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注结膜杯状细胞在维持眼表完整性中的作用
眼表组织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而发生异常,包括微生物侵袭、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刺激、粉尘、紫外线和变态反应原的刺激等.结膜杯状细胞在维持眼表自稳态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结膜杯状细胞在眼表黏膜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杯状细胞是人和哺乳动物唯一的单细胞腺,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和眼表等器官的上皮层,是一种典型的黏液细胞,其发育和分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发现的ETS家族中的转录因子Spdef.结膜杯状细胞散在分布于结膜上皮细胞间,是结膜上皮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分泌黏蛋白保护和润滑眼表,还分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杯状细胞还参与抗原递呈,调控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分化,诱导免疫耐受,参与多种眼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许多眼表疾病,例如干眼,可造成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和功能的改变.因此,眼科医师应关注结膜杯状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与眼表疾病的关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黏蛋白检测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并观察黏蛋白(Mucin5AC)的表达.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和COPD组.以气管内注射药物和吸烟方法制备COPD模型,6周后收集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呼吸道杯状细胞肥大情况及Mucin5AC的表达.结果:①BALF检查:健康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为(17.58±3.72)×106L-1,COPD组为(251.10±42.76)×106 L-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气道炎症病理学评分:健康对照组为(18.56±2.46)分,COPD组为(69.30±4.99)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肺泡腔直径:健康对照组为(47.22±12.95)μm,COPD组为(92.58±4.32)μ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杯状细胞化生指数:健康对照组为(5.12±3.07)个/mm2,COPD组为(51.20±9.23)个/mm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Mucin5AC阳性染色面积:健康对照组为(3.12±2.60)%,COPD组为(34.50±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气道炎症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多种炎症细胞参与了COPD发生及发展.
-
MUC5AC黏蛋白在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及红霉素的抗炎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肺组织MUC5AC黏蛋白的分布及红霉素对其影响.方法 3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和红霉素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检测肺组织中MUC5AC黏蛋白的分布.结果 哮喘组MUC5AC黏蛋白表达(2.4167±0.6686)较对照组(0.5833±0.7930)明显增加,红霉素治疗组(1.1667±0.9374)降低,和哮喘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复抗原刺激引起气道过敏性炎症,导致气道黏蛋白的大量产生,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阻塞,红霉素可下调MUC5AC黏蛋白,对气道黏蛋白高分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肺炎支原体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分为接种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组和未接种肺炎支原体的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2组细胞中黏蛋白5AC(MUC5AC)和黏蛋白5B(MUC5B)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细胞中MUC5B、MUC5AC、叉头框蛋白A2(FOXA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组和对照组细胞中MUC5B、MUC5AC、FOXA2、磷酸化STAT3(p-STAT3)、磷酸化STAT6(p-STAT6)、磷酸化EGFR(p-EGFR)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分别加入STAT3、STAT6、EG-FR的抑制剂ⅨCpd188、山柰酚、AG1478预处理以后各组细胞中MUC5B、MUC5AC、FOXA2蛋白表达.结果 感染组细胞中MUC5B和MUC5AC荧光信号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感染组细胞中MUC5B、MUC5A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OXA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细胞中STAT3、STAT6、EGFR mRNA和磷酸化蛋白p-STAT3、p-STAT6、p-EGFR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及IX Cpd188、山柰酚、AG1478预处理组细胞中FOXA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ⅨCpd188、山柰酚、AG1478预处理组细胞中FOXA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感染组及ⅨCpd188、山柰酚、AG1478预处理组细胞中MUC5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感染组比较,IX Cpd188、山柰酚、AG1478预处理细胞中MUC5B、MUC5A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通过STAT/EGFR-FOXA2信号通路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分泌,从而引发呼吸道相关疾病.
-
黏蛋白(MUC1)在正常贲门上皮、贲门肠化及贲门癌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对人贲门肠化(CIM)及贲门癌(CA)标本进行黏蛋白(MUC1)的检测,揭示MUCl在CIM和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胃镜、病理确诊的CIM 50例取其黏膜作为CIM组;取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CA标本50例作为CA组;取正常贲门黏膜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标本中MUC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CIM组MUC1的表达低于CA组(P<0.01).②MUC1的表达与CA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MUC1的表达变化可能与CIM和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与CA的某些临床病理因素相关.监测MUC1可能为CA的诊疗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黏蛋白与胃黏膜屏障
黏蛋白是一组高分子量(>200 kD)的糖蛋白.Loomes等[1]的实验研究表明,胃肠道黏蛋白形成的特异性黏液层起着保护胃肠道上皮的作用,其中糖基化的黏蛋白能保护邻近灵敏蛋白.
-
黏蛋白基因表达与胰腺癌早期诊断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有明显增高趋势,按人口统计其发病率约为每年10/10万,在老年人中高达每年100/10万.胰腺癌在西方国家的癌症病死率中排名第5,在所有较常见的癌症中5年存活率低.尽管近年来胰腺癌的影像诊断技术有很大进步,但由于仍缺乏特异性较好的诊断标志物,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仍是难题.
-
中药胆宁片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胆固醇结石豚鼠胆汁中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豚鼠6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胆宁片组和熊脱氧胆酸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各治疗组予药物干预,胆宁片组灌服胆宁混悬液0.52 g· kg-1·d-1,熊脱氧胆酸组灌服熊脱氧胆酸混悬液0.05 g·kg-1·d-1,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观察各组豚鼠一般情况、胆汁中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结果]胆宁片可显著降低豚鼠胆固醇结石成石率,并能显著降低胆囊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P<0.05,P<0.01).[结论]胆宁片能直接调节胆囊黏蛋白等相关促成核因子,同时能通过调节血清中IL-2间接调控胆囊黏蛋白水平,从而调控成核过程,对胆囊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不同浓度TH黏蛋白对草酸钙成核、生长、聚集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TH黏蛋白(THM)对体外成石系统内一水草酸钙(COM)的成核、生长和聚集的影响.方法 盐析法提取THM,利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0、10、50、100 mg/LTHM人工尿体外成核和种籽晶溶液内Ca~(2+)变化,偏光显微镜计数COM数目.结果 THM为0、10、50、100mg/L时,Ca~(2+)减少量0.81、0.57、0.51、0.96mmol/L;成核数3.20×10~4、2.32×10~4、1.83 × 10~4、2.85×10~4;生长率53.9%、48.7%、34.6%、19.8%;聚集率33.2%、11.7%、9.4%、6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生理浓度范围内,THM可以抑制尿结石的形成,且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其转为结石促进剂.
-
黏蛋白芯片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黏蛋白检测用蛋白芯片,探讨该芯片用于胰腺癌血清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黏蛋白MUC1、MUC2及MUC5AC的单抗及多抗,制备黏蛋白芯片,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检测,并用CEA作为指示指标,对30例胰腺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进行黏蛋白血清水平的检测.结果胰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3种黏蛋白和CEA血清水平均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黏蛋白中至少两种为阳性的联合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和96.67%.结论应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3种黏蛋白,可以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较CEA的检测结果和临床CA19-9的检测结果为高.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及黏蛋白1基因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于整个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占到了肺癌的85%.患者被确诊为肺癌时,往往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1].尽管人们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早期诊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占到大约30%,并且有易转移等特点,是肺癌治疗及研究中的重点.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及黏蛋白1( MUC1)基因一直以来被认为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密切相关,MUC1基因也刚刚被证实是STAT3基因的下游靶基因[3].我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0例肺腺癌组织及50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及MUC1基因,探讨其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乳腺癌中MUC1、MU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黏蛋白(MUC)是一类高分子的糖蛋白,MUC1和MUC2是Mucin家族的主要成员[1].本研究旨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UC1和MUC2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乳腺疾病患者254例,其中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8例,乳腺癌患者186例.
-
钙激活氯通道和黏蛋白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讨人钙激活氯通道1(hCLCA1)和黏蛋白MUC5AC在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和7例正常人(对照组)hCLCA1和MUC5AC在下鼻甲黏膜的表达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hCLCA1 mRNA表达阳性,而对照组未出现hCLCA1 mRNA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应性鼻炎组MUC5AC mRNA表达和MUC5AC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均P<0.01);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hCLCA1 mRNA表达与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直线正相关(r=0.752、0.694,均P<0.05).结论:hCLCA1 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hCLCA1的表达将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5种人黏蛋白基因(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5例鼻息肉、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及18例正常人黏蛋白基因(MUCS)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结果表明,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及对照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9在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鼻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MUC5AC和MUC5B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MUC19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鼻息肉患者的黏液分泌没有明显作用;未发现MUC2、MUC18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起明显作用.
-
黏蛋白基因MUC2在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鼻-鼻窦炎(CRS)筛窦黏膜中黏蛋白基因MUC2的表达,探讨其在CRS黏液过量分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2例CRS患者(CRS组)和8例正常筛窦黏膜患者(正常对照组)中MUC2 mRNA的表达.结果:MUC2 mRNA在CRS组中的表达[(10.55±3.31)×1010拷贝/g]较正常对照组[(10.40±0.44)×1010拷贝/g]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UC2 mRNA在CRS筛窦黏膜中表达上调,可能是CRS黏液过度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
-
黏蛋白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鼻腔黏液足由黏蛋白、铁、蛋白质、脂质和水组成的复合物,正常情况下在维持鼻部生理功能和预防病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过量的黏液分泌和黏液黏滞度的改变,会影响黏膜纤毛清除率,从而使黏液滞留并维持或加重炎症,同时也可导致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1].
-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对变应性鼻炎中黏蛋白5AC的信号转导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组胺诱导的离体鼻黏膜组织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及环氧合酶-2(COX-2)对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变应性鼻炎(AR)中黏液过度分泌的病理学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组胺诱导及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或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干预前后,体外培养的鼻黏膜组织中p38MAPK、COX-2和MUC5AC的蛋白质表达变化规律.结果:p38MAPK、COX-2和MUC5AC在体外培养的健康鼻黏膜组织中呈微弱表达.组胺呈浓度依赖性诱导鼻黏膜组织中p38MAPK、COX-2和MUC5AC蛋白质表达增加;以不同浓度梯度的NS-398阻断COX-2后,观察到NS-398呈浓度依赖性减弱组胺对MUC5AC蛋白质表达的诱导,对p38MAPK表达无明显影响.以不同浓度梯度的SB203580阻断p38MAPK后,观察到SB203580呈浓度依赖性减弱组胺对COX-2和MUC5AC蛋白质表达的诱导.培养液中单独加入SB203580或NS-398对MUC5AC的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组胺通过诱导p38MAPK/COX-2信号途径调节MUC5AC的表达增高可能是AR中黏液过度分泌的部分机制.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环氧合酶-2 黏蛋白 -
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黏性能评价
目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mPEG-PLGA-N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黏性能.方法:以不同mPEG分子量和含量的mPEG-PLGA为载体,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处方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呋喃二烯为模型药考察纳米粒的载药性能,采用体外黏蛋白结合法评价纳米粒的抗黏性能.结果:确定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PEG-PLGA-NP的佳处方,丙酮为有机溶剂,0.2%的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mPEG-PLGA的用量为25mg,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15.纳米粒呈球形,外观规整,分布均匀.mPEG-PLGA-NP随着修饰的mPEG含量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逐渐减小.载呋喃二烯的mPEG-PLGA-NP包封率为50%,载药量在10%左右.体外黏蛋白结合实验显示,经mPEG修饰的纳米粒抗黏性比未修饰的高6倍,并且随着修饰的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增加,mPEG-PLGA-NP的抗黏性能逐渐增强.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并表征了mPEG-PLGA-NP,并且mPEG-PLGA-NP具有良好的载药和抗黏性能.
关键词: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 呋喃二烯 黏蛋白 抗黏 -
白细胞介素-33上调A549细胞中黏蛋白基因MUC5AC和MUC5B的表达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对A549细胞中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给予IL-33刺激,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黏蛋白家族基因MUC1,MUC5AC,MUC5B和NF-κB下游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κBα的磷酸化水平.随后在IL-33刺激的A549细胞中加入NF-κB抑制剂PDTC,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IL-33刺激组,PDTC处理组以及IL-33和PDTC共同处理组,RT-PCR检测黏蛋白家族基因MUC5AC和MUC5B的mRNA水平.结果:IL-33(100 ng/ml)处理24 h后,A549细胞中MUC5AC和MUC5B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NF-JκB下游基因(RELA,RELB,NFκB2)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33处理A549细胞5 min后,IκBa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加入NF-JκB通路抑制剂PDTC可以有效抑制IL33对MUC5AC基因的激活(P<0.05),而PDTC对MUC5B基因的激活没有影响.结论:IL-33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上调A549细胞中MUC5AC基因的表达,而IL-33上调MUC5B的表达则可能是通过其他信号通路.
-
石英粉尘对小鼠气道结构及黏蛋白Muc5b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石英粉尘对小鼠肺组织内气道结构及黏蛋白Muc5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石英染尘组,每组18只.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和石英染尘组分别给予一次性气管灌注50 μL无菌生理盐水和50 mg/mL石英粉尘悬液,于灌注后第1、7、28天每组分别处死6只.取小鼠右肺中叶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进行苏木精-伊红、AB-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内支气管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肺组织内黏蛋白Muc5b的表达.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肺组织内支气管结构正常,表面分布有极少量黏蛋白;石英染尘组在灌注后第1天小鼠肺组织内支气管结构基本正常,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分泌少量黏蛋白;灌注后第7天肺组织内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肺泡间隔增厚,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蛋白分泌量较多;灌注后第28天小鼠支气管壁、肺泡间隔明显增厚,部分支气管完整性被破坏,周围可见少量胶原沉积,偶见小块状纤维化,黏蛋白分泌量增多.石英染尘组小鼠肺组织内黏蛋白Muc5b主要定位于支气管黏膜层表面及肺泡间隔,其表达水平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石英粉尘可导致小鼠肺组织内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炎性反应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黏蛋白Muc5b表达量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