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研究

    作者:陈游;王志杰;黄国良;黄添隆;李安平

    目的 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手术方法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47膝),男10例(12膝),女30例(35膝),年龄7~51岁,平均19.4岁.全部经膝关节镜检后确诊,其中43膝采用游离自体半腱肌,4膝采用异体肌腱,通过髌骨双隧道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的张力,使髌股关节对合达到正常,并用挤压螺钉将肌腱游离端固定在股骨止点.其中8例(10膝)同时行髌韧带止点内移术.结果 有36例(42膝)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0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包括髌骨主观稳定性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Insall疗效标准(1976年).术后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63.1±9.1)分,术后评分为(87.1±6.4)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按Insall疗效标准,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以游离肌腱重建MPFL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效果满意.

  • 内侧副韧带Ⅱ度损伤保守或手术修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前后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刘日;董江涛;王欣;高石军;陈百成

    目的 探讨Ⅱ度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手术或保守治疗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前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54例膝关节ACL合并急性Ⅱ度MCL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受伤时间均<1周,术前MRI检查示ACL连续性中断,MCL股骨、胫骨止点高信号,术前查体示前抽屉试验阳性,0°外翻应力试验阴性,30°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对所有患者术前行KT1000测量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度,膝关节活动度(ROM),IKDC主观评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ACL异体单束重建+MCL切开修复术;B组行单纯ACL异体单束重建,MCL采取支具固定保守治疗6周.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IKDC评分、ROM测量、KT1000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年IKDC评分、KT 1000测量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 ( t=13.699,9.553;P<0.05);A组患者IKDC主观评分与B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2=6.273,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t=0.672,P>0.05),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前后稳定性改善(KT 1000测量值)较B组明显改善,且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0.932,P<0.05).结论 膝关节Ⅱ度MCL损伤合并ACL损伤建议MCL修复+ACL重建一期手术完成.

  • 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断裂疗效的观察

    作者:马骁;刘成;李丹;田勇;刘守应

    目的 观察分析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运用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28.7±11.8)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股骨附着点断裂19例,胫骨附着点断裂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8±3.2)d.术后膝关节功能位固定2周,其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 18个月,平均(15.7±2.4)个月.关节功能按Lysholmt标准进行评定:优19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 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必须重视关节骨折的稳定性评估

    作者:侯筱魁

    关节骨折即涉及关节内结构的骨与软骨的骨折.随着损伤暴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不同,骨折块发生一定的位移或脱位,即使仅仅存在脱位趋势,也可以对骨、软骨、韧带、关节囊、肌肉肌腱等结构有不同程度损伤.例如当外侧暴力致膝外翻损伤,形成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伴发内侧副韧带或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见发生关节损伤病理变化的不仅是骨与软骨的创伤,也常常并存韧带或其他软组织损伤,如不能及时诊断和修复,必将影响膝关节的稳定状态,不能理想地康复,以致后期产生关节不稳性创伤性骨关节炎.可见,当关节创伤、骨折后,必须进行全面的稳定性评估.关节的稳定性依靠三种因素来维持,即骨骼、韧带和肌肉(腱).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一例

    作者:裴保安;吴立生;张存华

    患者男性,65岁,农民,因“右膝关节疼痛3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膝关节无红肿,右膝内翻畸形(图1);膝关节内侧压痛;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115°;膝外翻试验阳性,前后抽屉实验阴性;右足背动脉搏动好,末梢血运良好。 X线检查示右膝关节内翻畸形(图2),右膝内侧间隙变窄(图3);MRI检查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完好,内侧副韧带略迂曲(图4,5)。诊断: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术前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分)为62分。

  •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冬梅;张波;任杰;蔡道章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与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表现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31例35条膝关节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31例患者(35条损伤的侧副韧带)的MRI和超声均诊断为侧副韧带损伤,其中超声诊断韧带挫伤的有27条,部分撕裂伤有5条,完全撕裂伤有3条;核磁共振诊断韧带挫伤有27条,部分撕裂伤有4条,完全撕裂伤有4条.结论:超声是诊断膝关节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内侧副韧带松解技术在内侧室狭窄的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明

    由于退变或先天发育等因素使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关节镜下对发生在该部位的病损进行检查及手术时视野受限,操作空间狭小,容易发生漏诊及医源性损伤. 内侧副韧带松解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通过对内侧副韧带部分纤维松解,可以有效扩大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避免医源性软骨损伤及漏诊的风险,是解决膝关节内侧室狭窄时关节镜检查、镜下操作难题的有效措施. 本文综述此技术.

  • 单束等长重建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飞;陈百成;康慧君;王军;刘虎;董江涛

    目的 对比观察单束等长重建和双束解削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的60例(72膝)陈旧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束等长重建组22例(27膝),双束解剖重建组38例(45膝).术后手法检查髌骨稳定性,记录再脱位的病例数,CT测量髌骨外移度及髌骨倾斜角并以Kujala和主观问卷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无再脱位病例.(1)髌骨不稳发生率,术后单束重建组18.5%,双束重建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髌骨倾斜角和髌骨外移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ujala评分,单束组术前59±9,术后87±4;双束组术前62±9,术后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主观问卷:单束重建优良率85.2%,双束重建组9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均明显恢复髌骨稳定性,提高膝关节功能,但临床评价双束重建优于单束重建.

  • 双束异体韧带三角形矢量重建内侧副韧带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江涛;王飞;陈百成;宋矿朋;纪刚;马龙飞

    目的 探讨异体韧带双束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并经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3例慢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应力位X线片检查示膝关节内侧间隙较对侧增宽,且增宽间隙>5 mm,MRI检查示内侧副韧带连续性中断,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对所有患者行内侧副韧带重建手术.手术方法为股骨内侧髁至关节线下方5 cm行纵行切口,于胫骨前内侧关节线下方4.5 cm至后内侧关节线下方2 cm斜向钻取直径5 mm(或)6 mm骨隧道,股骨内侧髁由内向外导针定位并沿导针钻直径6 mm(或)7 mm,长2.5~3.0 cm的骨隧道,将异体肌腱两端编织后绕过胫骨隧道导入股骨隧道并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使重建韧带呈三角形状.术后积极康复功能锻炼.术后1年应用Lyshlo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价临床效果;外翻应力位X线片评估关节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Lyshlom评分(89.7±3.4)、IKDC评分[A或B评分46例(86.79%)]较术前(Lyshlom评分51.8±4.9,t=- 79.724,P<0.05;IKDC评分A或B者0例)均有明显改善;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内侧关节增宽间隙由术前(10.4±2.4)mm减小到术后(2.8±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7,P<0.05);其中46例患者≤3 mm,7例患者3~5 mm.术前关节活动度135.4°±2.5°,与术后(132.7°±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术后1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侧局限性疼痛且存在明显压痛点.结论 应用异体肌腱双束三角形重建内侧副韧带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内侧稳定性,短期临床疗效确定.

  • 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副韧带、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渝平;敖英芳;王健;闫辉;田得祥;王健全;余家阔;胡跃林;崔国庆;于长隆

    目的:研究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时,内侧半月板(MM)、外侧半月板(LM)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1988年5月至2005年12月,对96例急性ACL断裂合并MCL损伤的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同时对合并的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统计.按照MCL损伤程度分为Ⅰ度损伤组(5例)、Ⅱ度损伤组(21例)和Ⅲ度损伤组(70例);按照是否手术修补MCL分为手术组(51例)和非手术组(45例).结果:在Ⅰ度、Ⅱ度和Ⅲ度损伤组中,MM和LM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和60%、4.8%和71.4%、17.1%和54.3%.在所有患者(手术组+非手术组)、非手术组和手术组中,MM和LM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5%和58.3%、4.4%和62.2%、21.6%和54.9%.除Ⅰ度损伤组(P=0.05)外,其它各组中LM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MM(P<0.01).结论:急性ACL断裂合并MCL损伤时,外侧半月板较内侧半月板更易受到损伤,这种三联损伤多是ACL、MCL和LM的联合损伤.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培楠;成垚昱;杨新明;武娜

    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损伤为常见,MCL前束是肘关节对抗外翻应力、维持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实际工作当中需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MRI及超声检查是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MCL前束损伤可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或重建肘关节内侧稳定性,可行MCL修复术或重建术.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与肘外翻不稳定

    作者:张军威

    肘关节不稳是指稳定关节的各种结构遭受破坏,使肘关节在正常的屈伸活动外出现了其他平面上的异常活动[1].肘关节不稳包括肘关节半脱位和完全脱位,在骨科和运动员损伤中较为多见.依据关节不稳的方向,分为:前方不稳定、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外翻不稳定及内翻不稳定.在这几类肘关节不稳定中,常见的是肘关节外翻不稳定.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CL前束与肘外翻稳定性的关系及其损伤后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韧带愈合与生长因子

    作者:白玉龙;许胜文

    韧带损伤是膝部的常见运动创伤,尤以内侧副韧带(MCL)和前十字韧带(ACL)多见.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1-3]:MCL和ACL损伤后的愈合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中央实质部完全断裂后,MCL可自然愈合,有时不需手术介入;而ACL损伤后,即使手术缝合断端,其愈合率也很低.两者的差异除与它们的血供和营养因素有关[4]外,还与其力学特性有关[5],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两者愈合能力的差异.近年来,对MCL和ACL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优秀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告

    作者:庞晓峰;衣雪洁

    1 病例报告韩×,自由式滑雪国家队运动员,男,18岁,国家级运动健将,专项训练10年.2000年12月20日下午3时,在训练中不慎从跳台侧方滑出落地致伤.受伤机制为侧身急停时,雪板改变方向,导致膝关节屈曲90°外展外旋时,受到来自侧方的扭力致伤.当时不能站立,伤者诉说疼痛感不强,但站立支撑乏力.侧方分离试验0°位(-),30°位(+),内侧副韧带上止点处压痛,前抽屈试验(+),诊断为: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伤后20小时,请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专家诊治,核磁共振造影检查,确诊为:右膝关节ACL断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医生建议:由于两条韧带同时断裂,手术重建不是佳选择,可先直腿固定3-4周,待侧副韧带愈合后,如关节仍松动不稳,再行手术重建ACL;如果加强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练习,稳定膝关节,伤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结果.

  • 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军鹏;张艳锋;沙龙生;刘江华;李孝文;孙洋

    目的:探讨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MCL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屈膝30°石膏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5周后拆除石膏板.观察组采用屈膝30°膝关节支具固定,依托芬那酯凝胶外敷,bid,持续2周,配合康复训练,5周后拆除支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芬那酯凝胶治疗MCL损伤疗效显著,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作者:李海鹏;姚建华;孙天胜;汤宇;张晓滨;程徽

    目的 探讨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1月-2006年3月对23例(男14例、女9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采用缝合锚钉进行缝合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8d.结果 随访14~19个月,平均15.7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好,在伸直0°和屈曲30°时外翻应力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为89分,其中优16例,良4例,中3例.结论 缝合锚钉修复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具有组织剥离范围小,操作方法简单,固定牢靠的优势.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

    作者:刘璞;蔡谞;吴厦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膝关节间隙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2014年5月因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致膝内翻畸形在我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83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进行软组织平衡过程中,A组顺序使用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两种方法,B组仅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一种方法。使用关节间隙测量器分别在上述处理前后测量关节在伸膝(0°)和屈膝(90°)时的内、外侧间隙大小及上述处理后的张开幅度。结果 A组中,经过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后伸膝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膝位内、外侧间隙均显著增大,其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使屈曲内、外侧间隙分别由(15.55±0.42) mm和(19.58±0.53) mm增大至(16.88±0.53) mm和(20.60±0.63)mm (t=5.514、2.985,P=0.000、0.011)。上述方法对内、外侧间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后,伸直和屈曲位的关节内侧间隙分别由(18.67±0.54) mm和(15.62±0.68) mm增加至(19.53±0.53) mm和(16.50±0.70) mm (t=3.180、3.705,P=0.007、0.002),且对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A、B组对比,两种方法联合使用(A组)时屈膝内、外侧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单独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t=3.949、5.687,P=0.002、0.000),而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并无显著差异。切断后叉的基础上再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A组)对比单独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前者的屈膝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后者(t=2.880、3.088,P=0.012、0.007),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主要影响屈、伸膝间隙平衡。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主要影响内、外侧间隙平衡。在术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单独或联合使用上述技术。

  •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选择

    作者:姚建华;李海鹏;黄炎;薛元锁

    目的 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 2002年12月-2008年10月,治疗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58例.MCL损伤Ⅰ度7例,Ⅱ度25例,Ⅲ度26例.MCL Ⅰ、Ⅱ度损伤共32例经3-4周制动,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后行ACL重建;Ⅲ度损伤7例经制动6周,伤后9-10周行ACL重建.19例伤后两周内行ACL重建,术后在伸直位和屈膝30°位用支具制动6-8周,11例阴性,8例阳性,6例有后内侧关节囊撕裂,于损伤部位小切口用缝合铆钉原位修复后内侧结构,术后用支具制动6-8周.结果 平均随访15月(6-34月),Ⅰ-Ⅱ度损伤32例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2例,术后Lysholm评分91.2.18例MCL Ⅲ度损伤保守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3例、Ⅱ度1例,前抽屉试验(+)2例、(++)1例,术后Lysholm评分86.5.MCLⅢ度损伤8例经手术修复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2例,前抽屉试验(+)1例,术后Lysholm评分89.3.结论 急性ACL损伤合并Ⅲ度MCL损伤应早期手术,ACL重建后外翻应力试验不稳者需早期手术修复MCL.

  • 同侧下肢长骨骨折并膝关节不稳诊治分析

    作者:潘文誉

    自1997年至2004年收治40例同侧下肢长骨骨折并膝关节不稳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58岁,平均31.5岁.骨折部位,左侧下肢长骨29例,右侧下肢长骨11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2例.韧带损伤情况:内侧副韧带6例,外侧副韧带3例.前交叉韧带12例,后交叉韧带14例,半月板5例.伤后7天内手术32例.7天至50天内手术8例.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及进展

    作者:周智勋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着膝关节内侧稳定的重要作用,能够阻止膝关节过度外翻、内外旋.MCL损伤临床多表现为膝关节外侧的局限性明显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压痛,若是MCL经久未治,则可能会继发出现其他韧带的损伤,以致出现膝关节的不稳.MCL损伤对患者身体造成疼痛,行动造成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MCL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因此该文对近5年以来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其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研究进展等情况进行综述.

222 条记录 3/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