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根据氯吡格雷细胞色素P45酶2C19(CYP2C19)基因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临床预后进行比较.方法 入选296例行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血小板基因检测组(n=150例)和常规治疗组(n=146例),其中基因检测组患者均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根据基因型给予氯吡格雷剂量加倍或换用替格瑞洛;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6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死亡和(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34%和4.11%、0.67%和3.41%(P< 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4%和2.05%(P> 0.05).结论 根据CYP2C19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降低ACS患者PCI术6个月后支架内血栓和MACE的发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局部血管炎症、内皮功能不良、血管痉挛、血流剪切力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纤维帽破裂,激活血小板进而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的一组进展性疾病谱,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ACS发病的核心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抗栓治疗进展
冠心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闭塞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实施,使得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即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再狭窄,可能与支架种类、置入技术方法、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机体状况、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药物抵抗等因素有关.如何预防并积极实施合理抗栓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抗栓治疗分为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两部分,本文就PCI术后抗栓药物的种类、机制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
PCI围术期抗血栓治疗的再思考——《中国PCI指南(2016)》解读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1].然而由于PCI操作中血管内膜损伤的促血栓作用,加之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本身存在严重的血栓负荷,均会促使支架内血栓形成,使PCI治疗功亏一篑,甚至导致比PCI术前更差的临床结局[2].因此,PCI围术期的抗栓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减少PCI后血栓事件、抑制局部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
CHARISMA试验——抗血小板治疗的新研究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06年年会报道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新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对照研究(CHARISMA),这项大型临床研究超过15 000人参加,由全球26个国家共同完成.试验的全文在2006年4月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内科的急症,包括ST段抬高的ACS[大部分进展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l)]和非ST段抬高的ACS,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l).对于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的强化内科药物中,抗血小板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ACS的疗效与安全性.
-
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病情恶化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偱证医学已充分证实.对于发病机制中存在低灌注和栓塞的扩容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缺血核心部位周围存在保持部分能量代谢的低血流灌注区域,即所谓的缺血半暗带,阻止梗死进展.本研究探讨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病情恶化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
血小板功能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血小板功能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基于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这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血小板功能监测+抗血小板治疗),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临床进展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选择核心期刊进行综述.结果:分析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具有较大的用药风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治疗中加强用药教育,能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用药安全性提高.结论:作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两组:替格瑞洛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1年;氯吡格雷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6个月、1年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结论: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水平。
-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
从药物治疗的机理来讲,目前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抗凝、降纤、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扩张血管及中药活血化瘀等药物,均有改善周围循环的作用,均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但由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性质是一种慢性渐进性发生发展的疾病,除非在遇到周围血管急性病变的情况,如急性血栓形成等以外,多以抗血小板、扩张血管及中药活血化瘀等药物来防治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
谈"脑梗死的治疗"
脑梗死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急性脑梗死应重视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
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2例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或全身抗凝治疗,但卒中发生率依然很高.一项研究表明,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仍有50%的患者复发[2].
-
浅谈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局部反映,下肢AS是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早期标志,其危险性与冠心病是等同的.基于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更新了的指南中二级预防策略西医对下肢AS的非介入性治疗制定了戒烟、运动、合理饮食、保持正常体重;控制血糖、血压、胆固醇,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干预措施.
-
西医抗血小板治疗的困惑与中医治疗的启示
西医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靶点就是抗血小板聚集,无抗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的内容和作用,中医在抗血小板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补气化瘀法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时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改善颈动脉硬化.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 补气化瘀法 抗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 -
血栓弹力图在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在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禁忌症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及对症等治疗.对照组不行TEG检测,试验组口服阿司匹林1周后应用TEG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改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1周后应用TEG检测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血小板抑制率改善情况.对存活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行TEG检测的100例患者中有43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改为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率由(27.24±11.32)%提高到(41.70±21.51)%,但仍有17例患者同时存在氯吡格雷抵抗.(2)随访6~15个月后试验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vs 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可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
-
急诊颅脑手术合并心脏支架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功能1例报告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进展极快,后期并发症多,治疗颇为复杂,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合并冠心病支架术后长期服用双抗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密切监测血小板聚集试验以平衡预防出血与心脏事件之间的矛盾极为关键.现报告动态监测血小板功能应用于急诊颅脑手术合并心脏支架术后患者1例.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聚集试验 手术 -
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二例
例1女,29岁.正常分娩后23 d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少尿,于2004年7月8日入院.实验室检查见表1,临床诊断为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病程第4天突然出现胸痛,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血浆置换、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液透析治疗,针对心肌梗死行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起病第3周开始尿量增加,实验室指标改善.8个月随访时,除尿潜血2+、血红蛋白105 g/L之外,其他指标基本正常.
-
血小板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成熟过程中脱落的无核细胞碎片,其通过黏附、活化、释放、聚集等一系列功能活动,在止血和血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石.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止血功能外,血小板同时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进而参与脓毒症、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临床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在抗栓同时表现出抗炎抗肿瘤效果,传统抗血小板治疗展现出全新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血小板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与出血事件的影响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使用氯吡格雷及停用氯吡格雷时间对围手术期出血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3年07月到2005年0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CAJBG患者2021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氯吡格雷分为未使用组(n=1542)和使用组(n=479).根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时间将使用组分为停用<5 d组(n=154),5~7 d组(n=183)和>7 d组(n=142).回顾性分析各组间院内MACCE事件和围手术期出血及输血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未使用和使用组的围手术期出血及院内MACC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用<5 d组,5~7 d组和>7 d组三组院内MACCE事件、所有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以及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与全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大出血发生率和输注血小板量存在显著差异,停用<5 d组明显高于停用5~7 d组[47.8%vs.31.9%P<0.017;(0.08±0.38)U vs.(0.00±0.00)u,P<0.017]或>7 d组[47.8%、vs.20.3%P<0.017;(0.08±0.38)Uvs.(0.00±0.00)U P<0.017],停用5~7 d组与7 d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并不增加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并停药时间不足5 d围手术期大出血发生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