率,其中B模式是佳的检测模式.
-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输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自体输血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于择期手术肿瘤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肿瘤患者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的输血反应率、感染率显著降低,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自体输血是可行的,能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
皖籍汉族人群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目的了解皖籍汉族正常人群中MIC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chain-related gene A)等位基因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MICA关联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ing,PCR-SSOP)技术对112例正常人群进行MICA基因外显子2、3、4的多态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人群的MICA基因多态性以MICA*008等位基因频率高,达30.36%,其次为*010(16.96%)、*002(13.84%)和*009(12.05%).单倍型分析显示,MICA基因与多个HLA-B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有统计学意义的有MICA*008-B40、B07、B13,MICA*010-B46、B15,MICA*002-B35、B15和MICA*009-B52. 结论皖籍汉族正常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具有其基本特点,MICA基因与HLA-B位点间存在广泛连锁不平衡.
-
T7噬菌体表达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抗原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巨细胞病毒基质蛋白PP65的抗原,初步评价其抗原性.方法 PP65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后,与T7噬菌体的基因组相应酶切位点结合,借助包装蛋白组装成为完整的噬菌体.PP65目的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T7噬菌体的头蛋白部位,每个噬菌体颗粒表面可表达5~15个拷贝.噬菌体可以在宿主细胞中快速繁殖,并且能够迅速裂解宿主细胞,使目的蛋白的富集达到很高的效率.人巨细胞病毒基质蛋白PP65可以激发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运用T7噬菌体载体展示系统表达PP65的部分肽段,扩增噬菌体,以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所表达的抗原特性.结果获得了重组T7-PP65噬菌体,通过鉴定,噬菌体表达在其头蛋白上的PP65抗原可以被天然PP65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病毒蛋白抗原的表达,为抗原筛选和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将PP65表达在T7噬菌体表面,可以研究其免疫原性及评估其作为疫苗的可能性.
-
母体血清IgG亚型含量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联
目的探讨母体血清IgG抗体亚型含量在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ELISA法对64例HDN患儿母亲、48例患儿及23例正常对照样本血清中IgG各亚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儿母亲血清中IgG1、IgG3和IgG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患儿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儿血清中IgG各亚型构成与母体的不完全一致.结论母体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尤其是IgG1的含量与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密切相关.
-
2 210例江西籍汉族骨髓供者的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
目的分析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和HLA单倍型频率.方法根据2 210例江西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中共观察到72个HLA等位基因,其中A*02、A*11、A*24、A*33、B60、B*46、B*13、B*58、B*51、B75、B62、DRB1*09、DRB1*12、DRB1*15、DRB1*04、DRB1*08、DRB1*11、DRB1*14和DRB1*13的频率高于0.05.358条A-B单倍型中,A2-B46、A11-B60、A33-B58等26条单倍型的频率高于0.01,68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420条B-DR单倍型中,B46-DR9、B13-DR15、B75-DR12等22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1,82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2 518条A-B-DR单倍型中,386条单倍型有意义(频率大于等于4.52×10-4),A2-B46-DR9、A2-B46-DR8、A11-B13-DR15、A33-B58-DR13、A33-B58-DR17、A30-B13-DR7等39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05.结论江西汉族HLA-A、B、DRB1等位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接近南方汉族人群,但又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研究群体的HL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江西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试剂的初步临床评价
目的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进行临床评价.方法以克隆表达的HCV多表位嵌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多表位嵌合蛋白修饰后用于标记抗原,研制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检测血液筛查阴性标本440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90份, HIV抗体阳性标本10份,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90份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标本259份.结果对259份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时,有3份标本未检出,应用Chiron RIBA 确认试剂检测后,结果为阳性.其余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采用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共检测889份标本,其中只有3份标本结果不一致,总符合率99.7%,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
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初探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飞速发展,无偿献血模式已从计划献血为主转为自愿献血为主,因此,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已成为保证血液数量、质量的重要手段.2002年11月23日昆山市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俱乐部,至2005年4月底已吸收会员6 700多人,应急无偿献血数100 000 ml.
-
输血纠纷中证据保全的理论和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化制度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快速提高,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目前输血纠纷已成为血站、医院与受血者之间的主要医患纠纷,其中输血相关丙型肝炎的诉讼案件尤为突出.由于患者、医生及血站人员对输血相关丙肝的起因、丙肝与输用血液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确定因果关系的标准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
-
血站业务信息的质量管理
采供血业务信息的质量管理是血站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决策和发展;数据档案的完善安全是血站发展的基础.笔者结合几年来血站业务数据管理的实践,就采供血机构业务数据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
完善输血科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随着国内计算机技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各血液中心(血站)、医院以及输血科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但大部分是局域网络,彼此之间独立和封闭,无法进行沟通和协作,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输血管理水平,促进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笔者充分挖掘计算机互联网的潜力,将输血科、血液中心以及医院的部分数据高效共享,结合互动、宣传于一体的"医院输血科"网站,对医院输血科的全面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
血站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血站采供血业务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为血站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卫生部提出今后3年全国无偿献血比例达10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80%以上,计划无偿献血控制在20%以内的新目标.
-
探讨血站供血安全质量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血站陆续实行了ISO9000或GMP质量管理体系,采供血的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偿献血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供血科作为血站的一个职能科室,担负着如何合理利用血源和及时、全面地满足临床输血中的各种要求,是血站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之一,对血站的形象、信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本站2年来实行全市血液三统一后对供血科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谈些体会. 作者单位: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中心血站
-
街头无偿献血漏检AxB亚型1例
国产单克隆抗体误定血型,尤其是A、B亚型多有报道[1].目前无锡地区检测无偿献血者所用的正定型试剂主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单克隆试剂,近将1例AxB误定为B型,现报告如下.
-
误输异型血后引起患者血型鉴定困难1例
血型不配合的输血会导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应严加防范.有文献报道,发生ABO血型不合的AHTR,大多数为医务人员的人为错误所致[1].而且,由于输入较多量的异型血,可使患者的抗原抗体发生变化,造成血型鉴定困难,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
不同临界血红蛋白浓度输血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临界血红蛋白浓度输血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5例住院并输血的病例进行分析,预后分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四种情况,临界血红蛋白浓度分为>100 g/L、70~100 g/L、<70 g/L (A、B、C)三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不同临界血红蛋白浓度输血者预后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给予高血红蛋白浓度者(>100 g/L)输血治疗,未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建议对临界血红蛋白浓度<70 g/L者予以输血.
-
Haemontics215型血液处理机与手工处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手工法和全自动机器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在冰冻、融化、洗涤后的质控指标,比较两种方法对红细胞保存效果的差异.方法各取12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的全血,于采血后6 d内离心制成红细胞制剂,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直接滴入红细胞低温保护剂,-80℃冰冻保存数日后取出融化,再分别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进行洗涤.于融化后即刻以及洗涤后即刻分别取样测定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结果与手工法相比,使用全自动机器保存、洗涤的冰冻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明显升高,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全自动机器保存、洗涤红细胞的效果好、保存时间长、洗涤时间短,完全可以替代手工方法.
-
HIV抗体诊断试剂的评价及选用策略
目的对实验室常用的HIV抗体初筛试剂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选用试剂的策略.方法分别用5种HIV抗体ELISA检测试剂和1种HIV抗体快速诊断试剂以44份已知结果样品和100份未知结果样品进行检测,未知样本初筛结果阳性或可疑阳性时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用诊断性实验性能指标评估各试剂的质量性能.结果 6种试剂的综合质量性能指标(有效率)均大于97.9%,本观察组国产试剂的质量性能指标已经接近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HIV快速诊断试剂与ELISA试剂相比灵敏度略低. 结论国产常用HIV抗体检测初筛试剂能基本满足临床实验室要求,但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临床状态合理选择适实验室试剂.
-
骨科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血常规、凝血状态、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的差异无显著性,自体血回输组异体血输用量显著少于异体输血组,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是骨科大手术安全补充失血的方法.
-
732株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K-B法对2000~2004年临床分离的732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来自血液、呼吸道、伤口分泌物的732株表皮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
-
Taq酶浓度对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Taq酶浓度对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例血液病患者血样用不同量的Taq酶进行HLA分型.结果加入Taq酶的量为4.5 μl、10.5 μl时,未出现特异性的结果,加入7.5 μl时出现了特异性结果.结论不同量的酶结果差异很大,所以在酶的用量上,应当引起重视.不同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条件,摸索佳反应条件和Taq酶浓度.
-
Amicus和CS-3000 Plus机采血小板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Amicus和CS-3000 Plus 机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健康献血者,在分离机血小板采集目标值相同(3.0×1011)的条件下,比较两种机型机采血小板的采集量、白细胞残留量及采集程序时间.结果 Amicus 的血小板采集量为(3.21±0.29)×1011/袋,显著高于CS-3000 Plus的(2.86±0.51)×1011/袋(P<0.001);白细胞残留量为1.27±0.50,显著低于CS-3000 Plus的(4.65±2.71)×106/L(P<0.001) ;采集时间为(44.83±7.81) min,显著低于CS-3000 Plus的(61.83±9.80) min(P<0.001).结论 Amicus机采血小板效果优于CS-3000 Plus,易于推广应用.
-
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的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血症的监测用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相对"金标准".此外,利用pp65蛋白能刺激、诱导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特性,用于检测宿主对HCM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已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开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就HCMVpp65蛋白的特性以及在HCM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型研究,对于区分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鉴别菌株的相关性十分重要.本文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型方法作一综述.
-
血小板衍生膜微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是血小板激活后产生的直径为0.1~1.0 μm的小囊泡颗粒,含有多种特异性膜糖蛋白和生物学活性的受体,可通过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启动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促凝与抗凝双重作用,可在多种临床疾病中发生异常改变.
-
Duffy血型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
红细胞Duffy血型抗原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认识不断深入,现已证实Duffy抗原是间日疟原虫受体、趋化因子受体,也可能是HIV-1辅受体.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红细胞Duffy血型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