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修复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缺损

    作者:陶海荣;刘勇章;邹剑;王立;许志兴;金文杰;丁欢

    目的:观察猪小肠黏膜下层修复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缺损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1/08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动物房及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动物左右两膝分别作为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及自体韧带移植组,分别制作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缺损模型.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植入猪小肠黏膜下层,猪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细胞外基质,无免疫原性;自体韧带移植组植入对侧副韧带.分别于术后2,4,8和12周取白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行大体形态观察及组织学和力学检查,两组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4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内侧副韧带移植段大体形态观察结果:术后4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有大量的肉芽增生,与周围粘连;自体韧带移植组肉芽组织与周围粘连相对少.术后8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组织梭形增生;自体韧带移植组组织平行增生,直径略小于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术后12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增生组织平行于自体韧带,大小一致;自体韧带移植组增生组织直径与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相一致.②内侧副韧带移植段光镜检查结果:术后2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数目不多,血管增生明显;自体韧带移植组炎性细胞稀少.术后4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增多;自体韧带移植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比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多.术后8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纤维细胞为主,纤维纵向排列;自体韧带移植组也以成纤维细胞为主.术后12周,两组均有大量的胶原,排列整齐,细胞和纤维密度相一致.③内侧副韧带力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猪小肠黏膜下层移植组白兔内侧副韧带的大拉伸负荷大于自体韧带移植组[(36.8±8.9,25.3±7.3)N(P<0.05)],术后2,8,12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猪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可以用来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缺损和损伤,移植后期具有与自体韧带相似的替代修复作用.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

    作者:刘军峰;葛菁

    0 引言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组成.三者被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外部的肌肉、肌腱紧密连接,构成坚强有力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屈伸运动,在半屈或屈 90°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外两侧,内侧副韧带呈扇形,上下两端附着于股骨及胫骨的内髁,其中段与内侧半月板相连,且为关节囊的组成部分.外侧副韧带呈条索状,上下两端分别附着于股骨外侧髁及腓骨小头,与半月板不相连.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辉

    背景:随着膝关节外科学的发展,关于膝内侧副韧带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各种量化标准也逐渐完善.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认识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在2007-07/12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完成.材料:冰冻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20具(40侧),男性12具,女性8具,死亡年龄为25~35岁.方法:冰冻新鲜尸体标本膝关节进行逐层解剖,观察内侧副韧带结构组成;测量内侧副韧带浅层和深层的长度、宽度;观察它们附着点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以及观察内侧副韧带浅层与深层及后内侧关节囊在屈伸膝关节时的紧张度,由此推测其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膝内侧副韧带结构分层.②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在股骨止点处、胫骨止点处和关节线平面处长度和宽度.③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在屈膝0°~120°的紧张度.结果:膝内侧副韧带结构有分层,包括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及后内侧关节囊,浅层以纵行纤维为主,长(98.0±6.7) mm,宽(9.6±1.3) mm,屈膝0°~120°时均保持紧张,并向后滑移.深层位于浅层深面后方,由上到下时斜向前方,长度为(25.8±2.3) mm,宽度为(8.01±0.7) mm,伸膝紧张,屈膝松弛.后内侧关节囊仅在伸膝时紧张,3个结构的股骨附着部位紧密相邻.结论:膝内侧副韧带由3个部分组成,不同部位的韧带纤维在屈膝角度不同时紧张度不同,3个部分的股骨附着点相邻紧密可能是导致该部位内侧副韧带损伤不易愈合,从而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 短期制动对兔膝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与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张长杰;陈晓文

    目的:阐明制动对兔膝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与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15只兔,10只行右后肢膝关节全屈曲位内固定4周.取内侧副韧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形态学观察.结果:制动侧内侧副韧带横截面积、大负荷、能量吸收较对侧和对照组减少,只有能量吸收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应力、弹性模量比较无显著差异,材料常数χ1、χ2与对侧和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胶原纤维排列类似正常,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断裂方式全为胫骨止点撕脱.结论:制动4周,对膝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和形态学影响不明显.

  • 踝关节不同姿势下MRI检查对其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单中心、诊断性试验

    作者:刘国彬;张国平;任庆云;雷立存;赵峰;高宏阳;朱超华;李亚光

    背景:踝关节的伸屈动作包括跖屈与背屈,发挥着支撑承重、传递运动和杠杆作用,踝关节损伤常伴有骨折和周围韧带损伤,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以往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体征和X射线检查,而X射线检查只能对较为明显的骨折做出诊断,对周围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成像效果较差,因此对踝关节损伤诊断不够精确。MRI具有多序列、多平面成像和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的特点,是目前佳的无创性软组织损伤检查方法,但对于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诊断正确性的研究较为罕见。
      目的:试验旨在观察正常体位、完全跖屈及完全背屈动作下,MRI检查对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患者的诊断情况。
      方法: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诊断性试验方案,在中国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完成。前瞻性收集对象60例,包括踝关节正常者及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者各30例,分别对各组踝关节进行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及完全背屈的MRI扫描,比较个体韧带及肌腱于不同扫描体位的扫描结果的差异。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为MRI检测完全跖屈体位下各组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敏感度;试验的次要结局指标为MRI扫描完全跖屈体位下各组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MRI扫描自然体位及完全背屈体位下各组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MRI扫描显示的踝关节形态。试验于2017年2月8日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做注册(NCT03049423)。研究方案取得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2015076),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均仔细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讨论:观察MRI检查对临床诊断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明确不同体位MRI检查对踝关节各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MRI的量化诊断标准。

  • 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后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内翻及外旋时的应力

    作者:谢强

    背景: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膝关节周围其他韧带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然而这些韧带之间内在动态应力变化情况的报道目前尚属罕见.目的:模拟正常及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Ⅲ度损伤)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正常膝关节模型和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模型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的应力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采集正常志愿者右膝关节的CT及MRI图像,利用E-feature Biomedical Modeler,ANSYS等软件建立正常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正常膝关节屈曲0°、30°、60°时施加内外翻及内外旋力矩,分析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的应力,模拟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时分析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应力.结果与结论: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数据显示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外侧副韧带在膝关节内翻及外旋运动时应力明显增大,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的应力变化较小.提示后交叉韧带断裂可能造成膝关节其他韧带的继发损伤,进一步支持了恢复膝关节动态稳定的重要性.

  • 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

    作者:朱威宏;陈游;王万春;黄国良;丑克;陈先礼

    背景: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年轻且运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易出现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修复损伤韧带以及肌肉肌腱转位加强等传统重建方法会遗留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松弛的情况。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47例采取修复重建方法治疗,在解剖修复内侧副韧带基础上游离移植自体半腱肌腱、骨-髌韧带-骨、腘绳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果与结论:终3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个月。37例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终随访评分、外翻应力位X射线片内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的距离均较重建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按临床疗效评分为重建后优12例,良18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81%。结果证实,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效果良好,骨-髌韧带-骨及腘绳肌腱均是可供选择的移植物。

  •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杨贵昌;李文进;李克峰

    膝关节的关节囊和局部增厚的韧带是维护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而在这些结构中主要靠的是前、后交叉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外伤或运动不当均可造成韧带的损伤,而MRI由于具有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比以往的物理检查、关节造影、CT和关节镜等在韧带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上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8例MRI检查结果,旨在进一步提高MRI对韧带损伤特点及诊断价值的认识.

  • 异体跟腱与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疗效

    作者:杨岩;姚鲁田;王岩峰;王新贤;王汉宁;张杭州;周鑫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侧副韧带(MCL)体部Ⅲ度损伤后采用同种异体跟腱与取健侧半腱肌肌腱移植2种方法重建MCL的疗效,探讨MCL体部Ⅲ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收治Ⅲ度MCL损伤患者79例,根据MCL损伤部位以及是否伴发其他类型损伤从中选取40例患者,其中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21例(异体跟腱组),取健侧半腱肌肌腱重建19例(自体半腱肌组).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内侧开口间隙差值(外翻应力试验下摄像,双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期各项指标数值.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3 (12~30)个月;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自体半腱肌组出现1例取腱切口延迟愈合;异体跟腱组出现1例切口区脂肪液化,对出现并发症的切口进行清创、负压吸引装置处理创面后Ⅱ期愈合,1例异体跟腱组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后1年出现外翻Ⅰ度阳性.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异体跟腱组明显优于自体半腱肌组(P<0.01);术后6个月复查膝关节MRI显示2组患者重建的MCL连续性良好.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2组间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内侧开口间隙差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取健侧半腱肌肌腱与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MCL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

  • 老龄骨性关节炎大鼠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

    作者:孟庆阳;朴成东;马洪顺

    目的 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蠕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和病态组内侧副韧带蠕变初600 8变化较快,之后应变缓慢上升,正常组7200 s蠕变量1.622%,病态组7200s蠕变量1.146%.结论 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 转化生长因子对大鼠内侧副韧带损伤愈合的影响

    作者:宋连杰;姜大鹏;吴红;李昭铸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45~400g),随机分实验组(A)与对照组(B),每组20只.制备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c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断裂模型,实验组继续给予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盐水,至术后第4周,将愈合处韧带取下,进行愈合处肌腱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电镜下见转化生长因子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而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愈合的MCL组织结构比对照组好,生物力学性能也更好.转化生长因子组愈合的MCL生物力学检测级载负荷和刚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转化生长因子对韧带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因此,本实验为韧带损伤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韧带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 MRI诊断鹅足囊肿的价值

    作者:蒋君军

    目的 探讨鹅足部囊肿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内侧副韧带外侧鹅足部肿物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肿物的MRI形态大小范围信号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内侧副韧带外侧鹅足部肿物,呈囊性蜂房样排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SPAIR呈高信号,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并囊内见积液.结论 MRI可清楚的反映鹅足囊肿形态、大小、范围等影像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探究X线检查在急性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诊疗效果

    作者:梁江山;罗鹏;卓清兰;林阳;丁文彬

    目的:研究X线检查对急性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踝关节内侧韧带者损伤患者110例,随机作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渥太华踝关节准则诊断并迸行治疗,治疗组通过X线检查诊断并迸行治疗,计算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迸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X线能够更为精确的诊断急性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迸一步研究.

  • 带线锚钉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徐鹏;李欢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8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6~67岁。左侧7例,右侧3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3例,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7例。术前均行膝关节应力位X片及MRI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前时间4~10 d,平均7 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8~12个月随访,以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评价依据。所有病例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针刀为主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继发冠状韧带损伤12例

    作者:王理康;栾进;尹丽丽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属骨伤科常见病,笔者对本科室2003年-2006年收治的1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继发冠状韧带损伤行针刀加封闭治疗,报告如下.

  • 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生物力学功能

    作者:王海鹏;王友;容可;钟砚琳

    目的 通过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内侧副韧带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膝关节韧带用金属丝标记,止点采用钻孔标记,行CT扫描,应用Mimics、Geomagic和Ansy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膝关节5个不同的屈曲角度下模拟膝关节的前后平移、外翻和内外旋运动.结果 膝关节在屈曲0°、30°、60°、90°和120°时,MCL的应力为4.84、3.55、2.17、1.26和0 MPa;膝关节在5个角度下向前平移时,MCL的应力为7.22、5.78、4.07、2.84和1.4 MPa;向后平移时,应力为8.14、6.45、4.19、2.92和1.6 MPa;内旋时,应力为6.81、5.23、3.29、2.25和0.97 MPa;外旋时,应力为6.28、5.00、3.34、2.21和0.82 MPa;外翻时,应力为11.00、9.55、7.25、5.94和3.11 MPa.结论 通过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膝关节前后移、外翻和内外旋各动作,可以有效地分析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生物力学功能.

  • 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江;庄逢源;宋国立

    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力学刺激对调控韧带功能、韧带组织愈合和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从膝关节韧带的结构、力学与生化特点、愈合与重建、施加应力与制动对韧带的影响、应力对韧带细胞分化的影响和前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的对比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粘弹性实验研究

    作者:朴成东;李鹏;马洪顺

    目的 研究了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依据.方法 对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结果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回归系数和拟合曲线.结论 内侧副韧带7200s应力松弛、蠕变量小于前交叉韧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输液相关红酵母菌败血症一例

    作者:姚小英;杨彦楠;皮白雉;徐网兰;朱利平

    患者男,60岁.因外伤致右膝肿痛伴行走困难,行硬膜外麻醉下右膝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副韧带修补术,在手术即将结束,正在输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寒战,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立即中止该液体输注,并留余液做培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之后患者体温升至41℃,伴有头晕、恶心、寒战,继之出现血压下降,波动于80/55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急行血培养,同时予以补液、纠正酸碱平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完全撕裂的MRI表现

    作者:潘荣雷;丁长青;谢波;刘德海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完全撕裂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手术证实的23例MCL完全撕裂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23例均为单膝,其中左膝11例,右膝12例.撕裂处均位于股骨侧.本组对MCL完全撕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MRI表现为MCL连续性中断或挛缩、信号明显增高.均伴撕裂周围广泛显著的水肿及关节囊积液,伴骨挫伤或骨折22例,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19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8例,伴半月板损伤17例,伴髌上囊积液16例,伴肌肉或肌腱损伤12例,伴退行性骨关节病11例.结论 MRI诊断MCL完全撕裂及其伴发病变准确性高.

222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