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外应用氯胺酮-吗啡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比较

    作者:聂洪嶒

    研究发现,中枢敏感化是疼痛形成的重要机制.吗啡、氯胺酮配伍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及超前镇痛的效果已得到肯定,2003年8月~2004年6月对40例妇科手术麻醉进行临床研究,旨在对比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混合液术后镇痛效果.

  • 前列腺术后硬膜外腔自控持续止痛103例临床观察

    作者:汪柏林;贾本忠

    硬膜外自控止痛术(PCEA)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PCEA与传统的止痛方式不同,是由患者参与自控止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式.自1998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对103例前列腺术后患者应用PCEA止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不同肠道营养方式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崔哲铭;曲延生;张德巍;谢强;姜晓峰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营养方式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腹部手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13例,经过TPN 1周左右后改为肠内营养(EN)的患者10例,单纯进行EN的患者12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体重(BW)、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胃肠减压量以及胃瘫治愈所需时间.结果:单纯EN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减压量以及胃瘫恢复所需时间均优于单纯TPN组和TPN+ EN组患者.结论:肠内营养维持了肠道功能,加快了胃瘫恢复.

  • 银花黄汤洗剂治疗肛肠疾病术后60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晓青;周宁;冯琳;孙鹭;王显著;白小刚;张西安

    目的 :应用银花黄汤对肛肠术后伤口进行冲洗,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对我院肛肠科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银花黄汤洗剂坐浴熏洗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生理盐水坐浴治疗,对比两组伤口疼痛、水肿、分泌物、创面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应用银花黄汤冲洗术后7d伤口疼痛评分降低(2.33±0.66)分,术后1d肛缘水肿评分升高(4.70±0.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等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银花黄汤对肛肠术后伤口疼痛和水肿有减轻作用.结论:银花黄汤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同时成本低廉.

  • 生肌玉红膏纱条对混合痔术后促进伤口愈合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寇玉明;智建文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对混合痔术后促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以生肌玉红膏纱条(当归、白芷、紫草、轻粉、血竭等)治疗 ;对照组50例以凡士林纱条治疗.结果:创面愈合天数治疗组为(12.79士1.68)d,对照组为 (16.3士4.11)d,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肌玉红膏纱条对混合痔术后有明显促进伤口愈合,活血行气、生肌止痛的功效.

  • 沙棘生肌膏治疗肛门病术后120例

    作者:王光清;张稳存;李瑞

    目的:观察化腐生肌、清热解毒、止痛类中药治疗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采用自制方药(沙棘油、炉甘石、煅石膏、轻粉、朱砂、冰片等)治疗术后创面,对照组80例用九华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2.5%,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沙棘生肌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化腐生肌作用,能促进创面尽快愈合.

  • 醒神开窍法配中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后遗症315例

    作者:王东红;赵欣;郝东宁;李宝明

    目的:探索针刺中药结合治疗颅脑外伤及其术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针刺(人中、内关、三阴交、百会)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鸡血藤、当归、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颅脑外伤及其术后后遗症315例.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本方法确能改善督脉气血的运行,可收启闭开窍之功.

  •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

    作者:郑兆聪;王如密;赵琳;王守森;杨朋范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8例、远隔型12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9例、硬膜外12例、硬膜下7例、脑室内1例;1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中有9例可见颅骨骨折;9例术后脑内血肿中有7例可见脑挫裂伤.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 口腔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作者:付三仙;裴迎新;张晓娜

    目的:观察口腔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肿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 组和传统肠内营养(tradition enteral nutrition,TEN)组,每组30 例.EEN组手术后12~16 h给予能全力行营养支持,TEN组于肠道排气后经口进食.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结果:EEN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8 d体质量、氮平衡、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等均明显优于TEN(P<0.05).结论:口腔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较好的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可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 颅脑肿瘤术后的MRI研究

    作者:李钧;漆剑频;王承缘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颅脑肿瘤术后的MRI表现,并对其中15例术后早期复查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并在术后至少行1次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颅脑肿瘤术后的MRI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术后反应性增强的发生率为52.4%(55/105),术后7~30 d为明显,环形增强厚度常<3 mm,边界清楚,多不伴有结节状增强;(2)肿瘤残存增强的发生率约为10.5%(11/105),环形增强厚度≥3 mm,边界模糊,多伴有结节或团块状增强;(3)术区脑膜强化发生率为65.7%(69/105),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5年甚至更长;(4)肿瘤复发的发生率为43.8%,复发时间在3~6个月内的发生率为39.1%.结论颅脑肿瘤术后的MRI表现虽然错综复杂,但通过全面仔细分析仍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对提高术后诊断水平、评价手术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星形细胞瘤104例术后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志敏;袁先厚;吴涛;陈卫国

    目的: 探讨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为全面评估疗效提供相应的依据. 方法: 回顾1993/2000年经手术治疗星形细胞瘤104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予以随访. 对所得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学分级,首发症状为癫痫,术前KPS (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评分,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的复发,位置的深或浅,囊性变或坏死,瘤周水肿,增强征象,肿瘤浸润范围均与生存期的延长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学分级,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囊性变或坏死是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结论: 肿瘤病理学分级,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囊性变或坏死是决定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 利伐沙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研究

    作者:李长福;李二虎;范程;赵鹏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口服给予利伐沙班,观察组在给予利伐沙班基础上辅以抗血栓压力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术后1、2、3周比较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1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也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3.53%(P<0.05),未见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可有效减少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并发症少.

  • 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同步应用替莫唑胺化疗临床研究

    作者:尚春迎

    目的:探讨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并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并同步口服替莫唑胺进行化疗,随访2年期总生存率,对影响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1.8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4个月,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9%、58.5%;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为头痛、呕吐恶心,I ~ II 度骨髓抑制率为84.00%,III 度骨髓抑制率为16.00%,未发现 IV 度骨髓抑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切除情况、肿瘤位置等对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WHO 分级、KPS 评分、术前化疗情况等因素对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 分级(P=0.002)、KPS 评分(P =0.036)是影响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脑间变性星型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临床效果确切,WHO 病理分级和术前 KPS 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安帮;杨少伟;高长庆;马小虎;董发达;谢煜;胡世颉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出现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出现脑梗死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或出血发病后3个月按GOS对患者进行评估,5级患者19例,4级患者38例,3级患者41例,2级患者13例,1级患者9例.结论: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良预防性措施是其改善预后的关键.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静涛;张蕊;贾蕊莉;吴桂清;赵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对2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按患者是否同时阴道试产的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剖宫产的孕妇,观察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产时、产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分娩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人性化的分娩方式.在确定孕妇无其他的剖宫产指征及阴道分娩的禁忌证时,应在严密监控其产程的基础上鼓励进行阴道试产,以减少其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西宁;韩炜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15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手术患者临床、手术资料,术后残留与复发病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残留、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复发45例,复发率为20.93%;残留患者19例,残留率为8.84%.手术至发现患者子宫肌瘤复发平均时间为24.56±2.34个月,复发个数平均为5.46±2.31个,单发7例,多发38例,肌瘤平均直径为2.65±1.65c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肌瘤个数、术后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直径等因素经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肌瘤个数、子宫肌瘤直径是引起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诱发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肌瘤个数、子宫肌瘤直径.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原因与再治疗分析

    作者:邓鹏;梁廷华;丰文学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治疗的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主要原因有远端切除直肠距离不足、肠外侧方淋巴结清除不彻底、肿瘤细胞的淋巴、血液和种植转移、术中操作不当或手术方式选择错误以及术后不规则放化疗.结论: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术前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正确手术方式,术中应对相关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以免遗漏癌,术后仍需定期随访和规律放化疗.

  • 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效果观察

    作者:魏强;张生;贾新建;卞军

    目的:评价分析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方法:对93例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情况进行随访,对所有患儿手术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按照Krickenbeck分类法评价其肛门功能.结果: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功能恢复良好,便秘发生率较污粪发生率高,术后6个月Krickenbeck分类临床评分91例达到优,术后1年,排便功能全恢复正常.结论: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主要为便秘和污粪,便秘发生率较高,不同手术方式患儿的污粪发生有显著性差异,便秘则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排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

  • 婴幼儿心脏术后低心排34例预防应用米力农效果观察

    作者:赵玉宏;孙艳;唐伟;张保华

    目的:探讨米力农在预防婴幼儿心脏术后低心排趋势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米力农组34例术后即刻应用米力农每分钟0.4~0.75μg/kg微量泵静脉注入(维持量启用),同时每分钟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5μg/kg泵入;对照组34例每分钟仅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5μg/kg微量泵静脉注入.观察两组术后8~24h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尿量(UV)、床旁超声心动图监测射血分数(EF)、血乳酸(Lac)以及ICU滞留时间(ICUST)、机械通气带管时间(MVT).结果:米力农组HR、Lac、ICUST、MV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BP、U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米力农可明显降低婴幼儿心脏术后低心排发生率.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苏童;张金惠;潘龙毅;姜小健;雷洁;李勇新;刘丹红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160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周围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过冠状动脉造影以及是否口服过ACEI/ARB类药物进行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法判定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并发ARF的术前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组30例患者术后并发ARF,发生率为2.59%;②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力衰竭以及术前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术后并发ARF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尿酸、术前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衰是并发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众多,术前1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高尿酸、心力衰竭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适当延长冠状动脉造影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前纠正心功能衰竭,治疗高尿酸血症,可降低并发ARF的风险.

659 条记录 29/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