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多种病因所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占急性胰腺炎的15%~25%左右,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深入的研究.我院对SAP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变革,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SAP病人年龄在27-65岁之间,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有胆道病史者40例,有酒精摄入史者23例,有肥胖、高血脂者30例,原因未明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胰腺外科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级者33例,2级者47例[1].
-
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1987年法国Mouret医师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此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腔镜外科热潮,我国腹腔镜外科由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腹腔镜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腹腔器官的手术治疗.然而在胰腺外科领域,由于胰周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使得腹腔镜手术发展相对缓慢,开展有限.以下就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及进展作一探讨.
-
如何提高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
目前胰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但是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的进步,胰腺癌的治疗模式已有明显的改善。对于能够达到肿瘤完整切除(R0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达20%~23%,所以提高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是目前胰腺癌治疗中的关键环节。胰腺癌的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是胰腺癌治疗的第一步,该文对目前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文章汇总了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和相关手术技术的进展,以期对提高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和 R0切除率的相关治疗措施有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生机制
0引言自1935年Whipple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以来,胰漏一直是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危害性主要在于被胆肠液激活的胰液漏人腹腔,腐蚀消化周围组织,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或不易控制的感染终造成患者死亡.文献报道,PD术后胰漏发生率在5-25%之间,而胰漏致死率可高达20-50%.研究其发生机制是胰腺外科的重要内容.
-
吻合方法对防止胰肠吻合口漏的重要性
0引言自1935年Whipple发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以来,胰肠吻合口漏一直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危害性主要在于被胆肠液激活的胰酶漏入腹腔,腐蚀和消化周围组织,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肠漏和不易控制的腹腔感染等,终造成患者死亡.文献报道PD后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在5-25%,与之有关的死亡率达到20-50%.据美国有代表性的2个胰腺外科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和麻省总院(massachuseus general hospital)近的大宗病例报告,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9.2%.
-
胰腺癌信号:突发糖尿病血糖突然升高难降
胰腺癌,因为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而被称为“癌中之王”.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某些糖尿病的背后,潜伏着胰腺癌的踪影.近日,在穗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胰腺病学大会暨第六届岭南国际胰腺外科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年过不惑突发糖尿病,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效果差,尤其是那些既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也不肥胖,却突然发生糖尿病的人,好及时进行胰腺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排除胰腺癌.
-
四种胰肠吻合方法的比较
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壶腹部癌与胰头癌(即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手术,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愈后差是其临床特点.特别是胰瘘是其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胰肠吻合的质量是关系到是否发生胰瘘的重要的因素,因而对胰肠吻合方法的探讨已成为胰腺外科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总结了我院近4年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肠吻合方法及并发症情况,以期能为提高此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疗效提供有益帮助.
-
胰腺外科的普及和提高
我国胰腺外科的开展起步晚,近年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临床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如对胰腺外科中两大类疾病(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讨论热烈,但知之甚少"[1];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基层医院在诊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极需普及和提高.
-
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6年9月8 ~ 1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此次大会有近百名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与会代表近800人,使之盛况空前.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赵玉沛教授主持,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分别致信祝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青海省委常委兼秘书长王建军和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出席会议并向大会表示祝贺.
-
肝胆胰腺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每位老年患者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创伤,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为使老年患能够安全渡过手术关,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我科护理人员在完成常规护理及专科护理工作的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身心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
腹腔镜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与日趋完善,是对胰腺外科的诊断、治疗的重要补充.利用腹腔镜对胰腺癌进行术前诊断和分期.对可以切除的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而对已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可应用腹腔镜行姑息手术治疗;腹腔镜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囊肿引流的诊断、治疗.
-
自体胰岛移植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
慢性胰腺炎是一个持续的炎症性疾病,进行性破坏胰腺外分泌组织,其特点为不可逆的胰腺形态改变,典型的顽固性腹痛和某些患者永久的内、外分泌功能损伤,极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仍然是个十分困难并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目前缺乏一个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之一,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临床上的大特点是病情机制复杂,一旦发病,就会不断进展,从无菌性坏死到继发感染性坏死再到多脏器衰竭,不易控制,病人病死率很高,是当前胰腺外科的难点之一.SAP的治疗主要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2种,以何种方式为主,原先一直存在着争论.通过对病理、临床规律的总结,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在SAP早期未出现感染时应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一旦出现继发性感染就必须及时手术[1].意大利Generoso等[2]指出,在胰腺炎的无菌性坏死阶段或在无感染性坏死的确凿证据前应保守治疗,至少也要观察3周,这样病死率会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日本的同期研究也指出,在SAP的无菌性坏死阶段,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不必要的早期手术,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3].
-
重症急性胰腺炎区域动脉灌注的序贯治疗选择
自武田和宪报告区域动脉灌注(RAI)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至今已历经16年[1],目前RAI作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一种增效非手术方法正逐渐被胰腺外科所接受.
-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分析(附10例报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一直是胰腺外科的重点和难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1,2].早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或衰竭(MOF)及后期的细菌及真菌感染仍是SAP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拟收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80例SAP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SAP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
暴发型重症急性胰腺炎之我见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分级标准,曾在1992年第四届胰腺外科学组会议中提出,2000年张圣道教授在全国第八届胰腺外科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的补充说明及进一步临床科研的建议,将"规范"改为"基本方案",并提到了暴发型胰腺炎处理问题,提到了在分析重症多发性胰腺炎病例时,约有1.5%病例的死亡时间在72 h之内,这还不包括猝死病例在内,这类病人胰腺坏死病变还未有感染,临床症状腹胀及腹膜刺激症状非常明显,休克很难纠正,生命体征不稳定,很快发生ARDS或ARF,一旦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时,则很难挽回生命.
-
胰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近年来腹部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腹部疾患,包括肿瘤在内,其诊断、治疗的水平随着基础医学的进展,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而得到极大提高.但是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却不尽人意,仍然是腹部外科中难获得早期诊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85%的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仅20%左右可行手术治疗.虽然经过几代胰腺外科人的努力,但是其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0%~5%,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医学的顽固堡垒".因此,掌握胰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处理
胰腺内分泌外科是胰腺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胰腺内分泌肿瘤是少见病或罕见病。胰内分泌肿瘤位于胰岛,胰岛内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不同的激素,由胰岛中的某一种细胞为主所发生的肿瘤,为不同的胰岛肿瘤,迄今至少已有8种,临床表现除个别外,均由为主的肿瘤细胞分泌的激素所引起。现将胰岛内分泌肿瘤的类型及产生的综合征等列表于下,见表1〔1〕。
-
积极开展胰头癌根治术--为提高五年生存率而努力
一、重视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胰头癌的有效方法.但是,长期以来外科治疗的效果不佳,使得大家有一种无奈的情绪,认为依靠手术的方法是难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因而把希望寄托于早期诊断.如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当然治疗的效果要好得多.近年来诊断技术有较快的发展,如内腔镜超声、内腔镜穿刺活检、核磁共振、Ki-ras基因检查,胰液及粪便的基因检查等等.然而,问题在于早期胰腺癌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很轻微的消化道症状,患者根本不来就医,根本无法去发现.以后出现了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也是先去内科或其他科求治.所以极大部分病人来外科就医时病情已属Ⅱ、Ⅲ期,甚至Ⅳ期.面对这一现实的问题,外科医师,尤其是专业的胰腺外科工作者,只有努力去研究和提高对Ⅱ,Ⅲ期胰头癌的治疗水平,重视手术技术,不仅满足于能进行一般的Whipple手术切除了肿瘤,而是要求达到合理地做好根治术.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确实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疗效,这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并开展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才能使手术的疗效得以提高.
-
第十三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学术纪要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10年9月24- 26日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成功举办了第13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此次大会共收到中、英文论文300余篇,参会代表800余人.在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及武汉协和医院胰腺外科王春友教授作为地方协办单位发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赵玉沛教授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