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未来5年植入式除颤器将推动心律调节器械市场
心律调节(CRM)器械包括3个重要领域:起搏系统、植入式除颤器(ICDs)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在经历了若干挫折后,全球心律调节设备市场将重新恢复活力,按Millennium Research Group(MRG)市场调研公司的预测,到2013年将超过115亿美元.
-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号服的设计及应用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将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到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激动,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术后为保证术侧上肢的有效制动,防止电极移位,通常需要患者上身裸露。在寒冷的条件下,频繁地观察伤口,易造成患者受凉;上半身裸露也易导致患者自尊心受损。因此,笔者设计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号服,在保持术侧肢体制动的前提下,方便患者穿衣,避免受凉,不影响医生术后对患者进行伤口的观察和换药,并能很好保护患者隐私,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与应用介绍如下。
-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与心电图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是植入双腔起搏器(包括双腔ICD)或三腔起搏器(包括CRT-D)后特有的一种心动过速,其机理是由于自身室房逆传与起搏系统前传形成连续的环形折返激动。
-
可兼容磁共振检查的新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附两例报告)
SureScanTM起搏系统(Medronic公司,美国)是Medronic 公司新推出的可行磁共振(MRI)检查的新型起搏系统,已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并在美国上市,在我国已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期为两例患者植入该起搏系统,在全国尚属首例,现总结如下。
-
起搏系统感染的病因及防治
起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国内和国外报道分别为2.1%和0.4%~6.0%[1].起搏系统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了解起搏系统感染的病因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将会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
单根导线VDD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单根导线VDD起搏系统保持了心脏的房室顺序收缩和频率适应的特点,是一种生理性起搏系统,且植入技术简便,价格较为便宜,适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阻滞的患者,但对于远期窦房结功能及心房感知情况的担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早期患者已陆续进入起搏器更换阶段.本文就我院植入单根导线VDD起搏器患者的随访,作一简要分析.
-
主动固定型心脏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拓宽,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数量逐年增加.起搏导线的植入在起搏系统植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主动固定螺旋起搏导线的临床应用除有减少导线脱位、植入较快,容易拔除等优点外,同时还可以选择部位起搏,是心脏起搏学领域今后应用的方向[1].现将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今年开展的6例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报道如下.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虽然近年应用ACEI、βBlocker等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疗效提高,仍然有些病人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病人合并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室壁运动的不同步,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90年代起,人们开始用不同的起搏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心衰,其中心室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可改善心室的不同步收缩,疗效较佳[1~4].我院自1998年开展CRT以来,已为11例病人安装了Insync起搏器,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心脏电复律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高电压在短时间内,用适当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心肌各部在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或打断拆返环,使异位心律暂时消除,让心脏起搏系统中具有高自律性的窦房……
-
扩张型心肌病的起搏心电图2例
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和心脏组织组成1个起搏系统,保证心脏有效起搏.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都可导致起搏失效.现有2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在安置VVI型永久性起搏器后的不同时期内均发生了无效起搏,报告如下.
-
起搏器家庭监测的临床应用
随着起搏技术的进步及适应证的拓宽,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不断增加,患者的随访和程控负担也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目前应用的起搏器均具有诊断功能,可以诊断和记录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包括无症状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1]。然而,这些记录在起搏器中的数据只有在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时才能调取出来。目前迫切需要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减轻随访和程控的工作量,又能快速获取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参数。由德国百多力公司研发的家庭监测系统,是2001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1个远程监测系统,已在全球广泛应用[2]。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监测系统对于植入起搏器患者早期发现心律失常事件和起搏系统并发症,减少随访次数,及时调整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3]。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准确性及家庭监测系统在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律失常事件发生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美国FDA首次批准磁共振检查时可使用的心脏起搏器
2011年,美国FDA发布公告,批准首个可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安全使用的心脏起搏器.该心脏起搏系统的这一特殊功能可在行磁共振检查前打开,为患者做好MRI检查的准备.心脏起搏器在MRI检查中的使用仅限于部分患者、限于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及某些扫描参数时.FDA要求使用该系统的心脏科和放射科医生需进行培训.
-
Champion 7302型心脏起搏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从1997年3月至2001年5月,安置美敦力公司Champion7302型心脏起搏系统,观察11例病人,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
老人腹泻易"节外生枝"
夏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由于老年人胃肠的运动、吸收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的就是腹泻.不要以为拉肚子只是小毛病,更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因为腹泻会引发许多致命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有一些病毒可以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它们都是嗜血心肌性病毒,不仅会引起腹泻,而且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变性,还会累及心包、心内膜,若侵犯心脏起搏系统则将危及生命,医学上称之为病毒性心肌炎,是腹泻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
永久起搏器置入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8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因不同原因实施了再次手术.其中76例为电池耗竭,6例为起搏系统故障,3例为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实际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79台,重新置入电极3根,改换置入部位3例.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脉冲发生器电能耗竭,其次为起搏系统故障,再次为囊袋破溃、感染.
-
CHAMPIONN 7302型起搏系统应用体会
Champion 7302型起搏系统是Medtronic公司生产的一种经济型产品,由8079型起搏器和5017型电极组成.自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我们共安置了32台,其中男11例、女21例.
-
Champion 7302起搏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评价Champion 7302心脏起搏系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67.0±10.9(43~81)岁,其中病窦综合征5例,Ⅲ度房室阻滞4例,术前均伴有晕厥、乏力、气短等心动过缓症状.
-
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观察
对25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房室阻滞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置入了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并进行术后随访,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房室同步的监测.
-
永久起搏器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相互干扰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心源性猝死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据估计约有5%~17%的置入ICD的患者因心动过缓而需要起搏治疗[1~4]。虽然早期的ICD没有起搏功能,但当今绝大多数ICD具有单心腔心室起搏功能,然而研究表明,患者更应选择保证房室顺序收缩的起搏系统,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7]。虽然目前已有几种正在研究的ICD带有双腔起搏功能,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近的研究表明,在现有的ICD上加上双腔起搏功能面临许多困难[8],其中之一是由于ICD过度感知噪声或重复计数放大的R波和T波,而发生误放电。这一现象更易发生在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线路的ICD,因为起搏时感知灵敏度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另外置入永久起搏系统。了解起搏器与ICD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1 起搏器与ICD的相互干扰 起搏器与ICD的相互干扰可分为三类:①由于ICD未能感知室性心律失常而没有发放应有的电击[9~11];②由于ICD过度感知起搏心律而发放不适当的电击;③由于ICD电击使起搏系统发生改变[9,12]。 因为ICD必须具备在患者正常心律时识别超过15 mV的R波,又能在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时识别小于0.5 mV的室颤波,所以目前所有ICD均应用了自动增益调控机制。其方法通常是ICD根据前一个心搏信号调节识别阈值或信号振幅。例如,Medtronic公司生产的ICD具有大0.3 mV的感知灵敏度,任何感知的电活动将增加感知灵敏度的振幅至10倍程控的感知灵敏度或感知的心内电图振幅的75%[13]。这种信号识别的方法使ICD能够尽少地过度感知T波,并在室颤时大限度地增加感知灵敏度而适时地感知较小而快的R波,并进行计数。心脏起搏器可与具有自动调控功能的ICD相互干扰,延迟或阻止ICD进行正常放电。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在单极起搏系统,因为单极脉冲振幅大,增加了被ICD感知的可能。一般认为,单极起搏系统不应与ICD合用。虽然起搏器对室性心动过速感知不足相当少见,但起搏器对室颤感知不足则不然,研究显示,感知不足可发生在80%的时间里。
-
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这一异物埋置于体内,为有创性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与植入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与炎症有关的并发症;与电极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及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