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犬全髋关节置换模型的构建

    作者:李志昌;肖冲;李儒军;高虹;林剑浩

    背景:在众多个髋关节置换动物模型中,犬因其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及易于管理、饲养的特点而倍受青睐.目的:在德国牧羊犬上建立并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模型.方法:德国牧羊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骨水泥固定组,生物固定组.空白对照组仅行手术入路操作,后两组分别行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固定全髋关节置换.分别于术后即刻、3,6,12个月X射线观察植入物形态.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动物术后恢复好.骨水泥固定组中2只动物发生股骨骨折,继发伤口感染:2只动物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1只动物骨水泥由臼底渗入盆腔.生物固定组中3只动物发生伤口及假体周围感染:1只术后反复发生脱位.其余实验组动物术后恢复好,步态堆本正常,术后即刻、3,6,9及12个月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2/22),总感染率32%(7/22).说明犬全髋关节置换模型是一个稳定的,成功率较高,可重复的动物模型.

  • 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作者:张海宁;吕成昱;徐浩;王英振

    背景:与以往大直径股骨头的高磨损率和高髋臼松动率相比,新一代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磨损,低脱位率等优点.目的:评价应用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单侧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资料.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置换前49.5分改善为置换后92.5分,优良率为96%,总体满意率为96%.置换前后及随访时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不良反应.说明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短期内无明显肾功能变化.

  •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髋关节假体置换5年:21例全部随访评价

    作者:韩亚芳

    背景:金属对金属全髋假体因其具有良好的活动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髋关节假体置换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04/2005-06在河北省大城县第二医院骨科行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的21例中青年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金属对金属大直径髋关节假体置换,由同一医生通过门诊复查、电话以及信函等方式进行随访,统计置换后5年患者患侧髋关节Harris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和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与结论:5年随访时21髋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4.3±1.6)分,均达到优水平,患侧关节屈曲(111.2±14.3)°、外展(40.3±3.4)°、内收(23.5±2.4)°、外旋(54.8±3.7)°、内旋(20.9±2.1)°,且未发现关节脱位者,1髋出现轻度骨溶解(4.8%),2髋出现植入物松动,2髋出现髋关节周围疼痛,且均发生在置换后6个月以后,持续超过5年以上.说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中期稳定性好,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效果佳,且疼痛发生率低,尤其是对于中青年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马琼;李正凤;张述萍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表而置换与传统的全髋置换相比,假体具有全新的界面材料,磨损颗粒产生较少,髋关节活动幅度增大等优点[1],对于股骨头坏死和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年轻及活动量较大的髋关节患者,可同时达到解除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

  •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响与髋臼外展角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建军;焦文学;李炯

    背景从以往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若选用陶瓷对陶瓷假体,异响的发生率很高。这种情况在某些金属对金属假体中也有相关报道,尤其是那些运用大直径股骨头和金属对金属聚乙烯夹层的假体,大家认为异响是由不同的假体和患者自身的特点引起的。目前的文献尚没有阐明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响的发生率或者原因。目的:我们的目的如下:(1)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响的发生率;(2)异响的发生率是否与性别相关;(3)异响的发生率与髋臼外展角是否相关。方法:我们收集并评估了2003年3月份到2009年12月份539名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假体的特点,如髋臼杯外展角的测量。短随访时间为28个月(平均68个月;范围36个月到106个月)。结果:分析显示,542例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中,有8例(1.5%)术后发生了异响,其中五名女性患者,两名男性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双侧均有异响)。患者术后发生异响的时间平均为23个月(范围6个月到84个月),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异响(占据了6/8)。542例金属对金属术后髋关节中,291例髋的髋臼外展角等于或者小于45°,没有出现异响;251例髋的髋臼外展角大于45°,其中8例出现了异响。术后出现异响的患者相比没有异响的患者有着更大的髋臼外展角。结论:我们的发现表明女性患者和有着更大髋臼倾斜角的患者,在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响的发生率更高。

  •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动态边缘接触力学行为

    作者:程倩;王元培;田波;刘孝光;王凤才

    目的 研究球面共型接触人工髋关节在股骨头动态位移条件下的边缘接触力学行为.方法 基于所发展的有限元球面网格数据模型,动态模拟分析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在给定生理位移工况条件下的接触行为和可能诱发的边缘接触现象.结果 数值模拟表明,随着动态位移载荷的增加,关节接触面压力合力的垂直分力和水平分力都有上升趋势;在边缘接触过程中压力合力的垂直分力比非边缘接触情况变化趋势要缓慢,但相应的水平分力增大趋势更显著.此外,边缘接触与非边缘接触对应的接触压力分布形态与接触区域也各不相同.结论 金属对金属人工关节髋臼相对股骨头过大的倾斜状态极易引起边缘接触,动态边缘接触情况下,将导致股骨头向髋臼内侧产生相对滑动及附加磨损的可能,这对临床人工髋关节磨损评估与关节制造发展提供了分析依据.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边缘接触效应

    作者:程倩;田波;王元培;赵三星;陈晓明;王凤才

    目的 研究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不同行走姿态下的接触力学行为,特别是大幅度运动可能导致的边缘接触效应.方法 建立球面共型接触的髋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髋臼相对股骨头的倾斜状态和对股骨头施加恒定竖直方向载荷相结合,等效模拟分析人工髋关节不同行走姿态下的接触状态.结果 髋臼相对股骨头倾角在小于约60°范围内增加时,其对应的大接触压力呈下降趋势,接触面积有所增大;当倾角超过80°范围时,关节接触区域因靠近髋臼边缘,大接触压力位置由初始接触点向髋臼倾斜方向移动了约6°~9°的位置,用以满足压力分布合力与外载荷的平衡,接触压力和分布范围有所增加.结论 髋臼相对股骨头较大倾斜状态极易引起不同的边缘接触现象,置换人体髋关节产生的边缘接触问题需要引起临床外科和关节制造上的重视.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的磨损预测

    作者:胡铮铭;王元培;田波;程倩;赵三星;王凤才

    目的 发展复杂动态载荷与瞬态运动条件下的球面共型接触硬对硬人工髋关节的磨损预测模型,并用于典型的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在复杂三维生理运动条件下的磨损预测研究.方法 建立有限元模型用于接触力学问题求解,采用固定-跟踪法( fixed-tracked method)完成具有三维欧拉运动的人工髋关节双侧界面动态磨损几何再现及相应的接触与磨损问题模拟的数值交换.结果 磨损预测表明,磨损导致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接触界面几何由球面向非球面过渡,接触区域随磨损周期而增大,接触压力变化趋于平缓、大接触压力逐渐减小.结论本研究所发展的三维复杂动态、具有双侧界面几何磨损变化的人工髋关节磨损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进行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磨损数值预测模拟实验,为认识人工髋关节磨损机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夏庆;陈统一;姜晓幸;姚振钧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对16例患者17个髋关节(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4个,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个)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行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平均随访58.2月。结果所有患者没有一例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表面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16个髋关节的术后情况表示非常满意。Harri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44(31~52)分提高到术后的91(79~96)分。结论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不失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年青患者为保存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 自控式缓释系统治疗大鼠体内铬、钴离子异常增高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桂文;葛雨庆;刘杨;刘锋

    目的:构建一种自控式缓释系统,能持续、有效地控制大鼠体内异常增高的铬、钴离子.方法:制备负载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的缓释系统.通过膝关节腔注射铬钴钼(CoCrMo)纳米微粒悬液构建体内铬、钴离子升高的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EDTA溶液(EDTA组)、二氧化硅微球空载体溶液(空载组)及载有EDTA的自控式缓释系统溶液(载药组).在此过程中继续注射纳米颗粒悬液,观察大鼠血清铬、钴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短期内EDTA组和载药组金属离子浓度均显著降低.而随着时间延长,EDTA组大鼠血清金属离子浓度迅速回升,载药组则保持相对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种自控式缓释系统能持续有效降低实验动物体内异常增高的金属离子,为治疗金对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离子的异常增高提供选择.

  •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早期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雷鸣;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7例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PVNS实施了滑膜切除+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康复锻炼.手术前后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7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14.6±2.4)个月.患者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股骨颈骨折及明显骨溶解等并发症,关节活动度90°~130°,可从事日常生活,未出现复发症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5.2±7.8)分改善至术后(95.8±2.6)分.结论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结合滑膜切除术早期能有效改善髋关节PVN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金属对金属大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刘君;徐皓;陈建梅;姚晓东

    目的 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金属对金属大头(L-MoM)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行小切口 L-MoM THA 12例(小切口组),传统切口L-MoM THA 10例(传统切口组).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臼及股骨假体的位置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疼痛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总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术后疼痛情况轻,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较高.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髋臼角度测量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L-MoM THA可取得与传统切口L-MoM THA相当的疗效,且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 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报告

    作者:李朋;史占军;管明强;肖军;王健

    [目的]探讨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于2003年8月-2005年12月行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30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并检测血铬浓度和肾功能情况.[结果]23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年(2.5~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3.4分.3髋(11.5%)形成透亮带;1髋股骨形成局灶性骨溶解.1例术中坐骨神经受损,2.5年后除趾背伸肌力较弱外其他均完全恢复.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制理想,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但X线检查未见松动迹象.无一术后发生脱位、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平均血铬浓度为0.82 μg/L(0.020~0.140 μg/L),较正常参考值(0.007、0.109)无明显升高,未发现因血铬浓度升高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结论]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但有必要做进一步随访,以了解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程度与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疗效的关系

    作者:茹江英;刘璠;胡玉华;王长峰;胡传亮

    [目的]探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塌陷程度与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metal-on-metal hip resurfacing, MOMHR)疗效的关系,为术前合理选择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从2003年11月~2006年9月,先后对27例(36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conserve plus, wright),平均年龄43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的建议分类法,将手术病例分为ⅢA、ⅢB、ⅢC、Ⅳ期四组,并分别进行术前、后的Harri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术前后膝关节屈曲度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测量及X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9.6个月(16~50个月).后一次随访时,36髋中3髋发生轻微疼痛,1髋严重疼痛.X线结果显示2例髋臼假体周围1、2区可见透光区;1例股骨假体松动而行全髋置换(THR)翻修术;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但未见假体松动迹象,全组无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狭窄及假体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ⅢA+ⅢB期组在Harris评分、疼痛发生及双下肢长度差异方面的恢复程度均显著高于ⅡC+Ⅳ期组(P<0.05),而在屈曲度改善方面ⅢA+ⅢB期组却显著低于ⅢC+Ⅳ期组(P<0.05).[结论]对于ARCOⅢ、Ⅳ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塌陷程度≤4 mm且未累及髋臼病变的病例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的早期疗效较为满意.

  • 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作者:沈彬;裴福兴;杨静

    人工髋关节分为股骨假体与髋臼假体两部分,在人工关节发展的初期,这两部分都由金属构成.后来的研究发现,金属对金属具有很高的摩擦系数,而摩擦所产生的金属颗粒能导致极高的假体松动率.

  • 金对金全髋置换治疗中年患者晚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作者:刘晖;姚建锋;张育民;许鹏;马建兵;秦四清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年患者晚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9月对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3例(36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年患者,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82岁(45~59岁).双髋同时置换3例,单髋置换27例.假体均采用Corin公司的Optimom金属对金属轴承全髋关节置换系统.[结果]3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2.6个月(18~30个月).Harris 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分(24~83分)提高至随访末期的93.2分(91~96分).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发现髋臼和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骨溶解,无异位骨化形成.[结论]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中年、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满意.

  • 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

    作者:茹江英;胡玉华;刘璠;王长峰;兰海峰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MMSA)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的应用该技术.[方法]从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18例(23髋)患者行混合型MMSA术(Conserve Plus,Wright),其中股骨头坏死12例、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和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3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并做了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术后疼痛发生评估及X线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8个月(14~24个月).23个患髋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从术前46(32~51)分到术后1年的85(58~96)分,后一次随访时为93(61~100)分.2例术后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Charnley C组),无严重疼痛报告.X线显示: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但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发现有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作为THR术前的过渡性术式,MMSA术为治疗年轻的或术后对活动量要求较高的年老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法.其早期疗效令人满意,但中、长期临床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近期疗效

    作者:郝鹏;裴福兴;沈彬;杨静;周宗科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5~6月,对12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13个髋关节进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0~59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均为半脱位型.髋臼侧采用真臼位置重建,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术中失血平均387 ml,术后引流量平均200 ml,肢体延长平均9 mm(术前短缩平均14mm).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股骨颈骨折、脱位、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全部随访12~1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平均髋关节活动度屈曲由106.7°增加到120°,外展由25.8°增加到46.4°,外旋由20.8°增加到45°,内旋由3.3°增加到28.6°,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2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6分.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人工髋臼平均外展角为39°,股骨头中心柄与股骨干夹角平均141°,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9 mm,内移11.5 mm.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89.5%,宿主骨与假体之间未见透亮线.[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半脱位型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应用前景,其远期疗效及其他类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李进;刘国辉;杨操;王晶;刘先哲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 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朱建炜;刘璠;董启榕;李帅;吴全明;侍德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5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