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sCRP与踝臂指数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卓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42例高血压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测量及ABI、超敏CRP测定.结果:hsCRP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0.3%,阳性预测值为32.5%,误诊率为39.7%;ABI诊断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3.7%,漏诊率为10%.hsCRP及ABI联合诊断的串联试验灵敏度为62.2%,特异度96.8%,阳性预测值87.5%;并联试验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56.3%,漏诊率为4.7%.结论:ABI及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 超敏C-反应蛋白对判断小儿发热性质的意义

    作者:孙艳霞;张贵英;张会丰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准确判断发热的性质,对确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体内各种炎性反应[1].常规方法外周血CRP检测低限为8mg/L,而超敏CRP(hsCRP)检测低限为0.1mg/L[2].本文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川崎病三种发热性疾病的hsCRP变化特点,旨在通过hsCRP检测为早期区分细菌感染抑或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基础.

  • C反应蛋白与房颤的关系探讨

    作者:吴国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炎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C反应蛋白(C-resctive protein,CRP)是肝脏合成的急性炎症期蛋白,作为炎性反应标志物,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明显升高.循证医学证明,血液中的炎性反应因子-CRP作为房颤发病机制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作为组织炎性反应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间接反应局部炎性反应的程度.作者以hsCRP作为观察指标,探讨炎性反应在房颤发病中的意义.

  • 血浆hsCRP、BNP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预测作用

    作者:谈鹰;王庄;诸金水;王亚仙;刘泉坤;张冰;钱福初;许贻白

    目的 探讨血浆hsCRP、BNP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 通过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50例急性期检测血浆hsCRP、BNP水平,并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按血浆hsCRP水平的中位数分为低hsCRP组(hsCRP≤8.65mg/L)和高hsCRP组(hsCRP>8.65mg/L),按血浆BNP水平的中位数分为低BNP组(BNP≤116.04pg/dl)及高BNP组(BNP>116.04pg/dl),分别进行两两比较,观察急性期hsCRP、BNP水平对LAA复发的预测作用.结果 LAA其他病因死亡1例,其余49例中复发8例,复发率16.32%,低hsCRP组29例,复发2例,占6.89%,高hsCRP组20例,复发6例,占30.00%.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斑块、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hsCRP组与低hsCRP组的复发生存曲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sCRP组随时间复发率明显高于低hsCRP组.低BNP组27例,复发4例,占14.81%,高BNP组22例,复发4例,占18.18%.两组间基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BNP组与低BNP组的复发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hsCRP的水平,可预测LAA的复发,而血浆BNP水平无预测作用.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检测

    作者:曹雅红;陈小慧;曹静;徐庙根;石亚萍;吴斌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发生在妊娠期的糖尿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2%~5%[1],内脂素刺激肌肉和脂肪细胞的糖转运,抑制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其合成和分泌受一些能够改变胰岛素敏感性的激素调节[2,3].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结合炎症标志物hsCRP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GD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EPCR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傅莉萍;洪郁芝;徐新鹏

    糖尿病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高危人群,其引起的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AS发生之前即已存在并进一步加速AS的进展[1].血浆中可测到的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被称为sEPCR,它是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2].证据提示C反应蛋白(CRP)是内皮功能紊乱的直接参与者,CRP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内皮功能紊乱和亚临床AS[3].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可作为一个反映早期全身AS的指标.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关于hsCR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而关于sEPCR与hsCRP、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甚少.

  • 尿酸、NT-proBNP及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桂芬;郑勇;杨巍

    目的:探讨血尿酸、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1例慢性心衰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尿酸、hsCRP及NT-proBNP的浓度,分析其与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射血分数)及 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hsCRP 及 NT-proBNP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尿酸及NT-proBNP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酸及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及LVEDD呈正相关(r=0.67,P<0.05;r=0.52,P<0.05;r=0.54,P<0.05;r=0.5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1,P<0.05;r=-0.57,P<0.05)。尿酸与NT-proBNP两者之间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6,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及NT-proBNP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心功能评价的较好指标,而hsCRP在心衰诊断的临床价值不如尿酸及NT-proBNP。

  • HDLC、LDLC和HSCRP的联合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爱群;李远宁;钟晖;万汶沁;卢艳芬

    目的:研究HDLC、LDLC和HSCRP的联合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2例、 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 急性心梗组38例)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 ADVIA Chemistry XPT SYSTE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患者HDLC、LDLC和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稳定性心绞痛组、 急性心梗组患者的HDLC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LDLC水平和HSCRP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梗性心绞痛组的HDLC水平都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LDLC水平和HSCRP水平都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DLC水平都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LDLC水平和HSCRP水平都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联合监测HDLC、LDLC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及时对冠心病进行防治、 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作者:刘兴颖;赵云慧;孙树果;杨春强;王凡香;徐文华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和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测定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2例糖耐量减低(IGT组)、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NGT组)血清APN和高敏CR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临床指标.结果 DM组和IGT组APN分别5.48±1.82mg/L、6.43±2.49mg/L,haCRP分别为4.6±1.5mg/L、2.3±1.06mg/L,与NGT组APN(10.23±3.42mg/L)、hsCRP(1.2±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APN低于IGT组和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多元回归显示FPG、TG、TG为影响APN的显著因素,FPG、BMI是影响hscRP的显著因素.结论 随糖耐量异常进展,血清APN水平逐步下降,hscRP水平逐步升高,糖尿病患者APN水平降低与FPG、TC、TG密切相关;FPG、BMI是影响haCRP变化的主要因素.

  • 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的关系

    作者:黄荣娥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典型的炎症急性期反应物,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炎性因子.本文通过对1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的测定,旨在探讨hs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展的关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62p与hscrp及Fib的关系

    作者:赵燕;沈潞华;杨明;崔建英;王青;高亢;孙小勤;孙一光;陈利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CD62p与血清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50例AMI患者外周血CD62p,并与20例正常对照比较;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Clouse法测定Fib.并对AMI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AMI患者的CD62p的表达及hscrp、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MI患者的CD62p的表达与hscrp呈正相关(r=0.796,P<0.01),CD62p的表达与Fib呈正相关(r=0.598,P<0.01).AMI患者中心脏事件者(15例,包括随访1年内的再发AMI,再住院行心肌血管重建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心源性死亡者)与随访1年内无心脏事件(35例)相比,CD62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小板被激活, CD62p的激活与炎症因子hscrp有相关性,血小板激活和Fib交连形成血栓可能都是影响AMI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hsCRP、TNF -α和IL-10在小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浩;汪文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α(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 10)对小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败血症患儿57例和同期无感染征象的小儿3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的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hsC RP、IL - 10和TNF -α在败血症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意义.hSCRP有较高的特异度;TNF -α的敏感度是高的.联合诊断时hsCRP和TNF-α的临床诊断价值高.结论:hsCRP、IL- 10和TNF-α对小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hsCRP和TNF-α是佳的联合诊断指标之一.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MMP9、IL-6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庄;诸金水;谈鹰;胡正刚;陆惠芬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MMP9、IL-6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168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大梗死组的血浆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与中、小梗死组;(3)有意识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炎性血清标志物hsCRP、MMP9、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者.结论 炎性血清标志物hsCRP、MMP9、IL-6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应用抗炎制剂治疗脑梗死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内皮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与意义

    作者:唐晓科;杨弘文

    脑梗死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为110/10万人口,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在脑梗死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了2006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ET-1)、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希望为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并对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启示.

  • 不同剂量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血hsCRP、IL-6的影响

    作者:陈美英;许汉进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AMI患者均于发作后12h内入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45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高剂量组45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入院时、治疗后4周分别检测心功能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后4周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高剂量组B型利钠肽(BN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密白C(LDL-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舒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剂量组hsCRP、IL-6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PCI术后1个月,2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血运重建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MI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hsCRP、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 不同剂量 他汀 hsCRP IL-6
  • 51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作者:周玉平;章燕;涂斌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数和WBC分类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原学确诊的518例支原体肺炎、50例细菌性肺炎及5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POCT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hsCRP,迈瑞BC5800血球计数仪测定WBC数.抗凝血制片,染色,油镜下检查WBC分类及形态.结果 518例MPP hsCRP正常或轻度增高,WBC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N%正常伴核左移,M%增高,L%正常,可见异淋.MPP组hsCRP、WBC、N%、核左移高于病毒组,低于细菌组;M%明显增高高于病毒组和细菌组,L%、异淋比值低于病毒组高于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CRP、WBC数、WBC手工分类及形态学联合检测有利于MPP早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 A群轮状病毒感染儿童hsCRP、cTnI、CK等结果的分析

    作者:俞文娴;曹娟

    目的:探讨A群轮状病毒感染儿童hsCRP、cTnI、CK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患者大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其血清中的心肌酶、金标法测hsCRP、并作肠道菌群分析,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测定.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患者的CK,cTnI,hs-CRP呈同步递增关系,阳性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胃肠道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心肌的损伤,也可导致hsCRP明显升高,对这些项目的检测有助该病的诊断、治疗.

    关键词: 轮状病毒 hsCRP cTnI CK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作者:仇琴;潘扬;施珊岚;缪志静;徐斌;王洁;周华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级、Ⅳ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常规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心率、血浆NT-proBNP、hsCRP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 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CD62p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研究

    作者:雷生锁;陈继华;曾荣

    目的 探讨急性脑性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P-选择素(CD62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 将发病3天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12 例、正常体检老年人80例,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量CD62p 并应用颈动脉超声对斑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易损斑块比例增加,且血清中hsCRP水平和CD62p百分率增加;在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易损斑块病例比非易损斑块病例、无斑块病例血清中hsCRP水平和CD62p百分率增加.结论 血清中hsCRP、CD62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价值

    作者:蒙绪标;符兰芳;刘婷婷;郑地明

    目的 探讨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20例1型DM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该次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测定受试者血清sEPCR和hsCRP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类型糖尿病患者中sEPCR和hsCRP水平都升高.sEPCR能够预测1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和血栓形成,P值分别为0.016和0.015.而hsCRP可以明显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P=0.042.结论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sEPCR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提示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sEPCR对1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和血栓形成有一定预测作用,而hsCRP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预测作用.

84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