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路瑛丽;赵鹏;冯连世;徐建方;朱珂;宗丕芳

    目的:探讨三种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经过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双盲法平均分成4组:低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和低住高练组.采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运动强度为常氧下35m/min、低氧下30m/min,1h/d,5d/周,持续训练6周.低住低练组大鼠在常氧环境下生活训练;高住高练组大鼠在低氧环境(氧浓度为13.6%,约相当于海拔3500m高度)生活训练;高住低练组大鼠低氧环境生活12h,常氧环境训练;低住高练组大鼠在常氧环境生活,低氧环境训练.后一次训练后恢复48h取腓肠肌,检测柠檬酸合成酶(CS)、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结果:与低住低练组比较,高住高练组大鼠腓肠肌CS、SDH和MDH活性分别升高11.7%(P<0.01)、8.7%(P<0.05)和12.5%(P<0.01);高住低练组、低住高练组较低住低练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500米三种低氧训练模式就提高机体有氧代谢酶活性而言,高住高练优于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

  • 低频电刺激对男排运动员腓肠肌横向弹性与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作者:谢施海;曾贵刚;张申;彭海东;李峻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男排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腓肠肌横向弹性及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16名男排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训练后于腓肠肌采用低频电刺激放松肌肉,对照组休息不做处理.于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72 h采用Myotonomete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量队员左侧腓肠肌静息状态横向弹性,同时检测CK的变化.结果:训练后72 h,治疗组腓肠肌静息状态下压力-位移曲线较对照组显著上移,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显著增加(P<0.01);CK也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AUC治疗前后差值(DAUC)与CK差值(DCK)有线性相关(r=0.908,P< 0.01).结论:低频电刺激能增加腓肠肌静息状态横向弹性,减少CK,有效缓解男排运动员的肌肉紧张程度和疲劳.

  • 参麦注射液致患者腓肠肌痉挛一例

    作者:郭川;方彩霞

    1 基本资料患者,女性,78岁,主诉活动后气促3年,加重5日.患者近3年,无诱因,反复发作静息时呼吸困难,经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测,诊断“冠心病,房颤、心衰、高血压”.近5日,无诱因,呼吸困难再次加重,静息可发作,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精神、食纳、睡眠欠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强弱不等,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肝颈症阴性,双下肢中度压陷性水肿.入院诊断:冠心病,房颤,心功能Ⅳ级,高血压(3级,很高危),慢性阻塞型肺病.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31%;淋巴细胞百分比:10.2%;葡萄糖:7.85 mmol·L-1:尿素:9.9 mmol ·L-1;肌酐:127.0 mmol·L-1,其它指标未见异常;心钠素:2480 pg ·ml-1,提示进行性心衰;心脏B超提示心律不齐,双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二尖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中量),心包积液(少量);胸部正侧位片提示右下肺感染,心脏增大,主动脉结见壳样钙化.

  • 阿奇霉素致腓肠肌疼痛

    作者:陈升见

    患者男,2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背部疼痛7 d,于2004年9月16日就诊.7 d前有不洁性生活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尿常规WBC(++),淋球菌(-),血荧光抗体检测支原体(+).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2天患者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减轻,但出现双下肢腓肠肌隐痛,并逐日加重.治疗第4天,出现行走困难.查体未见病理反射,腓肠肌压痛(+),肌力2级.治疗期间未用其他药物,考虑为阿奇霉素所致.停药后患者双下肢腓肠肌疼痛渐减轻,3 d后恢复正常.2004年11月24日因支原体肺炎再次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第2天又出现双下肢腓肠肌疼痛,可证实疼痛为阿奇霉素所致.

  • 藏药黑果枸杞对蟾蜍离体腓肠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茸茸;杨晓磊;罗慧英;仇道静;王昕

    目的 研究藏药黑果枸杞对电刺激蟾蜍离体腓肠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20条蟾蜍腓肠肌,随机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5条.对照组腓肠肌浸泡在25 mL任氏液中,实验组腓肠肌分别浸泡在终浓度为1.2,0.6,0.3g· mL-1的黑果枸杞水煎液25 mL中,15 min后取出腓肠肌.用脉冲式电流刺激腓肠肌,以生物机能分析系统记录收缩幅度达大收缩幅度50%和10%所需要的时间(T50%和T10%),用无钙任氏液替代普通任氏液,并加入钙通道阻断药氯化铬重复实验.结果 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腓肠肌的阈刺激强度分别为(0.30±0.02),(0.35±0.04),(0.40 +0.03),(0.46±0.08)V;这4组的腓肠肌的饱和刺激强度分别为(1.00±0.05),(1.10±0.08),(1.20±0.04),(1.28±0.02)V.腓肠肌达大肌肉收缩幅度所需时间:这4组分别为(235.00±3.47),(218.00±5.25),(205.00±6.24),(176.00±3.87)s.这4组的T50%分别为(125.00±3.45),(134.00±3.42),(254.00±2.59),(304.00±3.79)s;这4组的T10%分别为(268.00+7.09),(380.00±6.14),(521.00±7.74),(552.00±7.73)S.3个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以上全部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加入钙通道阻断药氯化铬后,该缓解作用明显降低.结论 藏药黑果枸杞可增强蟾蜍离体腓肠肌的收缩能力,对电刺激引发的收缩疲劳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动“钙库”,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 胺碘酮致右下肢腓肠肌重度静脉炎1例

    作者:曾睿;于艳华;王菡茵

    1例心内科患者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后出现了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致使患者右下肢腓肠肌重度静脉炎,本例提醒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

  • 急性甲胺磷中毒大鼠肌肉乙酰胆碱含量与肌无力关系的研究

    作者:叶红卫;彭广军;贾雪梅;田英平;石汉文

    目的 研究Ach的代谢在IMS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探讨IMS的发病机理.方法 在用甲胺磷染毒制作肌无力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量其隔肌和腓肠肌Ach含量.结果实验一大鼠甲胺磷染毒后12h、24h肌肉乙酰胆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实验二低肌力组大鼠腓肠肌Ach含量明显低于高肌力组大鼠腓肠肌Ach,两者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鼠急性甲胺磷中毒时,肌肉的Ach含量有一过性下降.神经末梢Ach含量下降有可能造成在神经冲动到达时,神经末档释放Ach减少,从而导致肌无力的出现.

  • 温州市龙湾区发生首例狂犬病

    作者:周祖木;章显权;余向华;山若青;陈岚

    患者徐某,女,36岁,在温州市龙湾区龙水镇新联村务工,原籍江西省萍乡市荷尧镇荷尧村,2002年6月11日开始出现腓肠肌抽搐,次日到龙湾区永强镇水心曙光卫生院就诊,未好转.后病情加重,并出现吞咽困难,6月14日转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 刺五加对电刺激在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

    作者:余兴群;陶明飞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电刺激在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频率的方波(1,5,10,20 Hz)电刺激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记录对照组、新斯的明组及刺五加组在体腓肠肌收缩力.以单脉冲方波(1 Hz)刺激腓肠肌,描记肌肉收缩初始幅度、大幅度以及收缩幅度降大幅度50%的时间.结果 刺五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腓肠肌收缩力增强(P<0.05),疲劳时间延长(P<0.01).结论 刺五加可增强在体蟾蜍腓肠肌的耐力.

  • 川芎嗪对电刺激在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

    作者:黄丽荣;许善初;陶明飞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电刺激在体蟾蜍腓肠肌疲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频率的方波(1、5、10、20 Hz)电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记录对照组、新斯的明组及川芎嗪组在体腓肠肌收缩力.以单脉冲方波(1 Hz)刺激腓肠肌,描记肌肉收缩初始幅度,大幅度其降至50%的时间.结果川芎嗪组与对照组相比腓肠肌收缩力增强(1 Hz,5 Hz),疲劳时间延长(P<0.05).结论川芎嗪可增强在体蟾蜍腓肠肌的收缩力,延缓电刺激引起的肌肉疲劳.

  • 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吕晓龙;侯明亮

    目的:探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采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术后6周去长腿石膏后托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随访1年,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结果:13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生硬和跟腱再次断裂等发生;2例肌皮瓣皮肤发生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后延期愈合.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优9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采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能较好地恢复跟腱的功能,近、远期疗效满意.

  • 腓肠肌籽骨导致腓总神经麻痹1例

    作者:赵永军;张树明;王克利;朱泽兴;马建军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2012年6月10日与人斗殴致右小腿疼痛、出血伴活动受限5 h,入院后诊断:右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急诊行MIPPO技术右胫骨外侧锁定板固定,小腿筋膜间室减压VSD植入术,下肢屈曲15°长腿石膏托固定.术后查房足趾背身良好,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良好.一周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VSD取出+植皮术,患肢更换石膏托,腘窝及腓骨小头处双侧棉垫保护,长腿石膏托伸直0°位固定,术后当日患者即感患肢麻木,考虑石膏绷带包扎过紧,松解石膏继续固定.

  • 腓肠肌内侧头自发性撕裂伤7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立生;王竹君

    目的 认识排肠肌自发性撕裂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自发性.撕裂伤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3例,均优良.结论 腓肠肌自发性撕裂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旦具备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

  • 大剂量青霉素短程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作者:林仲法;林国球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群和血清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和家畜(猪、牛、羊、狗等)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临床特点为骤起发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两侧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如治疗不及时,常威胁患者生命.本病多在夏季雨水丰盛的农忙季节流行,直接影响农村劳动生产力,治疗的重点是病原治疗.我院自1988~1997年共收治965例,应用大剂量青霉素短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儿维生素C缺乏症1例

    作者:李福琴

    患儿男,1岁7个月.因反复皮下瘀斑和紫癜1年余,面黄2周来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母乳量少,喂养奶粉及玉米面糊.患儿经常腹泻,食欲不振.约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用手抱后患儿腋窝处皮肤出现瘀斑,后其他部位皮肤如臀部、面部在轻度撞击后即可出现瘀斑,并有鼻出血数次.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皮下瘀斑增多,并有左侧股部、右侧小腿腓肠肌处肿胀.既往在村诊所曾按贫血治疗,无明显效果.

  • 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20例分析

    作者:王天华;姜海霞;李喜梅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大多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静脉至股静脉段.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下肢腓肠肌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云怀;马力;高博;谢爱珍;霍华;冷丽丽

    目的:探讨性别、体位及踝关节角度对成人下肢腓肠肌杨氏模量值测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7月健康志愿者男女各25例,应用实时剪切波成像技术测量受检者仰卧位及俯卧位踝关节中立位时双侧腓肠肌杨氏模量值,以及俯卧位不同踝关节角度时左下肢腓肠肌杨氏模量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踝关节角度相同时,不同性别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时腓肠肌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踝关节角度状态下腓肠肌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剪切波成像技术测量下肢腓肠肌弹性受不同踝关节角度的影响,性别、体位对测值的影响不明显.

  • 腓肠小豆骨的X线征象的临床意义与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冰;胡晓丹;荣阳

    目的:探讨腓肠小豆骨的发生率及其正常x线征象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拍摄的16~76岁患者的350张膝关节正侧位x线照片.其中男199例,女151例.按年龄(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6组)、性别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其x线征象.结果:350例中有109例出现小豆骨,其中男63例,女46例.其出现率分别为32%和30%,总平均出现率31%.腓肠小豆骨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膝关节后方软组织内的圆形或卵圆形骨性密度影,其大小差异较大,小者(1×1×1)mm3,大者(8×14×12)mm3,平均约(5.8×8.6×7.2)mm3.其正常位置按Friedman氏法进行测量,所有病例FFD在10 mm以下,在膝关节屈曲角大于125°的任何角度时,FTD在8~21 mm之间.结论:腓肠小豆骨町引起腓总神经麻痹,其出现率约31%..当其离开正常位置时,说明有膝关节滑囊积液、滑膜肿物及Baker氏囊肿等病变的存在.

    关键词: 腓肠肌 小豆骨 X线
  • 68例胫骨不稳定开放性骨折应用骨外固定结合少量内固定疗效评析

    作者:靳长江

    目的:评估骨外固定结合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8例胫骨开放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加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伤口消创后,交义穿针骨外固定.对不稳定骨断端和粉碎骨块(片)整复后先用1~3枚螺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断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对小腿中上段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选用腓肠饥内侧头或腓肠肌肌皮瓣转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68例中52例伤口一期愈合(77%).骨折愈合时间4.5~6.5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该方法简便,骨折固定牢固,对骨端的血供干扰小,有利于骨愈合,同时也便于术后对伤口的观察和二期处理.

  • 四肢无力-高血压

    作者:靳文英;陈江天

    患者女,15岁,因"四肢无力1周"就诊.1周前军训时,曾腹泻3次,量少,未服药自行好转.1周来感劳累并开始出现双下肢肌肉酸痛,以双侧腓肠肌为主,后感无力,行走困难,不能抬腿,继而发展至上肢肌肉酸痛,以肩胛肌、三角肌为主,双手无力,不能握笔写字.

400 条记录 5/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