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NA疫苗在病毒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谢力;周育森

    DNA疫苗属于继第一代减毒、灭活疫苗,第二代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疫苗.DNA疫苗不仅能诱导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发细胞免疫.考虑到细胞免疫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机体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目前临床上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其相对效果都不尽如人意,DNA疫苗在此方面更是被寄于厚望.本文对DNA疫苗的历史发展,针对病毒防治方面的部分疾病研究进展、问题及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 以壳聚糖纳米微球为载体的Crisp1-DNA避孕疫苗的制备及体外表达

    作者:罗金;杨菁;程琰;张怡;徐望明

    目的 构建以壳聚糖纳米微球为载体的Crisp1 DNA疫苗,对其物理学、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并评估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细胞毒性. 方法 采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risp1,以复凝法制备载Crisp1 DNA疫苗的壳聚糖纳米粒(CS/DNA NPs),用透射电镜以及凝胶阻滞分析对其相关物理学、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然后将载Crisp1 DNA疫苗的壳聚糖纳米粒转染至COS-7细胞,检测其细胞毒性,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粒形态较均一,平均粒径为189.3 nm,Zeta电位约为+0.2 mV.凝胶阻滞分析显示壳聚糖微粒可将DNA疫苗完全阻滞于加样孑孔中并保护DNA质粒不降解.MTT试验显示壳聚糖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脂质体组(P<0.01).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CS/DNA NPs能在COS-7细胞中有效表达Crisp 1抗原蛋白. 结论 由壳聚糖纳米微球介导的Crisp1 DNA疫苗,可在真核细胞中有效地表达,且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发展安全有效的DNA避孕疫苗打下了基础.

  • 重组质粒pCR3.1-brZPC'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表达

    作者:徐丽;彭景楩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CR3.1-brZPC',检验其在细胞及动物体内的表达. 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克隆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R3.1相连,转化感受态菌后酶切鉴定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接种BALB/c小鼠,一周后提取其各组织的总RNA,RT-PCR检测重组质粒在被免疫动物体内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重组质粒pCR3.1-brZPC'能在细胞和被免疫动物体内高效表达.被免疫动物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且与该重组蛋白在细胞外结合. 结论重组质粒pCR3.1-brZPC'能在动物体内表达并激起相应的抗体反应.

  •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的研究

    作者:邵圣文;周洪昌;童一民;任艳丽;陈志辉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E2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的HCV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CI-1b661以及同时截除疏水性羧基末端和高变区1(HVR1)的表达质粒pCI-1b661△,转染293T细胞,以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的HCVE2蛋白,将两种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肌注免疫BALB/c小鼠,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HVR1抗体,以HCV假病毒颗粒(HCVpp)分析小鼠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 2种表达质粒均能表达分泌性截短型E2蛋白.pCI-1b661免疫的8只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到HVR1抗体,而pCI-1b661△免疫血清中未检测到HVR1抗体.pCI-1b661和pCI-1b661△免疫血清对HCVpp的中和率分别为(78.5±13.8)%和(38.7±6.5)%,差异有显著性(P<0.01).pCI-1b661免疫组小鼠血清的中和率与HVR1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967,P<0.01).结论 表达截短型E2蛋白的DNA疫苗能诱导产生HCV中和抗体,其主要成员为HVR1抗体.

  • 结核分枝杆菌Ag85A/ESAT-6嵌合型质粒DNA疫苗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小鼠耐药结核病的效果研究

    作者:梁艳;吴雪琼;张俊仙;阳幼荣;王兰;李洪敏;李忠明;史迎昌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A/ESAT-6嵌合型质粒DNA疫苗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小鼠耐药结核病的效果.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高耐利福平低耐异烟肼临床分离株HB240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1个月后,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第1组用利福平(RFP)、异烟肼(INH)治疗12周,第2组用RFP、INH和结核分枝杆菌Ag85A/ESAT-6嵌合型质粒DNA疫苗(免疫5次)联合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4和8周,分别取肺、肝和脾观察病理改变、称取质量、作菌落计数.结果 治疗结束后4和8周,第2组小鼠体质量均超过第1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4周,第2组肺、脾脏指数(0.017,0.011)均略低于第1组(0.020,0.012)(P>0.05);治疗结束后8周,第2组肺、肝脏指数(0.021,0.047)均略低于第1组(0.022,0.048)(P>0.05);而第2组脾脏指数(0.008)显著低于第1组(0.012)(P<0.05).治疗结束后4周,第2组有4例脾脏未见明显病变,第1组仅1例脾脏未见明显病变;治疗结束后8周,第2组有1例肺门淋巴结肿大,而第1组有3例;第2组有5例脾脏未见明显病变,第1组仅2例脾脏未见明显病变.治疗结束后4周,第2组肺菌落计数和脾菌落计数比第1组显著减少,分别减少70%和80%.结论 DNA疫苗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小鼠耐药结核病疗效高于单纯化疗.

  • 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

    作者:孙洋;张雪梅;赵大鹏;汪春义;戚凤春;赵虹;刘岩松;任琦;辛暨华;徐建国

    目的 观察甲型流感病毒M2基因与GM-CSF基因DNA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方法 提取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质粒.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流感裂解疫苗对照组、空载体pVAXI对照组、pVAX/GM-CSF对照组、pVAX/M2实验组、pMIG实验组,按0、2、4程序免疫BALB/c小鼠,第一针免疫后1周,定期对小鼠眼眶采血.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双标法检测脾脏T细胞表面CD4+、CD8+分子数量,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并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 流感裂解疫苗对照组HI平均值均>40,产生了特异性血凝素抗体,其余各组均未检测到抗体;流感裂解疫苗组具有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各组间T淋巴细胞表面CD4+及CD4+/CD8+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NA疫苗组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细胞因子,且保护率较流感裂解疫苗对照组提高了一倍.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可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且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流感裂解疫苗.

  •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运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及其免疫效力研究

    作者:焦红梅;焦新安;田华荣;潘志明;殷月兰;崔一晨;黄金林

    为研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构建和表达了运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NA疫苗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首先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的全长s1基因插入到嵌合CpG 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CpG.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出运送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CpG).将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分别以1×109 CFU,5×109 CFU,1×1010 CFU的剂量滴鼻和口服接种4日龄雏鸡,2周内所有试验鸡均无任何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免疫后35 d,商品鸡体重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免疫不影响鸡体增重.以5×109 CFU重组菌滴鼻和口服两次接种4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二免3周后,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测定结果表明,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抗体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SL7207(pVAX1-S1-CpG)免疫组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效力,与灭活苗和减毒苗效力相当,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 汉滩病毒84Fli株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峰;张全福;刘琴芝;曹守春;李川;梁米芳;李德新

    为了加强我国病毒性出血热的防治,本研究将汉滩病毒84Fli株核蛋白S和糖蛋白M编码片段分别克隆至pcDNA3.0载体,构建了pcDNA3/84S和pcDNA3/84M重组质粒,等量混合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同时与双价出血热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对比.ELISA及免疫荧光(IFA)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汉滩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仪和ELISPOT方法分析小鼠免疫后的细胞免疫水平.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DNA疫苗免疫组C57BL/6小鼠在初次免疫2周后即能检测到汉滩病毒核蛋白与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与灭活疫苗组相比,重组质粒诱导的抗体滴度高,产生时间早,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可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表明,汉滩病毒pcDNA3/84S和pcDNA3/84M重组质粒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4/3-ChIL-2融合基因DNA疫苗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万旺军;谢荣辉;李龙;许健;郑江涛;于涟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SOE),经3次PCR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多聚蛋白(VP2/4/3)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 IL-2, ChIL-2)基因进行融合,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的CMV启动子下游,获得重组质粒pCI-VP2/4/3-IL-2和pCI-IL-2-VP2/4/3.将其制备成DNA疫苗,肌肉注射14日龄非免疫鸡,2周后加强免疫,定期测定鸡抗IBDV血清ELISA抗体效价及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加强免疫后3周用IBDV标准强毒株攻击,连续观察3天后全部扑杀,计算保护率及囊体比,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1)融合基因重组质粒pCI-VP2/4/3-IL-2、pCI-IL-2-VP2/4/3免疫后能明显增强IBDV DNA疫苗对强毒的攻击保护(保护率分别为83.3%、91.6%),显著高于pCI-VP2/4/3单独免疫对照组(58.3%);2)诱导产生的抗IBDV血清ELISA抗体效价明显增高(P<0.05),同时能提高DNA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P<0.05);3)能显著促进鸡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上述结果提示:IBDV VP2/4/3与ChIL-2基因融合后发挥了相互协同作用,ChIL-2产生了分子免疫佐剂效应;融合基因DNA疫苗能增强IBDV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促进了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

  • 表达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安徽株)结构基因的DNA疫苗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作者:王文;陈红;谭文杰;邓瑶;王敏;刘源;殷霄;张柯;管洁;周剑芳;舒跃龙;阮力

    本研究旨在研发经济、高效的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实验疫苗并优化免疫方案.首先优化并合成H5N1(安徽株)的血凝素基因(HAop)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Aop)并证实其正确表达,再构建含有H5N1(安徽株)结构基因的多个单顺反子(HAwt、HAop和NAop)和双顺反子(HAop/M2和NAop/M1)DNA疫苗质粒.随后,采用不同途径的体内电转法在第0周和第3周2次免疫Balb/C小鼠,初步分析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HA血凝抑制抗体,NA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IFN-γ ELISpot)的特点.结果表明;含有优化血凝素基因(HAop)和优化神经氨酸酶基因(NAop)的DNA疫苗可以快速激发较强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皮内电转所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强于肌肉电转.本研究为新型H5N1疫苗的研发以及免疫方案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 共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修饰型GP5和M蛋白增强DNA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江云波;肖少波;方六荣;潘永飞;罗锐;陈焕春

    为了增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DNA疫苗免疫效力,分别以PRRSV ORF5m(修饰型ORF5基因)及ORF6为候选基因,构建了单基因或双基因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CI ORF5m、pCI-ORF6及pCI-ORF5m/ORF6.转染BHK-2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证实ORF5m和ORF6基因均获得正确表达,并且共表达的GP5m和M蛋白能够形成异源二聚体.将构建的表达质粒免疫小鼠,首免后6周共表达ORF5m和ORF6基因的pCIORF5m/ORF6免疫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全部阳转,8周时高可达到1:32,同时还可检测到较高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明显高于单独表达ORF5m基因的pCI-ORF5m免疫组.进一步将DNA疫苗免疫断奶仔猪,pCI-ORF5m/ORF6免疫组同样能诱发优于pCI-ORF5m免疫组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RF5m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策略能够显著提高PRRSV DNA疫苗效力,为PRRSV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 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初步分析

    作者:吴雪伶;聂建辉;张春涛;吴瑜;赵晨燕;王佑春

    为了检测HPV 58型不同L1基因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以pcDNA3.1为载体分别构建含HFV 58型不同L1基因的DNA疫苗,命名为L1h、L1h△c、L1S、L1SM和L1wt.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DNA疫苗的体外表达情况;各重组质粒与pcDNA3.1-h58L2和pcDNA3.1-GFP共转染293FT细胞,检测其形成假病毒的能力;并将各DNA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利用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中和抗体水平,用ELISPOT检测细胞免疫情况.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五种DNA疫苗,L1h△c的体外表达量高,L1S和L1SM的表达量次之,L1wt没有表达;重组质粒L1S能够形成假病毒,而其他四种重组质粒均不能形成假病毒.L1S和L1h均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中和抗体,但L1S诱导的中和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6 400,明显高于L1h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平均滴度为1:48),而其他疫苗在小鼠体内未产生中和抗体.对五种疫苗均未检测出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提示,体外能够组装成假病毒的DNA疫苗在免疫动物后可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为今后DNA疫苗的筛选提供参考.

  • 融合表达DEC205单链抗体和NS3蛋白的HCV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殷霄;王文;谭文杰;邓瑶;管洁;文波;陈红;阮力

    为研发新型HCV DNA疫苗并探讨优化其免疫原性的策略,我们分析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子对HCV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我们基于抗小鼠DC细胞表面分子DEC205/CD205的单克隆抗体DEC205的单链分子,构建可单独表达DEC205单链抗体或者与HCV非结构蛋白NS3融合表达的DNA表达质粒,并构建单独表达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表达质粒;经瞬时转染法鉴定HCV NS3及其与DEC205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随后采用注射结合电转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研究各疫苗的体液(NS3特异性IgG抗体)与细胞免疫(IFN-γ ELISPOT)效果.结果表明:DEC205单链抗体基因与HCV NS3编码基因的融合可显著增强NS3特异的免疫应答;采用皮内注射加卡钳电极电转的方式可以产生强的NS3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免疫反应.因此,通过DEC205单链抗体与HCV DNA疫苗靶抗原融合可明显增强免疫应答效果.该策略为HCV及其他类似病原的新型DNA疫苗研制提供重要依据.

  • GM-CSF在登革热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作者:吴江漫;陈辉;盛子洋;王娟;范东瀛;高娜;安静

    研究GM-CSF在DV、HCV等几种黄病毒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为黄病毒DNA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构建各种真核表达质粒,抽提质粒DNA,分组免疫小鼠,通过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动态水平.DV1及DV2 prM/E核酸疫苗与GM-CSF质粒共接种的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低于无佐剂的疫苗组,即GM-CSF显示了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以DV1prM/E核酸疫苗更为显著;而在HCVC及E1蛋白核酸疫苗中,GM-CSF则具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GM-CSF作为疫苗佐剂,其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因抗原的不同可能会呈现免疫提升或免疫抑制,因此选择其作为核酸疫苗佐剂时需慎重.

  • 表达SIV Gag/Env基因的DNA疫苗、重组腺病毒和重组痘苗病毒三载体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研究

    作者:何小周;陈丹瑛;王琬玓;徐柯;曾毅;冯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目前常用的药物疗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尚不能彻底治愈AIDS并阻断HIV的传播.将治疗型疫苗用于HIV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缺乏适宜的HIV感染动物模型阻碍了治疗型HIV疫苗的研制.SIV能够感染非人灵长动物并引起类似AIDS的猴免疫缺陷病,因而常被用作研究HIV及其疫苗的替代动物模型.为了对SIV疫苗在猴感染模型中治疗SIV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分别构建了表达SIV gag和env基因的DNA疫苗、重组腺病毒和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联合使用这三种疫苗免疫小鼠,对包括不同抗原组合、不同免疫次序及间隔的免疫策略进行探索和优化.IFN-γ酶联免疫斑点和小鼠体内杀伤试验的结果显示,通过三载体疫苗联合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出强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SIV Gag/En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并且,重复免疫后仍可以诱导较高水平的免疫反应.该结果为在SIV感染猴模型中评价多载体疫苗序贯和重复免疫治疗SIV感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治疗型HI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作者:潘志明;黄金林;程宁宁;崔一晨;游猛;唐丽华;张晓明;焦新安;刘秀梵

    采用PCR技术从重组质粒pVAX1-F中扩增出新城疫病毒JS5株的融合蛋白(F)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mcDNA3.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cDNA3.1-F.通过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mcDNA3.1-F).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cDNA3.1-F在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显著高于pcDNA3.1-F.将重组菌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分别以1×109 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黏膜抗体.重组菌以5×109 CFU剂量两次口服免疫4日龄SPF鸡,免疫鸡产生的针对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黏膜抗体效价水平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mcDNA3.1-F)和SL7207(pcDNA3.1-F)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均与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SL7207(pmcDNA3.1-F)免疫组的保护率较SL7207(pcDNA3.1-F)免疫组提高了20.0%,说明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介导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实验免疫效果研究

    作者:焦凤超;焦新安;潘志明;黄金林;张小荣;刘秀梵

    将运送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以1.0×1010CFU剂量口服接种1日龄SPF雏鸡,结果表明重组菌对雏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将重组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 以2×109CFU的剂量两次口服免疫1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同时,将重组菌分别与pVAX1-IFN-γ或pVAX1-IL2(200μg/只)联合免疫,通过测定小肠粘膜抗体效价,结果显示,重组菌单独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能激发机体产生粘膜免疫应答,且与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以及油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后,免疫保护结果显示无论是重组菌单独免疫组还是联合免疫组均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重组菌单独免疫组与联合免疫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重组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能够提供机体抵抗HPAIV H5亚型强毒攻击的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这为进一步筛选出基于粘膜免疫途径的新型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 含H5N1多个结构抗原的DNA疫苗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可明显增强免疫原性

    作者:王文;陈红;邓瑶;杨扬;殷霄;王敏;周剑芳;舒跃龙;阮力;谭文杰

    本研究旨在研发经济、高效的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实验疫苗并优化免疫方案.利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含有H5N1(安徽株)结构基因的多个单顺反子(HAop和NAop)和双顺反子(HAop/M2和NAop/M1)DNA疫苗及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采用不同方案(单独或联合)免疫BALB/c小鼠,初步分析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HA血凝抑制抗体,NA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及M1与M2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IFN-Υ ELIS-pot)的特点.结果表明:DNA疫苗与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联合免疫可以激发较强的多个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尤其是体液免疫应答,明显优于DNA疫苗或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单独免疫;联合免疫方案中DNA疫苗初免所激发的HA与NA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强于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初免,然而M1与M2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则反之.本研究为新型H5N1疫苗的研发及免疫方案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 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蛋白疫苗联合诱导HIV-1抗体应答免疫程序的优化

    作者:刘畅;王书晖;任莉;郝彦玲;张其程;刘颖

    比较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蛋白疫苗不同免疫组合及免疫间隔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采取Primeboost-boost免疫程序对豚鼠进行DNA疫苗初免三次,重组痘苗病毒rTV加强一次,分别间隔4、8、12周后免疫gp140蛋白加强免疫两次;同时,采取Prime-boost免疫程序重组痘苗病毒rTV初免一次,分别间隔4、8、12周后加强免疫gp140蛋白二次.末次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豚鼠血清中HIV-1特异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以及抗体的相对亲合力.DNA-rTV-gp140免疫策略诱导的HIV-1 gp140/gp120抗体滴度、相对亲合力以及V1V2-gp70抗体OD值均高于rTV-gp140.对DNA-rTV-gp140免疫策略而言,间隔12周的免疫策略较间隔4周诱导了更高的V1V2-gp70抗体,而间隔4周更有利于提高抗体亲合力.rTV-gp140免疫策略间隔8或12周诱导的体液免疫更为理想.DNA疫苗初免,rTV和蛋白疫苗依次加强能够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较长的免疫间隔有利于诱导V1V2-gp70抗体,较短的间隔有利于提高抗体亲合力.

  • 寨卡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詹瑛;邓瑶;谭文杰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可造成胎儿小头症及成人格林巴利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世界公众健康紧急事件.因此急需要发展新型Zika疫苗.本文简要介绍寨卡病毒生物学性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重点对寨卡病毒3种新型疫苗(DNA、病毒载体、mRNA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应用展望.

737 条记录 1/37 页 « 12345678...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