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成核因子免疫球蛋白、黏蛋白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陈效;蔡建庭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中可能包含有慢性炎症过程.塞来昔布(celecoxib)是新近研制的一种高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对胃肠道有较高的安全性.我们采用兔胆固醇结石模型[1],比较免疫球蛋白(Ig)、黏蛋白等与炎症有一定关系的成核因子含量的改变,探讨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 慢性应激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学及黏蛋白的变化

    作者:仝巧云;罗和生;陈敏

    慢性应激与胃肠道疾病关系密切,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应激相关疾病逐渐增多,精神因素在胃肠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近研究表明:慢性应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个体的肠黏膜屏障功能[1,2].而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是肠道疾病发生的一个始动环节,因此,进一步研究慢性应激状态学变化有助于揭示精神因素在肠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 25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桂英;李新华;陈凤英;李乾

    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ntonei,PMP)是一种腹腔充有大量胶样黏蛋白,形成假性腹水的罕见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漏诊.为此,我们对我院1990~2001年间资料完整,经B超、腹腔镜、剖腹探查等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PMP进行回顾性分析.

  • 黏蛋白相关的干眼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欣;柯碧莲

    泪膜不稳定是干眼症的主要病因,目前人工泪液替代疗法大多仅补充水液层,极少添加脂质成分.改善黏蛋白层的人工泪液是一类治疗干眼症的新型药物,主要包括P2Y2受体激动剂和黏蛋白分泌激动剂,上述两类药物可增加眼表黏蛋白的表达与分泌,改善干眼症的症状与体征,加速眼表损伤修复等.本文就近年来黏蛋白相关的干眼症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综述临床应用与安全性等研究进展.

  • 生物黏附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静琳;陆锦芳;杨红军

    生物黏附制剂是一类药物以水凝胶聚合物为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的药物制剂[1]。目前,人们已研制了生物黏附性散剂、片剂、凝胶、脂质体及微球等制剂,国外已有激素的口腔溃疡粘贴膜剂和片剂商品。生物黏附制剂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1 生物黏附机制 人与动物的口腔、鼻、眼、阴道、消化道等组织的黏膜可分泌黏液。黏液的主要成分是水(95%以上),还有黏蛋白(0.5%~5%)及少量的脂质、无机盐和游离蛋白质。

  • 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生物黏附性能的体外评价

    作者:张颍锴;张文见;倪京满;魏刚

    评价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1)的生物黏附性能,探讨其用于修饰眼部递药系统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合成技术制备1,考察其与黏蛋白在不同pH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以小动物活体成像观测荧光探针标记的1(1-XS670)在离体兔眼角膜表面的消除.结果表明1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与黏蛋白相互作用,结合强度在pH 6.0达到大值(91%),酸性(pH 3.0)条件下二者的结合减弱至58%.荧光标记的1能有效黏附于离体角膜表面,其消除速率显著低于荧光探针对照组(XS670).因此1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黏附多肽,在眼部给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透明质烷和CD44参与调节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分子机制

    作者:余红梅;周向东

    目的 了解透明质烷(HA)和CD44在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探索信号因子活化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EAS-2B气道上皮细胞,给予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刺激,以活性氧(ROS)清除剂(DMTU)、透明质酸酶(Hase)、CD44抗体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抑制剂(PI)作为于预因素.RT-PCR检测黏蛋白(MUC)5AC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MUC5AC及EGF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磷酸化EGFR(p-EGFR)蛋白水平.结果 NE刺激后MUC5AC、EGF、P-EGFR蛋白及MUC5AC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给予DMTU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在加入DMTU后用Hase处理细胞,上述指标水平均较DMTU组明显升高(P<0.05),EGF蛋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1);CD44抗体或PI处理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NE组(P<0.05),EGF蛋白含量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NE可刺激细胞产生ROS,后者可裂解HA致其解聚,并使之与CD44结合而活化组织激肽释放酶(TK),由活化的TK对前体EGF加工处理成EGF,由此启动EGFR信号级联反应,上调MUC5AC基因的表达.

  • 气道上皮细胞ATP释放在周期性压力所致气道黏液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苏晖晖;周向东

    目的 探讨气道上皮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的释放及胞内钙离子(Ca2+)在周期性压力波所致气道黏液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通过节律性倾斜细胞培养板,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大气压及液体重力所产生的牵张力(剪应力)及压力(压应力)给予细胞机械刺激.根据对培养细胞所施加条件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倾斜组、倾斜+Ca2+螯合剂BAPTA-AM组、倾斜+Ca2+螯合剂EGTA组和倾斜+P2Y受体阻断剂RB-2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黏蛋白(MUC)5AC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培养液中ATP释放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倾斜组16HBE细胞MUC5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T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倾斜+BAPTA-AM组、倾斜+RB-2组ATP及MUC5AC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单纯倾斜组(P<0.05);倾斜+EGTA组和倾斜+ RB-2组MUC5AC mRNA表达量与单纯倾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节律性压力可刺激气道黏膜上皮MUC5AC分泌,其机制与依赖Ca2+的ATP释放密切相关;该机制中的Ca2+几乎全部由胞内存储钙提供.

  • 水通道蛋白5对PMA诱导的原代小鼠气道上皮细胞MUC5AC合成的影响

    作者:沈瑶;白春学;陈智鸿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对卟啉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的原代培养小鼠气道上皮细胞MUC5AC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两种小鼠(AQP5基因敲除鼠和野生鼠)气道上皮细胞,Transwell建立气液平面,2周后扫描电镜及角蛋白免疫组化鉴定气道上皮细胞.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C,PKC)特异性激动剂PMA刺激原代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及PKC通路特异性阻断剂Calphostinc阻断该通路,ELISA检测两组小鼠MUC5AC蛋白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气道上皮细胞PMA刺激后PKC、p-PKC、p-p38、p38、ERK、p-ERK的表达差异.结果 气液平面培养后,扫描电镜显示培养的细胞上皮有微绒毛和纤毛覆盖,细胞角蛋白14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PMA 20ng/mL刺激24h后,两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的MUC5 AC明显升高,AQP5基因敲除鼠增加更显著(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C特异性阻断剂Calphostinc能阻断PMA引起的两组小鼠MUC5AC分泌.原代小鼠气道上皮细胞经PMA刺激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KC、p38磷酸化激活,ERK通路无变化.结论 AQP5通过PKC-p38信号通路影响黏蛋白MUC5AC的合成和分泌.

  • RNAi抑制水通道蛋白5表达及其对细胞株黏蛋白合成及分泌的影响

    作者:陈智鸿;高磊;祝蓉;白莉;白春学

    目的 观察瞬时及稳定转染的RNA干扰法对水通道蛋白5(AQP5)的抑制效果,并观察AQP5抑制后细胞株黏蛋白合成、分泌的变化.方法 用化学合成siRNA和质粒介导的shRNA分别转染SPC-A1细胞,并在转染后7 d内的不同时点收集细胞,检测AQP5 mRNA和蛋白的变化.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稳转株AQP5蛋白的抑制情况.用ELISA法检测AQP5抑制后各时点及稳定转染细胞株MUC5AC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siAQP5及shAQP5转染24 h对AQP5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65%、79%.对蛋白的抑制在转染后第7 d明显,分别为93%,98%.稳转株(5株)对AQP5蛋白的抑制率为45%~64%.ELISA显示瞬转第5 d,MUC5AC的合成和分泌分别增加 57.9%、85.3%.在5株稳定转染细胞中(shAQP5-G1,G2,G3,A1,A5)MUC5AC的合成和分泌分别增加 59%~156%及33%~166%.结论 化学合成及质粒介导的RNA干扰法均能有效抑制SPC-A1细胞AQP5的表达,后者较前者更经济,抑制效应更优.与瞬时转染比较,稳定转染可长时间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AQP5抑制后,细胞株黏蛋白的合成、分泌增高.

  • 雷公藤为主治疗不同病程类风湿性关节炎152例临床研究

    作者:吴利群;蔡辉;于德勇;陈林囡;李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雷公藤对其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共识,但其对不同病程RA疗效的系统评估甚少.本文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几年使用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RA患者按不同病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 健脾补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祎;钱风华;赵雷;悉耀;钱义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突出的特征是具有进行性发展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1-2].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缩短其急性发作加重的病程及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重要内容.有研究[3]表明中药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作者就健脾补肾清肺复方制剂治疗AECOPD进行临床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治疗的70例AECOPD兼有脾虚与肾虚证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黏蛋白16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文凤;徐永娟;蒋敬庭

    黏蛋白(MUC)是一种高分子量高度糖基化蛋白,由多种上皮细胞分泌.卵巢肿瘤细胞表面相关抗原黏蛋白16(MUC16)表达于正常机体体腔上皮,起润滑和保护器官的作用.MUC16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以及目前通用的化学发光法、未来的芯片技术.80%以上卵巢癌患者高表达MUC16,临床上基于该特征,将MUC16用于卵巢癌早期诊断、预测复发及判断疗效依据;MUC16可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潜在特异性分子靶点,也可为卵巢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 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赵乐;杨国栋

    目的 探讨MUC1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的相对含量及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并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的差异.结果 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1±0.017、0.322±0.029、0.790±0.038;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7%、35.0%、8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0~Ⅱ期及Ⅲ~Ⅳ期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8±0.029、0.832±0.045;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9±0.031、0.501±0.042;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UC15表达量较正常食管组织有明显升高,其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宝吉;薄禄龙;邓小明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T cell imrn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TIM)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类具有共同基序的跨膜糖蛋白,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信号肽区、免疫球蛋白样区、黏蛋白样区、跨膜区和有磷酸化位点的胞内区.在小鼠,TIM基因家族定位于染色体11B1.1,包括8个成员(TIM-1~8);在人类,其定位于染色体5q33.2,包括3个成员(TIM-1、TIM-3、TIM-4).现已发现,TIM家族参与Th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应答调节,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和移植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TIM-1基因是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易感基因,主要表达在Th2细胞表面,是TIM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可能促进应变性哮喘发生的基因.

  • 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作者:周小花;方金仙;许功军;黄池清

    报告1例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3岁.右侧眉弓、上眼睑斑块、丘疹6个月,眉毛脱落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及毛囊、附属器周围见大量淋巴样细胞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部分毛囊上皮可见不典型淋巴样细胞移入,毛囊内充满黏蛋白;阿辛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显示浸润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为阴性.诊断: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 外周血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的关系

    作者:施舜缤;俞力超;胡嘉波;朱孝中;许文荣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之首,每年新增发病15万人之多.尽管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

  • 黏蛋白MUC2、MUC5AC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俐;赵建华;王劲松;樊克武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2、MUC5AC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0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4例大肠腺癌组织中MUC2、MUC5AC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4例大肠腺癌中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60.9%,与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UC2、MUC5AC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大肠腺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UC2蛋白表达下调或MUC5AC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 肠三叶因子对胃肠道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翔(综述);聂时南(审校)

    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3)是目前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研究多的一个,主要分布于肠道,具有胃肠道黏膜保护和上皮修复的作用,作用机制包括:与黏蛋白相互作用、迁移、抗凋亡、血管生成、免疫调节、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等。“基因重组TFF3”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修复黏膜、预防与治疗胃肠道溃疡及炎症。随着TFF3经典的受体及各级信号通路进一步明确,TFF3将会为成为胃肠道损伤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黏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凤博;孙岩

    黏蛋白是一类由黏膜组织分泌的高分子质量糖蛋白,主要表达于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器官上皮表面,是防御潜在病原体和不溶性微粒的主要理化屏障.近年来,黏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如胃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已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黏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治疗预后有密切的关系,但黏蛋白与胆囊癌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文章就黏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40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