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合理使用引流管

    作者:汪建平

    目前外科引流管的使用仍不规范,各医生对引流管的使用仍然有不同的意见,对引流管放置的指征,引流管放置的原则,引流管的恰当选择,引流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引流管的术后管理等方面仍缺乏规范指导,以致外科医生在应用引流管时无据可循.

  • 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窦科峰;张毅

    肝脏移植作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已被社会各界所接受.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日趋成熟以及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肝移植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已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本中心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时间长已达10年以上).

  • 三例肺移植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康明强;林若柏;林培裘;林江波;陈舒晨;陈椿;林峰;翁钦永;郭永正;林英;李伟

    自2005年6月以来,本院先后为3例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2例单肺移植术和1例双肺移植术.我们通过分析这3例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管理的不足,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 加强肾移植术后管理,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

    作者:凌建煜

    由于对肾移植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的了解日益深入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优化,目前肾移植的短期效果与上一个世纪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国肾移植术后人、肾1年存活率超过90%的单位比比皆是,但无论国内外,移植界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

  • 胆道闭锁治疗研究现状

    作者:曹志清;汤绍涛;阮庆兰

    胆道闭锁(bliary atreasia,BA)是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常见的病因,以进行性胆管破坏和肝纤维化为特征性病理改变,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儿将在短期内死亡,发病率以我国和日本较高.目前对BA患儿常规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是Kasai手术,虽然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患儿术后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长期存活率仅为50%~60%.随着人们对BA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BA的治疗研究也从多方面展开,包括提高BA患儿早期诊断率、完善和改进手术、优化术后管理、开展小儿肝移植、通过分子生物手段阻断BA病理进程等.现将近年来对胆道闭锁的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1列的术后管理体会

    作者:黄珂;王丽红;何重香;贺学宇;王彦峰;叶少军;叶啟发

    总结1例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患者术前髂血管彩超显示血管通畅,术中发现髂外静脉闭塞,行供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针对手术方式的特殊性给予针对性的术后管理,包括个性化心理指导;特殊体位、用药指导;出血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患者病情好转,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门诊随访肾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 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术后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平;霍彦;路捷

    收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结直肠外科术后应用快速流程的相关文献,对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术后管理的应用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 丁氏痔科关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管理的经验

    作者:吴燕兰;王业皇

    王业皇(1956-),江苏南京人,师从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泽民教授,系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丁泽民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30余载,为江苏省名中医,南京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提出“分段黏膜切除吻合”治疗脱垂性痔病,创立了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微创手术),改变了以往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手术)常用的荷包缝合方法.

  • 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手术后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汪晓东;谢尧;肖军;李立

    笔者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结直肠外科手术后管理快速流程的相关文献,对结直肠外科术后快速流程的运作进行了综述,包括:避免常规放置胃管、早期经口饮食、早期拔除尿管、限制液体入量、有效的术后止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遵守,严格的出院标准、充分有效的随访等措施,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手术后管理可有效地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安全可行.

  • 地市级医院开展肝移植的经验(附11例报告)

    作者:甄作均;陈焕伟;苏树英;许卓明;彭翔;计勇;周永辉

    目的:总结在地市级医院开展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从1999年12月~2001年4月间对4例肝炎后终末期肝硬化、4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对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硬化患者施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全组成功9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长已存活超过9个月.结论:在地市级医院开展肝移植初期专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应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条件较好的受体;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与正确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 6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管理

    作者:赵诗萌;杨妮;蔡栩栩;刘春峰

    目的 探讨6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6年9月该院ICU病房收治的术后直接转入的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28例,对其术后处理方法和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28例,痊愈26例,死亡2例,死亡率7.2%.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4例(14.3%),心脏衰竭6例(21.4%),肺炎5例(17.9%),败血症2例(7.1%),脑缺氧发作2例(7.1%),肺不张1例(3.6%),肺大泡1例(3.6%),肠穿孔、中毒性肠麻痹、腹膜炎1例(3.6%).结论 加强小婴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术后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合理使用呼吸机,维持术后循环系统的稳定,严格的液体管理,可提高疗效,降低婴儿先心病的死亡率.

  •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焕伟;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计勇;吴敏

    目的总结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从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结果全组存活5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腹腔内出血、肺感染、胸腔积液、ARDS、急性排斥反应、高胆红素血症、下腔静脉狭窄等.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较多;术中正确的手术操作,彻底细致的止血,术后凝血功能的调控,感染及肾功能不全的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对症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等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移动医疗技术在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薛召;朱皓阳;胡良硕;王博;吕毅

    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是影响移植手术成败和受体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常规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并不能完全满足器官移植受体术后自我管理需求.移动医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提供了新方法.移动医疗技术凭借其设备普及性、移动性和便携性等优势,利用加载于智能终端设备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实现器官移植受体与医师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对改善受体术后治疗依从性、病情监测质量、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受体出院后到医院的随访次数和住院时间,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基于此,本文就移动医疗技术概述、移动医疗技术在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的研究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提供参考.

  • 功能性单心室患者38例双向 Glenn 手术的术后管理

    作者:邝素华;马伦超;杨超;陆国梁;廖胜杰;张英元;任晓山;翁丽芳;方剑;梁庆;谢少波

    目的:回顾性总结双向Glenn手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的术后管理经验。方法38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男19例,女19例。年龄7个月至20岁,中位年龄3.5岁,体重5.6~56 kg,平均(15.4±10.7)kg,其中27例在非体外循环完成保留前向肺血流双向Glenn手术,11例需体外循环支持。术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SpO2、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变化,颈内静脉持续监测上腔静脉压估测肺动脉压,抗血小板或抗凝防止吻合口处血栓形成,处理可能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因素,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经皮SpO270%~98%,平均(86.0±8.6)%,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出现并发症共14例,无并发症有24例。术后并发症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术后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引流量明显增多,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保留前向肺血流的双向Glenn手术能提高患者SpO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安全用于无法解剖纠治功能性单心室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加强降低肺阻力、促进上腔静脉回流,可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动脉导管未闭微创封堵手术及术后管理

    作者:邝素华;马伦超;陆国梁;杨超;张英元;方剑;任晓山;梁庆;谢少波

    目的:总结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微创封堵动脉导管手术及术后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成功完成封堵手术,全组无术中中转开胸及输血,术后无封堵器脱落、溶血、心律失常、二次开胸等并发症。全组随访1~10个月无并发症,出院后返院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结论经左胸胸骨旁途径微创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优质的术后管理配合保证手术成功及促进术后康复。

  • 老年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年士艳;冯磊

    躁动是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指患者在清醒或不清醒状态下不自主的运动,这种现象给术后管理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术后躁动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老年患者较少见,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2].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术后入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室的患者也以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加上并存疾病较多,术后躁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不良后果,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 动态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管理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阳;林少鹏;詹锡康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饶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高血压脑出血单元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态监测TNF-α以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连续观察4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TNF-α血清浓度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出血评分进行总体疗效评价;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血清TNF-α浓度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1.36±2.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4±1.42)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7 d TNF-α浓度为(79.34±21.65)pg/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9.28±12.09)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82±5.4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96±6.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TNF-α有助于适时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还可以缩短病程,因而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管理.

  • 老年妇女阴式手术的术前术后管理

    作者:王静娟

    老年妇女因子宫脱垂或阴道壁脱垂,常需行阴式手术.其卵巢功能衰退,愈合力差将直接影响手术预后.为此,对我院3年中12例老年妇女阴式手术的术前术后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 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管理

    作者:李卫华;刘津英;李敬诚

    [目的]总结57例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治疗术后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和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出现了相关问题,包括:6例(10.52%)穿刺点血肿,4例(7.02%)低血压及心率减慢,1例(1.75%)高灌注综合征,2例(3.50%)缺血性卒中,2例(3.50%)焦虑伴失眠,1例(1.75%)穿刺点剧烈疼痛,1例(1.75%)腹胀、恶心、呕吐,予恰当的处理后症状消失出院.[结论]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末后管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作者:吴传有;刘长安;李生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德国外科医生Kausch在1909年首次实施[1].Whipple等[2]于1935年报告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案之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就成为壶腹部肿瘤外科治疗的选择方式.而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作为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术后管理的提高,已经使胰腺切除术后死亡率减少到5%以下,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改变很小,仍然在30%~40%范围[3-4].术后胰瘘、腹腔出血、腹腔脓肿形成以及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时有报道.术后胰瘘依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5],其发生率从2%~40%不等[5-6].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需要药物或再次手术干预,以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141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