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T细胞型并胃B细胞淋巴瘤1例
1临床病例患者男性,72岁,1996年2月无诱因出现腰痛,翻身及用力时症状加重,随之感左腿麻木,理疗及热疗等治疗无效.于96年3月行CT及X片检查见第五腰椎溶骨性破坏.同位素扫描示:第五腰椎放射性浓聚,右侧骶髂关节、右髂骨、右肩峰、右第六、第八肋、腋前线点状浓聚.遂以骨肿瘤待查入院.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2枚绿豆大淋巴结,质软无触痛;腰椎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余无异常.
-
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诊断表现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诊断表现.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原发性结外淋巴瘤患者25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检出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11例,超声表现为胃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肠道淋巴瘤7例,超声表现为腹腔内较大异常低回声区;甲状腺淋巴瘤3例,超声表现为网格状低回声区;肾上腺、肝、乳腺、阴茎淋巴瘤各1例,超声表现出病变部位低回声.结论 淋巴结外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典型特征,很容易发生误诊.
-
MTX化疗后引起阴囊部溃疡1例的护理
大剂量MTX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很常见.如:骨髓抑制、口腔炎及口腔黏膜脱落、皮肤溃疡皮疹、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1].若不及时防治和护理,会影响化疗进程,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我科2009年2月1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行大剂量MTX化疗后引起阴囊部溃疡,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肺淋巴瘤误诊肺结核1例
原发性肺淋巴瘤(PPL)是指起源于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其发病率不足1%,约占结外淋巴瘤的3.6%[1],恶性淋巴瘤多首先发生于淋巴结.原发于结外器官的较少见,占恶性淋巴瘤的14%~25%[2,3],其中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明显多于霍奇金氏病.PPL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影像学特点都很不典型,诊断是困扰医师的难题之一,确诊取决于组织病理学的证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一讨论.
-
流式细胞术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NHL患者20例临床资料.标本采集分为淋巴结细针穿刺13例,骨髓穿刺标本2例,外周血标本2例,淋巴结活检标本3例.结果:经FCM免疫分型、细胞涂片观察后,共有B-SLL 6例,B-NHL1例,FL 1例,DLBCL 5例,T-NHL2例,T-LBL 3例,NK/T-NHL 1例,PTun 1例.结论:流式细胞术对NHL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辅助临床诊断.
-
胃肠道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病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临床意义
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在近20年内的诊断率显著增高,约占全部淋巴结外淋巴瘤的37%[1,3],其中胃占到23%,小肠约7.5%,结肠约5.5%.
-
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全身照射的护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当前白血病根治的有效方法.全身照射(TBI)已成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的重要手段.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7月共移植患者22例,全部选择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我们成功地进行了护理.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照射方法1.1临床资料共22例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18~6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例,霍奇金氏淋巴瘤(HD)6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
-
IM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IM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对我科1996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初治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予IMOP方案治疗,40例患者予CHOP方案治疗.IMOP治疗组:异环磷酰胺(IFO)1.2g/m2,静脉滴注,第1~5天.米托蒽醌(MIT)10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新碱(VCR)1.4 mg/m2,静脉注射,第1天.强的松(Pred)40mg/m2,口服,第1~5天.CHOP治疗组:环磷酰胺(CTX)7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霉素(ADM)40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新碱(VCR)1.4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强的松(Pred)40mg/m2,口服,第1~5天.两组患者均每3周重复,共4~6个周期.结果两组患者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IMOP治疗组41例的完全缓解率为70%(29/41),总有效率约为87.8%(36/41),5年生存率约为58.82%,CHOP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52.5%(21/40),总有效率约为65%(26/40),5年生存率约为28.77%,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IMOP方案是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有效方案.
-
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诊断(附3例报告)
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罕见,现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肝炎病毒感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抗-HCV抗体和HCVRNA;同时检测了110名健康献血员中抗-HCV抗体和HCVRNA.用ELISA方法检测了74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和110名献血员.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c1-2/JH基因重排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在74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抗-HCV抗体阳性的为4例,阳性率为5.3%,HCVRNA阳性者为6例,阳性率为8.1%;110名健康献血员的抗-HCV抗体的阳性率为0.9%;HCVRNA阳性率为1.8%.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抗-HCV抗体阳性率较健康献血员显著增高,而HCVRNA的阳性率也较健康献血员有增高.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HBsAg阳性者有3例(4%),而在献血员中为2名(1.7%).在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18例外周血检测出Bcl-2/JH基因重排,且转位均发生在Bcl-2的主要断裂点区域(MBR).经x2test P<0.0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2/JH基因重排和HCV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CV和HBV的感染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HCV相关性神经系统病变
HCV感染常见且研究透彻的肝外表现(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EHMs)是冷球蛋白(cryoglobulin,CG)血症,约17%~60%病例通常在疾病起始阶段会出现外周神经病,约6%病例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受累。除导致血管损伤以外,CG也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EHMs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糖尿病、甲状腺疾患、风湿病等,也可累及神经系统。HCV具有嗜神经性,CNS内可检测出HCV RNA的复制模板及病毒蛋白,HCV可致脑部免疫应答激活及代谢改变[1]。亦如大多数EHMs,HCV相关性神经系统病变也具有免疫学或风湿病学特性。已报道的HCV相关性CNS及神经肌肉病变见表1。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癌相关死亡的15%,生物学行为多样复杂易转移。据统计,发病部位:肾上腺35%(25%~40%),下胸、腹脊柱周围30%(26%~32%),后纵隔19%(14%~29%),盆腔2%(25%~30%),颈部1%,其他12%(9%~13%)。转移部位为骨、骨髓、肝、淋巴结、皮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区均是放射治疗的靶区。NB的病理是小圆细胞肿瘤之一,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尤文氏肉瘤、未分化软组织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同属一类,因此尚属放射敏感或中等敏感类肿瘤。
-
我与淋巴瘤
2008年9月,我的颈部长了一个硬块,经过3个月曲折而很富有故事性的求医之路后,活检病理报告得出了"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的结论.于是,继16年前得了乳腺癌后,我又和淋巴瘤搭上了关系.
-
深夜断电——一次电路故障却激活了我的生命力
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1个月以后的一个深夜,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家里停电了,以为是整个小区的电路出了问题,就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铃,然后继续睡觉.清晨闹铃响后,到大女儿房间去叫醒她上学,奇怪地发现,她的房间里竟然有电.
-
60例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临床治疗结果,就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进行讨论3方法就60例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CT)资料,采用Ann Arbor临床分期,结合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Ⅰ期、Ⅱ期、ⅢⅡ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13/14),41.67%(10/24)和11.11%(2/18);4例临床Ⅳ期病人均在1年内死亡;60例病人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7%(49/60),61.67%(37/60),51.67%(31/60)和41.70%(25/60).结论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
头颈部原发性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和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
目的:报告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及细胞免疫学表型特点。方法:回顾近十年来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15例,对其临床和细胞免疫学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1~40岁,原发部位鼻腔多,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而口咽、下咽和喉较少。临床表现以原发器官症状为主,体征以结节状或菜花状肿块型多,其次为肿块伴溃烂型,单纯溃烂型较少。细胞免疫学表型结果显示,来源于T细胞者占51.2%,来源于B细胞者占48.8%。其中鼻腔以T细胞淋巴瘤为主,鼻咽则T、B细胞淋巴瘤约各占一半,扁桃体和口腔则以B细胞淋巴瘤为多。结论: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常原发于鼻腔,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原发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易造成误诊,因此必须依据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和确诊。
-
头颈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头颈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常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由于该肿瘤临床特征复杂多变,易出现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1989年6月~1998年3月收治13例头颈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头颈部原发Ⅰ、Ⅱ期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统计学研究--预后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评价
-
儿童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三例
儿童原发于骨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极为少见,临床上很难与其他儿童骨的恶性肿瘤鉴别.现报告3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骨原发性NHL,并分析其影像特征.
-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CT诊断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运用诊断标准对确诊为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1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CT表现:双肺多发病变3例,单肺多发病变5例,单肺孤立病变3例.其中:肺内肿块型5例,肺炎型4例,既有肺内肿块又有斑片影的2例.8例行增强CT的均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病灶内未见明显坏死液化区;伴有胸腔积液的有2例,胸膜增厚的2例.11例患者中有3例行开胸手术,术后病检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另外8例均行CT导向下穿刺活检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其中以结节肿块型和肺炎实变型常见,结节肿块周围出现磨玻璃影具有一定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