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肠“神经-免疫”网络的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干预脾气虚型克罗恩病机制研究的探讨

    作者:刘兴隆;贾波;闫华;祝捷;张丰华;彭腾;姜岑;林薇;莫书容;李晓红;岳美颖;钟强

    克罗恩病(CD)的发生与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因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是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改善生存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白术、茯苓配伍正好契合CD脾虚夹湿的常见病机,是治疗CD的核心配伍结构。前期研究显示白术茯苓汤可降低脾虚模型VIP、下调VIP受体、升高sIgA。为进一步明确神经递质及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联在CD发病中的作用及该方不同配比的干预机制,本课题观察了该方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型CD的“神经-免疫”网络相关递质及其受体功能、细胞因子分泌及“TLR4-NF-κB”信号转导的影响,为深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D提供相关参考与基础。

  • 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岳美颖;于海艳;周勤梅;潘媛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药对的挥发油成分,并考察白术、茯苓不同配比药对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茯苓单味药及其不同配比药对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文献资料比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在白术,茯苓,药对(1∶1),药对(1∶2),药对(2∶1)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6,22,30,29,41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3种,分别是亚油酸、棕榈酸和α-柏木烯.白术与3个药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共计有16个,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苍术酮,(-)-g-榄香烯,β-人参烯;而茯苓挥发油中仅有6个成分能被3个药对检测到,仅占茯苓成分的27%.结论:从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来看,3个药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来自于白术,不同配伍比例药对挥发油的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药对(2∶1)为明显,这可能与白术的用量增加有关.3个药对挥发油均有新的成分被检测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物理或化学的变化.

  • 当归-桃仁药对配伍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刘立;段金廒;唐于平;钱大玮;史旭芹;宿树兰;胡莹

    目的:探讨当归-桃仁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方法:基于自建的中医方剂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采用HPLC法分析当归-桃仁药对共煎液与单煎液不同配比中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采用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配伍效应及其作用特点.结果: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及其出现频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桃仁配伍有利于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效应成分的溶出;桃仁当归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桃仁单味药材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DPPH清除率增加;当归桃仁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当归单味药材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说明两者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论:当归-桃仁药对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中芳香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及苷类化合物苦杏仁苷的溶出;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和DPPH清除率增加,但各配伍比例之间差异不明显.

  • 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作者:樊克涛;闫海峰;代向东;邢蕾蕾;王怡

    [目的]研究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膏15 g/kg+腺嘌呤100 mg/kg+氧嗪酸钾300 mg/kg联合用药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组)、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组)、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组)、苍术∶黄柏1∶3组(苍黄1∶3组)、苍术∶黄柏3∶1组(苍黄3∶1组)、苍术∶黄柏1∶0组(苍黄1∶0组)、苍术:黄柏0∶1组(苍黄0∶1组)、阳性药组(别嘌呤醇15 mg/kg)。除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连续7 d给予酵母膏15 g/kg+腺嘌呤100 mg/kg灌胃造模,同时各比例组给予生药4.8 g/kg二妙丸,于后1 d灌胃1次氧嗪酸钾300 mg/kg 1次,1 h后取材,通过检测大鼠血清尿酸(BUA)、黄嘌呤氧化酶(XOD)、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大鼠尿液中尿肌酐(UCr)、尿尿素氮(UUN)、24 h尿量(24 h UV)、24 h尿酸排泄量(24 h UUA)水平,及肝肾质量和肝肾脏器系数,研究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妙丸各比例治疗组及阳性药组大鼠的BUA、XOD(除苍黄3∶1、1∶0、0∶1组)、SCr、24 h UV(除苍黄0∶1组、阳性药组)、24 h UUA、T-CHO、TG(除阳性药组)、HDL-C、LDL-C、肝脏质量及肝脏脏器系数(除阳性药组)、肾脏质量和肾脏脏器系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UCr(除苍黄1∶0组)、UUN(除苍黄3∶1组)水平(P<0.05或P<0.01),而大鼠ALT(除苍黄1∶2组)、AST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初步表明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具有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BUA、XOD水平并促进肾脏尿酸排泄、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其中苍黄1∶2组效果较为显著。

  • 芍药甘草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谢姗姗;丁良;陈亚青

    目的 观察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丸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利培酮)、B组40例(芍药∶甘草=1∶1,利培酮)、C组40例(芍药∶甘草=2∶1,利培酮),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后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8周、12周后,B组、C组与A组患者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组与B组患者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芍药甘草丸(芍药∶甘草=2∶1)相对于芍药甘草丸(芍药∶甘草=1∶1)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结论 芍药甘草丸能降低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但芍药甘草丸尤以2∶1的配比能大程度地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临床疗效.

  • 头孢噻肟与舒巴坦不同配比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金冬岩;李娜;张智洁;孙继梅;周秀珍

    头孢噻肟(cefotaxime,CTX) 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1].但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超广谱酶的出现,耐药菌逐年增多.舒巴坦(sulbactam,SBT)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本身只有很弱的抗菌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发挥抑酶增效作用[2].本实验对不同配比头孢噻肟、舒巴坦(1:1、2:1、4:1、8:1) 及头孢噻肟单剂进行了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旨在评价头孢噻肟与酶抑制剂舒巴坦组合用药的抗菌活性及其组方的合理性.

  • 光度法研究二甲基亚砜-水不同配比体系对硫氰酸钼(V)络合物的研究

    作者:马玲;梁玉珍;曲曾禄

    已有文献报导,二甲基亚砜-水不同配比条件下对硫氰酸钼(V)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二甲基亚砜-丙酮-水混合溶液对硫氰酸钼(V)络合物有稳定作用[2].本文进一步研究二甲基亚砜-水不同配比溶液对硫氰酸钼(V)的影响情况,并对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 黄芪与当归不同配比水提液对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作者:周春刚;陆曙;王书乐;张志斌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与当归不同配比水提液对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探讨当归补血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动脉内皮细胞株(RAOEC),通过ANGⅡ诱导RAOEC凋亡,不同配比当归补血汤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诱导凋亡改变,RT-PCR荧光相对定量检测AT1R/AT2R、Fas/FasL和Bcl-2/BAX mRNA水平变化,组间差异统计性分析采用Students T-test.结果 与ANGⅡ诱导组比较,黄芪与当归配比3∶1和5∶1组及缬沙坦(10-5 mol/L)和PD123319(10-5 mol/L)联合干预组能够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3∶1及5∶1组尚能显著下调AT1R、FasL和BAX mRNA表达水平,5∶1组还能显著降低AT2R mRNA表达水平(P<0.05),但Bcl-2 mRNA表达水平各组间均没有变化.结论 黄芪与当归不同配比水提液干预表明,黄芪与当归配比为3∶1和5∶1具有显著的抗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ANGⅡ特异性受体和促凋亡蛋白FasL和BAX的表达.

  • 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方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谢姗姗;于丽燕;宁征远;苏顺英;陈亚青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方治疗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芍甘组A、芍甘组B,每组均为4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雌激素(雌二醇、睾酮、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雌激素水平及 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3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组与A组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3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安全性方面:3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配比的芍药甘草方能明显降低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尤以2∶1的芍药甘草方能降低催乳素水平,并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临床疗效。

  • 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组织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姚琼;叶太生;黄蓓

    目的 通过拆方研究探讨当归补血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作用药物,并阐述其立法理论,为临床开发药物寻找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及黄芪、当归单方水煎剂喂养大鼠后提取含药血清,干预高糖刺激下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当归组、黄芪组、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组(共3组)进行3个时段实验对比,用MTT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高糖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5),而当归补血汤不同配比组和黄芪单方组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5),其中原方比例作用强(P<0.01).结论 当归补血汤能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的主要药物是黄芪,其立法理论在于补气,同时配伍少量当归,可使药效佳.

  • 参附注射液中间体及不同配比对心肌细胞ATP酶及相关离子的影响

    作者:徐菲飞;彭成;谢晓芳

    目的 通过探讨参附注射液中间体及不同配比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细胞内相关离子的影响,揭示参附注射液两种中间体佳配比.方法 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心肌细胞,分别给予附子提取物30μl·ml-1、红参提取物30μl·ml-1及附子:红参1∶2、2∶1、1∶1不同配比药液,作用1h,检测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ATP酶的活性及相关离子的浓度.结果 参附注射液中间体及各配比药液对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Ca2-ATP酶、Ca2-Mg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及细胞内Na+、Ca2+、K+、Mg2的浓度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以附子:红参2:1作用强,且与前期研究中参附注射液的作用一致,均能提高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提高Ca2+-ATP酶、Ca2+-Mg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Na+、Ca2+的浓度,提高Mg2+、K+的浓度.结论 参附注射液中间体及不同配比均对正常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作用以附子:红参2∶1强.

  • 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的临床使用与体会

    作者:杨芙蓉

    多层共挤膜输液袋俗称软袋,是继玻璃瓶、塑料瓶后输液产品体系中更为理想的包装.目前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有PVC塑料软袋和非PVC软袋两种,分外、中、内三层,非PVC软袋的三层结构由苯乙烯、乙烯和丁烯共聚物等以不同配比组成.我院自2004年使用多层共挤膜输液袋以来,由于其密封性好,储运便捷,用后处理环保等特点而深受临床青睐,但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瓶装输液时代所未曾出现过的,现结合临床使用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 当归补血汤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寿迪文;马伟斌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当归补血汤进行5种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1∶1、1∶2、1∶5、1∶7、1∶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阿魏酸以及芒柄花素分别进行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检测.结果:对照样品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均满足标准;随着黄芪配比上升,黄芪甲苷、阿魏酸、芒柄花素含量上升,至1∶5(当归∶黄芪)时达高值,后逐渐降低.结论:当当归补血汤内当归与黄芪配比为1∶5时,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的含量高,可保证配方药效充分发挥,需引起临床重视.

  • 头孢哌酮及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刘国成;柯红;刘刚;崔洁;王宏斌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CPZ)及不同配比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CPZ及不同配比CPZ/SBT(1:1,2:1)对90株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MIC范围(MICr),MIC几何均数(MICg),50%抑菌浓度(MIC50)、90%抑菌浓度(MIC90),描记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结果 不同配比CPZ/SBT的MICg,MIC50,MIC90均较CPZ明显下降,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比CPZ左移,但不同配比CPZ/SBT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CPZ/SBT可明显提高CPZ的抗菌作用,1:1配比的CPZ/SBT与2:1配比者抗菌活性相似,使用2:1配比的CPZ/SBT较1:1配比者更安全、经济.

  •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结肠P物质及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

    作者:贾波;岳美颖;刘兴隆;李晓红;钟强;张丰华;祝捷;闰华;彭腾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结肠黏膜SP和血清IL-8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气虚CD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S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P、IL-8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和B7组(白术∶茯苓=18∶9)S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6组、B7组血清IL-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B6、B7剂量配比组能显著降低脾气虚CD模型SP,下调IL-8水平,减轻结肠炎症反应,发挥治疗CD的作用.

  •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治疗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的疗效差异性浅析

    作者:贾波;李晓红;刘兴隆;张怡;张晓丹;吴贤波

    克罗恩病的发生与“神经-免疫”网络密切相关.我们从细胞因子、“神经-免疫”相关递质及“TLR4--NF-κB”信号转导三方面考察了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干预脾气虚型克罗恩病的机制.结果表明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上述三方面的调节具有差异性,B5和1B6组较全面,尤以B6组为显著.为探索组方配伍比例的基本规律,课题组对白术茯苓汤的配伍比例进行了回顾性文献研究.资料显示含有白术茯苓汤治疗“下利”的方剂共397首中,配伍比例涉及9类,其中白术、茯苓等比配伍的方剂共218首,占总体的54.9%.依据中医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本文初步探讨了该方不同配比治疗脾气虚CD大鼠疗效的差异性,认为B6组之配比(白术茯苓15:12)接近等比配伍,体现了益气健脾以治本,燥湿渗湿以治标,标本同治,治本为主的治疗原则,故而疗效较著.

  • 虎杖与茵陈不同配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及部分机制研究

    作者:程希;蒋学华

    目的:痛风属于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拟建立成熟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考察虎杖与茵陈不同配比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60只,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秋水仙碱1 mg/kg组),虎杖配茵陈1∶1(5g/kg)组、1∶2(7.5 g/kg)组、1∶3(10 g/kg)组,各组10只,以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绕线法检测各组大鼠右后足踝关节的足趾容积,测量治疗前后足趾容积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指标的含量变化,RT-PCR检测TLR2、TLR4基因的表达.结果:HE染色法显示,虎杖与茵陈不同配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炎症状况有所改善,其中1∶3配伍组在病理组织变化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足趾容积结果显示,虎杖与茵陈1∶3组优于其余各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较高,虎杖与茵陈不同配比均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且1∶3组优于其余各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虎杖配伍茵陈为1∶3组的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较其余配伍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虎杖配伍茵陈为1∶3时能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发挥治疗作用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TLR4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断信号转导通路,降低炎性因子释放,达到抗炎的作用.

  • 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抗菌与抑酶作用

    作者:杨新云;方治平;王浴生

    本研究对AMX/SBT 1:1、2:1、4:1和AMX单用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药效学评价.不同配比AMX/SBT对200株临床分离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较AMX单用强2~128倍,以2:1为佳.AMX与SBT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均优于各单药;对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SHV型酶菌株;对质粒介导的ESBLs菌株TEM-3、TME-5、SHV4、SHV-5强于母菌TEM-1、TEM-2及SHV-1.其中AMX/SBT 2:1略强于AMP/SBT 2:1,与PIP/TAZ 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经甚至不敏感,AMX/SBT等合用则对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

  • 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淑华;欧珍蓉;黄秀华

    本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1∶1、2∶1、 4∶1、8∶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产酶金葡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 阿莫西林与舒巴坦联合的抗菌作用及对β-人酰胺酶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杨新云;尹华熙;吴玉新;洪诤;王浴生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AMOX/SBT)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并与其他抗菌药比较.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临床分离鉴定的产酶菌株(200株)及标准产酶株(16株)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体内抗菌实验按Bliss法用NDST软件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值及95%可信限;对标准产β-内酰胺酶菌株用超声波碎法提取粗酶,比较各药的相对水解率.结果不同配比AMOX/SBT对200株临床分离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较AMOX单用强2~64倍,以2∶1为佳.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