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잡지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719
- 国内刊号: 21-112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润肺滋阴、益气生津法配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采用润肺滋阴、益气生津法配合西药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0例.西药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润肺滋阴、益气生津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变化,肺功能和急性发作频率变化,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1 s用力呼气容积在预计值中占比(FEV1%)、急性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等级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总有效率(TER)明显高于后者(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相近(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采用润肺滋阴、益气生津法配合西药治疗作用显著,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增强疗效,且并不会增多不良反应.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轻中型脑挫伤患者血液流变及预后改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轻中型脑挫伤患者血流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型脑挫伤患者,其中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剩余9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并作为观察组,按中药给药时间点分为3组,A组(n =30,发病24h),B组(n=30,发病48 h),C组(n=30,发病72 h).治疗2周后统计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发病当天,发病3d、1周及2周后检查比较患者血肿体积变化及血流变指标变化.评估并比较患者发病当天,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21%,较B、C组的60.71%、53.57%显著升高(P<0.05或P<0.01),B组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发病当天比较,发病3d-2周后对照组血肿体积及血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观察组血肿体积逐渐缩小(P<0.01),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逐渐降低(P<0.01);发病3d、1周及2周后观察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且A组小于B、C组(P<0.01);发病1周及2周后,观察组血流变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且A组低于B、C组(P<0.05或P<0.01);B组上述指标小/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发病当天比较,治疗1-6个月后对照组GCS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观察组GCS评分逐渐升高(P<0.01),治疗1、6个月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高于B、C组(P<0.01);ADL评分逐渐降低(P<0.01),治疗1、6个月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低于B、C组(P<0.01);治疗1、6个月B组与C组间GCS评分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改善轻中型脑挫伤患者血流变继而缩小其血肿体积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对症治疗,且于发病24h后进行早期中药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显著.
-
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研究
目的:观察内服外敷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6髋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48髋.治疗组给予内服健脾补肾中药,1剂/d,外用活血化瘀中药,2 ~3次/d,体外冲击波每日1次;对照组只给予体外冲击波,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血清骨钙素(BGP),并检测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LDL、TC、BG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内服活血化瘀中药外用联合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老年早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脂代谢及骨代谢相关.
-
安神解毒汤对非小细胞肺癌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状态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安神解毒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本科收治的120例NSCLC伴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均接受化疗、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化疗间歇期予唑来磷酸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安神解毒汤治疗,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评估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睡眠)、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肺癌特异子量表),比较疼痛疗效,统计骨相关性事件(SREs)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降低(P<0.01),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升高(P<0.05),气促、咳嗽、咯血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S、SAS、PSQI评分较低(P<0.01),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较高(P<0.05),气促、咳嗽、咯血症状评分较低(P<0.01),疼痛缓解有效率较高(P<0.05),SREs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安神解毒汤治疗NSCLC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内服外用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黄褐斑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内服外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初诊黄褐斑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消斑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涂抹0.1%维A酸乳膏和服用维生素C、E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黑素含量、皮损总积分、DL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排序相同,依次为:肝郁气滞证(37.50%和40.00%)>脾虚湿盛证(32.50%和30.00%)>肝肾阴虚证(20.00%和17.50%)>瘀血内阻证(10.00%和12.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黑素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4.08±2.35)U.C vs(35.27±2.11)U.C,P<0.0S];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7±1.15)分vs(2.83±1.0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33±2.41)分vs(8.15 ±2.36)分,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黄褐斑患者经中医内服外用方法治疗后均可有效减少黑素含量,减轻皮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肠镜下病变肠黏膜的改善情况并计算评分,观察IL-6、IL-10等炎症因子和黏膜损伤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泻(2.03±1.45)分、脓血便(1.34±1.52)分及腹痛(1.32±1.03)分主要症状评分改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2.88±2.06)分、(1.94±1.43)分、(1.95±1.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镜评分(3.941±1.413)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4.697±1.9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6(196.236±25.285)、IL-10(72.243±19.827)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09.457±21.356)(52.754±12.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病变肠黏膜并且控制IL-6、IL-10等炎症因子和肠黏膜损伤因子,并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治疗发生在老年患者人群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情况.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5年6月入组本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类型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予患者替吉奥胶囊+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替吉奥胶囊+顺铂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至少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期情况情况、肿瘤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5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个月(P<0.01);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25.54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75个月(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一线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316例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析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型及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3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卵巢低反应患者主要证型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年龄、盆腔手术等的分布情况.结果其主要中医症状为:性急易怒、腰膝酸软、经血夹块、健忘、神疲力乏、畏寒肢冷、脱发、胸胁胀痛不舒、经前乳房胀痛等;多的中医证型是肾虚肝郁血瘀证型(占32.7%);单证型中以肾虚证多(占94.3%);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几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结论: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肾虚肝郁证;初步显示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肝虚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
关键词: IVF-ET卵巢低反应 中医证型分布 -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37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10 mg和莫沙必利15 mg口服,观察组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2次/d,1剂/d,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食管pH及咽喉疼痛、反酸烧心、嗳气、声音嘶哑等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38%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咽喉疼痛分别为(0.76±0.31)分,(0.42±0.27)分,反酸烧心分别为(0.73±0.35)分,(0.42±0.26)分,嗳气分别为(0.82±0.40)分,(0.39±0.25)分,声音嘶哑分别为(0.65±0.32)分,(0.29±0.21)分,第一通道pH <4时间百分比分别为(1.85±0.67)%(0.71±0.53)%,第二通道pH<4时间百分比分别为(4.34±1.64)% (2.45±1.4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并且安全性高.
-
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4、IL-5和IL-13的影响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及血清中IL-4、IL-5和IL-13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阳和平喘颗粒低剂量组(C组)、阳和平喘颗粒高剂量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哮喘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5和IL-13浓度水平.结果:A组大鼠肺泡结构未见炎性病理改变;B组可见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病理变化;C组肺组织炎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D、E组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改变明显减轻.A组血清中IL-4、IL-5、IL-13浓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C组血清中IL-4浓度水平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L-5浓度水平低于B组(P<0.05),IL-13浓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D、E组血清中IL-4、IL-5、IL-13浓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以减轻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IL-4、IL-5、IL-13浓度水平,减轻气道炎症.
-
健脾化痰祛瘀方对AS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和ATP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对AS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和ATP活性的影响,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方对AS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月龄6-8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每组5只.造模: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热量喂养,喂养第3周,模型组与中药治疗组予冠状动脉球囊拉伤手术干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第6周加入跑步机跑步过劳,建立脾虚模型,共喂养48周.药物干预:高脂喂饲24周后健脾化痰祛瘀组予健脾化痰祛瘀方药搅拌于饲料中喂食.第48周末取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心肌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和ATP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巴马小型猪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Ⅲ、Ⅳ、Ⅴ、ATP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巴马小型猪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可显著上调,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Ⅲ、Ⅳ、Ⅴ、ATP活性显著上调(P<0.05).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方可以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复合物的活性,增加ATP合成,参与线粒体呼吸及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
-
定喘汤干预RSV感染大鼠Th2免疫应答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定喘汤对RSV感染大鼠TSLP蛋白表达及IL-4、IL-10、IL-13含量的变化,探讨定喘汤对RSV感染大鼠后Th2应答反应上、下游因子的影响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SV模型组和定喘汤全方组,每组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RSV(Long珠)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感染后正常组和RSV模型组均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定喘汤组予同等量的中药灌胃.在感染后7d,取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分析,采用蛋白印迹法(WB)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SLP蛋白表达的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h2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SLP蛋白表达及血清中的IL-4、IL-10、IL-13含量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定喘汤组TSLP蛋白表达及血清中的IL-4、IL-10、IL-13含量显著减弱(P<0.05).结论:定喘汤干预RSV感染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Th2上游因子TSLP蛋白表达及下游因子IL-4、IL-10、IL-13有关.
-
PCPA失眠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P2X7受体表达的变化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PCPA诱导大鼠失眠后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P2X7R表达的变化及SZRD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3d腹腔注射PCPA的方法复制失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给予SZRD灌胃7d.各实验组分别在第4、5、6、8、10天取大鼠大脑皮质前额叶,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大脑皮质GFAP和P2X7R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大脑皮质P2X7R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同时间大脑皮质GFAP、P2X7R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5、6、8、10天中药治疗组GFAP表达逐渐下降(P<0.05,P<0.01),第6、8、10天中药治疗组P2X7R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P<0.01),第8、10天中药治疗组P2X7R 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P<0.01).结论:SZRD干预PCPA所致失眠的机制可能与调控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P2X7R的表达有关.
-
黄芪丹参配伍对大鼠骨髓源EPCs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配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源EPCs,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黏附能力实验和Matrigel胶法检测黄芪、丹参、当归等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源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形成管状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单味黄芪、丹参、当归以及黄芪丹参配伍、黄芪当归配伍均具有改善EPCs生物学功能的作用,其中以黄芪丹参配伍组改善EPCs功能的作用显著,与黄芪组、丹参组、当归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较黄芪、丹参、当归单味中药能更好地提高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和形成管状结构的能力,黄芪和丹参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在提高EPCs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亦提示益气活血治法可能对改善EPCs的某些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心肌葡萄糖转运体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心肌葡萄糖转运体蛋白的影响,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肾方组、补肾健脾方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组.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和LDL-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形态,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脂质面积,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胶原纤维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GLUT-1和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LDL-C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发生改变,心肌组织GLUT-1蛋白表达降低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血清TC和LDL-C水平降低(P<0.01),改善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组血清IL-6水平降低(P<0.05),提高心肌组织GLUT-1蛋白表达和抑制心肌组织VCAM-1蛋白表达.结论:补肾方、补肾健脾方、益气健脾化瘀祛痰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具有代谢调节、心肌保护、血管保护三重作用,改善衰老所致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血管损伤,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心肌葡萄糖转运体蛋白有关,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方效果较为明显.
-
文静汤对抽动障碍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文静汤对亚氨基二丙腈(I DPN)诱导的抽动障碍(T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对脑内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y-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兴奋性谷氨酸转运体(EAAT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泰必利组)、文静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IDPN腹腔注射450 mg/(kg·d)10 d诱导TD小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文静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中药汤剂56、28、14 g/(kg·d)、泰必利组予泰必利25 mg/(kg·d)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后进行刻板运动评分测定,并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纹状体内GLU、ASP、GAB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纹状体EAAT2蛋白含量表达水平.结果:①行为学检测:各组小鼠的刻板运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末次观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②脑组织GLU、ASP、GABA含量测定:模型组GLU、ASP含量高、GABA含量低(P<0.01),各组均能降低ASP和GLU含量,文静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升高GABA含量(P<0.01),但文静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差别不大.③EAAT2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性升高(P<0.01);文静汤各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实验表明文静汤可以抑制TD小鼠的刻板运动行为,其抗抽动效应可能与抑制纹状体GLU、ASP含量水平及激发GABA的兴奋作用以及降低EAAT2蛋白表达有关,并与泰必利效果相当.
-
益智宁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SHR大鼠前额叶皮质DRD1-AC-cAMP-PKA-DARPP32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益智宁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SHR大鼠前额叶皮质中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opamine and cAMP regulated phosphoprotein of 32 kDa,DARPP32)的影响,探讨益智宁治疗ADH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益智宁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哌甲酯对照组,每组10只,益智宁组给予益智宁煎药液(14.4g·kg-1),哌甲酯组给予哌甲酯(0.0015 g·kg-1),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每组均按12.5 mL/kg等容量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组织中AC、cAMP的浓度,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组织中PKA、DRD1、DARPP3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哌甲酯组、益智宁组大鼠的前额叶皮质组织中的AC、cAMP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哌甲酯组、益智宁组大鼠的前额叶皮质组织中PKA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益智宁组与哌甲酯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哌甲酯组、益智宁组大鼠的前额叶皮质组织中DRD1、DARPP32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益智宁组与哌甲酯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智宁组可能通过激活SHR大鼠前额叶皮质AC-cAMP-PKA的信号通路,并通过下调DRD1、DARPP32的水平,负反馈调节脑内多巴胺的含量,从而发挥疗效.
-
辛开苦降治疗慢性胃炎辨析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病,临床辨证多以脾虚气滞证为主,常治以健脾理气法.而临床上,以健脾理气为治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作者经验,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时时照顾脾胃气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故以辛开苦降为基本立法常收捷效.辛开苦降既适应脾胃的生理功能,又针对气机郁闭的关键致病因素,从致虚之原因出发,以助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亦能达到补虚之效.
-
从《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便秘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为李东垣论治九窍病变的重要理论.文章试分别阐述“九窍”“九窍不通”“脾胃虚”的含义,探讨脾胃与九窍的联系.《脾胃论》中所载的九窍并非局限于五脏所属之九窍,此外九窍亦为阳气、阴液所循之通道.九窍者,既为窍道,当以通利为用,其窍道不利则生他疾.“脾胃虚”可以概括为脾胃气虚或脾胃阳虚,均可致“九窍不通”.便秘病亦属“九窍不通”的范畴,其发病亦与脾胃虚密切相关.
-
从“肝脾同调”论治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到后期的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肝硬化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诸多医家采取“肝脾同调”治疗肝硬化取得较好疗效.文章通过对肝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与影响,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实践经验读书心得,从疏肝、柔肝、补肝三方面探讨“肝脾同调治疗乙肝肝硬化”.
-
基于重要古医籍的中药五味作用研究
作为药性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五味理论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临证组方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于五味理论的理解、阐述及发挥,使得五味理论的内涵及应用日趋丰富及完善.该研究通过对历代重要古医籍中有明确记载的中药五味理论进行整理,从中提取出有关五味作用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出五味的作用,并例举药物进行说明,以期为临床合理的遣药组方提供一定的依据.
-
论《针灸资生经》灸法特点
《针灸资生经》是由南宋医家王执中编撰而成,该书收录灸法广泛实用,对后世艾灸疗法的理论贡献巨大.文章从施灸时取穴、体位、灸感、顺序、补泻、灸量、禁忌、临床运用、灸后护理,以及灸针药与临床相结合等内容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特点.
-
黄炜元《辩疫真机》治鼠疫方药探析
作者通过综览《辩疫真机》全书,并搜集、整理、统计分析黄炜元治鼠疫方中各种分类药物的出现频率,发现其处方用药紧扣“毒热直入”的病因病机,着重于清邪毒、解蕴热;同时顾及本虚,滋阴润燥,培补肝肾;且擅用血药以深入血分,荡涤邪秽;不因热毒而禁用热药;针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症状表现,适当使用解表药;时时顾护脾胃,针对“风温症宜戒谷气”的流弊进行了严厉批判;重视病人及周围见疫者的精神状况,注重预防.
-
从“湿去热孤”论藿朴夏苓汤分消上下之应用
“湿去热孤”为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和法的发展.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热为患的常用方剂,是“湿去热孤”治法的体现.文章以“湿去热孤”治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病证的作用机制为分消上下之湿邪,并举病案以佐之.
-
杨丽新运用“六字诀”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介绍杨丽新教授运用岭南名医程康圃“补脾平肝泻心”六字诀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补脾化痰,健运后天;平肝熄风,条畅气机;泻心降火,宁神定志.三法六字,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医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同行参考.
-
胃病Ⅲ号方组方思路及防治慢性胃炎机理探讨
胃病Ⅲ号方为广西名中医谢胜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所创,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已有10余年,疗效显著,并已经做了大量临床观察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故文章通过对胃病Ⅲ号方的药物组成、配伍特点、功用、防治慢性胃炎中西医机理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该方可通过发挥调补脾胃,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等功效,从而杀灭Hp,改善微循环,保护、修护胃黏膜,达到防治慢性胃炎的目的.
-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民族药地板藤总多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酶法辅助提取民族药地板藤总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以酶用量、酶解时间、提取料液比为响应因子,以地板藤总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BBD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地板藤中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佳提取工艺为酶用量为1.5%、酶解时间63.31 min、提取料液比1∶32.92,预测高提取率9.23%;验证试验中地板藤总多糖的提取率为8.51% (BSD =0.93%,n=5).结论:酶法辅助提取地板藤总多糖的提取率较高,工艺合理、简便,可用作地板藤多糖的提取.
-
不同配比大黄黄芪对CRF大鼠TGF-β1/HGF因子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后的大黄黄芪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大鼠按24 h尿蛋白(UPr)水平分级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5×10-3 g/kg)、大黄组(1.5 g/kg)、黄芪组(3 g/kg)、大黄黄芪1∶1(3 g/kg)、1∶2(4.5 g/kg)、1∶4(7.5 g/kg)和1∶6组(10.5 g/kg),连续灌胃5周后,检查大鼠体质量、残余肾重及肾脏系数的大小,HE染色后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24 h 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结果:(①12周后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肾脏系数、24 h Upr、Scr、Bun水平显著升高;②给药5周后,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明显恢复,24 hUPr、Scr、BUN和TGF-β1水平显著下降,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大黄组和大黄黄芪1∶2、1∶4组肾重显著降低,且大黄:黄芪1∶4组肾脏系数下降明显;各药物治疗组(除贝那普利组)C-Met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大黄黄芪1∶2、1∶4与1∶6组的TGF-β1 mRNA表达显著降低;大黄黄芪1∶2、1∶6组大鼠的HGF蛋白量显著提高;综合以大黄:黄芪1∶2组改善作用为显著.结论:大黄黄芪不同配比后可以有效恢复慢性肾衰竭大鼠体质量,抑制残肾的代偿性肥大,下调代谢毒素的水平,同时可以调整TGF-β1/HGF的平衡,减轻肾纤维化程度.且配比给药疗效优于单味药,大黄:黄芪1∶2组改善效果为明显.
-
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部位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水盐代谢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部位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水盐代谢的药效,阐释焦苍术药效改变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湿阻中焦证大鼠为模型,比较不同给药组大鼠血清醛固酮(ALD)、肾小管水孔蛋白2(AQP2)和血浆K+、Na+、Cl-等电解质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D、肾小管AQP2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血浆K+、Na+和Cl-浓度均有所降低,以K+浓度降低较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表现为ALD和AQP2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生品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正生高)对ALD和AQP2水平有显著性影响,且其调节血浆电解质水平能力与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苍术炒焦以后,燥性得以缓和,焦苍术对模型大鼠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
HPLC法测定冰葡萄中7种成分的量
目的:测定冰葡萄中7种成分(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芦丁,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冰葡萄中没食子酸、表儿荼素、儿萘素、阿魏酸、绿原酸、芦丁、咖啡酸含量.结果:冰葡萄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芦丁、咖啡酸含量分别为1551μg,20.55 mg/g,77.11 mg/g,0.7388 μg/g,0.9100 μg/g,164.5 μg/g,175.8 μg/g.结论:HPLC法测定冰葡萄中7种成分含量可以更好地控制葡萄的质量.
-
HPLC法测定珠珀安神丹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珠珀安神丹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珠珀安神丹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芍药苷与相邻组分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1929~1.92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21 x 107X+ 1750(r =0.9998).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珠珀安神丹中芍药苷的含量.
-
大黄灵仙胶囊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实验研究
目的:明确大黄灵仙胶囊(DHLX)对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胆管细胞,以不同剂量LPS及DHLX共刺激胆管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效率,RT-PCR检测胆管细胞IL-6和TNF-αmRNA表达.结果:LPS(5 μg/mL)+ DHLX(1 mg/mL)的浓度组合胆管细胞增殖效率维持在95%,DHLX可下调胆管细胞IL-6和TNF-αmRNA表达,与LP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灵仙胶囊缓解可胆管细胞炎性应激.
-
扶芳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扶芳藤为我国少数民族常用之中药,具有益气血、补肝肾、舒筋活络、止血、化瘀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扶芳藤在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血栓、止血、保护脑组织、改善微循环等方面药理作用良好.但目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研究较少,药理学物质基础亦未完全明确.文章对近年来扶芳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扶芳藤的临床应用及药用资源开发等提供参考.
-
燥湿苦参汤联合放血拔罐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燥湿苦参汤联合放血拔罐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治疗的11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奈德软膏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燥湿苦参汤辅助放血拔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ASI评分、DLQI评分和瘙瘁评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PASI评分总有效率94.54%,较对照组80.00%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13周DLQI评分(4.91±1.95)分,治疗17周DLQI评分(3.75±1.03)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4周瘙痒评分(1.89±0.95)分,和治疗5周瘙痒评分(1.67±0.8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银屑病患者应用燥湿苦参汤联合放血拔罐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和瘙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照组为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与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与组间VAS与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均有疗效,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优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
-
药线点灸结合电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结合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电针组(对照组)穴位:“鼻三针”(双迎香穴、双上迎香穴、印堂穴)加双攒竹穴、双风池穴;药线点灸结合电针组(治疗组)采用两组穴位交替:①迎香穴(双)、下迎香(双)及百会、印堂、耳穴内鼻点,督脉经穴(大椎穴至腰俞穴);(②攒竹穴(双),上迎香穴(双),风池穴(双)及耳穴外鼻点、下关元穴、膀胱背俞穴.隔天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前后均按照症状、体征计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生活质量的评价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1])的评分来进行评测.结果:全部62例患者中,完成治疗60例.药线点灸组3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单纯电针组3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在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上差异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线点灸结合电针组优于单纯电针组.两组病例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试验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且在两组RQLQ评分前后对照的差值比较中,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线点灸结合电针及单纯使用电针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而经对照试验治疗表明,药线点灸结合电针对治疗变应性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
-
电针治疗慢性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慢性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慢性瘁(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不明原因的慢性湿疹样皮肤病等)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针组14例,低频电针组12例,药物治疗组11例,3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症状、体征指标观察,并进行SCORAD、DLQI、ES评分.结果:高频电针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低频电针组的70%及药物治疗组的60% (P <0.05);3组患者治疗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高频电针组及药物治疗组治疗后E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频电针组ES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针组治疗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ES积分与低频电针组、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慢性瘁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瘙痒症状、皮损情况、痛苦情绪等,其中高频电针疗效更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6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焦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变化,采用分级计分法进行积分评定.免疫功能指标(CD4+、CD8+T数量及CD4+/CD8+比值)和细胞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e-1 beta,IL-1β)、免疫干扰素(interferon-γ,INF-Y)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T、CD4+ T/CD8+T比值均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而观察组治疗后CD8+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2、IL-1β、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ADL、ADAS-co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
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督脉滞针疗法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较好方法.方法:将9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施以督脉滞针疗法,1次/d,30 min/次,对照组饭后30 min口服0.5g对乙酰氨基酚,3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14 d.治疗结束后,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评价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同,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82.60%,(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3%,对照组为17.4% (P <0.05);两组VAS评分、压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后的VAS评分和压痛积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短期疗效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相当,但远期疗效及镇痛效果优于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
基于四元联系数的中医四诊与银屑病疗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银屑病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与疗效的关系,探讨四元联系数在其中的应用.结果:失眠证候的两种排序号相同,都排序6,说明对失眠证候的用药具有普适性;出汗减少、苔薄、苔白、脉滑、脉细这5个证候的两种排序相距8 ~11个排序号,属于“反”,提示在这些证候上的随证加减用药对一部分患者适用,对另一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宜;其余9个证候的两种排序号相距1~4个排序号,提示在这9个证候上的用药,对不同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正确的望闻问切四诊及其信息处理有助于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四元联系数可以用于望闻问切证候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规律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出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选穴用药规律,为临床针药结合治疗PMS提供思路.方法:收集针药结合治疗PMS的文献,建立Excel表并做频次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率高的穴位和药物分别为三阴交、熟地黄;穴位归经使用频率前三位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与药物相关性高的是三阴交-神门、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茯苓、肾俞-枸杞-熟地黄;聚类分析得出核心穴位与药物有效聚类群9个.结论:针药结合治疗PMS以重点穴为基础,紧扣肾虚为本、冲任失调病因病机再兼顾心肝脾,结合辨病论治,适当加以辅助药穴和辨证药穴.
-
中医药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Meta分析
运用Meta分析对中医药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及研究提供循证依据.应用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进行互联网交叉检索,获得发表于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 5.0.3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
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氢溴酸樟柳碱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活性,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综合文献研究,从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药动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情志病证-经前烦躁症脑影像临床研究进展
1990年美国发起人类基因组项目测序“遗传密码”,20多年后掀起“脑计划”解码大脑奥秘,为抑郁症等情志异常疾病的脑机制发病研究带来创新性发展.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情绪调控中枢位,而以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与脑中枢关系密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脑研究切入,解密中医情志病的的发病机制已成研究热点,而育龄女性高发疾病-经前烦躁症正是典型情志病证.文章将系统分析经前烦躁症的脑研究重要成果,以期为中医情志病证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橙皮苷促胃肠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橙皮苷作为传统中药枳实、陈皮、柑橘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自由基、调节脂质代谢,对胃肠功能及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橙皮苷促胃肠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橙皮苷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世界公认的疑难性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大量研究表明,PD病理过程中伴随着慢性神经炎症反应的发生.胶质细胞能够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神经炎症反应.文章拟对近年来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相关研究做以综述.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