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结核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治疗体会

    作者:左艳武;张力;杨忠利;刘波;李林勇

    目的 通过腰椎结核I期后路病灶清除治疗与传统术式比较,评价其优越性.方法 腰椎结核32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6例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内固定术;对照组16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3个月复查椎间植骨处均骨性愈合良好,胸椎结核cobb角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与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结核I期后路病灶清除治疗临床疗效明确,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一种优秀术式.

  • 椎管内子宫内膜异位侵及椎骨一例

    作者:曲丽梅;赵东旭;钟艳平;郭琨;毕丽荣

    患者女,31岁.周期性腰痛3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年.以周期性腰痛为首发症状,月经期出现,后逐渐缓解.症状逐渐加重,后出现左下肢疼痛,于2010年11月21日收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管内占位.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病、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2003年行剖宫产术,2008年行痔疮切除术.体检: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可,左大腿前内侧下部、左膝关节内侧上部感觉减退.左足拇指背伸力弱,肌力Ⅳ+,双下肢肌力、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腰椎CT示腰3椎体后部中间及左侧区域、左侧椎弓根可见不规则骨质破坏,周围可见骨质硬化(图1).腰椎MRI示腰椎曲度存在,序列整齐,腰3椎体后部中间及左侧区域见异常信号影,T2WI上表现为高、等、低混杂信号,T1WI表现为等、低混杂信号,肿物周围骨质信号异常,T1WI、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左侧神经根通道狭窄.L4~5、L5 ~S1椎间盘信号改变,略向后膨出,硬膜囊未见明显受压(图2).请妇产科医师会诊,高度怀疑子宫内膜异位侵及椎管.考虑经保守治疗无效,遂于全麻下行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消炎、止痛、脱水药物治疗.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翟生;王武;吕青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高,约为47.287%[1].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2].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的稳定性将进一步被破坏,重建及维持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因脊柱结核往往仅累及椎体、椎间盘等前方结构,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行内固定手术,一直被视为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术式[3、4].近年来,随着对脊柱结核研究和认识的深入及后路手术技术的发展,一期后路手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文献报道其临床疗效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相似,且创伤更小[5,6].我们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6例,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1例巨大骶骨神经纤维瘤经前后路病灶清除骶骨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薄美兰

    神经纤维瘤是指先天性神经外胚层与中胚层来源的遗传性、发育性异常综合征,常同时累及皮肤、软组织、神经系统与骨.表现有神经鞘细胞与周围神经纤维增生,侵犯神经同时合并骨变化[1].200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经后路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温广宇;赵海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腰椎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37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18例患者采用经后路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19例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核治愈情况、并发症、畸形矫正程度,综合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了一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4.3个月,均没有出现大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按JOA评分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后路组C.bb角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矫正了16.8.,前路组矫正了11.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后路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降低病残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是病灶区域暴露不够充分,对于椎体前方的病变无法彻底清除,临床上应该充分考虑该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腰椎结核经后路病灶清除与融合术

    作者:陈庄洪;唐运章;尹凡;徐峰;刘曦明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适应证与方法.方法分析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叙述后路手术方法.结果 8例病人施行后路病灶清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6例,明显恢复2例,6例植骨病人获骨性融合,没有并发症.结论腰椎后路病灶清除与融合术治疗腰椎后缘结核合并神经损害病人能够获得成功.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作者:马涌;安忠诚;马原;程俊杰;眭江涛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在我科收治的腰骶椎结核患者67例.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7.5岁.67例患者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标准:C级19例,D级32例,E级1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腰骶椎结核.其中L4-5节段42例,L5S1节段25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规范口服三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4周,同时加服肝泰乐(葡醛内酯片)保护肝功能.手术方法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硬脊膜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间1.5-3 h,平均2.3 h;手术出血量300-600 ml,平均415.3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6个月(14-30个月).术后平均5.1个月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67例术后10-18个月获得临床治愈.其中3例患者出院后结核复发、窦道形成,经再次手术治愈;2例术后出现术区感染,皮下积液,经换药后治愈.术前存在脊柱功能损害者,除3例复发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为D级外,其余均恢复至完全正常.结论 在有效且正规的抗结核药物辅助下,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是可行、有效的,临床效果满意.

  •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郭志民;张萌;上官天丞;田胜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14例行脊柱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1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9个月。术后患者自诉腰痛明显缓解,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影像学检查内固定位置良好,神经压迫解除。按JOA评分: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脊柱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结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对患者植骨融合率、VAS评分及损伤神经恢复的影响

    作者:范志丹;李青;梁道臣

    目的:探究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对患者植骨融合率、VAS评分及损伤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20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随访1年.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植骨融合率、VAS评分及损伤神经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损伤神经恢复明显(P<0.05);随访1年,患者植骨融合率为100.00%,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6.68±2.32)个月.结论: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植骨融合及损伤神经恢复.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智晖;罗绍坚;韦健

    目的 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胸椎结核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基本病情进行匹配,分别接受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治疗,每个治疗方案胸椎结核患者均为12例.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监测若干临床指标评估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四种方案治疗后症状缓解(χ2=21. 83,P=0. 00)和神经功能恢复(χ2=19. 60,P=0. 02)显著.造成该疗效整体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案和其余3个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相比其他手术方案,可减小手术节段活动度,有效恢复原有生物力学特点,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支撑植骨在后路胸腰椎结核术中的应用

    作者:皇静文;郭伟;卢和平;丁州

    目的 探讨后路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支撑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结核(T5~S1)病人39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为(47.6±12.5)岁.其中胸椎结核9例,胸腰段结核19例,腰椎结核11例.对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脊柱后凸角(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植骨融合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 术后39例病人中有1例失访,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为(17.5±4.1)个月.所有病人手术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结核复发,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为(176.0±3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0.0±80.5)ml;手术前后Cobb角、VAS评分、ESR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病人末次随访显示植骨融合,ASIA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矫形效果明显、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陈顺广;廖全明;鲁厚庚;刘军

    目的:总结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1例.结果:术后随访12~32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7例,4例术后1-3月结核窦道形成,行清创、引流、理疗等愈合,两例结核病复发,余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术前Cobb角19.8°,术后Cobb角10.4°,平均矫正9.4°.结论: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结核

    作者:郭朝阳;陈云生;陈荣春

    脊柱结核引起的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重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共18例(男8例,女10例)老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后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平均年龄为66(60~76)岁,平均病程8(6~14)个月.结核椎体位于T6~L5之间,其中单节段结核11例(男4例,女7例),双节段结核7例(男4例,女3例),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下肢疼痛、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l例,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4例.

  • 胸腰椎结核并发截瘫病灶清除植骨术的围产期护理

    作者:苏小梅;衰碕

    胸腰椎结核并截瘫治疗时间长,恢复较慢,护理难度大.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36例,均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治疗,术后严格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 脊柱结核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的护理

    作者:袁碕

    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一半左右,是继发于肺、淋巴结核等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缓慢,全身症状常表现为低热、脉快、食欲不振、消瘦、盗汗、乏力等,局部表现为疼痛、脊柱畸形、冷脓肿形成,严重者可致截瘫.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脊柱结核27例,均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帆;杨雯;侯煜;王林杰;孙博;梁志兴;申志坤;胡海娟;宋静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脊柱结核患者共8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后凸角、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记录患者在手术时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后凸角、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VAS评分为和ESR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8.9±44.3)min ,平均出血量(551.2±123.6)m L。术后随访发现无复发及感染发生,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以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前路与后路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对比研究

    作者:黄兴舟;赵晨;蒲小兵;李虎进;罗磊;代飞;罗飞;侯天勇;张泽华

    目的 探讨前路与后路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56例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18 ~76岁,平均38岁.其中前路术式组26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结构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术式组30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结构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定期随访观察结核治愈、神经功能改善及后凸、侧凸畸形矫正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植骨融合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后凸及侧凸畸形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前及末次ASIA等级评分及并发症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 ~ 56个月,平均29个月,均获得临床治愈.在后凸及侧凸矫正角度丢失方面,前路术式组>后路术式组.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神经功能改善、后凸及侧凸畸形矫正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均能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与前路术式相比,后路术式在后凸和侧凸矫正角度的维持上优势明显,安全性好,更具可选择性.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评价

    作者:曾希银;王璨;张伟;王永强

    目的 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我院8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38例(后路手术组)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手术,48例(前路手术组)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术后骨融合情况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测定患者Cobb’s角、椎体高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值,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前路手术组(P<0.05);两组X射线检查结果均示植骨融合良好;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评级、Cobb’s角、椎体高度、ESR值、CRP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与前后路联合术式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路术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住院时间较短.

  • 胸腰椎肿瘤切除行肽网植骨钢板固定治疗完全性截瘫12例护理体会

    作者:姚静;韦雪姣

    胸腰椎肿瘤通过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前路病灶清除、肽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和后路病灶清除、后突畸形矫正,并将压迫的神经根解剖出来,分离受压部分,切除肿瘤组织,取肋骨或髂骨行肽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恢复脊柱高度,以保持稳定性,达到平衡状态,又使相邻的椎体得到稳定及椎体间的融合作用[1].

  • 腰骶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梁小弟;官众

    结核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病,我国是世界第二发病大国,在我国的偏远地区结核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几年结核病有上升的趋势[1].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高,腰骶椎结核临床较少,发生率仅占脊柱结核的2%~3%[2],但由于腰骶段(L4~S1)处于活动度较大的腰椎和无活动的骶椎链接部存在局部解剖复杂、生物力学特殊,术野显露困难等外科治疗困难.手术目的主要是治愈结核、清除病灶、恢复脊柱稳定性、恢复神经功能[2-4].根据椎体破坏程度、后凸畸形、脓肿部位、椎管内有无侵犯等目前外科选择术式主要有前后联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经皮穿刺引流药物局治疗等.本文将腰骶段脊柱结核近年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