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松对6-OHDA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成分分析

    作者:王胜男;王少男;蔺明煊;马晓杰;郑志全;石晋丽

    目的 通过比较甘松不同提取物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活性部位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6-OHDA损伤SH-SY5Y细胞帕金森模型.MTT法检测甘松不同提取部位对6-OHDA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抑制率;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明确活性提取部位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 GC-MS技术对该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甘松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乙醇部位均能抑制6-OHDA所致的SH-SY5Y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中石油醚部位的保护作用强,从该部位中分离鉴定出22个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 甘松不同提取部位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活性较强,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 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学梅;徐天娇;董妙先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镇肝熄风汤低剂量(8 g·kg-1)、中剂量(16 g·kg-1)和高剂量组(32 g·kg-1)大鼠的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预处理PC12细胞1h后,加100 μM 6-OHDA共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法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2,Nfe2l2))基因Nfe2l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Ligase Catalyticsubunit,GCLc)和调节亚基(GCLm)mRNA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活性.结果: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抑制了6-OHDA诱导的氧化应激,上调了6-OHDA处理细胞中Nfe2l2、HO-1和GCLc mRNA表达,但是对GCLm mRNA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fe2l2 mRNA表达,使ARE激活进一步诱导其下游II相解毒酶基因和抗氧化酶基因HO-1和GCLc mRNA表达有关.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GLT-1表达与Glu浓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述菊;刘芳;马骏;马彪;王彦春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同模型组,仅注射含0.2%维生素C的0.9%氯化钠溶液.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min,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各组大鼠选取10只进行取材及处理.运用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酸(Glu)浓度,运用RT-PCR法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GL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显著降低,Glu浓度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GLT-1 mRNA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Glu浓度降低(P<0.05).结论:电针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可能与电针提高了脑内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表达和活性,减轻了细胞外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述菊;马彪;马骏;刘芳;王彦春;孙国杰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微量注射法向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以0.9%NaCl溶液进行微量注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不予任何干预;电针组电针“风府”“太冲”,采用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持续30 min,每日1次,治疗2周.行为学测试检测PD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的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er acidic protein,GFAP)、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 43,Cx43)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GFAPmRNA、Cx43 mRNA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高(均P<0.01),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GFAP mRNA、Cx43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1).结论: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 荜茇总生物碱对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郑丽;王浩;巴寅颖;刘浩龙;王萌;郭未蔚;吴霞;杨慧

    目的:探讨荜茇总生物碱(PLA)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单侧纹状体注射6-OHDA建立大鼠PD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PLA组(PLA50 mg·kg-1·d-1),美多巴组(美多巴50 mg·kg-1·d-1)及模型组,每组15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另随机选取15只大鼠在纹状体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假手术组.采用阿朴吗啡(APO)诱导的大鼠旋转及转棒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密度,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帕金森病大鼠在APO诱导后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且在转棒上的滞留时间缩短,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TH阳性纤维密度明显减少,组织内SOD,GSH-Px,CAT的活力降低,NOS的活力升高,MDA,NO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LA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增加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TH阳性纤维密度,提高组织内SOD,GSH-Px,CAT的活力,降低NOS的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提高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荜茇总生物碱对6-OHDA致PD模型大鼠的黑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活性有关.

  • 桂枝汤不同桂芍比例配伍对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萍;马度芳;姜月华;杨金龙;徐向东;王雪;林海青;李晓

    目的 探讨桂枝汤不同桂芍配伍比例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 ine,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大鼠心肌神经递质及其限速酶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4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弥可保组、桂枝汤桂芍2∶1组、桂枝汤桂芍1∶2组及桂枝汤桂芍1∶1组,每组9只.连续腹腔注射3日6-OHDA制备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弥可保组和桂枝汤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药物灌胃,弥可保组给予弥可保[0.15 mg/(kg·d)]灌胃,桂枝汤桂芍1∶1组、桂枝汤桂芍1∶2组和桂枝汤桂芍2∶1组分别按4.0、5.5和5.5g生药/(kg·d)给予桂枝汤水煎剂灌胃.共给药10日.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心房和室间隔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胆碱乙酰氨基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右心房和室间隔NE、TH、TH/ChAT及GAP-43水平降低,NGF含量升高(P <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及桂枝汤各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E、GAP-43水平升高,室间隔NGF水平降低;桂芍2∶1、1∶1组右心房TH、TH/ChAT比例升高,桂芍1∶1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GF含量均降低(P <0.01,P<0.05).与弥可保组比较,桂芍1∶1组右心房及室间隔NE、TH及GAP-43水平升高,NGF含量降低(P<0.05);桂芍2∶1组室间隔NE及GAP-43含量升高(P<0.05).结论 桂枝汤桂芍2∶1及桂芍1∶1配伍可改善6-OHDA诱导的去交感神经模型大鼠心肌中神经递质及其限速酶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减轻6-OHDA引起的交感神经损伤,维持心脏中交感-迷走神经平衡.

  • 制首乌对脑内灌流6-羟基多巴胺所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羟自由基升高的影响

    作者:王丹巧;王巍;赵德忠

    目的观察制首乌对脑内灌流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羟自由基升高的影响,探讨制首乌对脑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脑内微透析造模,水杨酸捕获羟自由基,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活体脑内羟自由基所形成的2,3二羟基苯甲酸(2,3-DHBA)和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结果6-OHDA脑内灌流后,模型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2,3-DHBA和2,5-DHBA均迅速增高,前者在观察全程中一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后者部分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制首乌组的2,3-DHBA有5个时点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制首乌对6-OHDA脑内灌流引起的细胞外液羟自由基升高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其脑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与抗氧化有关.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涛;纪超;黎青;张清俊;左萍萍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模型,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5周后检测正常对照、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方法检测B8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在成功筛选的10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右侧纹状体中,与自身对侧、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SOD、GSH-Px活性,GSH含量均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均P<0.05);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Bax蛋白表达增高,而Be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Bax和Bcl-2蛋白参与了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 28醇对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涛;刘亚静;刘雁勇;杨楠;纪超;陈彪;左萍萍

    目的 检测28醇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 5)、模型组(n=15)、低剂量组(n=12)、中剂量组(n=12)和高剂量组(n=12).将6-OHDA注人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治疗组分别以28醇17.5 mg/kg、35 mg/kg、70 mg/kg灌胃.给药2周后行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Morris水迷宫、平衡杆实验.结果 中高剂量组30 min内旋转圈数少于模型组(P<0.05),寻台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潜伏期和过杆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结论 28醇可以提高PD模型大鼠的四肢协调及运动能力、运动始动性和运动平衡能力,有效对抗多巴胺神经损伤造成的行为障碍.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评价与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涛;左萍萍;刘雁勇;杨楠;纪超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 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了解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黑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筛选的15只PD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寻台速度下降,时间延长(P<0.05);在平衡杆实验中,其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该区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6-OHDA诱导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与其胞内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和平衡杆实验中行为学改变与TH免疫组化染色及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吻合.

  • 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疼痛行为学的性别差异

    作者:孙志宏;徐雅皙;郭凯

    目的:比较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在疼痛发生中的性别差异,从行为学角度对比雌、雄大鼠疼痛发生的时间窗口及疼痛时程差异.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雌雄各6只).采用脑立体定位仪注射4μl 6-OHDA至成年SD大鼠黑质区(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建立PD模型.检测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6-OHDA可成功复制PD并引起疼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的整体性别差异(机械痛敏:F=1.103,P=0.368>0.05;热痛敏:F=0.939,P=0.510>0.05).手术组机械痛敏:雌鼠术后24 h出现显著性差异,疼痛持续至56 d;雄鼠术后7 d出现显著性差异,28 d后恢复.手术组热痛敏:雌、雄大鼠发生疼痛的时间窗口与机械痛敏的时间一致.雌鼠比雄鼠疼痛时间更长(雌鼠痛持续56 d;雄鼠痛持续42 d).结论:①6-OHDA致PD模型的雌雄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出现显著的整体性别差异.②雌性动物在PD中表现出更敏感、更强的痛样行为.

  • 成人外周血多能干细胞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唐小三;李恒;王宏心;马海波;李晓红

    目的 研究成人外周血胰岛素释放细胞(PB-IPC)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PB-IPC 8 d后,观察干细胞的形态,RT-PCR检测PB-IPC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将Brdu标记的PB-IPC在脑立体定位仪下注射到帕金森病大鼠的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观察大鼠旋转行为学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PB-IPC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表达情况.结果 (1)PB-IPC表现出类似脐带血多能干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圆形或椭圆形,贴壁生长、扩增;(2)PB-IPC表达胚胎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相关的转录因子c-Myc、Klf4、Nanog、Sox2,以及促神经元分化的转录因子Ngn1、Ngn2和Mash1;(3)术后第2、4、6、8周计算PB-IPC移植组帕金森病大鼠在阿扑吗啡诱导后30 min内的旋转圈数,较术前分别减少了(26±2)%、(34±4)%、(39±7)%和(37±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各观察点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荧光显示大部分移植的PB-IPC的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染色阳性.结论 PB-IPC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将其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能发挥治疗作用.

  • 作者:

    关键词:
  • 埃他卡林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作用

    作者:张芸;胡刚

    目的研究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KATPCO)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原代培养,将Ipt直接作用于细胞,观察它对正常和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模型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影响;分别加入阳性对照药吡那地尔和非特异性钾通道阻断药格列本脲分析Ipt的作用机制.根据[3H]标记的D,L-谷氨酸摄入量判断细胞谷氨酸摄取作用强度.结果Ipt和吡那地尔都能增强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作用、逆转6-OHDA引起的谷氨酸摄取抑制效应,预先加入格列本脲后,上述作用均被取消.结论埃他卡林可能通过促进钾通道开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作用.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液和纹状体细胞外液左旋多巴药动学同步研究

    作者:孙晓芳;王丹巧;吴兆恩;李鹏;王志国;牛建昭;王继峰;王巍

    目的 采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脑双位点微透析采样的方法,同步探讨左旋多巴(L-DOPA)在帕金森病(PD)大鼠血液和纹状体细胞外液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模型组和低剂量模型组,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造模,血-脑双位点微透析采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ED)、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D)检测血、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浓度.应用 DAS 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PD 大鼠腹腔给药后,药物迅速吸收入血,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纹状体.血液、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纹状体细胞外液L-DOPA的达峰时间(t<,max>)晚于血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达峰浓度(p<,max>)小于血液.结论 清醒PD模型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药动学过程与血液相比存在时间滞后;血、脑药物浓度与给药剂量存在依赖关系,血液药动学行为不能完全反映纹状体中的情况.

  • 瘦素减轻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

    作者:韩铭;邓子辉;薛辉;李永明;颜光涛

    目的 探讨瘦素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所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用瘦素进行干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LDH法检测细胞损伤,台盼蓝检测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ctive caspase-3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了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瘦素干预后,细胞凋亡率降低约15%,细胞存活率提高约14%,细胞损伤降低率和死亡率,active caspase-3的浓度下降,Bcl-2/Bax的比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 瘦素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对瘦素可能参与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提供了证据.

  • 纹状体注射不同剂量6-OHDA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评价

    作者:于燕;王可;贾军;王晓民

    目的:纹状体内注射6-OHDA可用于制备帕金森病( Parkinson’ s disease,PD)模型,其在小鼠模型上的行为学、形态学及多巴胺水平的变化需要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小鼠右侧纹状体背外侧部立体定位分别注入4、6、8及10μg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动态观察各剂量组小鼠的基本生理状况。旋转行为和转棒行为可评价PD小鼠的运动症状;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可反映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检测多巴胺( 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并分析DA代谢率。结果除了10μg 6-OHDA组的小鼠体质量呈一过性下降,其他剂量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在6-OHDA注射一周后,各组小鼠均出现了持续性的异常旋转行为增加。此外,高剂量组(8μg及10μg)小鼠的转棒时间较低剂量组(4μg及6μg)小鼠明显缩短。 TH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低剂量组小鼠损伤侧丢失了约60%的多巴胺神经元及40%的多巴胺神经纤维;而高剂量组小鼠则有超过80%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70%的多巴胺神经纤维减少。各组小鼠损伤侧纹状体内的DA水平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也显著降低,与6-OHDA注射量具有剂量依赖性;而DA代谢率却出现了代偿性增加改变。结论纹状体内注射不同剂量6-OHDA均能引起一定程度的PD病理表型,其损伤程度与6-OHDA剂量相关,为研究PD不同病理阶段及其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模型。

  • 6-OHDA诱导过表达nurr1基因的SK-N-SH细胞凋亡

    作者:刘扬;赵咏梅;张海燕;李卫红;岳云

    比较自身不表达核相关受体因子(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1,Nurr1)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和过表达外源性nurr1基因的SK-N-SH/Nurr1细胞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的损伤反应,探讨nurr1基因在6-OHDA致细胞损害(死亡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基因转染细胞SK-N-SH/NURR1的nurr1蛋白及NURR1 mRNA的表达.细胞经不同浓度6-OHDA(50 ~100 μmol/L)作用不同时间(6、12 h),经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 flow cytometry,FCM)测定早期细胞凋亡比例.细胞经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75 μmol/L 6-OHDA作用6、12h,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因转染细胞SK-N-SH/Nurr1表达NURR1蛋白;经RT-PCR检测,基因转染细胞表达NURR1 mRNA,说明外源性nurr1基因在转染细胞内过表达.FCM检测结果显示,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SK-N-SH/Nurr1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SK-N-SH细胞(P =0.000),而100 μmol/L 6-OHDA作用6、12 h后,2株细胞均表现为毒性损伤.TEM显示,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后,部分SK-N-SH/Nurr1细胞出现了典型凋亡改变,而SK-N-SH细胞主要表现为毒性损伤.4.75 μmol/L 6-OHDA作用6、12 h,SK-N-SH/Nurr1细胞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000),而SK-N-SH细胞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促进6-OHDA诱导的SK-N-SH/Nurr1细胞凋亡,在低剂量(≤75 μmol/L)时,凋亡比例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时6-OHDA主要诱导细胞毒性损伤.

  •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目前对P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研究其发病机制还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都离不开PD动物模型.利血平模型是早建立的PD模型,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甲基苯丙胺模型、6-羟基多巴胺(6-OHDA)模型、1-甲基-4-苯基-1,2,4,6-四氢吡啶(MPTP)模型、鱼藤酮模型、除草剂模型等众多动物模型,其中以6-OHDA模型和MTPT模型应用较多.

  • 帕金森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成;袁圆;王璇;宋庆凯;代解杰

    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典型特征是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元丧失以及多巴胺缺乏相关的典型帕金森运动特征.动物模型在阐明PD的发病机制、测试新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啮齿类动物、树鼩和灵长类动物等采用不同造模方法所建立的PD动物模型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与人类有所不同.因此,在科学研究中选择所需使用的模型时必须仔细考虑.本文就主要神经毒素及转基因PD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24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