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在分离大鼠骨髓干细胞群中的应用

    作者:舒赛男;魏来;方峰;王宇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MACS)分离大鼠骨髓Thy+1.1+干细胞群.收集大鼠胫骨和股骨的骨髓细胞,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Thyl.1单抗标记,间接MACS分离纯化Thy-1.1+干细胞群,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和分选前后CD34+百分比,台盼兰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回收率.结果表明分选后的Thy-1.1+细胞纯度达94.2%,回收率64.7%;分选后细胞活力为99.6%,与分选前99.8%无明显差异;分选前CD34+百分比为1.2%,与分选后1.3%无差异.MACS能有效分选大鼠骨髓Thy-1.1+干细胞群,所得细胞纯度高,细胞活力保持好.大鼠Thy-1.1抗原与CD34分子无明显相关性.

  • 小鼠脑梗死后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动员

    作者:郭慧娟;王健;张兴秀;郑敏

    目的 探讨G-CSF和AMD3100对小鼠脑梗死后骨髓来源的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SEL-SCs)的动员和募集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腹腔内分别注射G-CSF、AMD3100及G-CSF联合AMD3100,观察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法计数外周血中VSEL-SCs数量;ELISA检测血浆及脑组织中SDF-1水平,免疫组化检测SDF-l阳性细胞.结果 G-CSF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各组动员到外周的VSEL-SCs含量高于对照组(0.17%±0.01%)(P<0.05);G-CSF组在72和108 h时血浆SDF-1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AMD3100组和G-CSF+ AMD3100组(P<0.05),血浆SDF-1水平与动员到外周血的VSELs数量成正相关(P<0.05);G-CSF组、G-CSF+ AMD3100组脑组织的SDF-1浓度及SDF-1阳性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CSF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CXCR4/SDF-1轴的趋化作用使募集到梗死区的CXCR4+细胞增多来实现的.

  • 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猪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

    作者:郑昕;陈纪林;胡奉环;杨伟宪;赵红;宋来凤;陈在嘉

    目的观察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定植、分化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90 min后再灌注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BM-MNCs组,n=6)和对照组(n=5),分别经冠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培养基,术后6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在BM-MNCs组,心肌梗死后6周在缺血心肌内可找到移植细胞,其Ⅷ因子和desm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大变化率和心排量与心肌梗死后90 min比较明显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每搏输出量和心排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小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定植于梗死区心肌,并可分化为肌源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小血管再生,有改善心功能的潜能.

  • 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

    作者:王燕;邵建华;陈光辉;李爱萍

    各种疾病所导致的器官衰竭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干细胞所具有的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使它成为挽救器官衰竭、进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分化为中胚层起源的多种组织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腱、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肌细胞及神经星状细胞等.目前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近几年国外有研究显示脂肪组织中也含有大量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而目前国内应用脂肪组织分离及培养干细胞的报道极少.本研究拟将对ADMSCs进行分离和体外培养,并对其生长方式进行观察.

  • 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研究进展

    作者:赵经文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疗法治疗肝脏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骨髓来源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在肝脏疾病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骨髓干细胞参与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修复主要包括迁移、归巢与转化等过程,并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协同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减轻肝纤维化.本文拟对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向缺血-再灌注肾脏归巢并促进肾脏修复的研究

    作者:谢晓强;吕碧锋;章振保;孔德领;李宗金;徐勇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否可以有效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向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归巢,提高肾脏修复的效能.方法 6周龄全身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57BL/6J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6~8周龄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J小鼠20只作为骨髓受体.骨髓移植前,受体小鼠接受致死剂量的γ放射线137Cs照射,骨髓重建情况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确认.骨髓重建完毕后所有小鼠均接受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分组:(1)对照组(n=10),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 ml/d.(2)动员组(n=10),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kg·d).干细胞动员效果及向肾脏归巢情况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损伤1周后取肾脏标本行HE染色,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损伤4周后通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计数血管内皮细胞数.实验数据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G-CSF动员后,分别为Sca-1、c-Kit、CD29、CD34阳性的四群干细胞占外周血非红系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1周后,G-CSF动员组的缺血侧肾脏中,骨髓来源并且分别表达Sca-1、c-Kit、CD34的干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损伤4周后动员组的肾脏中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G-CSF可以有效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向缺血肾脏归巢;(2) G-CSF动员可以提高肾脏修复的效能,减轻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作者:杨志健;张馥敏;周芳;陈亦江;高翔;李传富;哈团柱;丁志坚;马文珠;张定国;张郁青;曹克将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男20例,女4例,平均60岁(27~79岁),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干细胞2~3周,开通梗死相关罪犯血管,通过冠脉转运将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心肌梗死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为(0.9~3.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1.6~8.3)×106.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2例患者因罪犯血管狭窄小于50%未行PCI,仅移植干细胞,1例患者因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未能行PCI而仅行干细胞移植,另1例患者行PCI术后,心功能仍无明显改善,半年后移植干细胞.其余20例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注入细胞.24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51.13±9.68)vs.(42.58±12.49),P<0.05],LVDd较术前稍减少[(58.21±7.75)vs.(58.25±8.31),P>0.05],但未达统计学意义;16例99mTc-MIBI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流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6~23个月无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随访6~23个月未见心律失常.

  • 骨髓干细胞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图改变的影响

    作者:易燕;雷飞飞;姚柏春;李儒贵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生理和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湖北白猪(3~4月龄)60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头)普食喂养;实验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猪肝硬化动物模型(48头).自体BMSCs采集、分离与移植;在BMSCs肝移植前后对肝硬化模型猪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 ①模型猪肝脏超声体积缩小、呈结节样改变,肉眼观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镜下观假小叶形成,判定猪肝硬化动物模型制作成功;②48例肝硬化模型猪BMSCs肝移植前出现心电图异常27例(56.25%),其中异常心电图以长QTc间期发生率37.03%(10例)为高;③BMSCs肝移植后12周,心电图异常14例(占29.17%),长QTc间期发生率4例次(占 28.57%).结论 肝硬化模型猪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且随肝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延长;BMSCs肝移植后,心电图异常率以及长QTc间期发生率明显下降,心电生理得到改善;BMSCs肝移植本身可诱发肝硬化模型猪出现暂短心电生理紊乱.

  • 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龚怡;雷长城

    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大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着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而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骨髓干细胞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现就骨髓干细胞的分类、作用机制、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前景等作简要介绍.

  • 6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作者:

    目的探讨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结果有2例出现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有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应.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医护、护患紧密良好的配合,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功能影响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周青;王涛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注射治疗兔心肌梗死模型疗效.方法 56只兔建立AMI模型后1周行梗死区心外膜注射:⑴处理组(A组);⑵阳性对照组(B组);⑶材料组 (C组);⑷空白组 (D组).AMI前、AMI后1周及心外膜注射后4周行超声检查.应变率成像分析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S及舒张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E.结果 与AMI造模前比较,AMI造模后1周4组兔梗死局部SRS、SRE均显著降低.与AMI造模后1周比较,心外膜注射后4周材料组与空白组梗死局部SRS、SRE无显著变化;处理组与阳性对照组梗死局部径向SRS、SRE显著增高,以处理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骨髓干细胞水凝胶复合物可有效改善心梗后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

  • 经肝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张强;李京雨;徐力扬;刘明;姚鹏;王帅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及肝脏功能等检查.移植术当日抽取患者自体骨髓30~50 ml,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对于造影发现肝内有单发小肝癌者,先行肝段超选择TACE治疗,再选择性插管至正常肝动脉供血区,注入骨髓干细胞.术后1周、2周、1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复查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2例造影发现合并单发小肝癌.20例患者中,14例有效,6例无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发热、过敏反应及其他不适.结论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安全可行;部分肝硬化患者用此方法治疗近期有效;治疗中通过肝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能显现的早期肝癌.

  • 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进国;于明克;周志玲;朱振安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骨不连患者分为自体骨移植组(A组)70例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B组)70例,经手术治疗,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结果 A组2个月42例(60%)骨折端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痂,5个月46例有大量骨痂形成;B组2个月60例骨折端周围有大量新生骨痂,5个月45例有连续骨痂形成.A组平均愈合时间(8.4±1.8)个月,B组平均愈合时间(6.5±2.0)个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有明显优势.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研究

    作者:袁进国;周志玲;刘英飞;朱振安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体髂骨移植组(A组)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B组)各70例,均行手术治疗,并行简单有效的内外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0±2.0)个月,B组为(5.0士1.5)个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疗程短、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 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师伟;李晔紫;赵海滨;杨丹丹;姜天元;李东方;翟瑶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心肌组织微环境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中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n=8)和G-CSF组(n=8)。各组均于造模3 h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6 d,第7天处死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梗死心肌边缘区CD34、VEGF、Ki-67阳性细胞表达。结果模型组、中药+G-CSF组和G-CSF组CD34、VEGF、Ki-67阳性细胞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中药+G-CSF组、G-CSF组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G-CSF组CD34、VEGF阳性表达高于G-CSF组(P<0.05),两组Ki-67阳性细胞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够提高CD34和VEGF的表达,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G-CSF,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自体骨髓浓缩干细胞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沈强;黄诗博;朱建国

    随着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的增多,出现骨不连和延迟愈合概率呈下降趋势,由于治疗手段、复位情况、个人技术的不同,各家报道的发生率都不一样.寻求治疗股骨干骨折、避免骨不连和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骨髓干细胞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干细胞的成骨作用得到肯定[1~3],使骨折愈合的时间大大缩短,且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也降低.临床上也有用骨髓干细胞治疗骨折的报道[4].

  • Salubrinal通过调节骨髓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治疗大鼠股骨头坏死

    作者:刘大全;李杰;杨静;李心乐;张平

    本研究采用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为动物模型,观察Salubrinal是否能通过调节骨髓干细胞中破骨细胞的分化治疗大鼠股骨头坏死,以及股骨头的组织学修复情况。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和Salubrinal药物治疗组。手术采用切断大鼠股骨头圆韧带及结扎股骨颈的方法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使用Salubrinal(0.1mg/kg,1次/d)皮下注射,共治疗5周。采用HE染色方法评估组织学修复情况,TRAP染色评估骨组织内破骨细胞的活跃程度,骨髓细胞培养分析骨髓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股骨头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和塌陷;股骨头内骨小梁体积分数( BV/TV)显著降低(P<0.001);TRAP染色提示股骨头内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数目增加(P<0.01);骨髓来源细胞培养显示破骨细胞形成、迁移、粘附和骨片吸收能力均增强(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ubrinal治疗组大鼠股骨头内的骨小梁体积分数明显升高(P<0.001);股骨头内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数目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骨髓来源的破骨细胞形成、迁移、粘附和骨片吸收能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均P<0.01)。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可以导致骨髓来源的破骨细胞发育异常活跃,股骨头组织内的骨吸收显著增强。 Salu-brinal通过抑制骨髓来源的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减少股骨头的骨吸收,增强骨修复能力。本研究可以为寻求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脉冲式关节机械加载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作者:范卓然;李杰;李心乐;张平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创伤或非创伤因素,导致股骨头塌陷,骨组织结构改变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临床以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全世界现有股骨头坏死患者2000多万例。其中,我国有500万-700万;而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地区,股骨头坏死已占骨科疾病的近30%,日本每年也有2500-3000例新发病例。股骨头坏死多发于中青年人,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股骨头坏死的病程进展很快,前期研究表明,没有经过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年内发生股骨头塌陷的患者至少占80%。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减轻股骨头的力学载荷压力,如旋转截骨,或增加坏死区的修复能力,如髓芯减压。晚期治疗方法主要为人工髋关节置换,但是人工关节寿命有限。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脉冲电流治疗,中药治疗和体外磁场治疗等,但疗效较差,疗程较长,主要适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目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很多,但是远期效果并不明显。临床急需既适用于早期防治,又有效于晚期控制的保守治疗方法。近有文献报道,机械加载通过调节骨代谢,促进骨重建,从而治疗骨科疾病。我们研发的脉冲式机械刺激是以一定刺激频率对滑膜关节如肘、膝和踝进行的机械刺激,可以引起骨的相关合成代谢反应。肘关节机械刺激能促进上肢尺骨和肱骨的纵向延长;膝关节机械刺激除了能够促进下肢骨生长和调整肢体长度,还可以加速骨损伤的愈合,特别是膝关节的刺激能促进股骨颈的骨折愈合。因此,关节机械刺激是一种提高骨形成并修复骨损伤的有效手段。我们的近期研究发现,机械加载还能刺激骨髓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重建,并抑制破骨细胞发育和骨吸收。但运用关节机械加载如何通过调控干细胞分化治疗股骨头坏死,国内外尚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阐明关节机械加载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机制。

  • 在治疗肝硬化时骨髓干细胞的选择与分析

    作者:陈凡

    肝硬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结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后将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有效的方法是原位肝移植,但由于供体缺乏、手术费用高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阻碍其广泛应用;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同样因为肝细胞来源有限而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研究已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也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1-6].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对治疗肝硬化时骨髓干细胞类型的选择以及是否进行移植前诱导进行了探讨,现分述如下.

  • 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金波;孟繁平;冯宇;文凤;贾雪红;马雪梅;张敏;高银杰;向轶;汤汝佳;王华明;马威;李捍卫;王慧芬

    目的 分析肝动脉超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超选注入肝脏,在移植后2、4、8、12周复查肝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选取常规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PTA水平自治疗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从治疗第2周即开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升趋势在治疗12周时仍存在.随访结束时,治疗组ALB水平从(26.55±3.24)g/L上升至(31.54±4.2)g/L.CHE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在治疗后逐步下降,至第12周时下降更为明显(P<0.05).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超选自体骨髓干细胞灌注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829 条记录 2/42 页 « 12345678...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