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洪云;张阳;黄河;陈丽昆;徐光川;张力

    背景与目的:厄罗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本研究旨在评价厄罗替尼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开放的,记名供药计划.44例患者均为经病理证实的、至少接受过一个方案全身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罗替尼每次150 mg每天口服一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采用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44例患者客观有效率为27.3%(12/44),疾病控制率为65.9%(27/4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0.9~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7个月(9.2~18.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81.8%)及腹泻(56.8%),多为Ⅰ~Ⅱ度.Ⅲ度转氨酶升高有1例(2.3%).未出现Ⅳ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厄罗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E-cadherin、CD44v6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翁密霞;吴翠环;杨秀萍

    背景与目的:上皮钙依赖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CD44v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cad、CD44v6和PCNA在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NSCL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6例NSCLC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cad、CD44v6和PCNA的表达.并分析与NSCL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cad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3.5%(46/8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0.0%)(P<0.05).且与NSCL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4.2%(38/86).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且在鳞癌中的表达率(54.0%)显著高于腺癌(30.6%)(P<0.05),并且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8.8%(42/86),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且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r=-0.554,P<0.05),而CD44v6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8,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cad、CD44v6及PCNA的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cad与临床分期是有意义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E-cad、CD44v6及PCNA的表达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在NSCLC中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的疗效

    作者:王勐;王长利;宫立群;谷峰;苏延军;尤健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以及化疗对其中的哪类患者有益.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可供分析的、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的51例NSCLC患者为化疗组,给予TP/NP方案化疗.同时随机抽取单独行左全肺切除术的102例NSCLC患者为对照组.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并化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54.9%、36.1%,对照组分别为76.5%、37.3%、2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或N2期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独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the first second,FEV1)>2 L的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64.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42.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年龄大于或小于等于65岁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FEVI>2 L的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有益于提高生存率,尤其是其中的N2及ⅢA期患者.年龄不是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化疗的参考指标,年龄大者,如术前肺功能好仍需化疗.

  • 吉西他滨同期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国忠;张绍华;张志;王瑞林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入吉西他滨后能否提高放射治疗疗效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吉西他滨同期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共入选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400 mg/m2,30 min内静滴完,每周一次,同期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为常规分割,DT 60~66 Gy/30~33F/6~6.5W,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对照组除不给予吉西他滨外,其它与试验组相同.用WHO的标准评价疗效;用x2检验比较有效率、毒副反应和长期生存;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结果:58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率为96.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60.0%(P>0.05);消化道和血液学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试验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58.6%、26.4%,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3%、30.1%、16.1%,经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同期放射治疗的有效率和1、2、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放疗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未达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朱志华;杨弘;傅剑华;胡祎;马芸;吴秋良;戎铁华;汪道峰

    背景与目的:Survivin作为凋亡蛋白抑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出现高表达.本实验研究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13例NSCLC的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Survivin阳性细胞百分率>lO%者193例(90.6%);Survivin蛋白低表达(≤75%)170例,高表达(>75%)43例.Survivin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浆内均有表达.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无预后意义(P>0.05).肿瘤直径≤3 cm的肺小腺癌组生存曲线提示Survivin蛋白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比较具有生存优势,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SCLC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尚不明确.

  • 899例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作者:韦尉东;温浙盛;苏晓东;林鹏;戎铁华;陈丽昆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多学科治疗已有十多年.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的改进有可能导致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改变.本文探讨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1年4月行完全切除术的899例NSCLC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3.5%,中位生存期48个月.其中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60.3%、56.9%、45.7%、23.5%、20.8%、13.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腺癌Ⅱ期及Ⅳ期化疗、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分期、N分期、M分期外,组织学类型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也是完全切除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杨彦龙;蓝斌;李锐雄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 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8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胸腔镜组( VATS组,48例)和开胸组( OT组,3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并按术前存在合并症及不同病理分期分层分析,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肺不张、肺漏气及房颤发生率、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率、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ATS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肺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化疗间隔时间均少于OT组( P<0.05);OT组术中淋巴结清扫站数及总数优于VATS组(P<0.05);VATS组手术费用及高值耗材费用高于OT组(P<0.05); VATS组和OT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5.8%、69.3%、52.9%和91.2%、62.8%、3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具有出血量少、疼痛轻、可缩短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能达到同样的淋巴结清扫效果。

  • 非小细胞肺癌并肺寡转移的外科治疗

    作者:何锦园;李昀;刘立宝;黄邵洪;张军航

    目的:探讨局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寡转移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NSCLC肺寡转移病例共21例,分两组,A组为手术组,共11例,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55岁;B组为化疗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中位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以及A组患者中原发灶TNM、pN分期、转移模式、结节数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两组MST分别为37个月和11.6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8.2%和9.1%(P<0.05);A组中单发、异时性转移、原发灶为pN0、Ⅰ和Ⅱ期的患者总生存期高于多发、同时性转移、原发灶为pN1-2、Ⅲ和Ⅳ期者(P<0.05).结论:局部手术治疗能明显延长NSCLC肺寡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

  • TPS、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烈钢;HE Ben-fu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9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的TPS、CYFRA21-1和CEA 3项标志物.结果:肺癌组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PS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88.9%;CYFRA21-1的敏感性为54.1%,特异性为93.3%;CEA的敏感性为45.8%,特异性为91.4%.3项联合则敏感性为100%.结论:TPS、CYFRA21-1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 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洋;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42例无法接受标准肺癌根治切除的非小细胞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进行了术中直视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H免疫失衡

    作者:高平;陈正贤

    目的:本研究拟阐述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仅存于 Th1细胞免疫,而 Th2细胞免疫明显增强, NSCLC患者存在着 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现象.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NSCLC患者肺癌组织切片 Th1与 Th2细胞浸润.结果: 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浸润淋巴细胞 Th2染色强于 Th1染色,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肺癌组织切片浸润淋巴细胞 Th2染色强于对照组,而对照组 Th1染色强于肺癌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存在 Th1型细胞免疫缺陷,而 Th2型细胞免疫增强.肿瘤的免疫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 34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作者:陈飞鹏;邬勇坚

    目的:探讨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和良性疾病患者胸腔积液中的NSE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NSE阳性率为46%,小细胞肺癌阳性率为67%,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NSE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者(均为P<0.05).结论:检测胸腔积液NSE对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中、晚期肺癌12例

    作者:黄健辉;冯国生

    我院从2000年7月开始采用深圳奥沃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125Ⅰ粒子植入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茅乃权;谢彤

    125Ⅰ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近距离放疗的一种新方法.作为一种人工同位素,125Ⅰ在1965年已被封焊于钛金属壳内,制成约0.8mm×5mm的"籽源"(seed),直接植入到肿瘤组织局部,为临床肿瘤治疗增添了新的技术措施.

  • 三种肿瘤耐药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燕;张婷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 (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多药耐药基因(Muhidrug resistance,MDR1) 的 mRNA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NSCLC)中共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RT-PCR 检测 NSCLC冰冻组织中上述耐药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LRP、MRP、MDR1mRNA阳性率分别为 71.2%、81.8%和37.9%;MRP 与、MDB1、MRP 与 LRP、LRPYU MDR1 及 MRP、LBPYU MDR1 共表达者分别为 16.7%(11/66)、53.0%(35/66)、19.7%(13/66) 及 12.1%(8/66).LRP 与 MRP 阳性相关(r=0.47,P=0.001),LRP、MRP 与 MDR1 无相关性(r=0.98,P=0.077;r=0.25,P=0.053).3种耐药基因表达在 NSCLC 各期、各分化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腺癌换了有效组 LRP、MRPmRNA(0.53±0.08;0.41±0.01)及鳞癌化疗有效组 LRPmRNA 表达(0.42±0.03)明显低于换了无效组(1.14±0.3,0.82±0.04,0.97±0.01,P<0.05);LRP 与 MBP、LRP、MBP 与 MDR1 共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仅 LRP+MRP、LRP+MRP+MDR1 共表达有预后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耐药与 LRP、MRP、MDR1 共同作用有关.

  • α-甘露醇糖肽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作者:朱勇德;田作春

    目的 探索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α-甘露醇糖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α-甘露醇糖肽组16例和顺铂组16例,两组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接近完全消失时α-甘露醇糖肽组向胸腔内注入α-甘露醇糖肽100mg,顺铂组则注入顺铂80mg,观察两组用药后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无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α-甘露醇糖肽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优于顺铂组(81%比50%).顺铂组骨髓抑制(31%)、胃肠道反应(81%)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α-甘露醇糖肽组(6%、0).结论 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α-甘露醇糖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创伤小,简单有效,可减轻患者胸腔积液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参附注射液联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高应勤;陈毅德;冯水土;李翎;郑志高;冯丽华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86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附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G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化疗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相近.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其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联合检测CA125和CEA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维祥;高中度;王敏;曹华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NSCLC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CA125和CEA水平随着病情程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化疗后CA125与CEA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CA125和CEA是疾病程度的预测指标,CEA、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 3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冉文华;牟君成;陈艳;张萍;黄小平

    目的 探讨CEA、TSGF及CYFRA21-1等3种肿瘤标记物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确诊的NSCLC患者132例(NSCLC组)及同期入院的良性肺病患者76例(对照组)于治疗前空腹抽静脉血5 mL,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TSGF及CYFRA21-1的血清含量.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方的面积AUC描述和比较诊断价值,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 CEA、TSGF及CYFRA21-1的血清含量NSCLC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SCLC组内不同组织学分型该3种标记物含量均相当(P>0.05);但不同肿瘤分期的该3种标记物含量不同(P<0.05),肿瘤分期和标记物含量呈正相关.该3种标记物及其他4种组合方式诊断NSCLC时AUC均大于0.5,但以CEA+TSGF+CYFRA21-1三种联合诊断时AUC大(0.881),95%CI为0.799~0.963.其相应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为0.921、0.843和0.884.结论 CEA、TSGF及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以3种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高.

  • 化学治疗对NSCLC血清ABCG2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大星;谢彤;茅乃权;左传田;朱波;潘琪;王守峰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学治疗前后血清乳腺癌耐药基因ABCG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例健康者和50例NSCLC患者化学治疗前后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BCG2水平,并分析其与化学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化学治疗前血清 ABCG2水平高于健康者( P<0.05);血清 ABCG2水平与 NSCLC患者TNM 分期无关(P<0.05);化学治疗后血清ABCG2水平高于化学治疗前(P<0.05);化学治疗有效者化学治疗前后血清ABC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治疗无效者化学治疗后血清 ABCG2水平高于化学治疗前(P<0.05);有胸水患者血清ABCG2水平高于无胸水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ABCG2水平高于健康者;血清ABCG2水平可能成为预测NSCLC化学治疗疗效的有用指标。

214 条记录 10/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