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完全胸腔镜下肺癌155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李向楠;潘雪;侯晓旭;赵松;王鹏

    自胸腔镜应用临床至今,历经不同技术改进,已经逐渐被胸外科医师所认同[1-2].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 1月采用完全胸腔镜治疗155例肺癌患者,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

  • 对于全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大方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技术手术器械的渐渐完善,加上医生手术操作手法的不断成熟,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在治疗肺癌上收到了很大成效。通过对全胸腔镜微创肺癌手术和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从手术方法、术后创伤以及恢复快慢等方面来进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的临床分析。

  • 3例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作者:黄爱华

    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胸腔镜手术在心脏外科的应用已成为必然.2011年5月我院完成了3例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与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例中男2例,女1例,12~20岁,平均年龄(15±2)岁.其中,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除心脏疾患外,无其他系统疾病.

  •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龙超众;冯耀光;贺大璞;王元星;吕小林;旷文安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5.0 h,平均(3.8±0.5)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46 min,平均(29.8±8.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6~108 min,平均(80.6±11.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5~8 h,平均(6.0±0.8)h;胸腔引流量100~260 ml,平均(150.0±35.0)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6.5±1.2)d。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有1例患者腹股沟伤口脂肪液化,予以加强伤口换药处理;1例患者胸腔积气,予以穿刺后好转;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粘连改为胸腔镜辅助,患者恢复顺利,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8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 前倾左侧卧位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作者:潘铁文;吴彬;徐志飞;赵学维;钟镭;薛磊;孙光远;唐华;陶显东

    目的 探讨前倾左侧卧位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于前倾45°左侧卧位行全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位行开腹或腹腔镜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12例腹腔镜游离胃后,正中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 总手术时间174~ 325m in,平均247m in;总出血量100~800mL,平均250mL.共清扫淋巴结472枚,平均每例14.75枚;术后住院8~32d,平均12.6 d.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颈部吻合口漏3例,声音嘶哑3例.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81.25%.结论 前倾左侧卧位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技术是可行、安全的.近期疗效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相比无显著差异.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王彪;唐震;刘学刚;刘以尧;王祖义;贡会源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2月选取该院40例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42例开胸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胸腔镜组在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均显著小于开胸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总引流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开胸组.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达到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同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围术期并发证少等优点.

  • 电视胸腔镜下早期肺癌切除术后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戴聪军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早期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08年3月1日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15例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远期随访,随访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15例电视胸腔镜下早期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3及5年累及生存率分别为87.0%和80.9%.肿瘤大小、术前TNM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术后化疗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NM分期和术后是否行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通过对相关预后因素的分析,TNM分期和术后是否行化疗方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围术期状况及远期生存状况研究

    作者:侯量;朱佳龙;顾国军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后的围术期状况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19例 NSCLC 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围手术期指标、病理结果及随访资料。结果全部患者中9例(7.0%)患者中转开胸,中位手术时间、中位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70 min(65~440 min)、90 ml(15~3000 ml)、(32.9±16.3)h,术后引流时间、引流总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7±3.2)d、(1690.0±410.5)ml 和(9.2±4.0)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术后病理类型:腺癌96例,鳞癌19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2例。出院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5个月(0~102个月),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0%和17.6%。患者的1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85.3%和79.5%,3年 OS 和 DFS 分别为69.8%和64.8%,5年 OS 和 DFS 分别为60.8%和58.6%。各分期患者的复发转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了Ⅲ a、Ⅲ b 及Ⅳ期的 OS 和 DFS 略低外,其他分期的总体生存状况相近。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对 NSCLC 患者的远期疗效较理想,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胜中;谭今;向波;蒋露;曾富春;张晓慎;于涛;黄克力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60岁心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7月于该院接受了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60岁心脏疾病患者14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右侧股动、静脉+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第3~5肋间隙分别戳孔1个,全胸腔镜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单极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内口缝闭术等手术操作.结果 全组无中转前正中开胸,无死亡,均痊愈出院.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30.71±34.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9.14±36.08)min,手术时间为(252.50± 80.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8.93±5.40)h,术后ICU停留时间为(24.93±16.08)h,术后住院时间为(9.93±3.03)d.术中失血量为(160.71±84.10)m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为(108.57±55.59)m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5±1.47)d,平均输血量为(375.00±183.71)ml.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患者随访(10.21±7.63)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P <0.05);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 <0.05).结论 在>60岁心脏疾病患者中采用右侧股动、静脉+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戳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操作,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 全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腔镜对肺癌切除效果观察

    作者:刘春齐;张耀森;李国鹏;江俊伟;钟惠铃

    目的:综合分析全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腔镜在肺癌切除术中的效果,为治疗肺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全胸腔镜组与辅助小切口腔镜组,每组均为3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全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辅助小切口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平均出血量、引流量少于辅助小切口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辅助小切口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RP均显著升高,辅助小切口腔镜组CRP变化水平显著高于全胸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相比起辅助小切口腔镜在肺癌切除的效果更为显著.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赵吉星;黄文聪;魏崴;李勇生

    目的:探究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能够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271±35.6)min、术中出血量(203±95.7)ml、淋巴结清扫数目(11.8±3.2)个、住院时间(12.1±6.3)d、引流管留置时间(8.3±2.1)d、引流量(810±78)ml.在术后的1-2周内出现颈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各1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 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全胸腔镜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秦芳琼;陈晓霞;严冰华;刘小民;高晓菁;韩盖宇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全腔镜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颈静脉穿刺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得到术中满意的引流.结果 全组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均得到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无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低心排、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例发生卒中,15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伤口感染.结论 胸腔镜下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为新型改良术式,其改变了传统三孔腔镜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减少了一个腔镜孔入路为患者带来的创伤,其实施需手术护士在围术期做好各项准备、术中掌握医生的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作者:朱任;黄焕雷

    目的 分析单一术者连续完成的50例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早期结果,总结经验并分析学习曲线.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单一术者连续完成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50例.以手术时间为序分为两组:前25例为A组,后25例为B组,比较两组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液量、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手术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及颈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心内操作在全胸腔镜下完成.结果 两组中仅1例患者输注血浆200 mL,无输注红细胞的患者,未输血率达98%(49/50).无患者手术死亡,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在出院前均复查超声心动图,未发现残余分流.B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胸液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等指标均低于A组;其中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经一定的学习曲线后,微创手术操作技术及质量趋于稳定

  • 双侧颈内静脉置管引流用于全胸腔镜不停搏再次三尖瓣手术的经验

    作者:黄宏前;曾庆诗

    目的 总结双侧颈内静脉置管引流用于全胸腔镜不停搏再次三尖瓣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不停搏再次三尖瓣手术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通过双侧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进行静脉引流,股动脉置管进行全身灌注.转流中鼻咽温维持33℃~35℃、平均动脉压50~90 mm Hg(1 mmHg=0.133 kPa).结果 43例患者术中静脉引流效果好,手术视野清晰.未发现与双侧颈内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术后穿刺口愈合良好.结论 保证充足的静脉引流维持术野清晰是全胸腔镜下不停搏再次三尖瓣手术的关键;双侧颈内静脉置管引流安全可行.

  • 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作者:黄宏前;曾庆诗;罗智超;张力;周成斌;章晓华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经验.方法 自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119例,全部经颈内静脉和股动、静脉置管行ECC,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ECC中鼻咽温28℃~31℃,灌注流量60~80 mL/(kg.min),经加长型灌注针向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1含血心肌保护液保护心肌.结果 119例患者ECC时间为(143.4±33.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2.4±21.3)min,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在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中辅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能明显改善单靠重力静脉引流的不足,选择相对偏大的股动脉插管管径有利术中管理,注意主动脉阻断前的温度管理.

  • 全胸腔镜儿童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陈红;梁爱琼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儿童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30例儿童全胸腔镜心脏手术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5~12岁,体质量为15~36 kg,室间隔缺损(VSD)7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体外循环时间40~78 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2~4 h,无二次开胸止血者,术后住院时间5~52 d,术后右腹股沟伤口感染1例.结论 全胸腔镜儿童心脏手术难度大、要求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严格的器械维护和保养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

    目的 研究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采用单操作孔手术为单孔组,另60例患者采用双操作孔手术为双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无差异,P>0.05;而单孔组胸腔引流量、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双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3.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 全胸腔镜下三尖瓣置换术1例

    作者:郭亚雄;陈海生;林秋伟;张雄

    患者,男,36岁.因"寒战发热气促半月余"于2010年9月2日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气促,双下肢水肿,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自测体温高达39℃,就诊于当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拟诊: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双肺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治疗上以抗感染、调节免疫等对症治疗.为求手术治疗,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左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病史,吸食、注射毒品史.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疲惫,呼吸急促,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营养差,体型瘦小,呈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

  • 三种外科方式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

    作者:石磊;张平;涂寒剑;林庆;龚南平;陈艰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长足发展,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从传统的正中开胸到小切口,再到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外科手术,对心外科医生的临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治疗方面,筛选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177例,其中正中开胸组102例,右侧腋下小切口组45例,全腔镜组30例,并对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09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