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可以用于输入高渗透压液体,也可以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或化疗药物[1],避免了由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液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尤其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必要时可用来快速输血输液,而且它可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估计血容量的情况,因此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就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进行.初步探讨.
-
减轻老年人周围静脉穿刺对局部血管损伤的方法及技术应用
目的 解决老年病人周围静脉穿刺时血管易受损,引起再次穿刺等不便的问题.方法 对我院480例患者单日采用传统的常规静脉穿刺法,双日时在静脉穿刺及输液各环节采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对比两种方法 穿刺结果 .结果 在静脉穿刺及输液各环节采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能使周围静脉穿刺时血管及周围组织得到有效保护.结论 老年人周围静脉穿刺时应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减少了局部瘀斑与血肿,为再穿刺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具有一临床意义.
-
自制棉脚套在摆放截石位中的应用
截石位是妇产科手术中常用的手术体位,摆放前其用物准备有腿架(带薄海绵、皮套)及约束带.手术窜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体位摆放时,只需将病人的腿搁上腿架,并用约束带固定.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认为,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妇科阴式手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易发生腘神经血管损伤和腓总神经损伤.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自制的棉脚套应用于截石位的摆放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快速输入甘露醇的新方法
快速输入20%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降颅压方法,通常用输血器或一次性输液器更换9号针头来输液.输注中必须选择粗的血管,对病人血管损伤大且增加痛苦,而用一次性输液器加压输液必须选择弹性较好的输液器,并且又需专人护理,费时费力.我科采用7号针头的一次性输液器来输液,然后抬高输液瓶法滴入甘露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自制术后护理记录单在断指(肢)及四肢血管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简化护理文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设计断肢(指)及血管损伤患者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专科护理情况及告知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内容,方便护理人员使用.结果 该记录单加强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同时有助于重要医疗护理信息的保存.结论 断指(肢)及四肢血管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记录单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1例静点维脑路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维脑路通学名"羟乙基芦丁",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理作用,偶有过敏者,极其罕见,一般症状轻微.我院于2002年11月收治了1例因静点维脑路通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半量与全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外伤患者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
目的:比较半量与全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外伤患者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54例中重症脑外伤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全量组77例,半量组77例,全量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半量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全量组静脉留置时间<4 d占37.67%,4~6 d占41.56%,7~10 d占20.77%,>10 d占0.00%,明显优于半量组的22.08%,36.36%,38.96%,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4,P<0.05);患者处于昏迷/昏睡状态时,半量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0 d患者所占比例为4.25%,明显高于全量组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0,P<0.05);全量组血管Ⅰ度损伤25例,Ⅱ度损伤21例,Ⅲ度损伤15例,损伤程度明显较半量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469, P<0.05)。结论对于输液时间长、处于昏迷或昏睡状态以及老年患者应采用适宜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提高对皮肤血管的针对性护理,预防药物引起的血管组织损伤,促进患者康复。
-
不同顺序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顺序输注强弱刺激不同的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化疗用药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用目前临床上常联合用药的强弱刺激性不同的化疗药物长春瑞滨和顺铂,将2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A组(先弱后强组)、B组(先强后弱组)、C组(单纯输注顺铂组)、D组(单纯输注长春瑞滨组)、E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兔耳缘静脉炎及静脉病理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6,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静脉炎临床分度以Ⅰ级、Ⅱ级为多,发生率以先弱后强组为高;使用化疗药物的4组实验兔耳缘静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各组血管扩张、管腔充血、出血、间质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分别为16.34,27.95,28.57,29.31;P <0.01),各组炎性细胞浸润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2.10,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以A组的病理损伤严重.结论 不同刺激强度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应先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后输注弱刺激性的化疗药物,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
四肢CTA在血管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四肢CTA在血管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7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收治的外伤行四肢CTA检查患者167例,其中男145例,女22例,平均年龄44.3岁.结果 167例外伤患者中CTA检查阳性患者48例,阳性率28.7%.术中发现,CTA显示阳性结果与实际完全相符.该48例患者均行B超血管检查,发现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81.3%.结论 CTA对于四肢血管损伤能够清晰显示损伤或断裂部位,明确周围是否伴有血栓形成,为四肢外伤患者明确是否合并血管损伤提供直接依据.
-
12例肠系膜损伤急诊救治分析
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肠系膜血管损伤在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或出现较晚,易漏诊误诊,严重者导致死亡[1,2]。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引入国际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理念[3],积极探索创伤体化急救新模式,在复杂创伤和严重创伤救治方面积累一定经验,现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肠系膜血管损伤病例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
内皮祖细胞及在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临床多种疾病都可以造成血管损伤,从而引起血管性疾病.随着对血管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内皮祖细胞逐渐受到重视.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归巢到损伤部位并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受损血管的修复.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在移植、基因修饰及载支架中有广泛的应用.内皮祖细胞对于改善血管损伤提供了一条新策略.
-
现今周围血管损伤救治的教学特点分析
血管外伤在各种事故、灾害以及战争中致残和致死率较高,是急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2]。血管损伤的急救水平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高。血管修复技术的应用使截肢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49%下降到越南战争的13%[3]。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和交通等的发展,血管损伤发生率逐渐增加。我国血管外科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普及程度仍不高。目前国内血管外伤大多着重于活动性出血的急救,急救医务人员大多无血管外伤诊治方面较系统的专业培训,尤其是现今血管损伤以钝性更为常见,由于缺乏血管外科基础知识和处理能力常常会漏诊而延误佳治疗时机。血管外科正日益趋向于微创的血管腔内治疗,新技术给血管损伤急救的治疗方法带来新的模式[4]。本文从血管外科角度分析目前血管损伤救治的现状,结合周围血管损伤诊治的一些教学体会,对目前血管外伤急救培训和教学中较易忽视的问题以及血管损伤急救新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供临床教学参考。
-
运动在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2],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3].针对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多种途径,其中运动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运动对心血管内皮系统功能影响的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进行综述.
-
经皮颅底卵圆孔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颅底卵圆孔 (foramen ovale)穿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并克服了开颅手术固有的风险,在国内外被大量文献报道,因颅底卵圆孔形态多变且与周围解剖结构毗邻复杂,其内侧有破裂孔、外侧有棘孔、后内侧有咽鼓管、前上方有眶下裂,故经皮卵圆孔穿刺时具有较大的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大量临床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影像设备在卵圆孔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力求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同时提高穿刺的效率,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经皮卵圆孔穿刺技术日臻成熟.
-
二硫化碳中毒血管损伤超微结构改变的观察
二硫化碳(CS2)是一种工业上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具有明显的心血管毒性,但其作用机理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较低浓度的CS2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增高.
-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我科自2003年以来,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4例,经治疗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34例,女10例,年龄24~65岁,平均45.8岁.受伤原因:30例为车祸,跌伤8例,直接暴力6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1例,韧带损伤3例,血管损伤1例,半月板损伤3例.
-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20%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静脉输注时容易对血管组织产生损伤,如果加强护理则可避免或减少损伤,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原因1.1 本身具有刺激作用 20%甘露醇属于高渗性利尿脱水剂,分子量大,浓度高,本身对血管有刺激作用
-
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损伤的细胞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有26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而艰巨的课题.心脑血管疾病虽发生部位不同,但病理生理机制相似,血管是心脑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作用的靶点,血管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
-
提筋法治疗颈椎病298例
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颈椎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属中医的"项痹"范畴.
-
经套管针中心静脉置管的体会
采用必要的操作技术是中心静脉置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为防止穿刺针置钢丝时偏出静脉,减少反复穿刺次数,提高成功率,我科采用经套管针中心静脉置管,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减轻了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