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出血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建军;牟彩云;葛焕祥;陈伏庆;李伟;蒋宇群;刘铁

    临床上脑出血的诊断一直以来都以CT作为金标准[1].对于少量脑血血如脑挫伤、脑梗死后出血及小脑、后颅窝少量出血的诊断,CT由于受到图像分辨率和颅骨伪影等的影响,给诊断带来困难.近年来梯度回波T2*WI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也可见文献报道[2].T2*WI虽然对脑出血很敏感,但其为二维横断面成像,且受到层厚的影响可能会遗漏部分小出血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新的、三维采集成像信号的敏感成像序列,对改变磁场不均匀的脑出血信号非常敏感.就一段时间来我院3.0T磁共振SWT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作一阶段性总结.

  •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序列选择

    作者:张诚;钱银锋;郑斐群;柏亚;余永强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时成像序列的佳选择.方法16例健康自愿者和42例胶质瘤患者,以SE-EPI或GE-EPI序列进行灌注成像,观察图像的质量,计算正常脑组织的大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SRRmax)和肿瘤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结果SE-EPI和GE-EPI灌注图像脑白质的信噪比分别为23.2、17.8;白质的SRRmax则为8.07%、13.68%;SE-EPI首幅图像信号明显高于其后对比剂进入前图像,而GE-EPI未见此表现.SE-EPI测得低、高级胶质瘤的rrCBV间无显著差异,而GE-EPI测得低、高级胶质瘤的rrCBV间差异显著.结论脑肿瘤的灌注研究应采用GE-EPI序列,但研究非肿瘤性病变,或肿瘤较小并位于鞍区、颅底时,可考虑用SE-EPI.

  • 膝关节软骨病变磁共振成像序列的研究

    作者:陈树平;陈健湘;王立振;吕涵青

    目的 通过比较四种磁共振(MRI)成像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准确性,探讨各序列的优缺点,评价诊断软骨病变的佳序列。方法 31例36侧膝关节镜检查患者,将每侧膝关节软骨面分为5个区域。MRI成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T1WI-TSE)、脂肪抑制T2加权快速回波序列(T2WI-TSE-SPIR)、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快速自旋回波序列(PDW-TSE-SPIR)、扰相三维脂肪抑制梯度回波系列(3D-WATSC)四个序列。按Recht标准分级诊断180个关节软骨面,分别与膝关节镜分级诊断结果对照。MRI各序列诊断价值的真实性指标为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一致性指标用Kappa值。结果 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各序列诊断软骨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值分别为:T1WI-TSE序列诊63.8%、95.3%、78.8%、0.403;T2WI-TSE-SPIR序列56.3%、97.6%、76.1%、0.353;PDW-TSE-SPIR序列79.8%、93.0%、86.1%、0.642;3D-WATSC序列96.8%、88.3%、92.8%、0.812。结论 3D-WATSC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准确度及Kappa值均优于其它序列,与关节镜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是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佳扫描序列。

  • 腹部MRI检查"4+2+1"方案初步研究

    作者:徐仁根;王索宇;刘岚;卢鸣剑;孙美;肖莉;冯二英;周锋江

    目的 探索优化的腹部MRI检查方法.方法 对117例随机患者用"4+2+1"方案进行腹部MRI检查,检查前空腹、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肌注654-2,平扫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FSPGR)、改良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XL)、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和弥散加权平面回波序列(diffusion-weighted echo planar imaging,DWEPI)4个序列,其中FIESTA序列除横轴位外加扫冠状位和矢状位2个体位,增强扫描采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序列(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结果 FSPGR及FSE-XL对腹部实性脏器显示好,对胃肠道结构显示差;FIESTA对胃肠道及肠系膜结构显示清晰,对实性脏器病灶显示差;DW EPI对恶性肿瘤和组织缺血敏感,解剖细节分辨力低下;LAVA增强能反映组织器官血供特点,揭示病灶与血管的解剖关系.结论 腹部MRI "4+2+1"方案包含的扫描序列和体位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组合,应用这一组合既能得到高质量图像,又能准确反映病灶部位和信号特征,为定性诊断提供有力支持;FIESTA在胰十二指肠区和胃肠道病变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正常人膝关节软骨的MR序列研究

    作者:张杰锋;陈梦婷;张鹏

    目的 研究软骨磁共振成像(MR)反映骨关节炎(OA)软骨病变形态和基质成分变化的能力与限度.方法 对12例22~37岁间的尸体膝关节进行软骨MR成像.采用设备为GE Signa 1.5 T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前向关节腔内注射0.9%NaCl溶液20 ml,模拟关节滑液.对样本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后,测定软骨厚度与各组织层次厚度,比较MR与病理学测量值差异.结果 三维脂肪抑制毁损梯度回波(3D-FS-SPGR)和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FS-PD)成像具有较高的软骨信噪比和组织区分度.FS-PD序列显示的软骨厚度与病理测量值接近(r=0.787),但软骨MR与组织学分层之间无相关性.以上两序列是软骨成像的佳组合.结论 软骨磁共振成像是目前骨关节炎软骨病变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序列选择和参数优化可明显提高检查效率.

  •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方法概述

    作者:蔡建新;彭如臣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根据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探测有机体的微观结构和病理改变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评估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工具.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成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用途,并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展望.

  • MRI成像序列在血管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彭桂兰;张振光;田伟

    三叉神经痛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撕裂样、烧灼样疼痛,以第二支上颌神经(v2)、第三支下颌神经(V3)的口耳带及鼻眶带常见.据统计,国内发病率为182/10万[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发展非常复杂,血管压迫、血管畸形、肿瘤、炎症等均可引起三叉神经痛;临床把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且原发性较继发性多见.研究认为,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一些小静脉)的分支畸形、搏动和压迫是产生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目前,微血管减压术(MVD)已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规治疗手段.因此,明确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有无一定的联系或关联,对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外科手术及监测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压迫在三叉神经桥前池内段根进入区(REZ)即神经根入脑干前0.5~1.0 cm范围内,该区域是神经中枢和周围髓鞘的交换区,对血管压迫敏感,易发生脱髓鞘改变而形成短路,并且神经根脑池段其他部位压迫也同样引起症状.清晰显示桥前池段三叉神经及周围血管关系的解剖细节是关键,磁共振成像(MRI)有着成像清晰、任意方位成像、安全、无创等优势,为MVD手术及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术后预后评估的理想影像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MRI成像序列运用诞生.现就MRI序列阐述如下.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女性盆腔中的应用

    作者:李娜

    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PWI)是通过对水分子微量运动特殊敏感的成像序列或对比剂在组织中的早期分布特点来了解组织血管化程度、局部正常或异常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毛细血管通透性等生理信息,从而评价局部组织的活力与功能.MR-PWI依原理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注射对比剂来研究器官、组织和病灶的微血管灌注情况;另一种是使用一些对水分子微量运动特殊敏感的成像序列来观察微循环的灌注情况[1].目前,MR-PWI已应用于脑、肺、心脏、肝脏、肾及肾上腺等脏器,因其具有无放射线、分辨力高等优点使其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重点介绍MR-PWI在女性盆腔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

  • 全国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与应用暨现代放射精准治疗技术结合进展学习班

    作者:

    〗2015年10月16-18日将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暨现代放射精准治疗技术结合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9-01-037(国)),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北京大学放射肿瘤学系、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磁共振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胡道予教授团队新影像研究《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及血管并发症研究》登上Radiology封面

    作者:

    近日,国际影像界顶级杂志《放射学》(Radiology )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胡道予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作为6月份的封面文章。论文题为《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及血管并发症研究》(Depiction of Transplant Renal Vascular Anatomy and Complications:Unenhanced MR Angiography Using Spatial Labeling with Multiple Inversion Pulses)。

  • 3D-WATSc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立振;陈健湘;张豫;王就欣;胡元明;陈树平

    目的 评价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3 D-WATSc)在膝关节软骨缺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患者50侧膝关节镜检查病例,将每侧膝关节软骨面分为5个区域,MRI检查采用3D-WATSc,按Recht标准分级诊断250个关节软骨面,并与膝关节镜分级诊断结果对照.3D-WATSc诊断价值的真实性指标为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一致性指标用Kappa值.结果 3D-WATSc诊断软骨病损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87.3%,准确度为92.4%,Kappa值为0.844.结论 3D-WATSc与关节镜对膝关节软骨病损的诊断结果之间一致性极佳,是目前诊断膝关节软骨病损的佳扫描序列.

  •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张晓鹏

    顺磁性对比剂的应用,通过强化来发现病变和对病变进一步特征描述,大大推进了乳腺:MRI的临床应用的开展.表面线圈技术和成像序列的改进,使MRI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 磁共振快速扫描序列应用体会

    作者:吴云虎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生物体磁性核(氢核)在磁场中的表现特性进行成像的高新技术.由于其无辐射危害,对比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采集及功能成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但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 MRI新成像序列在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小玲;陈立鹏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H)临床中常见,按照部位可分为脑内、脑室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及硬膜外出血,其病因包括原发性、外伤、脑血管病、血管畸形、肿瘤、炎症及药物等.MRI对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已被公认.优于CT,它不仅可以确诊出血,推测出血期别,而且没有骨性伪影,对于小脑的出血也能够很好的显示.但对于颅内出血的急性期诊断,CT一直被认为是首选的检查手段.随着MRI设备软硬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颅内出血更敏感的序列不断研发并用于临床,使得MRI对颅内出血的诊断能力不断提高,甚至认为在超急性、急性期的诊断中MRI亦优于CT[1-3].

  • 健康成人外侧膝状体大小的3.0 TMR研究

    作者:李平;戴慧;李勇刚;胡春洪;郭亮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侧膝状体(LGN)的大小,探讨LGN的大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47名,使用GE 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PD)和灰白质对比成像序列(GM)扫描,扫描基线垂直于矢状位颞叶及海马体长轴。由两位放射科专家在PD和GM序列图像上记录能观察到LGN的大层数,并测量LGN的大高径和体积。结果 PD序列测左侧LGN平均大高径为4.81±0.54 mm,平均体积为134.09±25.20 mm3,右侧分别为4.88±0.57 mm、135.13±24.30 mm3;GM序列测左侧LGN平均大高径为4.58±0.52 mm,平均体积为122.53±24.33 mm3,右侧分别为4.66±0.62 mm、120.81±22.20 mm3。左侧平均大层数为3.96±0.41,右侧为4.02±0.44。LGN的大高径和体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大层数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LGN随年龄增长存在生理性萎缩,在研究各种疾病导致的LGN萎缩时应排除年龄因素干扰。

  • 钴铬、纯钛及银钯合金材料局部固定义齿对头颈部MRI检查的影响

    作者:江炜;江申;李继东;李尚锋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纯钛及银钯合金材料局部固定义齿对头颈部MRI检查的影响.方法 招募本院39例局部固定义齿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头颈部MRI检查,选用3.0T的及1.5T磁共振常用的3种序列(SE-T1WI序列、TSE-T2WI序列、GRE-T2WI序列),测量并分析伪影.结果 不同场强下,三种修复材料的TSE序列的伪影面积、大伪影直径由高到低依次为钴铬合金、纯钛、银钯合金,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E序列的T1/T2声像图主要表现为信号丢失、信号强度改变、图像扭曲,且在不同平面上呈现不同形状,GRE序列伪影要比TSE序列大,其图像伪影整体成像质量差,伪影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近似圆形信号丢失区域.结论 口腔义齿修复材料是影响头颈部MRI产生伪影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GRE序列较TSE序列更为敏感,高磁场的MRI产生更高的伪影,而银钯合金材料较钴铬合金、纯钛影响较小.

  • 原发性肝癌MnDPDP增强MRI四种GRE序列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涛;张雪林;昌仁民;张玉忠

    目的评价4种GRE序列在原发性肝癌锰福地吡三钠(MnDPDP)增强MRI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和MnDPDP增强扫描.平扫序列为T1WFLASH、压脂FLASH、同相位与反相位FLASH,以及T2WTSE,静脉滴注MnDPDP后30min开始增强扫描,并进行24h延迟成像,采用与平扫相同的T1W序列.计算肝脏及病灶信噪比(SNR)及病灶与肝脏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4种GRE序列成像SNR和CNR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反相位能检出常规FLASH和同相位无法显示的肝癌脂肪变性.结论同反相位序列可反映肝癌脂肪变性特征,检查简便,在对肝癌患者进行MnDPDP增强MRI检查时建议常规采用.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成像序列及诊断影响因素

    作者:宋桂芳;王德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变,病人常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半月板依赖其完整的结构来维持承重,吸收震荡,润滑关节,稳定关节等功能.MRI检查由于其良好的组织和空间分辨率,具有多平面、多参数成像、无创伤等优点,能较好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及信号改变,因此被认为是评价半月板的首选方法[1].半月板损伤M砌的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复杂.本文就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成像序列及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bSSFP成像序列在体早期检测脑转移瘤的价值探讨

    作者:王玉娇(综述);黄劲柏(审校)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is,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是一个显著因素。BM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目前认为 MR I 增强扫描在发现BM方面具有高的敏感性。但病灶的强化依赖于血脑屏障的破坏,研究表明 BM早期血脑屏障可保持完整,使得MR I增强扫描的敏感性受到限制。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alanced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bSSFP)序列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扫描时间短及无对比剂增强的特点,在实验性脑转移瘤的检测中取得了很高的敏感性。本文对 bSSFP在BM方面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MRI评价

    作者: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临床急性缺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临床急性缺血综合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AS斑块的成分,而不是血管的狭窄程度[1,2].MRI由于其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优势以及固有的高软组织分辨率和分辨组织化学成分的能力,使其在AS病变显像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MRI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高场强扫描仪的临床应用,众多优化成像序列的不断开发以及多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甚至血管内射频线圈的出现,使MRI在AS的诊断评价和临床治疗观察方面的潜在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本文主要对动脉粥样硬化MR成像研究的现状,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46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