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断面标本加图像及注字在教学中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里的检查和诊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 CT、磁共振(MRI)、超声和断层扫描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不断提高,使疾病的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要掌握这些技术,就必须掌握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结构,因此,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标本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单位制作了人体断面标本,同时配以图片、文字,使其更清晰地显示了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收到了较好效果。
-
牙龈结合上皮与生物学宽度
生物学宽度一词是1962年由Cohon根据Gergiuao等人的研究提出的,他们对正常人尸体解剖标本测量了龈牙结合部各部分的宽度(共30个颌骨,287颗牙,325个牙面),其结果的平均值如下:龈沟深度为0.69mm,上皮附着长度为0.97mm,骨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宽度为1.07mm.尽管这3种结构均有较大的数值范围,但嵴上结缔组织的测量值却为恒定.这些平均测量值形成了生物学宽度的基础[1].通常将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其宽度约为2mm[2].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在病变情况下,结合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牙槽嵴顶亦随之下降,但沟(袋)底与峭顶间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
-
提高电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
电视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形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为主的过程.研究表明 ,形象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和影响远比语言强烈深刻,更易于人产生持久的记忆,故电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各门医学课程的教学.我们解剖教研室自1997年实行电视实验教学以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解剖标本的记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但单纯使用电视实验教学也有其弊端.针对这些弊端以及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对传统实验授课的步骤及方法做了调整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
浅谈人体断层标本的制作与体会
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特别是CT、MRI、SPECT及介入放射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断层影像解剖学因此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掌握断层解剖学知识,可为临床医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形态学基础,获取这一知识的基础条件是高质量的断层标本[1].因此,制作优质的断层解剖标本是搞好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与科研的保证,现就我们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一下.
-
解剖标本瓶装处理注意要点
解剖标本是医学院校解剖学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因此它的作用不可小视。为了便于展示、观察及增加标本的使用寿命,很多解剖标本都需要装入容器中进行陈列、展示或观察。为了达到此目的,许多前期工作及其一些注意要点需要加以阐述和说明。
-
解剖陈列室与多媒体观摩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解剖陈列室是陈列人体标本的地方,方便学生观看、学习.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计算机多媒体是继书本、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后出现的另一种新的教学媒体[1].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进行示范与练习,以及提供一种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式,具有高趣味性与启发性,能较好地解决解剖学理论课教学中形象、直观的问题.解剖陈列室与多媒体观摩教学相结合是将人体解剖标本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2],以便更好的提高解剖教学水平.现将其结合研究的实践与思考简介如下.
-
解剖标本在科研工作中的设计
人体解剖学研究工作中,绝大多数是形态结构的观察、测量或追踪,也存在标本设计的问题.根据研究课题所设想的项目,需要设计怎样显露和观察形态结构,是解剖学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环节.现就科研标本设计问题加以探讨.
-
利用局解废旧标本改制系解标本
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的基础学科,解剖标本在解剖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广大群众自愿捐献遗体的比率还很低,近年来全国各医学院校的尸体来源都相对较匮乏,与之相对的却是学生扩招人数的迅速增加,解剖标本短缺的问题已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显现出来.
-
腰椎CT扫描技术的探讨
CT机作为大型医疗设备正在逐步普及,已成为安全、迅速、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尤其在脊椎检查方面的应用已日趋广泛。由于腰骶部椎管病人的增多及各院对腰骶部椎管检查方法不同,主张也各不一样。为此,我们结合正常人体解剖标本的观察,对腰骶部的CT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提高扫描效果,现介绍如下。
-
内地西藏班学生对解剖标本相关态度的调查与教学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地条件相对较好的省市开办西藏班、西藏学校,招收西藏学生到内地学习,实施教育援藏,为建设和发展西藏培养各种人才.由于受西藏特殊的地域、气候、民族文化、宗教传统的影响,来到内地求学的西藏学生成为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群体[1].本校主要招收检验专业西藏学生,正常人体学课程是学生进入内地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使用解剖标本作为学习对象,由于西藏学生与内地学生之间文化的差异,只有在了解西藏学生对于解剖标本的相关态度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本研究主要是了解西藏学生对解剖标本和尸体的相关态度,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
-
"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在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学表现形式是利用大量的板图、挂图、解剖标本、模型等多种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解,对许多复杂的人体形态结构很难表述清楚,学生感觉过于抽象;近年执行新的教学计划,还存在解剖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
-
解剖学教学实验室通风、空气净化改建和使用体会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长期以来,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内解剖标本散发的福尔马林和难闻的腥臭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健康.一代又一代解剖学教育工作者为改善以上条件作出了不懈努力,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以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建设观念,致使以上状况未能得到彻底的改观[1-5].
-
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等诸多原因,使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解剖标本耗损大、与临床实际应用相脱节等现象,使实验教学效果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因此,本教研室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将多媒体网络辅助技术应用于解剖学实验教学,探索适合于目前新形势下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思路.
-
刍议中等卫校开设断面解剖学课程的若干问题
早在19世纪中叶,俄国的著名外科学家、解剖学家Пnрогов将冰冻尸体锯成断面解剖标本来研究人体某些部位的局部解剖结构.虽然Пnрогов首创的这一研究方法仍沿用至今,但断面解剖一直只作为局部解剖学的补充部分,未成为独立体系.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超声诊断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磁共振成像术(MRI)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以及介入放射学和立体定向技术(如γ-刀)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断面解剖学的研究和教学重新受到重视,使断面解剖学成为解剖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科学.
-
改装电烙铁在制作冠状血管解剖标本中去脂的应用
解剖标本制作中,脂肪的处理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程序.脂肪的处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制作出的标本质量.脂肪的去除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多以传统的刀具解剖方法为代表,多采用剪、切、刮、剃等技术方法.化学方法以乙醇、汽油、丙酮、二甲苯、乙醚等有机溶剂浸泡标本,通过脂肪组织的自发外泄,以达到去掉脂肪的目的[1].
-
综合性脑神经解剖标本的制作
我们采用脑底标本、颅底标本、彩色解剖图片,用细线穿连,黏贴到塑料板表面,制盒防腐,设计制作了能够同时显示脑神经连脑部位、出颅部位及纤维成分及分布概况的综合性脑神经概观标本,配合局部标本应用于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制作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
辅助剂促进过氧化氢对解剖标本的漂白作用
传统方式制作的解剖学标本附有着色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质,通常外观较黑而粗糙,限制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保证标本美观,贴近自然,在制作标本之前对骨和软组织进行漂白.过氧化氢(即双氧水,H2O2)常用于人体标本的漂白[1].本文探讨H2O2在人体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漂白作用机制,并研究辅助剂对H2O2漂白作用的影响.
-
感觉传导路数字化教学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感觉传导路是解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无法制作完整显示的实体标本,仅靠描绘的示意图(挂图或图谱)作为教学对象,不能反映传导路的直观性和立体感.现根据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解剖标本制作手段,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标本制作领域.将实体标本通过切片后作数字化处理,在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中制作结构清晰、直观、立体感强的数字化教学标本,为多媒体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素材.
-
立体显示经穴的解剖结构
国内外对经穴解剖形态的研究一般采用:(1)层次解剖法;(2)断面解剖法;(3)穴位巨微、显微和超微解剖法;(4)数字化经穴形态显示法.层次解剖法可以获得穴位层次解剖结构,但难以保存解剖标本;断面解剖法可以获得针刺深度上的穴位平面解剖结构,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以供研究,但只能在二维空间进行观察,系统性不强;巨微、显微和超微解剖法更注重局部的细节研究;数字化经穴形态显示法是以断面切割法配合计算机技术获得数字化立体穴位形态结构,缺点是无法保留解剖标本.为此,作者设计制作出一种立体显示经穴解剖结构的标本.
-
处理霉变解剖标本方法的改进
霉变的解剖标本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不必要的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关于霉变标本的处理,大多采用甲醛、苯甲酸、麝香草酚、克霉、石炭酸等传统方法,然而价格过高、标本的外观和颜色受到影响以及长期使用对操作者身体毒害作用很大.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观察,利用过氧化氢(H2O2)的强渗透性和强氧化特性清除霉菌污染,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