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aza-dC和丁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玉玲;陈卫昌;高楠

    背景:表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胃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内容.目的:探讨表遗传学调控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Runx3、p21WAFI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并分为5.氮-2'-脱氧胞苷(5-aza-dC)组、丁酸钠组、5-aza-dC+丁酸钠组和对照组.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p21WAFImRNA表达,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aza-dC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丁酸钠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5);5-aza-dC组和丁酸钠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高(8.3%±1.3%、20.8%±2.4%对2.0%±0.5%,P<0.05).5-aza-dC可诱导Runx3 mRNA重新表达(P<0.05),但对p21WAFI mRNA表达无影响.丁酸钠可增强p21WAFI mRNA表达(P>0.05),但不能诱导Runx3 mRNA表达.联合5-aza-dC和丁酸钠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抑癌基因Runx3、p21WAFI mRNA表达(P<0.05).5-aza-dC干预后,Runx3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结论:去甲基化制剂5-aza-dC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通过重新表达Runx3或增强p21WAFI表达而诱导胃癌MKN28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及肝脏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吴锦露;陈永平;胡恩德;陈达之;陈璐;陆峰彬;李慧;许烂漫;黄瑜;林镯;王晓东

    目的 了解丁酸钠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Th17的调节作用及对肝脏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每组10只,余10只小鼠用于提取肝脏特异性抗原S-100.诱导AIH模型建立后,丁酸钠组予500 mg/(kg·d)丁酸钠灌胃治疗,高纤维组予订制高纤维饲料喂养,持续3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血清ALT、AST、IL-17A和 TNF-α水平,脾脏 Th17比例、肝脏 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M yD)88表达情况.对各样本均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分析,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明显比 AIH组减轻.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 AL T 分别为(24.833 ± 2.229)、(88.333 ± 9.543)、(27.167 ± 3.189)和(29.833 ± 6.113)U/L,AST 分别为(97.000 ± 14.953)、(285.000 ± 35.434)、(139.500 ± 38.976)和(127.167 ± 28.687)U/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6.491、44.118,均 P<0.01).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小鼠脾脏Th17比例及其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明显低于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780和68.283,均 P<0.05);AIH组小鼠肝脏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表达则被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235、28.293,均 P<0.01);与AIH组相比,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肝脏和外周血中IL-17和 TNF-α表达均降低.结论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免疫调节,改善肝脏炎性反应.

  • 丁酸钠与5-氨基水杨酸联合用药对大鼠结肠炎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

    目的通过观察联合应用丁酸钠(NaB)与5-氨基水杨酸(5-ASA)灌肠治疗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三叶因子3(TFF3)、白细胞介素(IL)-1β及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阐明NaB和5-AS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均分为4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制模后第3天,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 ml灌肠;B组给予5-ASA 1ml灌肠(100mg/kg);C组给予NaB 1ml灌肠(80mmol/L,pH 7.0);D组给予5-ASA与NaB各1ml联合灌肠处理.每天1次,观察大鼠腹泻、便血情况,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并记录体重改变.分别于制模后第1及第2周,抽取每组大鼠各5只,心脏取血,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IL-1β浓度.大体及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及组织学变化并进行评分.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生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FF3基因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NF-κB的组织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用药组DAI、结肠黏膜大体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均降低(P<0.05),TFF3表达水平升高(1.98±0.02比1.11±0.06,2.66±0.02比1.25±0.07,P<0.05),促炎因子IL-1β及NF-κB水平降低(P<0.05).还观察到联合应用NaB与5-ASA灌肠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NaB或5-ASA(P<0.05).结论联合应用NaB与5-ASA对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TFF3基因表达、抑制IL-1β及NF-κB表达有关.

  • 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和机制探讨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张孝卫;黄丽华;李铁军

    丁酸钠是膳食纤维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4碳短链脂肪酸(丁酸)钠盐.研究发现,丁酸钠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1].本研究通过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促凋亡作用及其对p53三个重要靶基因p21 waf1、Bax和Gadd45的调控,同时以人胚肾293细胞(二倍体)作对照,观察丁酸钠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旨在进一步探讨其抗肿瘤机制.

  • 丁酸钠对结肠癌细胞小肠三叶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瑾;罗和生

  • 丁酸钠对人卵巢癌KK细胞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荣风年;胡新生;汤春生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对人卵巢癌KK细胞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分子机制及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方法:Na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系KK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用HE 染色及DNA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及染色质改变,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用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用Western blot 分析 PARP、Fas、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NaB处理两种细胞24小时后,低浓度(≤2 mol/L)出现细胞周期停止,G1期细胞百分率达70%以上;中浓度(4 mol/L和10 mol/L)出现典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染色质改变,高浓度(>10 mol/L)则引起细胞坏死.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NaB能上调HHUA细胞Fas蛋白表达,而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不变.结论:NaB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而抑制HHUA和KK 细胞生长,浓度不同细胞的反应性也不同,低浓度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中浓度诱导细胞凋亡,Na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其诱导HHUA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蛋白表达有关.NaB对HHUA 和KK细胞生长的影响提示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

  • 丁酸钠诱导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对 p53靶基因的调控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张孝卫;黄丽华;李铁军;张静;王兵

    目的:分析丁酸钠对HT-29结肠癌细胞p53三个主要靶基因(p21waf1,bax和gadd45)的调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HT-29细胞常规培养在含有和不含有丁酸钠的培养液中.分别用MTT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通过形态学观察、亚G1峰的检测和AnnexinV-FITC双标记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丁酸钠对p21wafl,bax和gadd45三种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HT-2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并阻滞细胞于G1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丁酸钠可以促进p21waf1和bax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gadd45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可以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和bax基因表达而实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Th1/Th2分化的影响

    作者:张洁;吕丽君;周鸣鸣;孙晓蕾;汪晓莺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和丁酸钠(NaB)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向Th1/Th2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TSA组(0.33 μmol/L)、NaB组(1.4 mmol/L)和对照组(CON组).采用MTT、流式细胞术、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SA组、NaB组及对照组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及IFN-γ+细胞/IL-4+细胞比值.结果 外周血CD4+T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48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显示:TSA组、NaB组上清IFN-γ、IL-4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RT-PCR检测显示:TSA组、NaB组IFN-γ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提高到(3.12±0.34)、(2.3±0.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 mRNA提高到(1.87±0.42)、(1.63±0.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对胞内因子检测显示:TSA组、NaB组IFN-γ+细胞/IL-4+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1.93、1.5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A、NaB暴露可引起人外周血CD4+T细胞Th1/Th2分化平衡改变,出现向Th1方向的"Th1/Th2平衡的漂移".

  • 丁酸钠体外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

    作者:唐庆贺;杨文;谈冶雄;周伟平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探讨丁酸钠体外诱导WB-F344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的条件及分化规律.方法:不同浓度丁酸钠(0.75、2.25、3.75、4.5 mmol/L)作用于WB-F344细胞(丁酸钠处理组),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3.75 mmol/L丁酸钠作用WB-F344细胞后,免疫组化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观察CK19、β4-整合蛋白、γ-谷胺酰转肽酶(GGT)以及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 mRNA表达的变化.以同期常规培养未作处理的WB-F344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丁酸钠处理后,各组WB-F344细胞生长均受到抑制,3.75、4.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0.75、2.25 mmol/L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75、4.5 mmol/L丁酸钠诱导后细胞变大变圆,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减小,而0.75、2.25 mmol/L组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WB-F344细胞CK19阳性率为(92.3±1.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3±0.2)%(P<0.01).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可见β4-integrin表达,而空白对照组未见表达;GGT、CK19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强;空白对照组见AFP表达,而3.75 mmol/L丁酸钠处理组未见表达;ALB在两组均未见表达.结论:3.75 mmol/L丁酸钠适合体外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细胞向胆管上皮细胞分化.

  • 超声辐照与丁酸钠对腺相关病毒转染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红丽;杜联芳;李凤华;王慧萍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与丁酸钠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感染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大鼠RPE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分别以rAAV2-EGFP(对照组)、rAAV2-EGFP+超声辐照(超声辐照组,辐照时间60 s,声强0.5、1 W/cm2)、rAAV2-EGFP+不同终浓度丁酸钠(丁酸钠组)转染大鼠RPE细胞.转染后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EGFP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EGFP阳性细胞百分率);转染后24 h,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超声辐照组和丁酸钠组EGFP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转染效率提高的百分率显著高于超声辐照组(P<0.05).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超声辐照组转染细胞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丁酸钠组(P<0.05).结论 丁酸钠和超声辐照均能提高rAAV2-EGFP对大鼠RPE细胞的转染效率,其中丁酸钠的效果显著,而超声辐照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较轻.

  •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尤蓓;李彪;陆盈;曹文俊;尹桂芝;张一帆;赵龙;贾世海;于金德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1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细胞转导率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强度.结果发现HEK293细胞中,Bac-GFP转导率和GFP表达强度随着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高(P<0.01),报告基因GFP的表达第2 d高,至少可持续9 d.Bac-GFP可感染不同种属不同组织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但转导率有差异.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以用于体外基因转导.

  • 杆状病毒介导内耳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俊;王士礼;蔡昌枰;李彪;张一帆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 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并将其通过圆窗直接显微注射进入豚鼠内耳,观察杆状病毒在体内的转染特点.结果 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 但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体内试验显示杆状病毒可以忠实和长效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而未被补体系统灭活.结论 实验证实杆状病毒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 丁酸钠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庆春;张峰

    目的 探讨丁酸钠预处理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各12只):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丁酸钠组.应用脂多糖10 mg/kg腹腔注射小鼠诱导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造模后6h,检测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丁酸钠组和联苯双酯组血清ALT、AS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 丁酸钠预处理可以抑制内毒素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 丁酸钠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庆春;张峰;黄川锋;李永格;夏西超

    目的 探讨丁酸钠预处理后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联苯双酯组(联苯双酯溶液,剂量为200 rag· kg-1·d-1),丁酸钠低剂量组(丁酸钠溶液300 mg·kg-1·d-1)、中剂量组(丁酸钠溶液600 mg·kg-1·d-1)和高剂量组(丁酸钠溶液1 200 mg·kg-1·d-1),正常组(等容积生理盐水)和模型组(等容积生理盐水)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于给药第8天,除正常组外,各组通过脂多糖建立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造模后6h,处死小鼠取肝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肝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和联苯双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索结构紊乱等肝损伤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丁酸钠各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索结构较正常.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的小鼠肝组织促炎因子INF-α、IFN-γ和抗炎因子IL-4、IL-6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丁醇钠低、中和高剂量组TNF-α和IFN-y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而抗炎因子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P均<0.01),但丁酸钠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丁酸钠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和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保护内毒素性肝损伤.

  • 丁酸钠预防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艳伟;房静远

    随着近年来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虽然通过内镜下早期筛查和摘除大肠腺瘤样息肉的方式可减少部分大肠癌的发生,但限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患者的依从性等问题,无法普及应用,且摘除息肉后的复发率仍高达40%~50%.

  • 丁酸钠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研究

    作者:丁泽君;孙明洁;刘佳;姜远旭;尚游;袁世荧

    目的 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大鼠是否具有肺保护作用.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C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SB组(腹腔注射SB 500 mg/kg)、LPS组(静脉注射LPS 6 mg/kg)和SB+LPS组(于注射LPS后即刻和4h分别腹腔注射SB 500 mg/kg).6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weight ratio,W/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IL-10含量. 结果 与LPS组比较,SB+LPS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W/D下降(4.48±0.23vs4.20±0.11,P<0.05),组织MPO活性、MDA和NO含量显著降低(0.84±0.05)vs(0.68±0.03),(5.75±0.19)vs(2.74±0.20),(41 ±4)vs(33±7) (P<0.01),血清TNF-α、IL-1β、IL-8、HMGB-1含量降低(2350±121)vs(1150±154),(395±20)vs(203±18),(89±7)vs(50±5),(115± 12)vs(62±16) (P<0.05),IL-10含量增加(281±25)vs(101±14)(P<0.05). 结论 SB能够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和促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肺部脂质过氧化和硝基化效应,从而减轻肺水肿和细胞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

  • 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陆海英;吕磊

    目的 探讨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丁酸钠组和对照组.用NYU撞击仪击打T8脊髓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并立即给予丁酸钠组大鼠丁酸钠600 mg/(kg·d)腹腔注射,连续7 d.制模前、后1~6周给予大鼠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制模后1周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脊髓组织凋亡细胞和炎症细胞,制模后6周时进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 脊髓损伤后4~6周时,丁酸钠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脊髓损伤后1周时,丁酸钠组脊髓的凋亡细胞和炎症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脊髓损伤后6周时,丁酸钠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丁酸钠对脊髓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和抗炎作用有关.

  • 丁酸钠对IRF5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会丹;束进;张慧文;李楠楠;张道奇;周国平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丁酸钠(NaB)对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胚肾细胞HEK293,分别用去离子水(对照组)和浓度为1.0、2.5和5.0 mmol/L的NaB处理细胞(实验组),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IRF5基因启动子活性,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RF5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aB可降低A549细胞及HEK293细胞中IRF5基因启动子活性、抑制A549细胞中IRF5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随着NaB处理浓度的增加,IRF5基因启动子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NaB对体外IRF5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 丁酸钠抑制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作者:阳欣科;于成功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 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 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不同效/靶比下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定量和定性检测丁酸钠对ICAM-1和CEA表达的影响. 结果:MTT显示,经0.5、1和2 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从74.6%下降至15.9%(效/靶为20),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浓度依赖性,当效/靶为10时亦呈类似变化,与之对应的ICAM-1阳性细胞数从92.2%下降至7.6%,而CEA阳性细胞数从1.2%上升至16.6%,荧光显微镜下与流式细胞术的改变相一致. 结论:丁酸钠减弱LA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杀伤,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CAM-1同时增加CEA的表达,从而改变效/靶细胞的结合有关.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人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萍;陈龙;董庆华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和丁酸钠诱导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MTT法测IC50值及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p21和Bmi-1蛋白表达情况,γ-H2AX荧光染色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曲古菌素A和丁酸钠能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生长且呈浓度依赖关系,作用48h KYSE-150细胞IC50值分别为0.55μmol/L和5.6mmol/L;曲古菌素A和丁酸钠能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同时细胞p21蛋白表达增高,Bmi-1蛋白表达降低,DNA损伤增强.[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和丁酸钠能抑制Bmi-1表达从而激活p21蛋白表达,诱导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和凋亡.

182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