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吴天鸣;寇建涛;李先亮;贺强;郎韧;朱继巧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10月-2017年3月因胰腺癌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例在围手术期实施 ERAS,47例接受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30天再住院率.结果 ERAS 组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11.1% vs 27.7%)、胰瘘(13.3% vs 31.9%)、肺部并发症(20.0% vs 40.4%)及住院时间(12.9±6.0d vs 16.7±8.7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及30天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ERAS管理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在预估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

    作者:陈一冰;马永富;曹璐;陈良安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对肺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生的预测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某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298例患者,比较术前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与术后并发症、住院日等的相关性.根据肺通气功能,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前合并症分组,比较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合并症对术后情况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298例患者中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15%.血气指标PaCO2异常组和正常组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也均缺乏相关性,FEV1正常组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少于FEV1异常组,FEV1/FVC则低于无并发症组.肺功能指标VC,FVC,MVV,FEV1,DLCO,ppoFEV1与术后住院日均有负相关性.结论 血气指标不能替代肺弥散功能进行肺切除术前评估;无论通气功能如何都应该进行肺弥散功能的检查;术前肺功能差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大,住院时间更长.

  • SGA和MNA法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测价值的比较

    作者:薛志芳;刘力婕;武雪亮;王立坤;袁美锦

    目的:研究并比较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评估方面,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胸外科2015年4月-2016年3月住院的11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应用SGA和MNA两种营养评价方法进行术前营养评估,并将其分成营养正常(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组,同时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根据SGA评价显示,术前营养正常者、中度营养不良者、重度营养不良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24.39%(10/41)和50.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评价提示,术前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95%(6/43)、22.86%(8/35)和37.50%(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预测肺癌术后并发症的敏感性方面,SGA评分高于MNA评分;而在特异性方面,两者基本相似。结论在评价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方法中,SGA和MNA评分均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与MNA评分相比,SGA评分敏感性更高。

  • 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薛志芳;刘力婕;武雪亮;袁美锦

    目的 探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某院胸外科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1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NRS 2002评分进行围手术期营养评估,比较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照NRS 2002评分,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9例(39.58%),无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为15例(24.19%),P<0.01.无营养风险组中未行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4例(29.78%),有营养风险组中未行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2例(54.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组中行营养支持的患者与未行营养支持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采用Logistic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年龄和NRS 2002评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RS 2002评分系统能有效预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指导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 胃癌根治术临床路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林家荣;郑娟娟;郭孟玲;孙允宗;林清伦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胃癌患者入临床路径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为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4年1月-2018年4月符合临床路径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基本信息,根据患者入径情况进行分组,对入径前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57人,331例未入径,126例入径;入径组与未入径组的年龄、性别、ASA分级以及重返手术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胃癌腔镜手术中入径组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低于未入径组(P<0.05).未入径患者并发症人数32例(9.67%),入径患者并发症人数14例(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缩短腔镜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可在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效率.

  • 关节置换术后该如何康复治疗

    作者:王诗韵

    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不仅是获得大关节功能的重建,大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它还关系到今后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更是为了将术后并发症降到低.术后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早期功能训练,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回归家庭,并终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

  • 基于风险矩阵的临床路径风险等级评估

    作者:倪鑫;邰隽;樊立华;饶远生;刘子先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临床路径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以及导致患者利益损失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1].然而,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属性以及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医疗风险管理成为医院长期以来的管理难题.针对如何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就诊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Pasternak[2]通过对高风险手术研究发现,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化等不确定性因素会增加手术风险因素数据的收集难度,并提出应以关键风险因素为重点进行手术风险等级评估;Dimick[3]等指出医院进行质量改进工作可以降低高风险人群术后并发症风险;国内学者在如何建立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部分学者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诊断相关组等方法对医疗保险费用、医疗质量安全及风险等级评分等方面也进行了应用探索[4-9].目前国内医疗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风险理念提出及基本方法应用层面,缺乏从临床路径风险角度对医疗风险等级进行预测.现在研究国内外医疗风险及其他领域风险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矩阵对临床路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10-13].首先,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分析临床路径关键风险因素.然后,设计风险矩阵(risk matrix)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关键风险因素的权重,预测临床路径风险等级.

  • 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立

    目的 观察针灸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12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针灸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能有效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以滋阴生津论治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干眼症

    作者:戴莉;李美蓉;张石华;张露

    目的 观察明目1号方煎汤外用熏洗对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并发症(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56例(98只眼)随机分为2组,2组均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同时使用明目1号方煎汤熏洗双目,对照组给予同温度热水熏洗,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观察(自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泪腺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变化)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4.3%,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目1号方对于缓解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的干眼症收效甚佳.

  • 中医药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康复作用的研究近况

    作者:靳亚慈;张花;王凤革

    历来认为,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产褥期产后恢复也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但有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2000余万产妇,在产后自然恢复的过程中,约有70%.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产褥缩复不良的情况[1],尤其是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褥期产后康复不良的现象亦有上升的趋势.剖宫产虽然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但毕竟属于创伤性手术,与自然的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较多,促进术后产妇整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日益成为妇女生殖保健的焦点问题之一[2],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 中医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梁燕红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股骨颈骨折且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褥疮、泌尿系感染、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褥疮发生率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中医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 中医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进展

    作者:陶一秋

    混合痔,尤其是环状混合痔,因其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临床医生都在为避免和减轻这些并发症作研究和探讨。在中医界,应用中医中药、针灸、耳穴、仪器、手术等方法,据临床报道,均取得了较好疗效。其中,中草药如乙字合麻杏石甘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等在治疗肛缘水肿方面有优势;而补中益气丸、活血化瘀方、止痛如神汤等对缓解疼痛有效;吴茱萸热慰法、黄芪车前子颗粒等能治疗术后尿潴留;地龙、月白散、三草洗剂等能促进创面愈合;复方升麻注射液等硬化剂以及生肌止血膏等外用药都对防治继发性大出血效果较满意。另外,针灸、耳穴以及仪器对治疗并发症也有用。但是,为了提高短期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其疼痛时间,常常运用手术疗法解除并发症。从各种报道看,现代医学在治疗该病症方面优势并不明显。

  • 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对肝脏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观察

    作者:黄有星;彭建新;何军明;钟小生

    肝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中刺激腹膜,入肝血流阻断造成肠道淤血[1],肝硬化、麻醉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造术后早期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肠麻痹,甚者还可能引起诸如胃扩张、麻痹性肠梗阻、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肠黏连甚至黏连性肠梗阻,以及诱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积极采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对于促进康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II~IV度内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启昌;叶辉;龚治林;于杰

    痔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于药物治疗的患者需手术治疗。但由于部位特殊,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多。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Ⅱ~Ⅳ度内痔,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汉方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高荣慧

    在小儿外科领域应用汉方改善术后症状、提高QOL,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胆道闭锁术后出现的肝功能障碍、黄疸;食管闭锁术后的上腹部不适;婴儿痔瘘;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便秘等给予相应汉方药治疗均取得明显疗效.

  • 闭合性三踝骨折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张加宇;雍建;陈先久

    围手术期目前尚无明显的时间界限划分,通常是指与手术相关的一段时间[1].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固然与手术方法、技巧有很关,但重视围手术期的干预,对手术的成功,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防止,术后的康复,远期的疗效有重要意义.我院对闭合性三踝骨折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护理的体会

    作者:习永霞;黄晓蓉;赵静玲

    目的:探讨 PAC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病人采取 PAC优质服务的护理,制定规章制度,执行 PAC咨询服务技术规范,注重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患者复诊和电话随访。结果人工流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复诊随访达到90%,选择避孕措施达到81.11%。结论 PAC优质服务了解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身体及月经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避孕,提高了满意度和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白克运;赵清华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后第1天开始连服安慰剂片;研究组3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后第1天开始连服地奥司明片.每天记录患者肛门水肿、疼痛、残便感、瘙痒、渗血、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肛门水肿、疼痛、瘙痒、渗血、伤口愈合总得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片可以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渗血、疼痛、瘙痒、残便感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作为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良药.

  • 中医药在眼科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作者:徐莉

    眼科围手术期的治疗用药历来为眼科工作者所重视.笔者在20余年的眼科临床实践中,在眼科围手术期运用中医药配合治疗,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轻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病情复发、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肛门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作者:刘晶晶

    我科于2008年4月至今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肛门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肛门术后并发症患者138例,年龄18~62岁之间,根据水肿、出血、疼痛程度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见表1.两组资料、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7890 条记录 13/395 页 « 12...10111213141516...39439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