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27和cyclin E在胆囊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新美;孙克坚;牛光明

    目的:探讨 p27 蛋白及细胞周期素 E(cyclin E)与胆囊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ABC 法检测 54 例胆囊癌、48 例胆囊腺瘤及 50 例胆囊正常黏膜中 p27 及 cyclin E 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4 例胆囊癌中,8 例(15%)p27 高表达,44 例(81.48%)cyclin E 表达;48 例胆囊腺瘤中,29 例(60%)p27 高表达,27 例(56.25%)cyclin E 表达;50 例胆囊正常黏膜中,35 例(70%)p27 高表达,26 例(52%)cyclin E 表达.p27 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5.另外,p27 在胆囊癌中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低分化癌 p27 表达较低,高分化与低分化的 p27 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27 低表达的患者 1 年生存率显著降低.cyclin E 在胆囊癌中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期有关.p27 和 cyclin E 在胆囊癌中表达存在着相反的联系.结论:p27 是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和潜在的肿瘤抑制因素.p27 蛋白的降低和 cyclin E 的过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27 是胆囊癌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 pS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傅士龙;张国玲;陆洪芬;范月珍;施达仁

    目的:研究 pS2 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Envision 二步法,检测9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 pS2 的表达.结果:pS2 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61.5%(56/91).pS2 阳性表达与 ER、PR 之间及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及腹水细胞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1).化疗不影响 pS2 在卵巢癌中的表达;pS2 的表达与晚期卵巢癌化疗效应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P>0.1).结论:pS2 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仍为激素依赖性;在 ER、PR 高表达及黏液性囊腺癌、临床分期早或腹水细胞学阴性患者,其表达率高(P<0.05);但 pS2 尚不能作为一个独立指标来预测晚期卵巢癌对化疗的反应.

  • 肿瘤细胞p27kip1蛋白错位分布和低表达的分子机制

    作者:管晓翔;陈龙邦

    p27kip1(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p27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参与细胞周期的负性调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p27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在多种肿瘤细胞内存在p27蛋白低水平表达,p27蛋白的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除了低丰度表达以外,在多种肿瘤细胞中p27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外,导致p27在肿瘤细胞内错位分布和低丰度表达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p27蛋白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除了可以和已知几乎所有的细胞周期素(cyclin)和细胞周期激酶(CDK)结合以外,还可以和包括CRM1、Nup50、Jab1和Skp2等在内的细胞核内外多种分子相互作用.推断p27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是受到以上多种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调控,这些因子在细胞周期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状态是发挥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的分子基础,p27与适当的底物结合后,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到达适当的细胞内位置并且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因此认为,在肿瘤细胞p27存在和正常细胞不同的相互作用蛋白谱,并且由此决定了p27蛋白错位分布和低表达的可能机制,但是确切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 Livin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作者:吕建;陈智超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特征性结构--BIR结构域.这一结构域介导了Livin与Caspase-3、7、9的直接结合,从而阻断caspase凋亡作用的发挥,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Livin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0q13,编码Livin α和β两种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羧基末端的RING结构域介导了Livin的亚细胞定位.目前的研究表明,Livin可表达于消化系统的胃癌、泌尿系统的膀胱癌、呼吸系统肺癌和血液系统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多个系统的肿瘤中,也存在于乳腺癌及黑色素瘤中,在肿瘤的细胞系中也有较广泛的表达,但在各系统的正常组织中却很少表达.研究还表明,在药物诱导凋亡时,Livin的表达有明显升高.用RNA干扰技术对Livin基因的表达进行干预后,细胞对诱导凋亡药物和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加.根据Livin设计的抗原肽可以特异性诱导肺癌患者杀伤性T细胞的活化.目前的研究已表明,Livin在肿瘤的发展和耐药中都有重要作用.Livin特异表达于肿瘤组织的特性有可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提供新靶点 .

  • L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雯静;杨林西

    目的:探讨Livin mRNA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的Livin硫代磷酸ASODN及其对照错义寡核苷酸(MSODN),脂质体转染至培养的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Livin ASODN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检测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电镜、流式细胞仪与吖啶橙/溴化乙锭( AO/EB) 细胞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形态学改变.结果:Livin ASODN在终浓度为600 nmol/L作用MCF-7细胞48 h时,能明显地抑制其增殖(IC50=604.4),降低Livin mRNA的表达;电镜、流式细胞仪与AO/EB细胞染色法则表明MCF-7细胞在形态学上出现明显的凋亡改变,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而对照组寡核苷酸未见抑制效应.结论:Livin ASODN能够特异性下调MCF-7细胞中Livin基因表达,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人Survivin蛋白B细胞表位的初步预测

    作者:陶谦;乔彬;吕标;郑超群

    目的:通过分析人Survivin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其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SOPMA软件分析Survivin蛋白的二级结构;多参数方案综合分析蛋白的亲水性、柔性结构、抗原性指数和表面可及性并预测Survivin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Survivin蛋白B细胞表位位于N端14~21、46~51、65~81和89~94区域.结论:Survivin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的成功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特征、表位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制新型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 乳腺癌耐药蛋白重组腺病毒干扰载体构建及其干扰作用的观察

    作者:唐勇;刘传亮;窦建新;蔡晓珊;刘静;陈伟娟

    目的:观察腺病毒加载的RNAi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介导的多药耐药的逆转.方法:构建干扰BCRP mRNA的腺病毒载体,采用细胞毒性实验和外排实验检测pAd-BCRP感染后,耐药细胞后的逆转情况.结果:pAd-BCRP可将B37/MX细胞对米托蒽醌的耐药指数从978降低至75(92.3%逆转).外排实验结果显示,感染pAd-BCRP和未感染的B37/Mx细胞外排1 h后细胞内的米托蒽醌的荧光强度分别为56.4和12.8.结论:pAd-BCRP能显著降低B37/MX细胞中BCRP的表达并抑制BCRP的功能.

  • Caveolin-1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房凯;刘军

    目的:研究Caveolin-1蛋白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其与Ras-p42/44MAPK细胞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腺病毒介导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外源Caveolin-1蛋白,分析其对内皮细胞增殖和p42/44MAPK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感染腺病毒表达外源Caveolin-1蛋白的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3H-胸腺嘧啶掺入量降低了35%(n=3,P=0.009),p42/44MAPK分子磷酸化水平降低了47.6%.结论:Caveolin-1蛋白抑制p42/44MAPK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BCRP和GST-π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亚超;张志培;韩勇;朱长亮;朱以芳;钟代星;程庆书

    目的:观察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对60例未经化疗的NSCLC患者行体外化疗药物多柔比星、拓扑替康、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顺铂的敏感性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CRP、GST-π在NSCLC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31例(51.7%)对多柔比星耐药,32例(53.3%)对拓扑替康耐药,12例(20.0%)对紫杉醇耐药,15例(25.0%)对长春新碱耐药,32例(53.3%)对顺铂耐药.腺癌耐药例数多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P、GST-π在60例NSCLC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43.3%(26/60)和60.0%(36/60),BCRP、GST-π在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P和GST-π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BCRP和GST-π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BCRP、GST-π可能共同参与介导NSCLC的多药耐药,两者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及共表达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多药耐药的指标之一.

  • 肺神经内分泌癌FHIT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

    作者:吕亚莉;邵云;钟梅;李向红;赵坡

    目的:探讨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二步法非生物素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肺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质;并与组织学类型(P=0.006)、临床分期(P=0.003)、性别(P=0.031)、肿瘤大小(P=0.010)、淋巴结转移(P=0.000)以及预后(P=0.000)相关;与患者年龄(P=0.408)、大体类型无关,P=0.528;FHIT表达为肺神经内分泌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00.结论:FHIT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分子指标检测患者预后.

  • BRMS1 mRNA和CD44V6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余德荣;游力;许晓群;李会庆;王郡甫;高春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 mRNA和CD44V6 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RMS1 mRNA和CD44V6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RMS1基因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的75.0%和正常内膜的86.7%;与临床分期(χ2=4.978)、肌层浸润深度(χ2=5.999)及淋巴结转移(χ2=4.20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D44V6基因表达率为69.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的16.7%和正常内膜的0,P<0.01; 与临床分期(χ2=5.802)及淋巴结转移(χ2=5.57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3)BRMS1与CD44V6 mRNA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肯德尔相关系数为0.069,P>0.05.结论: BRMS1和CD44V6 mRNA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作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其侵袭及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 乳腺癌组织Livin与Sma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潘峥;陈军;覃冠德;覃思繁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ivin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LM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3.75%(51/80),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50.00%(40/80),P=0.003;乳腺癌组织中Srnac表达为42.50%(34/8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2.50%(58/80),P=0.000.两者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Livin和Sma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07.结论:Livin的高表迭及Smac的失活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郝金燕;刘莉萍;宫丽平;苏雅洁;潘慧;王晨;赵建民;刘文悦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在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病理科诊断的、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普通型导管增生(UDH)、非典型导管增生(ADH)、DCIS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患者共175例临床资料,其中有38例因组织块过小或脱落未能获得准确数据而被剔除,故实际纳入分析的样本量为137例,包括20例UDH、20例ADH、30例DCIS和67例IC-NST.同时随机选取20例IC-NST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检测标本中PSC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PSCA蛋白表达的差异,以及IC-NST中PSC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组间PSCA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X2检验,IC-NST中PSC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PSCA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UDH、ADH、DCIS和IC-NST中高表达率分别为10.0%(2/20)、20.0%(4/20)、56.7%(17/30)和52.2%(35/67),其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153,P<0.001).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CIS组和IC-NST组PSCA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X2=17.172、17.480,P均<0.005)和UDH组(X2=11.092、11.243,P均<0.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C-NST组PSC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26,P=0.007).结论 PSCA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可能是一个预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展成乳腺癌的新指标.

  •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孙典典;李靖若;张临风;孙丹丹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的人类同源物组蛋白甲基化的重要工具酶,也是多梳基因家族PcG(polycomb group)的核心成员.EZH2参与多梳蛋白复合体2的形成,促使相应组蛋白甲基化,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介导相应靶基因沉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极差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EZH2的致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乳腺癌转移的检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笔者就EZH2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便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这一新的肿瘤标志物.

  • 喉癌相关基因和miRNA综合数据库的构建

    作者:李孟娇;鄂琪敏;刘加林;黄婷婷;梁传余

    目的 对与喉癌相关基因和miRNA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建立有别于目前结构复杂、庞大的生物信息数据库,为喉癌的相关研究、教学提供方便、快捷的喉癌基因、miRNA主题的综合数据库.方法 基于B/S架构,采用Apache软件作为Web服务器,以MySQL作为数据库设计的编码语言并以PHP作为网页设计的编程语言,设计基因表、蛋白质表、miRNA表和喉癌患者相关临床信息表等表单,建立喉癌基因数据库.结果 目前数据库共收录了207个喉癌相关基因、243个蛋白质和26个miRNA;本数据库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操作,并实现了对资料的浏览、检索等功能,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数据库包含了喉癌相关的基因、蛋白质和miRNA及其突变、甲基化、多样化表达等信息,以及喉癌相关分子实证研究的参考文献.结论 该数据库资源整合、界面友好,提高了喉癌相关基因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 PDCD5和caspase3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作者:王燕;褚汉启;周良强;陈金;李志勇;刘云;张平;黄孝文;崔永华

    目的 检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耳蜗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6、9及12月龄段C57BL/6J小鼠各15只,即按月龄分为四组。检测各组小鼠双侧短声( click)及短纯音(6、8 kHz)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杂交(Westem blotting)检测各月龄段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各月龄段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 3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C57BL/6J小鼠各频率ABR阈值逐渐提高,耳蜗PDCD5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亦逐渐增强。3月龄和6月龄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血管纹细胞仅出现少量PDCD5和Caspase3蛋白表达,9月龄时表达有明显增加,至12月龄时表达强,各月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eal-time PCR检测显示PDCD5和caspase3基因mRNA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与其蛋白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C57 BL/6J小鼠耳蜗PDCD5和caspase3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增强,与耳蜗的老化密切相关,可能是老年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 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多药耐药中的研究

    作者:马聚珂;逯素梅;于亮;田家军;李建峰;王海波;徐伟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株及其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中的多药耐药特征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下咽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逆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人下咽癌细胞株FaDu为亲本细胞,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成功建立下咽癌细胞株FaDu的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别检测FaDu和FaDu/T对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分别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耐药细胞株FaDu/T比FaDu细胞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FaDu细胞相比,FaDu/T细胞株中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表达增加(t=22.42,P<0.05),但ABCG2表达下降(t=10.06,P<0.05).紫杉醇初始作用于FaDu细胞后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但是在FaDu/T细胞中JNK信号转导通路呈失活状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可以使FaDu/T细胞的JNK信号通路重新激活.耐药细胞株FaDu/T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表达下调(F=33.72,P<0.05),ABCG2的表达升高(F =220.16,P<0.05),但是在预先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的FaDu/T细胞株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和ABC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JNK信号通路在下咽癌的多药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 下咽癌FaDu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高表达和ABCG2的低表达为主要特征,且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变化与JNK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 STIM1基因沉默对人下咽癌细胞系 FaDu裸鼠成瘤的影响

    作者:崔晓波;孙源昊;武帅;王军;白云飞;王亚平;王博谦

    目的:研究STIM1基因沉默对人下咽癌细胞系FaDu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沉默人下咽癌细胞系FaDu中STIM1基因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抑制效果。将10只裸鼠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只,于皮下接种下咽癌细胞。抑制组:接种STIM1-siRNA慢病毒感染的下咽癌细胞;对照组:接种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的下咽癌细胞。分别在种瘤后的第10天、14天、18天、22天测量裸鼠瘤体体积,并利用NightOWL分子成像系统进行小动物成像实验,于种瘤后第22天人道方法处死裸小鼠并测量瘤体重量。本实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TIM1-siRNA慢病毒感染后的FaDu细胞中STIM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4个时间点对实验组裸鼠的瘤体体积的测量结果分别为(40±35)、(106±41)、(340±158)和(917±252) mm3;对照组分别为(51±25)、(262±107)、(716±226)和(1682±592)mm3,抑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抑制组的瘤体重量分别为(1.22±0.41)g和(0.66±0.26)g,对照组明显重于实验组(P<0.05)。小动物成像的结果显示抑制组裸鼠瘤体的荧光范围及信号强度值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慢病毒感染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人下咽癌细胞系FaDu中STIM1的表达,沉默STIM1后的FaDu在体内的生长和活性也受到明显抑制。

  • 人全长survivin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疫苗抑制喉癌作用的体内外研究

    作者:李红;李明红;彭莉;杨桦;镡旭民

    ,疫苗对体外细胞杀伤率5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58,P<0.01);对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54.9%,坏死率为21.9%,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0209和17.5057,P<0.01).结论 经人全长survivin基因修饰后,DCs表面分子的表达率较未经基因修饰DCs显著增高,具有更强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γ干扰素,在体内外具有促进杀伤喉癌细胞的能力.

  • 人类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βig-h3在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中的表达

    作者:赵桂秋;王传富;孙为荣;张文卿;李艳;生晖;梁涛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组织及正常人角膜组织中人类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βig-h3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在圆锥角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BIGH3基因的cDNA探针对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组织及正常人角膜组织中βig-h3 mRNA进行细胞定位,检测角膜组织中βig-h3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角膜组织中βig-h3表达主要在基质层;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基质层中βig-h3的表达随角膜病变的程度加深而减弱,严重者无βig-h3阳性表达.在圆锥角膜病变区与正常角膜交界处,βig-h3表达呈强阳性.结论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βig-h3在角膜纤维间质有序化的发育中起细胞黏附作用;圆锥角膜病变的发生过程可能与βig-h3的水平下降有关.

79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