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指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 (cervical dysplasia)及子宫颈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 CIS),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程度不同.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 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 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
-
子宫颈原位癌的诊断及处理
子宫颈原位癌(cervical carcinomain situ,CCIS)首先由Broder于1953年提出,1967年Richart[1]认为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子宫颈原位癌同属一种上皮变化谱,有连续关系,是子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
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治疗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并非新概念.早1957年Meissner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外源性雌激素持续作用可致子宫内膜癌.临床发现外源性或内源性无抵抗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过度刺激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分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卵泡膜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HRT使用无抵抗雌激素、他莫昔芬治疗等均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危险.无抵抗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活跃,DNA复制错误数量增加,致恶性表现型的基因突变增加\[1\].同理外源性孕激素因抑制雌激素的增生作用而起治疗作用,早由Kistner在1959年用于子宫内膜病灶的逆转.
-
乳腺癌前病变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治疗乳腺癌前病变的文献,从病因病机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实验研究3个方面综述乳腺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前病变与肝郁肾虚、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毒瘀互结有关,通过调节机体激素水平、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可起到缓解增生、阻断与逆转癌前病变的作用.结论:中医药在乳腺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其作用值得重视.
-
1117例子宫不正出血妇女中诊断性刮宫术的临床应用
分析1117例行诊断性刮宫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宫腔内小的、局限性病灶诊断不足,但对增生型病变及内膜癌检出率相对较高,诊刮病理为非典型增生者要高度重视,以防内膜癌漏诊之可能.
-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测在取出宫内节育器时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方法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募集对象取出IUD时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样本集中寄往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宫腔细胞学检测中心阅片.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子宫内膜细胞病理未见异常率及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增生性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症状发生细胞学诊断未见异常人群组与良性增生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典型增生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情况细胞学诊断非典型增生人群组和良性增生人群组均高于未见异常人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初潮早等其他高危因素情况细胞学诊断不典型增生人群组和良性增生人群组均高于未见异常人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类型组两两对比,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常伴有子宫内膜良性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细胞学异常与宫内节育器类型无明显关系.取器时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测,可以对子宫内膜状况有初步了解,以便正确拟定诊治方案.
-
卵巢双原发腺癌合并子宫内膜原发腺癌病例分析
现对卵巢双原发腺癌合并子宫内膜原发腺癌1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系“卵巢癌术后32个月,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11年7月入院.既往2009年因左侧卵巢瘤手术,术后病理:左侧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右侧部分卵巢见癌细胞局灶浸润;腹腔冲洗液见癌细胞;子宫内膜为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术后卡铂、紫杉醇化疗6个疗程,期间监测CA125正常.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
Ki-67、P53、LAT1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Ki-67、P53、LAT1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0例、癌前病变组织68例(轻度非典型增生21例,中度非典型增生22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5例)以及癌组织34例中Ki-67、P53及LAT1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正常黏膜组织、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以及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23.8%(5/21)、40.9%(9/22)、76.0%(19/25)、82.4%(28/34),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4.3%(3/21)、31.8%(7/22)、48.0%(12/25)、67.6%(23/34),LA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9.0%(4/21)、36.4%(8/22)、52.0%(13/25)、76.5%(26/34)。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i-67、P53、LAT1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r=0.626,0.427,0.586,P<0.01);Ki-67与P53、LAT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428,0.596,P<0.01)。结论:Ki-67、P53、LA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癌变过程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在女性乳腺癌与各种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中日联谊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后经病理科诊断证实的病例,乳腺增生性疾病52例(40人),乳腺癌52例(49人).其中普通型增生10例,轻度非典型增生12例,中度非典型增生9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2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普通型增生、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0.00%、41.67%、44.44%、61.90%和69.23%,P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25.00%、44.44%、52.38%和55.77%,ER阳性和/或PR阳性率分别为30.00%、41.67%、55.56%、66.67%、69.23%,仅普通型增生与乳腺癌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乳腺普通型增生与乳腺癌组织无明显联系.其余三种非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组织差异不显著,且其相关性由轻、中、重度逐级递增.(2)ER、PR表达强度的逐级递增及单细胞中强阳性(+++)率的逐级增高表明这一过程与雌激素过刺激有关,因此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行ER、PR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根据ER、PR检测结果判断病变向乳腺癌发展的风险性.(3)在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中可以考虑应用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前病变临床分型标准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
双侧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 d入院.既往无乳腺癌家族史,已绝经.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乳腺内上象限,大小约3.0 cm×2.0 cm,质较软,活动性较好,边界欠清.右乳未扪及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片表现为左乳内象限局部密度增高,未见明确肿物及钙化,右乳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表现为左乳内上象限乳头旁可见大小为2.71 cm×1.29 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右乳九点方向乳头旁可见大小为1.0 cm×0.8 c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首先在全麻下行双乳区段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回报为乳腺导管上皮筛状增生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有硬化.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癌,形态学符合腺样囊性癌.遂又在全麻下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宫颈尖锐湿疣的阴道镜检查
本文作者自1997年9月~1999年9月,对52例宫颈尖锐湿疣 患者常规行阴道镜检查,辅以病理学诊断,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年龄18~52岁,单纯宫颈尖锐湿疣14例,并发外阴及阴道尖锐湿疣38 例,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全部符合临床诊断。 1.2 方 法 检查前24 h不性交,不冲洗,不做内诊检查。患者取截石位,插入阴道窥器,暴露宫颈,以 3%醋酸涂布宫颈,20~30 s后使宫颈组织肿胀,粘液消失,清晰度增加,病变部位清晰可见 。 1.3 阴道镜像及病理诊断标准 宫颈尖锐湿疣初起为微小散在的乳 头状疣,逐渐增大或互相融合,形成鸡冠状或菜花状团块,涂醋酸后变白,并见中央血管袢 状扩张和基底部融合的菜花样病变。宫颈尖锐湿疣病理诊断特点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有挖空细胞,间质 见炎症细胞浸润。 如果同时并发宫颈非典型增生,可出现如下阴道镜像 ①白色上皮:涂醋酸后发白,境界清 楚 ,无血管。病理检查为非典型增生。②点状血管:涂醋酸后发白,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而有 极细的红点,碘液试验不着色,病理检查为非典型增生。③镶嵌:为异型上皮呈片块状增生, 大小、形态基本相同。一般表面平坦,如呈不规则突起,将血管推向四周,表示细胞增生过速, 应注意癌变。病理检查为非典型增生。宫颈非典型增生病理诊断特点:增生细胞可为棘细胞及基底细胞,上皮细胞呈梭形或多 边形,大小和形状皆不一致,胞核中质变大,呈梭形、椭圆形或圆形,颗粒变粗,分布较均 匀,染色加深,上皮细胞的排列方向失常,若变化限于上皮的下1/3称为轻度非典型增 生,若累及上皮的下2/3可称为中度非典型增生。
-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们从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期间对因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合并附件良性病变而无生殖道脱垂的39例患者行新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新式TVH).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胃癌、肠化及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胃癌、肠化及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抗体的阳性率,以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靶蛋白免疫沉淀法检测118例胃癌、肠化及上皮内瘤变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抗体的阳性率,研究端粒酶与不同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按照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分析端粒酶抗体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35例阳性,阳性率为66.6%;上皮内瘤变6例阳性,阳性率30%;肠化组8例阳性,阳性率17.8%;对照组0例阳性,阳性率为0.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与肠化组之间、胃癌组与非典型增生组之间、肠化组与非典型增生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端粒酶抗体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内镜分型、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黏膜癌变的一项独立的预测指标;肠化和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端粒酶阳性率增高,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指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 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5%、30%和45%;甚至CINⅡ和CINⅢ可以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或原位癌)阶段,从宫颈癌前病变到癌的演变一般10年左右,这将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时间.所谓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其关键也在于此期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阻断其癌变的重点与关键.目前,针对CIN的治疗方法包括:电熨、电凝、冷冻、激光、微波宫颈锥切术、子宫全切术中医中药及化学药物光动力学治疗等诸多方法,如何规范合理地选择治疗是临床上既常见,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病变的级别、病变范围、患者年龄、婚育状况、随诊条件以及技术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1].
-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炎护理体会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局部病变,约占妇科门诊病人的54%.近年来,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C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炎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捷力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1],其发病率为15%~64%,好发于性旺盛时期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有关,可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妊娠并发细菌性阴道病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2],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采用捷力胶囊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非典型增生探讨
本文对60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dystrophy)做组织病理学观察及临床分析.按组织病理学特点重新分三类,其中为硬化性萎缩性苔癣(Lichen Sclerosus at Atrophicus LSA)34例,萎缩性扁平苔癣(Lishen Planus Atrophicus LPA)14例,慢性苔癣角化病(Keratosis Lichenids Chronica KLC)12例,认为KLC存在非典型增生占20%,临床分析按本文发现KLC发病年龄在20~30岁占41.6%,提示年轻病者更应注意非典型增生的可能性,通过统计学处理此病临床症状三类无差异,皮损形态有差异,KLC以白色苔癣为主,与有无溃疡关系不大,亦讨论KLC与外阴癌的关系,期望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有关癌前病变的科学研究提供一点资料.
-
CyclinD1m RNA和蛋白在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黏膜非典型增生(G ED )不仅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而且提示了胃黏膜发生腺癌的风险增加[1]。CyclinD1由Motokura等[2]于1991年从甲状旁腺瘤中克隆并提取出来,是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重要调控分子[3]。目前对于细胞周期蛋白的研究无论在形态结构、作用机制还是作为治疗靶点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4]。本研究拟检测CyclinD1在GED癌变过程中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分子机制,为G ED早期癌变的发病过程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M IF-173G/C多态性与恩施地区土家族胃溃疡的关联性研究
胃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多数患者与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有关,病情易反复发作,甚至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根除 Hp、抑制胃酸及胃黏膜保护药物的综合利用,胃溃疡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少数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差,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终演变为胃癌[1]。目前已明确胃溃疡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紊乱、遗传、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胃溃疡呈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提示它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2‐4]。鉴于炎性反应和遗传因素在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本文探讨恩施地区土家族胃溃疡患者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IF)表达水平,分析M IF173‐G/C多态性与胃溃疡易感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