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帕金森病患者不同频率自发脑活动的fMRI研究

    作者:张佳荣;高中展;候亚男;冯涛;臧玉峰;吴涛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脑活动在不同频段上的变化。方法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获得39例帕金森患者及37例正常人(NC)的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用低频振幅算法( ALFF)计算BOLD 信号在不同频段上的变化。运用 ALFF 算法,得到每个受试者在5个频段( slow-2:0.198~0.25 Hz; slow-3:0.073~0.198 Hz; slow-4:0.027~0.073 Hz; slow-5:0.01~0.027 Hz;slow-6:0~0.01Hz)上的脑图,将两组受试者的5个频段的统计图进行2×5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Post-hoc t检验,得到5个t检验图,得到每个频段上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 PD组ALFF分别与对应个体的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 UPDRS)第三部分进行相关分析,得到5个频段的PD患者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的脑活动区。结果与 NC 组相比, PD 组在 slow-3, slow-4和 slow-5上,壳核[(-24,-3,-9)(-30,3,0)(-21,9,6)]区域存在ALFF降低,而左侧中央前回[slow-2,3,4,6(-21,-24,75)(-21,-24,72)(-27,-21,72)(-15,-15,72)]及右侧前辅助运动区[slow-2,3,4,6(21,-24,75)(6,-3,72)(12,-6,60)(15,-24,72)]在除了slow-5以外的频段均存在ALFF降低。小脑在slow-2(-36,-45,-33),slow-3(-36,-45,-33)(21,-93,-30),slow-4(27,-93,-18),slow-5(-21,-81,-24)(12,-93,-27),slow-6(-42,-42,-33)的ALFF均增高。在slow-3,slow-5和slow-6,壳核与UPDRS第三部分评分成负相关。结论 PD纹状体的异常活动在slow-3,slow-4,slow-5即传统低频段内显著,除slow-5外的其他频段则在发现皮质运动区异常更有优势,全频段均能发现小脑活动增强, PD不同频段的局部脑活动具有不同特点,多频段分析给将来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例

    作者:张万宏;吕然博;张建平;李少清;王景波;范廷俊;李国建;范学飞

    壳核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手术方法较多.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对21例壳核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清除血肿,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经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凤艳;丛淑

    自1995-05~2002-10我科采用经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7例,男108例,女89例,年龄39~82岁,平均61岁.血肿部位:壳核区94例,破入脑室63例;丘脑出血67例,破入脑室38例;脑叶出血36例.入院时神志清31例,嗜睡43例,浅昏迷51例,深昏迷72例.

  • 尾状核头部出血的诊断问题探讨

    作者:崔万森;宋文英

    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 基底节区出血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其中以壳核及丘脑部位出血为多见, 而尾状核头部出血较少见[1], 临床上单纯根据病史和体征很难作出正确诊断, 或经常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从CT用于临床, 对其有了新的认识. 现将我们收治的20例尾状核头部出血分析如下.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尾状核、壳核脱髓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建民;李强

    颅咽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肿瘤切除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较常见,但快速补钠后出现尾状核、壳核脱髓鞘病变很少见.本文报告1例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因低钠血症,予快速补钠后,致尾状核、壳核脱髓鞘变,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探讨.

  • 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血肿腔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蒋铭;李军;龙飞;卿城

    目的:探讨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140例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行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操作情况,血肿清除效果,术后3d再出血率及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血肿腔顺利进入率、反复止血率及去骨瓣减压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肿残腔出血率和微血管病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3d再出血率和临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提高血肿清除效果,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临床预后.

  •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手术时机

    作者:吴明;祝斐;余任喜;李佳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20~40 ml)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将156例中等量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76例,在发病7~24 h内进行微创手术;B组80例,在发病后72 h进行微创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血肿排空时间、再出血发生率、近期疗效[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和远期疗效(Barthel指数法)。结果血肿排空时间:A组(5.5±1.2)d,B组(3.5±0.9)d;发病后1个月FMA评分:A组为(18.23±6.03)分,B组(12.34±3.45)分;发病后6个月Barthel指数:A组为(67.34±11.03)分,B组(83.34±9.45)分;再出血发生率:A组14.5%(11/76),B组2.5%(2/80);以上指标两组均相差显著(P<0.01)。结论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壳核出血,以发病后72 h手术血肿清除快、排空彻底,再出血率低,功能恢复好。

  • 超早期治疗壳核部高血压脑出血70例分析

    作者:蔡曙洲;彭付学;何贵山;夏伟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对70例壳核部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随访半年,效果良好.

  • 壳核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管勇;吕少萍;孙淼;余发昌;李传峰

    目的观察壳核动脉的解剖学特征,为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壳核的原因分析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镜下解剖和脑血管铸型方法,对60侧脑标本、6例脑血管铸型标本壳核动脉的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结果60侧大脑半球共观察到470支壳核动脉,平均每侧7.8±2.6支,其中80.6%来源于大脑中动脉;17.9%来源于大脑前动脉;1.5%来源于脉络膜前动脉.壳核动脉行程迂曲,在穿入壳核时尚形成弓状、环状弯曲,其直接形成直径<0.01 mm分支的情况亦明显高于基底核区其它结构的供血动脉(P<0.01),且76%的壳核动脉起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2 mm范围内.结论壳核动脉的起源、行程以及其分支发出形式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壳核动脉在高血压情况下易破裂出血.

  •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58例报告

    作者:杨宜洲;刘万明;王少波

    我院1995年5月以来,开展钻孔尿激酶溶解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男36例,女22例,年龄33~75岁;深昏迷8例,中度昏迷18例,浅昏迷24例,嗜睡8例;血肿部位:壳核32例(55.2%),丘脑10例,皮层下14例(24.1%),小脑2例(3.5%)。

  •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容积与代谢改变的MR研究

    作者:黎桂平;寥凯兵;祝望才;孙仁荣;彭万宏;杨波

    目的:采用MR容积分析及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TS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搜集18例儿童TS患者(TS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双侧壳核进行容积测量,采用单体素氢质子MRS对TS患者及对照组壳核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峰下面积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值.将测得的NAA/Cr值与壳核的容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S组(左侧壳核:NAA/Cr=1.17±0.15,Cho/Cr=0.81±0.13;右侧壳核:NAA/Cr=1.09±0.09,Cho/Cr=0.78±0.17)与对照组(左侧壳核:NAA/Cr=1.43±0.03,Cho/Cr=0.70±0.12;右侧壳核:NAA/Cr=1.39±0.06,Cho/Cr=0.75±0.10)相比,TS患者双侧壳核NAA/Cr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两侧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与对照组双侧壳核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t=0.536,P>0.05;右:t=1.758,P>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壳核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组:t=1.501,P>0.05;对照组:t=0.481,P>0.05).TS组和对照组双侧壳核NAA/Cr值与容积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壳核可能参与了儿童T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MRS比容积测量对TS患者的壳核的改变更敏感.

  • 首发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皮层下灰质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王梦莉;沈进;莫茵;孙学进;凌冰冰;鲁毅;赵卫

    目的 探讨首发未经治疗抑郁症(MDD)早期患者大脑皮层下灰质体积及形状改变.方法 选取30例首发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组(HC组)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基于Vertex的表面形态学分析技术获得两组的大脑皮层下灰质体积和形状,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VBM显示MDD组双侧壳核和左侧丘脑体积明显缩小(Bonferroni校正,P<0.05).基于Vertex的表面形态学分析技术显示MDD组双侧壳核的后外侧和腹内侧、左侧丘脑的背侧和腹侧较对照组存在局限性萎缩(FWE校正,P<0.05),致使其表面形状改变.左侧丘脑背侧局限性萎缩程度与MDD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表明MDD患者发病的早期阶段大脑壳核和丘脑的形态学可能发生改变.

  • 克-雅氏病DWI信号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张伟;马林;娄昕

    目的 探讨克-雅氏病(CJD)头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基底节病变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CJD头部DWI资料,其中脑活检确诊1例,9例为很可能,1例为可能.结果 11例DWI均出现异常高信号,8例DWI大脑皮层和基底节同时存在高信号,3例仅见大脑皮层高信号,8例基底节DWI高信号累及尾状核和壳核,1例伴双侧丘脑枕稍高信号.结论 DWI显示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的高信号改变是CJD的主要特征,基底节病变主要累及尾状核和壳核,DWI是CJ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卢琦;黄建军;张兰慧;唐业斌

    目的 回顾性分析43例1H-MRS检查的帕金森病病例,探讨1H-MRS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43位临床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30位年龄相仿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UPDRS评分.对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豆状核进行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获取磁共振波谱信号,计算NAA/Cr、Cho/Cr、NAA/Cho之比值.比较PD患者和正常人之间上述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怕金森病患者惠肢对侧豆状核及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NAA/Cr、NAA/Ch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ho/Cr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但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豆状核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变换不明显(P>0.05). 结论 1H-MRS对帕金森病早期临床诊断和疾病病理生理研究具有良好前景.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价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视辐射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侯小林;杨东东;李定君;李成勋;曾林;顾应江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判断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视辐射(O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36例经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病人作为脑出血组,并选取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DTI检查,重建双侧OR,将OR损伤类型分为Ⅰ、Ⅱ、Ⅲ型,测定OR-FA值、OR-ADC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左、右两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病侧与健侧OR-FA值、OR-ADC值差异显著(P<0.05),病侧OR明显受损;血肿体积与病侧OR-FA值、OR-ADC值均不相关(P>0.05).脑出血组OR损伤Ⅰ、Ⅱ、Ⅲ型分别为10、12、14例,3种损伤类型间OR-FA值、O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发病3~5 d时比较,3个月后复查OR-FA值明显升高,OR-ADC值明显下降(P<0.05),病人OR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OR损伤率高,血肿体积与OR损伤程度无关,DTI可观察血肿与OR三维关系,判断OR受损程度,对评估病人视野缺损有重要价值.

  • 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作者:刘利;林志国;沈红;闫志钧;王晓峰;杨富明;戴钦舜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33例壳核脑出血病人的CT定位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形状设计1~2个靶点和引流管路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引流管(外径5mm,内径3mm)送至颅内预定靶点,术中应用10ml注射器轻柔抽吸血肿液化部分,术后将尿激酶(1~2万I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自然引流,每12 h重复1次.复查CT证实剩余血肿量为初的10%~15%时拔除引流管.结果平均置管1.5 d(1~3 d),平均血肿排空率92.8%.术后1个月病死率6.0%,远期随访(平均22个月)病死率11.3%,优良率74.4%.结论该方法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血肿排空较彻底,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血肿量较大(>25ml)且形态不规则的颅内血肿.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旭光;张林;李新文;张强;穆春雷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6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GCS 5~8分16例,9~12分25例,13~15分27例.出血部位均位于基底核区,其中壳核56例,丘脑5例,混合型7例;破人脑室36例.出血量30~80 ml.一侧瞳孔散大10例,偏瘫62例,失语14例.出血至手术时间:≤6 h12例,>6~24h48例,>24h 8例.

  • 静脉溶栓,如何是好?

    作者:

    溶栓并不可怕Drwrq120:我科每月不低于5例,有时高达10余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开始我们可能用量大,有数例脑出血(血肿型),近2年总结教训减少尿激酶用量后,100多例中出现脑出血3例:1例开始溶栓时间距发病6.5小时,第2天CT出现梗死部位内渗血,但肌力明显改善;另1例脑于梗死后出现小量丘脑出血,此例教训2月前出现脑梗死也用尿激酶了,并且此后一直口服阿斯匹林;另1例脑梗死溶栓时间虽距发病4小时,但是基底节部位CT出现梗死部位内渗血,此例教训:基底节部位,尤其是壳核、尾状核等溶栓窗在3小时之内.

  • 双侧壳核内侧区出血致记忆力、计算力减退1例报告

    作者:舒斯云;王鲁宁;吴永明;包新民;王振福;温志波

    报告1例因双侧大脑壳核内侧区出血导致记忆力、计算力减退的特殊病例.患者3年前突发右侧大脑壳核内侧出血致左侧轻瘫,而无学习、记忆障碍;近来又发生脑出血,影像学检查证实出血部位在左侧大脑壳核内侧,本次除右侧上肢轻瘫外,还伴随近事记忆和记数障碍.这两次脑出血都损伤到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新区--边缘区,从临床上证实边缘区参与脑的近事记忆和记数功能.

  • 基底核区动脉解剖与临床

    作者:谢勇江

    基底核区是靠近脑底的大脑半球内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核是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苍白体称旧文状体,其功能属锥体外系.

71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