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的昼夜节律性特点分析
临床和流行病学观察均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不随机发生于任何时间,而是更多发生于清晨和上午时段,即在起床后的数小时内,日发病规律存在一定的节律变化.本研究对836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发病时间的昼夜节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而药物的作用受近日节律、近周节律、近月节律和近年节律的影响,在药物的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1].临床治疗中,依据时辰药理学确定佳用药方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现将我院药师依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体会介绍如下.
-
基于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Ⅱ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该文介绍了麻省理工计算生理学实验室、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以及飞利浦医疗合作建立的、开源的、多参数智能重症监护数据库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 MIMIC-Ⅱ,简单介绍了其结构、功能和临床应用.基于MIMIC-Ⅱ临床数据库,开展了ICU脓毒血症病人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性研究.该研究发现了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在生理参数昼夜节律性上的显著性差异,解决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IMIC-Ⅱ开展生理参数昼夜节律性研究的很多技术问题.
-
松果体褪黑素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分泌激素呈昼夜节律性,且其节律与褪黑素恰恰相反,提示褪黑素与HPA轴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现对褪黑素对HPA轴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综述如下.
-
老年人原发性睡眠障碍
原发性睡眠障碍多见于老年人,包括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等.
-
择“时”服药疗效佳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物周期,一天之内,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的高低、记忆力的强弱、内分泌激素的多少、神经活动的强弱、体力的强弱,等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对此,我国古籍中就有“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生物学中称之为“生物(时)钟”.“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产生了“时辰药理学”,这是药学科学中一门十分时髦的新兴学科.
-
褪黑激素在人视网膜中的作用机制
褪黑激素(melatonin, MLT)是一种具有众多生理功能的吲哚胺类激素,而视网膜是它在人体内天然的分泌部位之一.MLT在视网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参与调节视网膜功能昼夜节律性变化、抗氧化抗凋亡和调节视网膜神经网络系统等.对于这些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MLT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本文仅就其在视网膜中的合成、代谢、受体分布及主要功能作一综述.
-
血管内皮源性活性物质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 endothelin,ET)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维持血管基础张力的血管活性物质.生理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共同影响着人体血压的昼夜波动.ET和NO之间合成、释放失衡是影响血管基础张力,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关键,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ET的昼夜节律性消失,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也随之消失[1].这进一步提示血管内皮系统在调节血压水平与维持血压昼夜节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高血压使内皮细胞受损,自主神经调节失衡,导致NO和ET合成释放失衡[2].近年来围绕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现就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护理轮班工作对睡眠和血压昼夜值、节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轮班工作对睡眠和血压昼夜值、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在我院工作的29例轮班护士为轮班护士组,以32例白班护士为白班护士对照组(白班对照组),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与白班对照组比较,PSQI问卷评估显示,轮班护士组的大部分因子分及 PSQI总分[(8.67±2.16)分比(11.98±3.30)分]均显著升高(P<0.05~0.01);24h动态血压监测表明,轮班护士组的平均夜间 SBP [(106.51±12.94)mmHg 比(115.74±13.72)mmHg]和 DBP [(71.23±9.76)mmHg比(74.96±10.68)mmHg]均明显升高(P<0.05);平均SBP下降率[(7.84±1.52)%比(3.66±1.47)%]和DBP下降率[(6.55±1.39)%比(2.83±0.51)%],SBP杓型比例(59.38%比31.03%)和DBP杓型比例(68.75%比27.59%)明显减少,而 SBP非杓型比例(40.63%比68.97%)和 DBP非杓型比例(31.25%比72.41%)均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轮班护士存在明确的睡眠障碍,并有血压昼夜值和节律的显著改变。
-
2001年福建省药学会学术活动计划
学术会议1.2001年第三季度在福州召开药物化学专业学术研讨会2.2001年9月在龙岩召开第二次药事管理专业学术交流会3.2001年第四季度在福州召开药物分析专业学术交流会培训班1.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于2001年第四季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合举办临床药师提高班2.药剂专业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于2001年第二季度举办一期医院制剂室GMP验收标准学习班3.2001年4月中旬省药学会与省卫生干部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第四期临床药学培训班大型学术讲座1.2001年第二季度举办“糖尿病药物—新药开发与临床”学术讲座,由日籍华裔施海潮博士主讲2.乙型肝炎的动物模型和药物研究进展,主讲人:郑幼兰教授3.胰岛素抵抗与药物治疗问题,主讲人:史道华副教授4.脑血管意外昼夜节律性和临床治疗对策,主讲人:魏文树教授 (有关学术活动的具体事宜可拨7506946联系)(福建省药学会)
-
FDA批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他司美琼(Tasimelteon)治疗盲人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
FDA于2013年11月12日批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他司美琼(Tasimelteon)用于治疗盲人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这是一种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是完全失明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形式。该疾病可引起夜间睡眠模式混乱及白天过度嗜睡。据开发者Va n d a公司介绍,盲人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很少见,大约6.5万人至9.5万人受此疾病影响。该疾病几乎只发生在那些失明的患者中,而光是使身体生物钟同步所必需的。在两项临床试验中,该药使患者的多种睡眠—觉醒检测状况均得到了改善,包括总睡眠时间、白天小睡时间和总体功能等。该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背部疼痛、多梦、腹泻、口干、头痛、嗜睡和上呼吸道感染。
-
正确口服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方法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如胃酸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醛固醇合成、哮喘发作等.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选择佳服药时间,达到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不良反应[1].现总结归类如下.
-
急性脑血管病153例临床分析
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3例脑梗塞患者的发病时间,以探讨脑梗塞发病的昼夜节律性.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收集本院1993年3月~1999年12月有详细记录发病时间、年龄及始发症状的脑梗塞患者153例.诊断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脑梗塞组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31~83岁,平均64.26±9.39岁;脑出血组68例,男44例,女24例,年龄25~86岁.平均63.62±11.45岁.CT示:脑梗塞组病灶位于左半球者22例,位于右半球者27例,双侧病灶者38例.脑出血病灶位于左侧半球者36例,右侧半球者19例,6例双侧有病灶,4例病变在桥脑,3例在小脑.病因与诱因:①脑梗塞组:脑动脉硬化43例,高血压病34例,合并心脏病12例,动态发病25例,无诱因发病36例,诱因不明12例.②脑出血组:脑动脉硬化7例,高血压病25例,脑血管畸形等其它病因7例,合并心脏病3例,动态发病25例,无诱因发病8例,诱因不明5例.
-
刍议《黄帝内经》中的昼夜节律性
生物体的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的活动以24 h为周期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微观基因水平上阐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性的内在机制,这与《黄帝内经》中的昼夜节律性观点不谋而合.笔者对《黄帝内经》在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面对昼夜节律性的论述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人类养生保健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
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血糖昼夜节律性研究
目的 观察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在血糖方面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正常大鼠与模型大鼠不同时间血糖值的不同,探索一天中大鼠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大鼠的血糖存在昼夜节律变化,18:00时血糖达到峰值,6:00时血糖值降至低谷;糖尿病大鼠一天中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疾病状态下大鼠的昼夜节律的协调受到了破坏,导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
护理轮班制对护士的影响及缓解措施
为减轻轮班工作对护士的压力,综述了护理轮班制对护士的睡眠、身心健康、安全及家庭产生的影响.提出制定合理的排班方法,保证睡眠环境安全舒适,并提倡短暂睡眠及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4h分布规律的观察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昼夜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普通体表心电图( ECG)对患者的室早进行筛选,符合起源右室流出道特征者进行动态ECG检查。结果75例符合右室流出道室早特征。单个室早呈现白天多夜晚少的特征,高峰出现12时与17时,低谷位于0~10时;成对室早也呈现白天多夜晚少的特点,明显的高峰位于13时与20时;而非持续性室速出现相反昼夜节律性即夜多白少,高峰出现于21时与2时,低谷出现于8~17时。结论流出道室早与非持续性室速有昼夜分布特性。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右室流出道 昼夜节律性 -
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血压与其他一些人体生理参数一样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是正常人还是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皆呈明显的波动性.多数情况下这种波动不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节律,因其节律大约为24 h,故称之为昼夜节律或近日节律[1].近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广泛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使我们比较客观地认识了血压的这种昼夜节律变化.本文仅对血压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
浅析睡眠及其相关问题
睡眠(sleep)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睡眠与觉醒(wakefulness)具有明显的接近24h的昼夜节律性,并且其节律与外界自然的光一暗交替节律基本一致.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这个道理.睡眠时,嗅、视、听、触等感觉减退,骨骼肌反射和肌紧张减弱,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一系列自主神经活动减弱.通过睡眠,可以使人体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因此,稳定的睡眠-觉醒昼夜节律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睡眠7-9小时,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新生儿需要18-20小时,而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则较少.
-
血压晨峰的探讨
血压晨峰现象正常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具有夜间血压下降和清晨觉醒后血压迅速升高的特点.伴随清晨觉醒起床,血压急剧升高,出现血压晨峰现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及脑卒中等都于早晨高发(6~12 AM),而夜间发生率较低.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时段一致,因此,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可能密切相关.近发表的一些研究证实,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确实会增加心血管风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以明确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在高血压治疗管理中,考虑清晨血压异常升高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