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镇痛在韩国的研究概况

    作者:朴耕希;徐玉东;李相昌;杨永清

    针刺镇痛是针灸学术研究之热点,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在临床实施针刺麻醉,此后对针刺镇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就近十年来针刺镇痛在韩国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促进中韩两国针灸界学术交流与合作,使针刺镇痛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重复电针对坐骨神经痛大鼠下丘脑CaMKⅡ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秋玲;陈淑萍;高永辉;王俊英;刘俊岭

    目的 观察电针(EA)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其与下丘脑CAMKⅡ表达的关系.方法 Wistar雌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30),去卵巢(OVX)+ CCI组(n=30).后两组又各分为不电针、EA 2天(2 d)和2周(2w)组,每组10例.OVX动物去除双侧卵巢,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7周后水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不同组分别电针2d、2W.辐射热照射测定大鼠缩腿潜伏期,以两足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AS).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PVN) CAMKⅡ阳性产物的表达.结果 CCI后,动物HAS明显增大.CCI+ A2W组HAS的绝对值显著低于CCI组、CCI+ EA 2 d组(P<0.05);并且显著低于OVX+ CCI+ EA2W组(P<0.05).与CCI组比较,CCI+ EA2W组下丘脑PVN中CAMKⅡ积分灰度值明显较低(表达上调;P <0.05);而CCI+ EA 2 d组无明显变化.OVX+CCI+ EA2W组CAMKⅡ积分灰度值明显低于OVX+ CCI组(P<0.05),而显著高于CCI+EA2W组(P<0.05).与CCI+EA2W组比较,OVX+CCI+ EA2W组CAMKⅡ表达的上调程度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复电针有累积镇痛效应;下丘脑CAMKⅡ表达上调与针刺累积效应密切相关;神经记忆力的减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

  • 脂肪条带结构富集针刺镇痛效应物质实验观察

    作者:张楠;张俊芳;孟凡迅;党瑞山;陈尔瑜;刘芳;杨晓明

    目的 观察针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是否具有特异富集针刺镇痛效应物质的作用.方法 针刺大鼠单侧"后三里"穴,将针刺侧及未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和脂肪条带结构上皮肤、条带旁肌组织、脑组织、肾上腺提取物以及血清等分别接种于同种异体大鼠,测量受体鼠接种前后痛阈值.结果 接种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提取物及血清后,受体鼠出现类似针刺镇痛效应.接种其它部位组织提取物后,受体鼠的痛阈未出现有意义的变化.结论 针刺侧大鼠胃络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具有特异富集针刺镇痛因子的作用.

  • 针刺小鼠后三里对热水、冰水甩尾痛阈的影响

    作者:崔建美;马树祥;孙娜;杨晓溪;齐峰;武淑娟

    目的 探讨针刺"后三里"穴对小鼠热水、冰水甩尾痛阈的影响.方法 手针针刺小鼠"后三里"穴,以50℃热水和0℃冰水浸鼠尾测量小鼠甩尾潜伏期,并进行对比.结果 热水浴组针刺前痛阈(4.02±1.07)s、针刺后痛阈(10.03±5.33)s,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3.822,P=0.031<0.05);冰水浴组针刺前痛阈(64.14±54.65)s,针刺后痛阈(108.86±83.58)s,针刺前后配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185,P=0.076>0.05);两组痛阈变化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P=0.083>0.05).结论 针刺镇痛,热水甩尾痛阈测定方法优于冰水.

  • 针刺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

    作者:王玉芳;索东琴;王学青;常红

    人工流产用吸刮术是目前应用广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但手术过程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和对宫壁的负压吸引等机械刺激,使孕妇出现下腹部疼痛,甚者出现人流综合反应.自1997-04~1998-06笔者采用针刺镇痛法,应用于妊娠时间为40~70 d之间的人工流产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从抑制脊髓GABA(B)受体DNA甲基化研究电针镇痛机制

    作者:徐秋玲;刘涛

    目的 观察抑制脊髓DNA甲基化对电针(EA)镇痛的作用,及其与脊髓GABA(B)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control)组、慢性压迫损伤(CCI)组、电针组、Dnmt抑制剂5-AZA组.CCI组、电针组和5-AZA组进行CCI手术,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坐骨神经,其余步骤一样.术后电针组进行电针实验,5-AZA组进行患侧鞘内注射5-AZA10微升,治疗时间为10天.实验结束后,取动物脊髓腰段膨大部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 CCI后动物痛阈明显降低.电针及Dnmt抑制剂5-AZA可以改善CCI动物的痛敏状态.电针及Dnmt抑制剂5-AZA可以改善CCI后引起的GABA(B)mRNA表达下降.结论 GABA能神经元相关DNA甲基化与慢性疼痛关系密切,电针ST36、GB34能够缓解疼痛,并且能够调节GABA能神经元功能.

  • 单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目的:探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全部入组9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分别于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并采用改良ODI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观测(共9次).结果: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都可显著改善入组患者腰椎功能,首次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同时间点ODI评分组间比较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总疗效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局部单穴较常规取穴电针对LIDH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针刺镇痛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及体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玉芳;刘浩;郝建军;石拓;杨家耀;杨林;胡伟;江必武;张江春;时昭红

    目的 观察针刺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以及体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影响,从而评价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异丙酚对照组和针刺镇痛组,每组20例.异丙酚对照组给予异丙酚1 mg/kg静脉推注,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继续静脉推注异丙酚5~10 mg/min维持麻醉,待进镜至回盲部时停止药物注入;针刺镇痛组于结肠镜检查前15 min针刺其右侧的合谷、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穴,采用提插加捻转手法,行针5 min,留针5 min,如此重复操作直至检查结束,对两组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于检查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β-EP和SP的变化.结果 异丙酚对照组疼痛程度评估优于针刺镇痛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针刺镇痛组升高幅度较异丙酚麻醉组明显(P<0.05);治疗前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两组间比较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在结肠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升高β-EP、降低SP以及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有关.

  • 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坤琨;吕娟;王玲;都建军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性疾病常用和直接可靠的方法,是诊断疾病的"金指标",也是治疗某些结肠、直肠息肉及出血的有效手段,具有很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尤其是无痛结肠镜的临床运用更是使该项技术得到普及,但是因麻醉意外及适应征的限制,尚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

  • ERK-CREB通路在针刺缓解内脏痛中的作用及Cx43基因敲除对其的影响

    作者:余炜昶;黄光英;张明敏;王伟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通路在针刺缓解内脏痛中的作用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敲除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用野生型(wide type,WT)和Cx43基因敲除杂合予(heterozygous,HT)小鼠,随机分为6组:HT空白对照组、HT模型组、HT针刺组、WT空白对照组、WT模型组、WT针刺组,建立醋酸致炎性内脏痛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结果 HT和WT空白对照组小鼠脊髓背角pERK和pCREB很少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醋酸能诱导脊髓背角ERK和CREB的磷酸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和W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WT针刺组小鼠脊髓背角pERK和pCRE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针刺组小鼠pERK和pCREB表达水平虽然亦有下降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和WT针刺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外周伤害性刺激可以诱导ERK-CREB通路的激活;②针刺缓解炎性内脏痛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神经元ERK-CREB通路的激活有关;③敲除Cx43基因影响针刺镇痛作用的机制可能与ERK-CREB通路有关.提示Cx43及以Cx为结构基础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与针刺镇痛效应密切相关.

  • 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应用中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吴玉芳;郝建军;宋坤琨;刘浩;石拓;舒磊;李轶西;周晓黎;梅智谋;张娴;时昭红

    [目的]通过对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并发症等的观察,评价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12月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麻醉组用丙泊酚麻醉,针刺镇痛组采用针刺镇痛.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并在患者麻醉苏醒之后进行满意度vas评分调查.[结果]异丙酚麻醉组患者检查后1 min和3 min的MAP、SpO2、HR和RR值,5 min的MAP值均低于针刺镇痛组(P<0.05);2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结束后30 min满意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镇痛法对于人体生命体征的影响非常小,具有较好的依存性和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 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吴玉芳;石拓;刘浩;郝建军;杨家耀;胡伟;舒磊;滕晓丽;时昭红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作肠镜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①治疗组40例,结肠镜检查前15min针刺右侧合谷、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穴位,手法运针,直到检查结束;②对照组42例,给予丙泊汾1rng/kg静脉推注进行静脉麻醉,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进镜检查,待进镜至回盲部时停止药物注入.检查期间观察2组患者疼痛程度、检查完成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在疼痛程度、检查完成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有较好的适宜性,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电针镇痛对大鼠痛阈指标的影响

    作者:叶建红;江建国

    目的:探讨电针产生镇痛效应的佳时段.方法:对大鼠电针0min、15min、30min、45min的痛阈进行测定.结果:电针30min大鼠痛阈明显提高.结论:针刺镇痛以大约30min为宜.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痛阈
  • 电针镇痛的外周机制与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作者:陈惠君;李熳;陈琳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组织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参与激活和调制伤害性感受器,同时外周敏感化,致使神经-免疫微环路调节成为痛觉调制的关键环节.传统观念认为,针刺镇痛主要受中枢性镇痛机制以及内源性阿片肽系统调制;近的研究表明,外周镇痛机制(包括局部炎性因子、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以及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能更好地解释针刺镇痛取得的"气至病所"的功效.

  • 经络实质及其功能研究

    作者:方胜林

    快痛神经网、慢痛神经网、交感神经网都可称为经络,三者及相关神经组成经络调控系统,调节基础生理活动.分析了经络的实质及其功能以及气的涵义与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

  • 针刺镇痛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

    作者:王丽娟;王旭东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相关神经通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近20几年来的有关针刺镇痛神经通路的研究著述,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近些年国内外对针刺镇痛神经通路有了更深的研究.结论:目前针刺镇痛确切通路尚无定论,全面了解各家学说及新成果,对今后针刺镇痛发展更佳.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神经通路
  • 电针足三里穴对内脏痛大鼠腰髓神经元胶质细胞内P2X4受体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秦明;张静瑜;谢艳东;崔曼莉;黄裕新;窦维佳;刘震雄;杨琦;赵曙光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直结肠扩张性内脏痛模型大鼠腰髓背角内P2X4受体表达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关系.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结直肠扩张内脏痛模型组(内脏痛组)、电针足三里穴后结直肠扩张内脏痛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直结肠扩张(CRD)作为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取脊髓腰膨大部位切片进行抗P2X4受体免疫染色,电镜观察脊髓腰膨大背角浅层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到电针组基础痛阈平均值较内脏痛组明显升高(63.3±6.45→31.2±2.77)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到大鼠脊髓背角有P2X4受体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膜上;内脏痛组和电针组中神经元与胶质细胞内部存在突触样结构、缝隙连接等多种超微结构联系.结论:脊髓背角内P2X4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存在超微结构改变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 围手术期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洁;徐世芬;吴君怡

    通过对围手术期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围手术期的针刺能缓解围手术期腹胀、促进肠蠕动,缓解术后的恶心呕吐,临床应用创伤小、副反应少、易于操作、安全有效,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 脑肠肽与针刺镇痛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海

    文章综述了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神经降压素(NT)几种脑肠肽与针刺镇痛相关的研究进展.指出参与镇痛的脑肠肽在针刺镇痛中如何定量定位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疗效比较

    作者:符仲华;黄泳

    浮针疗法是用浮针在病痛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的新方法.用该疗法合并推拿治疗15例肩峰下滑囊炎,并与传统针灸方法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止痛效果上浮针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浮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3.33%,传统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0%.提示浮针疗法合并推拿明显优于对照组.

320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