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杨升东;罗小辑;林豪;谭涛;王南;林端阳;王林;张超;邓忠齐

    目的 探讨经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为(55.14±9.87)岁(38~73岁).患者出现自觉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为(35.25±45.79)个月,症状加重至确诊的时间为(10.67±14.69)个月.导致胸椎管狭窄症的因素:黄韧带骨化10例,椎间盘突出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骨化1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减压和固定节段、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简称ASIA分级)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表(简称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完成,手术时间为(216.21±60.40)min(110~322 min),术中出血量为(471.43±358.80)ml(50~1200 ml),术中输血量为(378.29±622.81)ml(0~2000 ml),术后引流液量为(440.93±396.44)ml(33~1430 ml),术后引流时间为(3.93±1.59)d(1~7 d).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其中脑脊液漏2例,颅内积气和低颅压综合征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前脊髓损伤ASIA B级1例,末次随访时改善为ASIA D级;ASIA C级4例,末次随访时3例改善为ASIA D级,1例改善为ASIA E级;ASIA D级9例,末次随访时4例改善为ASIA D级,5例改善为ASIA E级.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6.43±2.10)分和(9.14±0.95)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JOA评分改善率优3例,良6例,可4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 经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管狭窄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术中脊髓的神经电生理监护和审慎的操作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18例分析

    作者:李杰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问盘突出症18例并评价疗效.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平均14.6个月.根据Otani分级方法评价疗效,优6例,良9例,可2例,差l例.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体会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范东伟;陈仲强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并非少见,是导致胸腰段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的重要原因.早在18世纪30年代,Key报告1例因胸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脊髓损害病例.Teacher通过尸体解剖证实了胸椎间盘突出可以导致脊髓损害后[1],人们对此病的认识逐渐加深,但迄今为止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易与脊柱其他病变相混淆,手术有较大的危险性,并发症较多,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严重胸椎间盘突出钙化嵌入脊髓一例报告

    作者:丁文元;张为;申勇;董玉昌;郜书锋

    患者 女,47岁.因右下肢麻木逐渐加重2.5年,伴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3个月就诊.上述症状于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无明显外伤史.查体示右侧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T9,10部位有压痛、叩击痛,神经放射痛不明显;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髌、踝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肛门扩约肌功能正常.CT示T9-10椎间盘突出骨化,压迫硬膜囊并嵌入脊髓,黄韧带骨化(图1).MRI示T9-10椎间盘在T2WI信号减低,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T9椎体水平右侧黄韧带肥厚,脊髓内未见异常信号影(图2).诊断为T9-10椎间盘突出钙化嵌入脊髓.

  • 胸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手术治疗

    作者:丁文元;李宝俊;申勇;董玉昌;张为

    目的评价经一侧小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从1998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胸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的患者共计22例,获得随访18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及/或运动异常,病变的部位主要在下胸段.手术时均采用经一侧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肥厚黄韧带切除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切除,手术中共计摘除椎间盘22个,6例患者行后路内固定.随访1.2-3.5年,平均1.8年.术后2周,采用Otanni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使用SPSS11.5对临床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一侧小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合并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的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根据Otanni评分标准,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临床满意率为88.89%,临床总体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加重,感觉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但其运动障碍较术前稍有好转;效果可的患者为出现了术后大小便功能改善不明显,经过中医针灸治疗后痊愈.结论经一侧小关节突入路全椎板减压切除肥厚黄韧带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技术在治疗胸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方面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缪志和;李铭;冯大鹏;肖建如

    目的 探讨胸腰椎间盘突出症(TDH)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经后路手术治疗TDH患者24例,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经一侧或两侧关节突和下位横突进入切除突出椎间盘,其中15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双侧钉棒系统内固定,9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单侧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 随访1~8年,23例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T10~11巨大椎间盘突出者神经功能无改善.1例T8~9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者术后症状加重,经对症治疗后1例神经症状加重者术后2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按Otani et al方法评价疗效:优16例,良8例,优良率达91.6%.结论 CT或MRI检查对TDH确诊与定位有重要价值.后路经关节突和下位横突(单或双侧)入路切除胸椎间盘可获得满意疗效.

  • 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德升;席秉勇;林研;赵卫东;印心奇;贾连顺;赵定麟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13例经MRI诊断为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胸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13例突出的椎间盘均存在钙化或骨化合并骨赘形成等硬化表现,部分相应的小关节肥厚增生.疗效:优良8例,中2例,差2例.结论应重视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后外侧入路手术对于硬化性突出物的摘除及彻底减压比较适合.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 硬化
  • 胸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冯法博;李晓林;金永明;朱丹杰;杨迪;陈锦平;夏冰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的手术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因确诊胸椎间盘突出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8例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26~73岁,平均53.6岁.术前JOA脊髓损害评分(11分法)平均(6.26±1.92)分.按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分级,并计算疗效优良率及有效率.在术前MRI矢状位T2相观察脊髓受压节段数、脊髓内有无高信号,MRI轴位T2相上观察椎间盘突出类型(中央型,侧方型),在受压重节段测量并计算正中矢状径残余率、硬膜囊横截面积残余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年龄、性别、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中央/侧方突出、软性/硬性突出、手术节段、T2髓内高信号、手术方式、是否合并其他脊柱疾患、正中矢状径残余率、硬膜囊横截面积残余率对JOA改善率的影响.[结果]随访时间13~109个月,平均48个月.至随访结束时,疗效优良率为81.25% (39/48),改善率平均为62.56%(-20%~1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JOA评分与MRI轴位中矢状径残余率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术前病程、中央/侧方突出、软性/硬性突出、手术节段、T2髓内高信号、脑脊液漏、手术入路、合并其他脊柱疾患、MRI轴位硬膜囊横截面积残余率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疗效相对满意,MRI轴位正中矢状径残余率与术前JOA评分是胸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 胸椎间盘突出侧前方入路截骨切除术

    作者:田慧中;艾尔肯·阿木冬;马原;吕霞

    [目的]介绍侧前方入路截骨切除术行胸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不易损伤神经组织,并能同时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方法]病人取侧卧位,作棘突旁2~3 cm的平行切口,纵形切开肌肉层,暴露横突及肋骨,切除1~2节肋骨及横突,沿椎弓根向前作骨膜下剥离,牵开脊神经根暴露椎体间隙及椎体后缘,在上一椎体的下缘和下一椎体的上缘作平行截骨切除两端的终板及纤维环,摘除髓核组织.然后再切除突入椎管内的椎间盘或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达到彻底减压为止.后在椎体间镶入植骨块,给予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25例用此方法治疗的病例,术后疼痛症状均消失,未见有因手术操作造成神经功能损害者.无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为一期愈合.5例作了椎体间钢板内固定.20例仅作椎体间加压植骨内固定.[结论] TDH (thoracic disc herniation)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以往采用后方入路切除TDH,常造成神经损伤并发症或减压不彻底的现象发生.本组采用侧前方入路,截骨切除TDH取得优良的手术效果,故推荐应用此方法.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

    作者:秦之威;蔡国强;刘红;梁久金;葛东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1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手术治疗方法.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3例,侧前方或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8例,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4例,随访1~10年,手术优良率达80%.结论:理学、CT或MRI检查对确诊与定位有重要价值.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选择其入路.侧前方或侧后方入路及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较安全术式.

  • 创伤性胸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1例报告

    作者:王壮壮;张炳近;李洋;方威;臧虎

    胸腰段脊髓损伤多继发于椎体骨折和脱位,损伤机制多由于椎体脱位或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创伤性胸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诊断较困难,早期及时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016年4月本院收治外伤后胸椎间盘突出致脊髓损伤1例,随访12个月,报道如下.

  • 胸椎间盘突出并钙化1例

    作者:蔡林鸿;肖宝钧;杨述华;吴强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进行性麻木、无力1周,于2009年6月11日入院.无明显外伤史.查体: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脐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附19例报告)

    作者:刘俊宾;夏仁云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中央型、旁正中型、外侧型胸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椎板切除减压和椎体后外侧切除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疗效令人满意,其中9例优,6例良,2例可,2例差.结论:后外侧切除肋骨横突入路对中央型胸椎间盘突出摘除彻底,而半椎板切除对外侧或软性胸椎间盘突出比较适宜.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 肌力
  • 胸椎管狭窄症24例诊治体会

    作者:于凤珍;徐卫国;肖善富;从先锐

    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24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7例,女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0岁.急性发病6例(4 h~4 d),3例有摔伤史,1例因腰腿痛行椎管造影后出现双下肢瘫痪,2例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双下肢瘫、肌张力高、皮肤感觉障碍、椎体束征阳性,1例损伤平面以下软瘫,巴氏征阳性.慢性发病18例(1个月~4 a).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跛行、躯干及以下有束带感,症状进行性加重.查体均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以及明确的感觉障碍平面.行MRI检查18例, CT检查3例,椎管造影4例(早期病例).黄韧带骨化11例,胸椎间盘突出4例(其中T4~T6钙化1例),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管狭窄2例,黄韧带骨化合并胸椎间盘突出3例、合并颈椎管狭窄1例.病变部位:T2~T11.其中1例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为软瘫,但巴氏征阳性.

  • 胸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

    作者:孙双喜;江峰

    目的 探讨胸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1例以胸椎间盘突出为临床表现的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6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加重伴大小便失禁1个周”入院,入院后行胸椎X线、CT检查,诊断为胸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予以卧床休息、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效果差,行胸椎MRI考虑胸腰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可能性大,后行DSA证实动静脉瘘存在,行动静脉瘘切除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胸椎间盘突出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复杂,需与单纯胸椎间盘突出鉴别.

  • 胸椎间盘突出并发弛缓性瘫痪1例

    作者:田乃丰;马忠元

    患者男,57岁.腰背痛、双下肢无力4个月,行走不稳3个月于2006-06-03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腰背痛和双下肢无力,自服天麻丸治疗,1个月前出现行走不稳,遂来就诊.

  • 胸椎间盘突出引起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附2例报告)

    作者:王晓辉

    胸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低,占脊柱各节段锥间盘病变的4%以上,有人报告仅占0.15%~0.8%.胸椎间盘突出引起急性横惯性脊髓损伤者更为少见.现报告2例以急性横贯性脊椎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胸椎间盘突出症.1 病例摘要例1:男性,40岁,机关干部.于座位站起时突然双下肢活动不能5h入院.

  • 胸椎间盘突出2例漏诊分析

    作者:哈力拜克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容易漏误诊.本文分析2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原因及治疗原则.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 漏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