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
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三项保险在政策设计时是针对参保者的身份和职业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所确定的,在筹资、报销比例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如何保障全民医保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医保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竹溪县三项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和实证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要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均衡发展,可采取国家按参保人身份给予相应补助,由参保人自由选择参加医保的种类,建立参保人员在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之间保险关系正常转移和接续的机制,逐步地对三项保险制度在政策上化异趋同,终实现的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障体制.
-
充分发挥核心期刊作用推动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祝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创刊30周年
长期以来,我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怀有一种无比深厚的感情,缘由是杂志不仅诞生在安徽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而且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它一直与我一路前行相伴,源源不断地为我所从事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着理论、政策、经验、决策等有益的帮助和支持,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尤其是我对它常怀一种崇高的敬意,感慨它:当19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当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卫生工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时,杂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和以对农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历史担当,坚持正确的导向,呐喊着、鼓呼着要坚持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坚持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这一世界性经验、着力宣传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乡村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这一难能可贵的使命感、责任感,常常令我感动,难以忘怀,油然而生敬意!值此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谨表诚挚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
-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坚持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中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稳步发展.因此中医药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务实才能解放人才
人才不是摆设,人才工作讲规模、比学历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人才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更加务实的新阶段.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以用为本"的人才方针,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限度地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能,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比较优势,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
-
医学科研管理学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09年11月22日在沈阳召开的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选出了方伟岗为主任委员的新一届委员会,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研管理学科经历了近30年由单纯行政、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过渡进程中的奠基--弘扬--潜进之后而进入复兴的新阶段.
-
上海市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立的动因、风险与路径研究
上海是全国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各种与老龄化发展有关的问题接踵而至,其中为突出的就是老年护理问题.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护理需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上海老年护理服务保障制度建立的动因分析
-
病证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认识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合,具有学科交叉的基本特征,因为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1].
-
为健康开展全民“口淡”行动
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NCD)高峰会议于9月份在纽约召开,能够让各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在一起讨论健康问题,足可见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蔓延形势已经万分危急!非传染性疾病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慢性病”,是指病情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四大类型,它们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这些慢性病主要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因此其防治必须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入手.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良生活方式——盐摄入过量,因为进入冬季,各种腌制食品(如咸菜、泡菜、酸菜、腌肉)、涮肉调料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多,而冬季又恰恰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
全面理解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九项要点
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百名专家,经过2年的讨论,于2011年发表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三版<指南>,主要应用国内及国际证据,修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指南.<指南>内容很多,包括9项要点.以下简述对9项要点的学习体会.
-
中国美容医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诞生于1990年11月,这是一个由多学科群体组建而成的崭新的学术团体.20年来,在中华医学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分会始终坚持"团结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紧紧地把相关学科的同道们凝聚在一起,积极推动医学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和美容医学各临床分支学科的广泛实践与理论创新,逐步构建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体系.中国美容医学已屹立于世界美容医学之林,并为世人所瞩目.
-
说说中国的乳房文化
西方的乳房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美国的玛丽林·亚罗姆女士于1997年出版的<乳房史>可谓对西方的乳房文化作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总结.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乳房文化不仅发展缓慢,且更显示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乳房文化现象.
-
以中医药优势构建中国特色医疗保健体系——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
作为国内中医药研究高机构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教授对中医药的历史与现实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曹洪欣委员呼吁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继续教育事业新局面
1 中华护理学会的发展历程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护理专业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09年,其宗旨是统一护理教育标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学会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护理学会现已成为一个代表全国230多万护理人员的学术组织,其下设有9个工作委员会、24个专业委员会和4个办事机构,分会遍布全国各省市,形成一个从上到下、遍及全国的网络组织体系.
-
认真贯彻《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我国的乡村医生队伍,是遵照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指示精神,依据我国国情,培育和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它是我国医药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队伍对改变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所起的作用,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所公认.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非常重视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以国发24号文件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报告的通知>.2003年,温家宝总理签署386号国务院令,发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广大农村群众和乡村医生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对策浅议
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关系到离退休干部的晚年幸福.因此,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迫切要求,也是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责无旁贷的职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将逐步迈向社会化.如何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
-
基层县市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加快社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深化卫生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卫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医改方案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作了远景规划,将信息化作为保障规划成功的重要手段列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在此大背景下,溧阳市卫生信息化步入快车道.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
灾难医学无论在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实践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医学专业的特性,简言之,医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属性在灾难医学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人们在灾难救援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灾难医学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政策对中药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基本药物目录在我国已出台多年,但由于没有实施基本药物政策,其影响力有限,仅限于卫生系统的用药指导范畴,与医保、医院等级划分等严重脱节.伴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和"新农合"等全民医保政策的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药物政策的推出势在必行.WHO等国际组织没有中药基本药物目录,因此我国在该目录遴选中的中药部分没有像化学药物一样的权威性的参考依据,导致基本药物目录的中药部分一直被社会所高度关注.
-
探索有中国特色健康之路——访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
4月的京城北郊,春意盎然,花团锦簇.在一家静谧、幽雅的处所,我们拜访了一位慈祥而又智慧的老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聆听他关于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和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健康之路的谈话.
-
护理研究生带教体会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及护理学知识体系的改革和进步.同时对护理学的人才结构及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护理学者对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有一定的研究结果,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尚未形成[1].护理教学是培养合格"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护理带教队伍[2].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