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
一、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遴选出了20余种化合物,其中10余种已进入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一)硝基咪唑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是对Mtb有较高活性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其中,PA-824和OPC-67683已在进行治疗结核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1].
-
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
长久以来,抗结核药物就有一线和二线之分,划分的基础不外乎以下4点:①杀菌活性;②临床疗效;③安全性;④药品价格.随着抗结核新药的研发,时有一线和二线药物互换类别的现象发生.
-
WHO发表TB-LAMP在结核病检测中应用评价报告
结核病是引起全球死亡数前十位中死亡高的疾病,仅仅是继艾滋病毒、艾滋病之后,是由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大杀手,全世界已有近1/3的人口受到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2013年,有900万人罹患结核病,150万人死于该疾病。95%以上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它还是导致15至44岁妇女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估计有55万名儿童罹患结核病,有8万名艾滋病毒阴性儿童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艾滋病毒阳性者的首要死因,占所有艾滋病相关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尽管近两年我国结核病防治策略已取得明显效果,但中期评估显示,中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面对严峻的挑战,寻找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与抗结核新药的开发、新型疫苗的研制等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
结核分支杆菌抗原85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当前全球结核病的疫情依然十分严峻.全世界已有近1/3的人口受到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每年新发病例数800~1 0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近年来,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及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的出现,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核病的卷土重来使得世界各国的医学工作者不得不再次重视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抗结核新药的开发,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制等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
-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动物模型及评价
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动物模型是用于阐明结核病发病机制,评估抗结核新药、疫苗和诊断试剂.多年来,为探讨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预防措施,研究者已在包括小鼠、大鼠、豚鼠、猴、兔等不同的动物体内成功复制出结核病模型[1]
-
DC-SIGN分子与结核病的发生
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发结核病例800万例,2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1].结核病治疗主要依赖化疗,然而逐步攀升的耐药率及近40年没有突破性抗结核新药问世,使当前结核病防治陷入困境,急需发展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
全军第六届结核病学术会议纪要
全军第六届结核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9月19~22日在大连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51篇,其中大会交流34篇.大会邀请了张敦熔、庄玉辉、金关甫、张翠英、黄丹青和王巍等专家分别就"分子(基因)结核病学研究进展"、"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组分蛋白质组的研究"、"抗结核新药的进展"、"当今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控制进展"、"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治疗若干问题的再探讨"做了专题报告.
-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结核新药研究进展
结核病的再度爆发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使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在过去的40年里未开发出新型高效的抗结核药物.研究抗结核药物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结核感染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结核新药有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利福喷汀、利福拉齐及TMC207,PA-824,0PC-67683,SQ-109,LL3858等.文中分别介绍了这些新药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抗结核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对比研究
我国每年新发生耐药结核患者约56万例,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12万例,广泛耐多药肺结核(XDR-TB)近1万例[1].目前临床上针对MDR-TB治疗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较多,其中之一是如何应用二线抗结核新药并组成合理的化疗方案.氟喹诺酮类药(FQs)有良好的抗结核性,是目前治疗MDR-TB的主选用药之一.总结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应用含氟喹诺酮(FQ)-莫西沙星(Mfx)和左氧氟沙星(Lfx)联用其他5种以上肺结核患者,以往未用过或敏感药组成化疗方案,做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几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抗结核作用
据WHO管理抗结核药物的有关人士称,今后10年内肺结核患者将增加3 000万人,使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只能减少1500万人的死亡,另一半人的生命完全取决于能否开发抗结核新药.所以抗结核新药研发和使用迫在眉睫.
-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仍是世界上致命的传染病之一,2013年约有900万新增患者,150万例死于结核病[1]。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是结核病主要致病菌,能在宿主巨噬细胞内生长复制[2],适应、抵抗宿主抗菌免疫。唯一批准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接种成人或 HIV 阳性新生儿有可能造成 MTB 体内感染播散。因此,亟待改进卡介苗,为免疫缺陷人群提供保护;而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亦急需开发抗结核新药。基因敲除关闭 MTB 基因表达,为寻找宿主-病原菌相互作用的接合点、阐明 MTB 胞内生存策略及潜伏感染机制提供了帮助。MTB 生长必需基因的敲除,营养缺陷株的构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用于改进卡介苗、寻找抗结核新药靶。目前,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 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即 CRISPR/Cas迅速、广泛应用于原核、真核生物的基因敲除,为 MTB 的基因敲除策略开辟了新道路。这些都将为结核病的预防、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功能基因组学和组合化学在抗结核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结核病耐药性是导致结核病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为根除结核病,必须开发针对耐药菌和休眠菌的新型抗结核病药物.组合化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结合将有助于加快新药开发速度.本文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和组合化学在开发抗结核新药中的应用.
-
联合加替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肺科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为8 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属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结核新药.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对住院复治菌阳肺结核56例采用加替沙星联合其它抗结核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利福喷丁、利福平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早期发现并选择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规则治疗菌阳肺结核病人,是减少难治性肺结核的关键.利福喷丁是WHO在1994年宣布的抗结核新药之一.为探讨其对菌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我们在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同时,对部份菌阳肺结核病人用利福喷丁代替利福平治疗,并进行痰菌、肺部胸片变化及毒副反应等的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88例力克肺疾耐药情况分析
力克肺疾(简称DIP)是以特殊方法将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分子化合而成,为一种抗结核新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1998年8月至今对384例患者痰分枝杆菌培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显示有88例对力克肺疾耐药.现就力克肺疾及INH和PAS耐药情况作一分析.
-
抗结核药物间生物学关系的再思考
抗结核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时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且经过世界各国的广泛实践,其可靠性得到充分认识。当然这些因素也包括抗结核药物与治疗HIV和糖尿病等合并疾病的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在WHO抗结核治疗指南中也做了描述[1,2],在此不再赘述。本文重点强调在制定缩短疗程方案和抗结核新药治疗方案等方面时应当考虑组学( OMICs)技术、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发现,主要从抗结核药物之间关系的科学发现入手,探讨他们对抗结核药物选择的影响,以供结核病工作者参考。
-
外排泵介导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目前分枝杆菌死灰复燃的现象日趋严重,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结核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甚至有超级耐药出现,态势严峻,使得对结核病的治疗疗效降低或无效,从而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本文特从分枝杆菌外排泵的蛋白分类和生物学功能综述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为利用外排泵抑制剂研制开发抗结核新药作铺垫.
-
主食荞麦者糖尿病发病率低\美国发现一种抗结核新药\特效药让人一天只睡两小时
-
抗结核药物新进展
结核病是病死率仅次于艾滋病的全球第二大感染性疾病.当前结核病的控制面临一系列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结核治疗方案疗程长,对敏感菌和耐药菌感染分别需6个月、20个月的持续治疗.现有抗结核一线化疗药仍为四十多年前所开发,品种有限,选择余地小.此外,多耐药结核病(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流行,严重阻碍了结核病控制的进展.严峻的结核病防治形势急需抗结核新药的出现.近十年来,抗结核化疗新药研发在沉寂多年后取得了较明显进展.本文介绍了近年上市与处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抗结核新药.
-
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展
耐药结核病人和HIV感染人群的迅速增加,使全球结核病疫情变得十分严峻.目前抗结核一线药物多为1946~1966年通过传统随机筛选得到,主要针对生长期或分化期的结核分枝杆菌(MTB),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