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王楠;宁英远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高,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30%~40%糖尿患者有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DN不但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糖尿病治疗用药方面亦受到限制.DN的发病机制可能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异常及遗传等多因素所致[1].不少研究认为DN可能具有某种遗传潜质,但尚未被证实[2].在DN的发生、发展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作用较为重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RAS的关键酶,ACE在机体的血压,水电解质稳态方面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体内ACE基因控制着体内约50%的血浆ACE水平.近年来研究表明,ACE遗传变异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相关性,仅就ACE基因与DN患者因体内ACE水平增高所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综述如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牛云茜;梅啸;罗礼云;彭健;彭澍;龚五星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82例男性和48例女性CHF患者(试验组),以及89名男性和41名女性健康者(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检测出3种ACE基因型,分别为Ⅱ型、ID型和DD型.试验组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与非DD型者相比,男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1.918;女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2.727.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不同性别CHF的发生均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DD基因型女性罹患CHF的可能性更大.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王颖;朱铁虹;佟俊旺;魏剑芬;盛佳曦;金秀平;穆立焕;陈茜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EA)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已确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T2DM无LEA组(120例)和T2DM并发LEA组(2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应用PCR检测380例T2DM患者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并测定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吸烟比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2DM并发LEA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T2DM无LEA组(DD基因型频率:18.8%比9.2%,D等位基因频率:36.8%比29.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E基因DD型(OR=2.744,95% CI:1.326 ~5.682)、收缩压(OR=1.725,95% CI:1.072 ~2.778)、总胆固醇(OR=3.785,95% CI:1.796~7.978)、糖化血红蛋白(OR =2.612,95% CI:1.602 ~4.258)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相关,ACE基因DD基因型可能是T2DM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相关受体在不同器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作者:李静;高洁;徐亚平;周童亮;靳耀英;娄晋宁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CoV)相关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CD209L在人8种不同器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分析两种受体表达水平与SARS器官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3种方法分析比较SARS-CoV相关受体,ACE2、CD209L在人8种不同器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人的各种器官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SARS-CoV相关受体ACE2与CD209L,其中ACE2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高,在淋巴内皮细胞表达低,而CD209L在淋巴内皮细胞表达相对较高.结论 人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是SARS-CoV作用的重要靶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分别由两种不同的SARS-CoV受体介导.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及CD1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作者:鲁红梅;李志明;方彩凤;魏殿军

    目的: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的多态性及CD14/-159C/T基因的多态性分析,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测定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型和CD14/-159C/T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ACE等位基因I、D频率在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7,P<0.01).等位基因D与变应性鼻炎高度相关(OR=3.46,95% CI=1.92~6.23,P<0.01).(2)CD14/-159C/T等位基因C、T频率在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1),等位基因C与变应性鼻炎高度相关(OR=3.1,95% CI=1.75~5.47,P<0.01).2组基因型(CC型、CT型、TT型)频率的分布比较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P<0.01).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CD14基因的多态性是影响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候选基因,其中ACE的D等位基因与CD14-159C/T的C等位基因与变应性鼻炎相关.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基因插入和(或)缺失多态性与血清血管紧张素活性水平的关系

    作者:冀秋娣;李文煜;杨彤;姚朱华;张桂玲

    目的:研究1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94例健康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及与ACE基因插入(I)和(或)缺失(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ACE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DD型和ID型个体中。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CE基因I和(或)D多态性变异与血清ACE活性水平有关,它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

    作者:崔洪艳;陈叙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以揭示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3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按有无肾损害分为两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与40例正常孕妇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重度子(癎)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癎)前期肾损害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发病无密切相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孕期脂多糖刺激对新生子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者:郝雪琴

    目的:探讨孕期炎症刺激-脂多糖(LPS)对新生子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12只SD孕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5 mL/只,LPS组分别在孕期8、10及12d腹腔注射LPS0.79 mg/kg;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新生子鼠肾脏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1-R)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紧张素(ANG)-Ⅱ阳性细胞.结果:LPS组新生子鼠肾脏肾素mRN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ACE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PS组新生子鼠肾脏AT1-R蛋白表达量(1.535+0.100)明显高于对照组(0.561±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4,P<0.01 );ANG-Ⅱ主要表达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LPS组新生子鼠肾脏ANG-Ⅱ阳性细胞数[(73.00±4.81)个]明显低于对照组[(944.00±51.7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5,p<0.01).结论:孕期炎症刺激可抑制新生子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

  • 丹皮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大鼠RAS的影响

    作者:顾媛媛;周晓慧;徐倩;赵静怡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复制AMI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丹皮酚低剂量(6 mg/kg)组、丹皮酚中剂量(9 mg/kg)组和丹皮酚高剂量(12 mg/kg)组.造模成功并存活下来的大鼠,分别给予各组不同药物处理.用药4周后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R)1和内皮缩血管肽1(ET)-1 mRNA水平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肽基二肽酶A(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GTR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GT、AGTR1、ET-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Ang-Ⅱ、ACE、AGTR1的蛋白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其在丹皮酚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肌组织中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丹皮酚对降低其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皮酚能够延缓大鼠AMI后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S的过度激活有关.

  • ACE2——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作者:张敬霞;孙根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是人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心脏、肾脏和血管等效应器官,维持机体的血压稳定与水盐平衡.它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ng)、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组成.肾素具有蛋白酶活性,能将肝脏产生的Ang转换成10肽的AngⅠ,AngⅠ无组织活性.AngⅠ经ACE作用,去除两个氨基酸后产生8肽的有活性AngⅡ.

  • 我国心肌梗死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Meta-分析

    作者:卢杨;屈会起

    目的对中国人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 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以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到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排除发表偏倚的影响,应用REVMAN3.1 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结果相关文献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数据合并结果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DD/(ID+II) OR和II/(ID+DD) OR均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中国人ACE/I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有关联,心肌梗死组DD基因型增多,Ⅱ基因型减少.

  • 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移酶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进;孙杰;赵楠;吴钧;刘俊;马钢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表达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48例脑神经胶质瘤组织和22例正常脑组织ACE mRNA和ACE蛋白表达水平.神经胶质瘤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6例.结果 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在Ⅲ~Ⅳ级患者的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ACE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ACE在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对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

  • 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曾文;吴文成;王彦;傅淑霞

    目的 研究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及与ACE活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8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以87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①患者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不同(P<0.05),其中缺失型(DD型)频率升高(43.6%vs 24.1%,P<0.01);②DD型、缺失/插入型(DI型)、插入型(II型)酶活性在对照组分别为(33.8±12.0)U/L、(18.6±7.2)U/L、(13.4±5.0)U/L,在患者组分别为(31.1±10.2)U/L、(26.3±8.0)U/L、(18.4±7.5)U/L,均表现DD型高,II型低(均P<0.01);③患者组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5.9±10.4)U/L vs(20.7±11.2)U/L(P<0.01);两组ACE活性DD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I型间和II型间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①DD基因型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分布频率升高,是高危因素,与其ACE活性增高有关;②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ACE活性升高,增高程度与基因型有关;因此基因型和ACE活性的检测可作为指导治疗的指标.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

    作者:薛建波;林懋惺;杨丽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之间的关联及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技术,对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36例正常人群中的ACE(第16个intron I/D基因)ATlR(3′-U TR 1166A/C)的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ACE intron I/D基因多态性中各基因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ACEI/D基因型的分布在有无腹水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腹水组ACE D/D基因型的频率高于无腹水组(27.8%vs11.6%,P<0.05),两组ACE的D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2%vs 31.4%,P<0.0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着Child-Pauph分级的增高D/D基因型的比例逐渐增大(P<0.05);A、B、C 3级中D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 1166A/C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的intron D/D基因型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不利因素,它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形成相关,并可促进肝硬化的进展;而AT1R的1166A/C基因位点的变异尚未显示其与肝硬化有关.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龙爱梅;左彦方;黄晓青;沈明静

    目的 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小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 应用RevMan 5 软件对27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2 507例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 504例无DN的1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结果 各研究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I2=51%,P<0.05),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人群Ⅱ基因型发生糖尿病肾病的OR值为0.76(0.61~0.95).根据种族和H-W平衡与否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在中国1型糖尿病人群,Ⅱ基因型不易患糖尿病肾病(OR=0.25,95%CI=0.14~0.43),而在高加索人(OR=0.83,95%CI=0.66~1.03)、日本人(OR=1.08,95%CI=0.65~1.81)、韩国人(OR=0.98,95%CI=0.34~2.78)、犹太人(OR=1.46,95%CI=0.59~3.59)的研究并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在不满足H-W平衡的研究也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OR=0.87,95%CI=0.61~1.23).结论 中国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相关,Ⅱ基因型个体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相对其他基因型更低,不同种族,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别.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秀荣;杨鹏;曹正新;王艳;周春霞;宋雨;张爱娟;李云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420例,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ACE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和醛固酮(ALD)浓度,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CE基因的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心室间隔厚度(INSTd),比较不同左室构型患者ACE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420例患者中,左室构型异常者284例,其中向心性重构者占26.3%,向心性肥厚者占32.3%,离心性肥厚者占41.1%.正常左室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患者血浆ALD浓度分别为(416.9±127.36)pmol/L、(379.2±117.9)pmol/L、(418.7±129.47)pmol/L和(457.1±134.29)pmol/L.不同左心室构型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者血浆ALD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构型者;向心性重构和向心性肥厚者收缩压高于其他构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无相关性.

  • IgA肾病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作者:张庆娟;刘殿阁

    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被确诊IgA肾病的患者,2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者占25%~30%.目前认为,系膜病理性IgA沉积与肾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在IgA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的使用有效阻断肾局部RAS,缓解IgA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发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星冀;段贵芬;高社军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的水平可反映高血压的程度,并与高血压性肾损害等并发症有关.而尿中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inria)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我们用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高血压患者晨尿中的微量白蛋白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ACE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探讨其在高血压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桂萍;林峰;许晓东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50 ~ 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左肺门,但不阻断;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吸入2.1%七氟醚30min,停止吸入后10 min时后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30、60和120 min时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采用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ACE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比、MPO活性和ACE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P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比、MPO活性和ACE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P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ACE 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瑞芬太尼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桂萍;许晓东;程文杰;林峰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R3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R1组~R3组于阻断左肺门前15 min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负荷剂量1 μg/kg,继而分别以0.2、0.6和1.2 μg·kg-1·min的速率静脉输注至再灌注120 min.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120 min时放血处死,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比),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ACE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1组和R2组肺损伤评分升高,W/D比和ACE mR-NA表达上调,R3组肺损伤评分升高(P<0.05),W/D比和ACE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R2组和R3组肺损伤评分、W/D比降低,ACE mRNA表达下调,R1组肺损伤评分、W/D比降低(P<0.05),ACE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1组比较,R3组肺损伤评分、W/D比降低,ACE mRNA表达下调(P<0.05),R2组肺损伤评分、W/D比降低(P<0.05),ACE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2组比较,R3组肺损伤评分、W/D比降低,ACE mRNA表达下调(P<0.05).R1组~R3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CEmRNA的表达有关.

149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