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杂交手术治疗

    作者:刘俊超;王兵;王广华;牛晓阳;孙利坤;刘晓哲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48例TASC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66条患肢)临床资料,其中TASCC型22例,D型26例,观察围手术期情况,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并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因素。结果:48例(66条患肢)杂交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1例患者因下肢坏疽处感染严重而于术后5d行截肢手术,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6.67%。与术前比较,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568mvs.92m)与踝肱指数(0.75vs.0.25)均明显增加(均P<0.05)。平均随访24个月,术后6个月和1、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45%、90.91%、87.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48%、96.97%、92.42%;FontaineII、III级患者一期通畅率均高于IV级患者(P=0.036、0.015),而II、III级患者之间一期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影响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6、0.003)。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TASC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式。

  •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急救及围手术期危险因素:附27例报告

    作者:戚悠飞;肖占祥;曾昭凡;岳劼;刘飒华;陈浩;张文波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急救经验及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9月间救治的27例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中位年龄72岁;18例行开腹手术,6例腔内治疗(包括1例行杂交手术)。总结诊治过程、围术期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前死亡3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9例,术后死因有急性肾衰、急性呼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心肌梗塞、消化道出血,终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总体抢救成功率为51.9%(14/27),开腹手术和腔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0.0%(9/18)和83.3%(5/6)。围术期存活和死亡患者间的临床参数比较显示,发病到就诊时间、术前收缩压、术前肌酐、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中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AA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尽早确诊后应紧急外科治疗控制出血,加强围术期管理。在rAAA的救治中,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附27例报告

    作者:张婉;史振宇;符伟国;陈斌;徐欣;郭大乔;蒋俊豪;杨珏

    目的:总结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IAAD)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I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共27例IAAD患者入组,其中男17例(63.0%,17/27),女10例(37.0%,10/27);合并高血压9例(33.3%,9/27);外伤性IAAD1例(3.7%,1/27),自发性IAAD26例(96.3%,26/27)。所有患者均由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均经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技术成功率100%。EVAR术中植入分叉型人工血管内支架20例(74.1%,20/27),直型人工血管内支架7例(25.9%,7/27)。随访26例(96.3%,26/27),平均随访(11.8±5.0)个月,患者均正常生存,无异常腹部体征,腹主动脉CTA提示腹主动脉重构良好,未见内漏、新发夹层以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IAAD属临床少见病,发病时可以表现为腰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或无症状,EVAR治疗IAAD可行且近期疗效佳,但长期疗效仍待进一步随访结果。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支架内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洪胜;郭媛媛;彭飞;魏广源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行EVAR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方法,每个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病例随机选择3例同性别、年龄±3岁、使用同厂家的同种类型支架未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患者为对照,对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49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EVAR,11例(2.2%)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术后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平均时间为2~20周。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髂动脉扭曲成角≥60°(P=0.001),术前髂动脉狭窄≥50%(P=0.002),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P=0.004)等因素与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有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以上述因素均为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根据髂动脉解剖特性严格制定计划,选择合适的支架口径是减少术后髂支内闭塞的关键。应识别高危人群,针对可控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及减少术后支架内闭塞的发生。

  •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波健;高友福;孙荣勋;沈浩;卢敏;涂长龄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AGC)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LN)转移情况和D4式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AGC53例,随机分为D2廓清术组(n=32)及D4廓清术组(n=21);分析16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比较D4和D2式廓清术手术创伤程度、手术并发症与死亡率,术后生活质量(QOL)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21例行D4式廓清术者的16LN转移率为28.6%.与胃癌侵犯或穿透浆膜深度及N2转移与Ⅲ-Ⅳa期胃癌有密切相关性(P<0.05).与D2组比较,D4廓清术导致手术创伤程度增加,但手术并发症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增加,术后QOL无明显差异.结论 D4廓清术对AGC是安全、合理和可行的.其适应证为:①癌肿侵及浆膜层;②Ⅲ,Ⅳa期胃癌;③N2淋巴结阳性者;④16LN有转移者.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误诊为腰大肌脓肿1例

    作者:戴哲浩;陈飞;陈维华;康意军

    患者 男,43岁.因突发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23 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麻木、感觉异常、乏力,以右下肢为重,伴大小便失禁.既往有糖尿病史4年余,血糖控制不良;半个月前有阑尾炎病史,行保守治疗后治愈.体检:体温36.7℃:脉搏12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83/108 mmHg(1 mmHg=0.133 kPa).痛苦面容,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全脊柱无明显叩压痛,双侧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张力低,双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足拇背伸肌力为2~3级,双侧膝踝反射未引出.

  • 一氧化氮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刘勇;何延政

    细胞外基质合成与代谢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是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对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代谢,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以及对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某些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在AAA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上述信息作一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倪松;郑月宏;管珩

    介绍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对主动脉璧结缔组织的降解,导致动脉璧受损,是形成动脉瘤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

  • 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曰宏;倪松;管珩

    本文报导了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发病机制.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是由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种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为研究其病因学的发病机制的等方面提供了可能,并对腹主动脉瘤临床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价值.

  • 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策略

    作者:黄建华;刘睿

    瘤颈是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手术的重要参数.现今针对短瘤颈的方法主要有肾上固定技术、大支架支撑(解剖固定)技术、烟囱技术和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并且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与术者、医院技术条件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另外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在不断推进着短瘤颈AAA的腔内修复技术进步.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作者:赵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的问题,是长期伴随EVAR发展过程的焦点问题.笔者复习了数十篇国外文献,总结和分析了从百年前至今对髂内动脉的系统的解剖学研究、非血管外科手术过程中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腹主动脉与髂动脉开放手术中对髂内动脉实施结扎或栓塞、EVAR术中各种栓塞髂内动脉方式的临床后果、导致盆腔缺血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终认为,EVAR术中,维持髂内动脉通畅是必要的,并对没有维持通畅的条件而必须栓塞髂内动脉,操作时如何防止或减少盆腔脏器缺血、具体实施技巧、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

  • 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的荟萃分析

    作者:陈建华;马文锋;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目的 评价国内腹主动脉瘤(AAA)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09年1月国内临床中心以中英文公开发表的AAA开腹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情况的非随机对照(NRCs)研究文献,提取相关指标后综合分析.结果 6篇NRCs资料质量评分为18.83±0.98.与开腹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术中失血量(WMD=-689.24 mL,95%CI为-1 077.61~-300.88,P<0.05),术中输血量(WMD=-440.01 mL,95%CI为-488.96~-391.06,P<0.05),术后禁食时间(WMD=-5.21 d,95% CI 为-6.23~-4.19,P<0.05),术后ICU观察时间(WMD=-1.79 d,95% CI 为-2.21~-1.46,P<0.05),术后住院时间(WMD:-5.19 d,95% CI 为-7.09~-3.28,P<0.05)均显著减少.两种治疗方法 的手术时间(WMD=-35.86 min,95% CI 为-85.01~1 3.28,P=0.15)及并发症发生率(OR=0.92,95% CI 为0.55~1.53,P=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内NRCs资料的荟萃分析显示,腔内修复治疗AAA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在手术时间及减少近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优势.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32例报告

    作者:刘建辉;张磊;张敏;康敏;郝捷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诊治经验.4例行非手术治疗,28例行急诊手术,其中25例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 导管取栓术(7例同时行血管成型术),3例取栓后行截肢术.结果非手术组死亡1例,手术组无死亡病例.3例截肢,28例肢体得以保存. 结论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术为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方法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截肢率.

  • 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胡作军;王深明;李松奇;吕伟明;王燕华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主动脉栓塞(AAE)17例,急性主动脉硬化血栓形成(AAT)18例.腹主动脉均为完全阻塞,均累及双侧髂动脉.全组病例行急诊手术.双侧股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18例,腹主动脉切开取栓11例,主-髂动脉人工血管重建2例,主-股动脉旁路2例,双侧腋-股动脉旁路2例.手术死亡率25.7%(9/35).术后出现动脉栓塞再发3例,截肢3例,肾功能衰竭3例,截瘫4例,缺血性结肠炎5例,性功能减退1例及不完全性小肠梗阻1例.结论急性腹主动脉阻塞是一种具有很高死亡率的急症,尽早诊断并手术是抢救成功

  • 小直径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张显岚;郭建刚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小直径腹主动脉瘤(AAA)的疗效。
      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选择手术治疗(血管腔内修补术和开放手术)与保守治疗小直径AAA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Cochrance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试验,4篇文献,共计3314例患者,其中行血管腔内修补术和开放手术1680例,保守治疗16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总原因病死率(SMD=0.97,95% CI=0.68~1.38)、动脉瘤相关病死率(SMD=0.81,95% CI=0.56~1.17)、动脉瘤破裂率(SMD=0.49,95% CI=0.09~2.54, P=0.39)、术后30 d或者住院期间病死率(SMD=0.88,95% CI=0.60~1.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小直径AAA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相似,但不能确定该结论是否有临床意义,笔者经综合分析认为小直径AAA仍应积极手术治疗。

  • 平肾腹主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附14例报告

    作者:赵俊来;张小明;张学民;蒋京军;李清乐;贺致宾;李伟

    目的:总结平肾腹主动脉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4例平肾腹主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71岁。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8例,静息痛5例,足趾坏疽1例(7.2%);病程1~72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多侧孔溶栓导管溶栓后覆膜支架植入治疗。
      结果:均成功所有患者完成操作。置管溶栓后仅2例肾动脉附近腹主动脉仍可见少量附壁血栓,其余患者腹主动脉内血栓均明显消失。患者均行Kissing技术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7.1%,仅1例溶栓后出现后腹膜血肿。随访1~26个月,平均14.8个月,通畅率78.6%。
      结论:置管溶栓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平肾腹主动脉闭塞腔内治疗方法。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动脉瘤的处理策略

    作者:葛红卫;朱云峰;朱永斌;吴元兵;姜云飞;黄一鸣;陈诚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EVAR)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3月35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行EVAR术患者资料,其中9例合并单侧髂内动脉瘤,1例合并双侧髂内动脉瘤,14例合并单侧髂总动脉瘤(直径>18 mm),11例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所用腔内技术包括栓塞髂内动脉瘤后覆盖,髂内动脉瘤单纯覆盖,“喇叭口”支架,以及“三明治”技术重建一侧髂内动脉等。
      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5±40)min,出血量(173±65)mL。术中发现内漏8例(22.9%),其中I型内漏4例(近端2例,远端2例)均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III型内漏1例,经扩张及部分加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II型内漏2例及IV型内漏1例,均未予处理。35例术后随访6~60个月,无动脉瘤破裂,2例术后6个月发现腹主动脉瘤体增大,造影确诊远端I型内漏,经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其余33例瘤体直径无增大。
      结论:对于合并髂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有效处理髂内动脉,然后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近期效果。

  • 腹主动脉瘤术后死亡与严重并发症分析

    作者:余婧;王伟;黄建华;刘光强;王宪伟;欧阳洋;吴科敏;李刚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围手术期死亡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术后30 d内)死亡6例(4.2%),发生严重并发症20例(14.0%).腔内修复术患者术后病死率低于开腹手术患者,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1.3% vs.7.5%,P>0.05);腔内修复术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患者(6.6% vs.22.4%,P<0.05),术前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9.1% vs.0.9%,P<0.05),而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4.8% vs.2.5%,P>0.05);术前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例数较少,未作相关统计分析.结论:腔内修复术在降低AAA围手术期病死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对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预防与防止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腔内修复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内漏防治:附43例报告

    作者:池振庆;苗自玲;吴小鹏

    目的:总结应用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内漏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鲁医院及莱钢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腔内治疗的43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内漏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结果:术后发生原发性内漏11例,其中Ⅰ型8例,Ⅲ型2例;植入分叉型支架发生9例,植入直管型支架发生2例.1例Ⅱ型因漏血量小未处理;经一期经过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型血管或裸支架等处理后,除2例Ⅰ型内漏仍有残留,其余Ⅰ,Ⅲ型内漏均消失.39例患者获随访4~50个月,发现迟发性Ⅰb型、Ⅱ型内漏各2例,继续随访1~2年,未见瘤体明显增大.3例残留原发性内漏自愈,术后半年复发Ⅰa型内漏1例,导致动脉瘤复发破裂而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结论:内漏的发生与动脉瘤的解剖学条件、移植物缺陷和操作技术有关;防治内漏需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支架,并有成熟的操作经验.

  • 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

    作者:周为民;周卫;邱结华;袁庆文;陈锋;熊吉信

    目的:总结复杂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的疗效和近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3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31~82岁,平均55岁;主动脉夹层35例,主动脉弓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瘤16例;其中5例合并髂动脉瘤.分别采用不同的腔内技术和/或杂交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即刻发生Ⅰ型内漏8例,2例在其近端加一Cuff后内漏消失,其他患者未作特殊处理.随访1~72个月,平均20.2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随访患者中无Ⅰ型内漏发生,发生Ⅱ型内漏2例,未行特殊处理,后自愈;无截瘫病例;1例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痰堵塞导致的窒息.结论: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573 条记录 25/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