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比灵胶囊对门脉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西比灵胶囊对门脉血流量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比灵组(n=39)及维生素C组(n=25).用药前后分别测定FPY、FSPV、FSMV、β-TG、PF4及大血小板凝集率.结果西比灵组治疗后FPV、FsPV、FSMV均显著下降(P<0.05);维生素C组治疗前后门脉主干及其分支血流无显著变化.西比灵组治疗后血小板凝集明显减少,血清PF4、β-TG血浆水平下降(P<0.05);维生素C治疗组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西比灵胶囊能有效改善门脉主干及其分支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同时,西比灵胶囊对血小板凝集有抑制作用.
-
双功彩色超声观察丹参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发生的消化道大出血是致命的并发症,危害极大,寻找有出血先兆的诊断方法和改进治疗措施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常用的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等,可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来降低门脉压力,但副作用较大,疗效不明显;血管扩张类药物,虽能改善门脉血流动力学,但较大剂量可出现血压不降等.经临床观察表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可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肝纤维重吸收.因此,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探讨丹参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的分析与护理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作用机理是垂体后叶素经静脉给药,使肺血管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门脉血流量也减少,从而使肺循环压力下降而迅速止血[1].
-
脾部分栓塞术后门脉血流量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脾部分栓塞术患者外周血常规、脾脏大小、上消化道出血次数及门脉血流量变化,以其评价脾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用50 g/L鱼肝油酸钠,40%碘油乳剂(二者体积比为1:1)加明胶海绵颗粒混合制剂,对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部分栓塞术,术后1、2、3 wk、1、2、3、4、5、6 mo查血常规,术后1、3、6 mo B超检查脾脏体积、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并对其中24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次数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于脾部分栓塞后1、3、6 mo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经统计学配对t检验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脾部分栓塞后3 wk以内脾脏有不同程度增大,3 wk以后逐渐缩小,6 mo左右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仅脾门留有正常一小块脾组织.患者经脾部分栓塞后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明显减少,经术后观察1 a以上者2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次数(0.14±0.07)例,经统计学配对t检验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栓塞后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较栓塞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33例患者栓塞后11例静脉曲张消失,22例较前明显减轻.脾部分栓塞后33例患者均有脾栓塞后综合征,但无脾脓肿及脾破裂发生.结论:脾部分栓塞术明显改善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状,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门静脉内径、门脉血流量的对比研究
门静脉内径与血流量的变化是慢性肝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疾病直接或间接诊断指标之一.本文对正常人与门脉性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随呼吸时相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彩超检测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
1例席汉氏综合征致低钠血症的护理体会
席汉氏综合征是多种病因所致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继发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所呈现的临床症候群.而常见的病因为产后大出血.据报道其发生率至少占产后大出血休克患者的25%[1].垂体尤其是垂体前叶的血液供应80%来自垂体门脉系统,当发生产后大出血并休克时,垂体门脉血流量锐减,加之门静脉内血流缓慢并有血栓形成,更使增生肥大的垂体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导致功能低下[2].一般先出现泌乳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不足症状,继而促甲状腺激素不足症状,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主要影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的分泌,盐皮质激素缺乏,使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终导致低钠血症.我科于2011年4月8日收治1例席汉氏综合征致低钠血症患者,现就该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奥曲肽对肝星状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奥曲肽(善宁,诺华公司生产)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及门脉血流量,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1].目前的研究表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的收缩和舒张在调节肝内阻力及血流量中具有重要作用[2,3].
-
钙通道阻滞剂对门脉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钙通道阻滞剂(CCB)具有降低门脉压作用,是一类非同源性药物.其药理作用、化学结构、临床作用各异.本文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汉防己甲素(Tet)、西比灵(Sib)、络活喜(Nor)等不同类型CCB对门脉高压患者的门脉血流量影响,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旨在寻求有效的降低门脉压的CCB.
-
钙离子拮抗剂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量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维生素C(安慰剂组,n=32)、汉防已甲素(对照组,n=26)和硫氮卓酮联合尼卡地平(治疗组,n=32)治疗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绐药4周后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量.结果 安慰剂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量(771.19±200.47对772.34±201.94 ml/min)和脾静脉血流量(334.52±141.26对329.39±132.33 ml/mi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量(769.96±208.71对591.74±162.23 ml/min)和脾静脉血流量(329.37±121.95对295.44±123.09 ml/min)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量(778.37±210.41对604.29±170.37)和脾静脉血流量(336.40±162.56对301.65±145.94 ml/min)相差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氮卓酮与尼卡地平合用可有效地降低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量的变化
监测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量的变化,对制定治疗方案,预防大出血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8例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流量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肝硬化患者28例,其中男25例,女3例,平均年龄44.3岁(25~68岁),经临床、生化及影像检查综合确诊,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分别为¨例和17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例,混合性肝硬化5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另检测健康对照组20例,这些对象不患任何肝脏疾病,其年龄、性别与肝硬化组患者具可比性.1.2 方法:使用美国ATL公司Ultramarker-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取样容积为2.5~3.5mm3.
-
垂体后叶素、富诗坦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0例应用分析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其病理基础是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50-60%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本组有6例患者合并胃底粘膜糜烂出血.垂体后叶素能收缩小动脉、内脏静脉,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及侧枝血管压力.联合应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富诗坦能有效抑制胃酸,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1)PBFVe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BFV0与血清PC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
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有研究报告酚妥拉明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害动物门脉血管阻力(PVR)、门脉压(PVP);明显增加门脉血流量(PVF)、门脉供氧量(DPVO2)、肝氧摄取量(VO2)及氧摄取率[1].据此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用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29例,本文报道酚妥拉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
-
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的分析与护理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作用机理是垂体后叶素经静脉给药,使肺血管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门脉血流量也减少,从而使肺循环压力下降而迅速止血。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方面的副作用,其中对心脏方面的影响一心动过缓也常有发生,应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起心动过缓的13例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
血浆内源性阿片肽与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本文检测了48例肝硬化及30例非肝病患者的血浆DynA1 13和L ENK,同时对受试患者彩超记录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根据门静脉增宽程度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即<14mm组和≥14mm组.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血浆DynA1 13和L-ENK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肝病对照组,随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加重,DynA1 13和L ENK均呈上升趋势.两组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均与非肝病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相关分析表明:在门静脉增宽≥14mm组,DynA1 13与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之间,L-ENK与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血浆DynA1 13和L-ENK不仅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且可反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