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GF-α及TNF-α对大鼠和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不同作用

    作者:童安莉;曾正陪;李明;李汉忠;杨堤;孙梅励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不同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TGF-α和TNF-α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Hochest33342染色和细胞基因组DNA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TGF-α(0.25~100 μg/L)呈浓度依赖方式促进PC12细胞增殖,TNF-α(1~100 μg/L)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C12细胞增殖;而TGF-α和TNF-α(0.1~100 μg/L)均呈浓度依赖方式刺激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高浓度(100 μg/L)的TGF-α和TNF-α分别抑制或刺激PC12细胞凋亡,但均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TGF-α及TNF-α均能影响人和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但对不同来源的嗜铬细胞瘤细胞的作用不同.

  • 肝部分切除诱导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转化生长因子的动态比较

    作者:许翠萍;李晓艳;刘近春;韩德五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诱导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脏再生有关的转化生长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102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SO)组和肝部分切除(PH)组,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循环血内毒素(ET)、TNF-α、TGF-α、TGF-β1的水平.结果 血清ET在PH术后6~72 h期间升高,在12 h、48 h呈现峰值,分别与NC组比较(P<0.05,P<0.01);血清ET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TNF-α在PH术后6 h短暂上升(与NC比较,P<0.05)后迅速下降,在72 h降到低值(与NC比较,P<0.01);血清TNF-α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TGF-α在PH后6~72 h期间升高,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778,P<0.05),与血清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无相关;血清TGF-α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TGF-β1水平在PH后6 h明显升高,与血清ET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无相关,与血清TNF-α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显著相关(r=0.757,P<0.01);血清TGF-β1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肝部分切除诱导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激发产生的炎症介质可能通过促进与肝再生相关转化生长因子的产生调节肝组织再生.

  • 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5和TGF-α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树波;宁春梅;刘德华;杨明早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101 例患者.将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49 例患者,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研究组52 例患者,在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选取迎香、禾髎、印堂、风池、合谷、百会、曲池、足三里、太冲、肺俞、脾俞、肾俞穴,均双侧,随症加减.鼻部穴位平刺进针,肢体穴位直刺,进针后行捻转提插,得气后施平补平泻,留针30min,留针期间可捻转1-2 次,每周2 次,共治疗8 次.治疗4 个疗程.治疗前后收集患者血清,双抗夹心ELISA 法测定IL-4、IL-5 和TGF-α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4、IL-5 和TGF-α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IL-4、IL-5 和TGF-α含量降低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联合依巴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通过影响血清IL-4、IL-5 和TGF-α含量变化而达到治疗效果.

  • TGF-α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风俊;黄东力;姜维明

    目的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细胞因子家族中发现较早的一类生长因子,参与调节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细胞内DNA合成,可致细胞恶性变.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TGF-α的表达,旨在探讨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手术切除后的结肠癌组织石蜡标本60例,选取结肠镜下慢性结肠炎活检标本60例作为对照.两批标本均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α.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GF-α在慢性结肠炎组不表达,在60例结肠癌中共43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1.6%,结肠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结肠炎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TGF-α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结肠癌的形成,且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评价结肠癌的进展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临床依据.

    关键词: 结肠癌 TGF-α
  • 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TGF-α和TGF-β1的动态变化

    作者:田小霞;张慧英;王黎敏;李旭炯;刘燕;张丽丽;毕杨辉

    目的:观察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首次皮下注射CCl4原液(0.5 ml/100 g·w),之后每隔3天皮下注射40%CCl4油溶液(0.3 ml/100 g·w),同时辅以低胆碱、高胆固醇、高脂肪、高醇饮食.随机将大鼠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6周和8周组,并分别设立同期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TGF-α和TGRβ1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相应的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TNF-α和Hcy水平在肝硬化模型4周、6周和8周组均逐渐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TGF-α的表达在肝硬化模型4周组明显增加(P<0.05),而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则随着肝硬化病程的进展持续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α的表达先增加后被抑制,TGF-β1的表达持续增加,导致肝细胞再生先增强后被抑制,而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终发生肝硬化.TGF-α和TGF-β1的这一特征性动态变化可能与内毒素血症、TNF-α水平增高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关.

  • 骨转移瘤核素骨显像与血清IL-1β、IL-6、TNF-α、TGF-α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建方;赵新明;戴春暖;孙莉;张敬勉;李德志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与血清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肺鳞癌、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骨显像示多发骨转移瘤与骨显像正常患者各3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中IL-1β、IL-6、TNF-α、TGF-α的含量.结果 ①肺鳞癌、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多发骨转移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与其对应的骨显像正常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②肺鳞癌与肺腺癌多发骨转移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虽然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异.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肺癌多发骨转移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GF-α、 TNF-α水平与骨转移发生有一定关系.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GF-α、TNF-α水平将有助于骨转移瘤的动态监测.

  • 血吸虫病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α血清浓度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张滨;肖小炜

    目的:探讨检测血吸虫病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α血清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因慢性腹泻或伴有血便或黏液便,来我院做肠镜检查证实为血吸虫病结直肠癌的48例患者(试验组)术前、术后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测定,并以同期因慢性腹泻做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血吸虫病结直肠炎患者40例(对照组)的血清TGF-α进行对比,2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TGF-α浓度(296±99)pg/mL较血吸虫病结肠炎患者高(167±28)pg/mL (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TGF-α浓度与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类呈正相关(P<0.05),根治术后血清TGF-α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姑息术后血清TGF-α浓度与术前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α浓度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肿瘤是否根治的一项临床指标。

  •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IGF-Ⅱ和TGF-α的测定

    作者:张爱国;牛月花;于德顺;郭月荣;秦光利

    目的:了解生长因子IGF-Ⅱ和TGF-α对消化系统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39例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8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各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之间血清IGF-Ⅱ和TGF-α水平均无差异.结论: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中IGF-Ⅱ和TGF-α水平,有助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

  • 消渴平合剂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

    作者:辛传伟;杨秀丽;田云龙;李功华;林蒙蒙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消渴平合剂高、中、低剂量组.12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变化情况,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TG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无显著差异(P>0.05);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模型组下调(P<0.01),消渴平合剂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脏TNF-α和IL-6的激活有关.

  • 槲皮素体内外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143 B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江波;李灿;林清;李瑞生

    目的:研究槲皮素体内外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143B细胞,随机分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建立143B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及槲皮素3个剂量组,每周给药3次,4周后处死裸鼠,剥瘤,计算抑瘤率;采血,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TNF-α和TGF-α的含量。结果槲皮素(10~320μmol/L)体外可明显抑制143B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耐性;在40~160μmol/L浓度下,槲皮素可诱导143B细胞凋亡;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血清TNF-α含量,降低TGF-α的含量。结论槲皮素抑制143B细胞的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EGF、TGF-α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冀;谢田;于海;蒋蕾;赵伟国;赵雪莹;毕琚辉;柴剑波

    目的:探讨消炎痛型、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消炎痛和水浸应激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胃组织中EGF和TGF-α含量的影响.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胃组织EGF和TGF-α含量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O.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升高热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EGF和TGF-α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EGF和TGF-α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可以治疗热性消炎痛型胃溃疡,预防热性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的形成;理中丸可以治疗寒性消炎痛型胃溃疡,预防寒性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的形成,均可通过升高大鼠胃组织中EGF和TGF-α的含量而实现.

  • 乳腺癌患者血清IGF-Ⅱ、TGF-α水平及三苯氧胺治疗后变化

    作者:于学军;衣翠华;扈东艳;刘建伟;郝静

    我们检测3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并对12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IGF-Ⅱ TGF-α 三苯氧胺
  •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TGF-α、IGF-Ⅱ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于学军;郝静;衣翠华;刘建伟

    为了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a(TGF-a)和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水平,我们对42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肿瘤 TGF-α IGF-Ⅱ 检测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α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覃后继;覃雪英;周耀南;何延专

    本研究检测6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同时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IV)血清水平,与肝组织活检进行对比,旨在探讨TGF-α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62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19~50(33.7±9.94)岁.诊断符合200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1],上述病例经血清学检查均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设6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8~47(33.2~10.5)岁,各组间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TGF-α与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李琤;夏辉;马洁

    目的:表达并纯化转化生长因子α与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TGFα-PEA0),探讨其对EGF受体(EGFR)阳性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用pET28a表达载体构建表达TGFα-PE40蛋白的重组体pV28,IPTG诱导其表达后,提取包涵体蛋白并用Ni柱纯化,MTT法观察复性融合蛋白对肿瘤细胞A431和SK-OV3的杀伤效用.结果:成功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V28,纯化后的包涵体蛋白中TGFα-PFA0蛋白纯度达98%以上,这种活性毒素蛋白对EGFR高表达的A431癌细胞抑制率为50%(IC50)时所需蛋白浓度为(0.86±0.07)μg/ml,低于EGFR低表达的SK-OV3癌细胞的IC50(6.37±2.18μ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融合蛋白TGFα-PE40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EGFR数量成正相关,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s、TGF-α、TNF-α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段秋琴

    本文报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TGF-α、TNF-α和hs-CRP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48人(男28,女20),年龄(30~70)岁,平均56.6岁.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体征、食道钡透、胃镜及病理等的进一步明确诊断).1.1.2正常人组:35人(男23,女12),年龄(28~67)岁,平均55.7岁.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亦无消化道溃疡病.

  • PH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VEGF和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红霞;刘本

    本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GF-α、TGF-β、VEGF和AFP进行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0人(男25,女5),年龄(35~69)岁,均为我院临床经明确诊断的PHC患者(包括体征、B超、CT,部分病例经MRI证实及实验室有关肝癌的检测项目).

  • 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GF-α、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长新

    文献报告[1],ET-1是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和促进平滑肌作用的肽类物质.TGF-α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有重要的作用[2].TGF-β1是组织生长、修复炎症的细胞转化因子,在促进胶质和基质形成,同时抑制其降解作用中有重要的作用,与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3],国内尚少见有肝硬化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GF-α、TGF-β1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

  •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2、TGF-α和CA72-4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敏;王茁

    文献报告[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尚少见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2、TGF-α和CA72-4水平变化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胰腺癌微环境中胰腺星状细胞(PSC)分泌的细胞因子为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宸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恶性疾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生存率一直得不到提高.肿瘤进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且与多种非肿瘤性基质细胞构成的微环境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产生癌周基质及其相关因子的重要细胞,近年来成为胰腺癌研究新热点.本文论述了胰腺星状细胞分泌的多种能够促使胰腺癌增殖迁移的细胞因子(TGF-β,IL-6,FGF2和TGF-α)及其已经发现的靶向药物,这些细胞因子有望成为药物筛选靶点.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