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迟雁

    炎症性肠病(IBD)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对肠道微环境的改变发生持续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在IB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和作用、IBD患者微生态的改变以及与肠道微生态改变相关的治疗手段在IBD患者中的治疗前景.

  • 机会性感染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雷蕾;张晓岚;尹凤荣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治疗打开了一扇门,但同时增加了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其常见病原学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增加了IBD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IBD治疗过程中,早期发现、识别IBD合并的机会性感染以及早期采取措施治疗或预防性治疗极其重要.

  •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玥;钱家鸣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肠道慢性反复的非特异性炎症.免疫抑制剂是重要的药物治疗方法,维持无激素长期缓解,主要用于克罗恩病和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嘌呤类、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

  • 重视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

    作者:李俊霞;田原;王化虹;刘新光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包括炎症累及皮肤的IBD特异性皮肤表现及反应性皮肤表现;与IBD并发的皮肤表现,以及继发于其他原因而出现的IBD继发性皮肤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以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为多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以皮肤的脓肿和瘘管多见.IBD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IBD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部分特殊类型皮肤表现的出现对IBD诊断具有提示意义.IBD皮肤损害的治疗应以控制IBD病情为基础,根据皮肤损害的类型针对性治疗.

  • 幽门螺杆菌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牛巍巍;赵丹丹;霍晓霞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内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密切相关.H.pylori与IBD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无定论.本文就H.pylori与IBD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IBD病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临床治疗IBD提供新的思路.

  • 内镜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冬;张晓岚

    内镜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炎症性肠病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的手段,能够针对病情和术后复发风险、黏膜愈合等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癌的筛查与监测,针对狭窄、出血和瘘管等并发症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等进行相应镜下治疗.

  •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魏天桐;王化虹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营养支持治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常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营养评定,以便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作为儿童克罗恩病患者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的首选,在成人患者中作为药物的替代治疗.有多种营养制剂,不同患者对不同的营养制剂反应不同,需选择合适的制剂,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发挥营养制剂的大效用.

  • 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玥;钱家鸣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CDI明显增加IBD患者预后不良如死亡和结肠切除手术率.有关IBD合并CDI的相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免疫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了IBD发生CDI的风险.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将有助于CDI的预防和治疗.

  •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进展

    作者:葛超毅;王化虹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营养不良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与IBD疾病活动程度、疾病病程和病变累及的部位有关,也是影响IB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在IBD人群中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IBD营养支持治疗的机制、适应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进展,本文就IBD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营养状态变化及评估方法、能量需求、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做此综述,旨在完善和提高IB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

  • 核医学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建华;李俊霞;刘静;王荣福

    综述核医学影像(SPECT及PET/CT)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应用进展,放射性核素标记WBC SPECT及18 F-FDG PET/CT是目前在IBD诊疗中应用广的显像方法,可用于IBD的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价等.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分析

    作者:关波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腔内炎症及广泛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常短期内反复手术治疗,不但不能解除肠梗阻,反而可导致肠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EPISBO21例,现报告如下.

  • 再喂养综合征误诊剖析

    作者:王永进;张霞;闫伟敏;何刚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机体经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后,提供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或肠外营养)后出现的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1],包括水电解质失衡、葡萄糖耐受性下降、维生素缺乏及由此引发的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并发症.RFS文献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其认知不足,易误诊误治.我科近期收治RFS 1例,误诊时间长达1年余,现回顾分析如下.

  • HLA-B27与炎症性肠病患者伴骨关节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崔巍;刘冬妍

    目的 探讨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炎症性肠病伴骨关节病变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检测9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69例、克罗恩病(CD)23例,伴骨关节病变18例]及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LA-B27的表达,比较HLA-B27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结果 炎症性肠病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HLA-B27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CD及UC患者HLA-B27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炎症性肠病伴骨关节病变和不伴骨关节病变患者HLA-B27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LA-B27与炎症性肠病伴骨关节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OR=5.87,95%CI为(1.94,17.72)].结论 HLA-B27阳性有助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其表达与骨关节病变密切相关,有利于预测病情.

  • 缓解期炎性肠病伴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明为;刘玉兰;马静静;董卫国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缓解期IBD(IBDR)患者常伴有肠易激综合征( IBS)样症状。IBS样症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评估及治疗策略的选择。因此,本文对IBDR患者伴有IBS样症状的机制进行综述,得出IBDR伴IBS样症状与肠道低度炎症和神经重塑均有关联,也可能为IBD合并了IBS。

  • 维生素D与结缔组织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慧明;安燕;张雪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在肠道、肾脏和骨骼中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在肝脏、肾脏、骨骼之外的30多种组织器官中也发现了维生素D受体( VDR)的表达,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及激活的树突细胞中。并且发现1,25-(OH)2D3可影响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及免疫系统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可治疗多种结缔组织病。本文就维生素D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炎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大鼠脑干孤束核中神经激肽B受体神经元在内脏痛信息传递与整合中的作用

    作者:宁力;朗兵;何显力;丁玉强;赖大年;鲁建国;马庆久

    背景: 脑干孤束核是内脏痛信息向高位脑中枢传递的一个关键的中继站.形态学证据表明,大鼠孤束核中分布有大量的神经激肽 B受体( neurokinin B receptors, NKR).然而,孤束核中表达 NKR的神经元是否参与内脏痛信息的传入与整合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 阐明孤束核中表达 NKR的神经元在脑肠通路中传递内脏痛信息中的作用. 设计: 随机的对照实验性研究. 地点和对象: 12只 SD大鼠购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鼠均为雄性,体质量 220~ 250 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只. 干预: 6只雄性大鼠吸入麻醉后,将 2 mL 50 g/L的乙酸经导管注入大鼠升结肠内, 20 s后再注入 5 mL生理盐水冲洗结肠.对照组大鼠则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 0.01 mol/L). 24 h后大鼠开胸经心脏灌流 40 g/L的甲醛.灌注毕后取出鼠脑修块,然后将含有孤束核的脑块在 300 g/L的蔗糖溶液中浸泡过夜,冰冻切片机切片.用抗 FOS抗体和抗 NKR抗体行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免疫组化由第一作者完成,动物模型构建由第二作者完成,第三及第四作者负责免疫组化结果评估. 主要观察指标: 孤束核中 NKR和 FOS蛋白的共表达. 结果: 孤束核各个亚核中均有大量的 NKR免疫阳性的神经元,但在内侧亚核和联合亚核中尤其浓密.阳性产物分布在细胞膜和树突上;胃肠道给予甲醛刺激后,表达 FOS蛋白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孤束核的内侧亚核和联合亚核. NKR和 FOS蛋白双重标记神经元的胞核为黑色,而胞膜为棕黄色.在本研究中,双重标记神经元分别占所有 NKR或 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 37%和 42%. 结论:在乙酸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大鼠孤束核中大约有 1/3的 NKR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 FOS蛋白,提示这些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内脏痛信息的传递与整合.

  • 双源CT小肠成像双能量虚拟平扫在炎性肠病的应用

    作者:蓝星;唐皓;周帆;周长圣;黄伟

    目的:探讨双源CT小肠成像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炎性肠病(IBD)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确诊IBD患者的CT资料(31例克罗恩病、6例溃疡性结肠炎),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小肠成像检查,扫描包括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双能量扫描(100 kVp/210 mAs和Sn140 kVp/162 mAs).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得到动脉期、门静脉期2组虚拟平扫数据,并与常规平扫对比,比较三者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病变肠段检出上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平扫图像比较,动脉期及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上所有炎症肠段均能显示,且病变肠段范围无明显差异.两期虚拟平扫图像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观察到肠壁厚度、肠壁水肿、肠周渗出、肠管形态及引流区淋巴结大小等无明显差异.虚拟平扫CT值在病变肠壁、引流区淋巴结等略低于常规平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图像噪声低于真实平扫(P<0.05),信噪比高于常规平扫图像(P<0.05);两位医师对虚拟平扫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双期虚拟平扫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平扫、双能量动脉期、双能量静脉期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3,P=0.374);与常规三期扫描相比,采用两期双能量扫描辐射剂量减少约32.97%.结论:对于IBD,双源CT小肠造影双能量虚拟平扫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伤的同时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可作为IBD诊断的常用方法.

  • 从误判病例看炎症性肠病的CTE诊断价值

    作者:彭莱;韩云学;顾莉芳

    目的:探讨CT肠道显影(CTE)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首诊误判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克罗恩病(CD)病例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误判原因.结果:患者,男,57岁,符合UC第2发病高峰;临床有频繁脓血便、病变局限于结肠,符合UC常见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首诊"肛周脓肿"入院符合CD临床特征,CTE显示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节段性分布,活动期肠周见大量增生血管,符合CD典型影像表现.肠镜检查两次,结论分别为"UC-重度全结肠型""IBD-CD?",病理取到非干酪性肉芽肿,该患者终诊断为CD.结论:UC与CD临床及影像表现有重叠,病灶局限于结肠时,影像细节的观察及病史的采集有助于鉴别,UC是发生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一般连续分布,CTE无特征性改变,结肠镜并活检是诊断UC的关键;而节段性分布、透壁性炎症、肠周"梳状征"是CD常见的CTE表现,CTE对CD诊断价值更高,当以肛周病变为首发征象时更倾向诊断为CD,两者鉴别确有困难时可以诊断为IBD类型待定.

  • 沙利度胺在炎性肠病中的应用

    作者:徐家骅;黄瑛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由于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着重综述沙利度胺的药动学,治疗炎性肠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使用剂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了解沙利度胺的新用途,为治疗炎性肠病提供一个新方法.

  • 提高对儿童炎性肠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陈洁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性疾病.常见的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部分为未分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小儿UC早在1920年报道,CD于1945年报道.欧美国家报道儿童IBD患病率近年呈持续增高趋势,据欧洲儿童胃肠病、肝脏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12]报道,儿童CD的发病率从30年前的0.1/10万上升到2003年的4.6/10万,UC从0.5/10万上升到3.2/10万.

192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