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研究
儿童脑积水是常见的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患儿脑脊液增多,循环吸收障碍导致脑部积水,临床上一般伴有明显焦躁、易怒、精神萎靡、智力发育迟缓、囟门增高、头围增大、抬头及上视困难等临床表现,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影响患儿脑部智力和肢体运动发育,甚至导致终身智力和运动障碍,严重降低患儿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脑积水患儿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采用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较少,非药物干预治疗主要有早期针刺介入治疗、运动与认知训练等[2]。本研究探讨儿童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及综合性干预措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家庭式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式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影响,为脑瘫患儿开展居家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将19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家庭式康复训练,干预时间为6个月.记录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评价干预前、后对两组患儿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家庭式康复训练后,其体重、身高和头围的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其视觉追踪、抓握能力、上肢移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和PDMS-2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该组患儿干预前,且干预前,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其MDI、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其出院时,且观察组患儿上述两项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式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智力和运动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对其智力及运动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瘫高危儿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对试验组56例及对照组49例脑瘫高危儿进行干预。对照组为常规干预;试验组为早期干预;通过对比智力及运动发育以突出早期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智力及运动发育表现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脑瘫高危儿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 P<0.05)。结论:针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终可以将患儿的智力及运动发育显著改善,显著提高脑瘫高危儿的生活质量。
-
第五届“ Bobath治疗技术在小儿脑瘫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招生
日本Bobath研究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第五届“ Bobath治疗技术在小儿脑瘫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16-00-044(国)〕,由亚洲首席Bobath技术指导者纪伊克昌先生讲授。
培训内容: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控制障碍和正常儿童运动发育;Bobath技术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培训对象:从事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方式:采用团队式(治疗师共同参与)、讲授与示教相结合、评价、实际操作及典型病例讨论等方式授课,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培训,重在提高儿童康复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
痉挛型双瘫患儿智力结构特征及与运动发育相关性
目的 探讨痉挛型双瘫患儿的智力特征及与运动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对46例患儿进行韦氏智力测查与运动发育里程碑评估,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痉挛型双瘫患儿智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以操作智商明显,因子中以木块、迷津、下蛋等明显低下;操作智商与运动发育相关,运动里程碑延迟越明显,操作智商则越差;智力正常的双瘫患儿在下蛋、迷津、木块、概括亚项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语言智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痉挛型双瘫患儿智力结构不均衡,操作智商明显低下,主要与涉及手眼协调、视-运动协调和速度、空间视觉化能力的项目有关.
-
儿童认知运动疗法
认知是影响儿童运动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知能力较强的儿童可以利用经验进行运动学习,从记忆储存系统中选择适当的技巧和提取相关的信息适应面对的情景,并在发出运动动作前形成有效的计划和明确的运动目的,而且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会选择适当策略,寻找和模仿有效的运动模式,在运动执行期间和完成后,对自身的运动进行评估.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随着儿童康复医学的发展,儿童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们对于儿童运动发育的机制、运动发育的评估及早期发现运动发育异常的方法等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认识到早期发现运动发育异常患儿并早期给予干预治疗的必要性,在这样的需求下,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应运而生.
-
早期家庭干预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例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2例;仅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育儿知识,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干预组在1岁和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为98.6±17.2、104.1±13.7,运动发育指数(PDI)为893±12.8、95.4±12.1,明显高于对照组MDI:88.9±10.5、93.4±144和PDI:80.8±94、863±1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中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在体格发育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癫痫的发生率.
-
脑性瘫痪患儿的视觉障碍
脑性瘫痪(脑瘫)是由于出生前或围产期未成熟脑受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有其他损伤,如智力低下、癫痫、视听觉障碍等.其中视觉障碍是脑瘫常见而重要的合并损伤,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发育及以后的认知有不良的影响.重视视觉损伤并进行视功能正确的评价,将其作为康复计划的一部分,积极促进视功能恢复和改善,对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有关脑瘫患儿的视觉障碍做一综述.
-
早期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均护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指数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水平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发育商水平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早期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为"高胆")主要的危害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现临床上有多种方法能有效降低其血清胆红素[1],从而大大减少了核黄疸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儿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和智能发育的障碍,而在婴儿早期这种损害又常常难以被发现,为大程度地减少其对患儿行为发育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对我院收容的156例"高胆"新生儿在及时予以降胆治疗后进行早期干预训练,与未干预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对患儿行为发育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新型康复模式治疗脑瘫高危儿的疗效费用分析
目的:研究脑瘫高危儿在0岁~1岁内不同时间段给以家长参与、门诊、住院相结合新型康复模式下的治疗效果和费用分析,试图发现脑竣治疗的高效期.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00例脑瘫高危儿分A组55例、B组45例,两组惠儿在0月-6月龄期间均给予静脉用药神经细胞营养荆脑活素+高压氧疗,10天1疗程、要求住院、一共3个-4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A组在患儿满3月龄后在患儿运动发育几个"里程碑"的关键月龄始由专业训练师实施运动疗法配合家长参与,26天1疗程,一共5个疗程总计130天;B组在患儿满10月龄后由专业训练师实施运动疗法配合家长参与,连续训练130天.患儿实旌运动疗法时在院外附近租房采用门诊康复模式.训练师主要是调整、纠正患儿异常姿势与异常肌张力.以及通过刺激患儿躯体的某些部位,诱导、促进患儿建立正常的反射和正常运动;家长参与运动疗法是在训练师指导下的模式训练.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追踪调查两组患儿1年2个月期间用于康复治疗的全部费用(住院费、租房费、治疗费).结果:两组患儿满10月龄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优于B组;1岁3月龄两组患儿能独走的比率,A组98.2%,B组6696(P<0.01),两组患儿1年2个月期间用于康复治疗的全部费用(住费、租房费、治疗费),经统计学分析A组低于B组(P<0.01).结论:脑瘫治疗应早期、综合,同时强调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家庭干预的重要性,在患儿运动发育的几个"里程碑"关键月龄时及时进行该项运动的专业强化训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效果.方法:197例脑性瘫痪高危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给予静脉神经细胞激活剂治疗,干预组103例在给予静脉神经细胞激活剂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结果:早期综合于预组总显效率为89.32%,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4.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岁时Gesell量表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语言能区、个人社交能区DQ均高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其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的全面发展.
-
锌、铁缺乏对婴、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锌、铁缺乏不仅对婴、幼儿体格发育造成损害,而且对心理-行为发育、智力-运动发育、精神-情绪等均造成危害.现将笔者对包头中心医院儿科门诊72例锌、铁缺乏患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征的戈谢氏病1例
患儿男,3岁半.因消瘦伴反复咳嗽3年、运动发育倒退半年,于2005年11月2日入院.3年前出现腹泻,渐消瘦,易患"上感""肺炎",反复咳嗽,盗汗,在当地拍胸片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抗痨治疗无效.2年半前B超发现脾大,原因不明,未治.1年前学会走路,步态正常.半年前出现运动发育倒退,不会走路,头颅CT显示:脑发育不良.一月前抽风3次,对症治疗后好转.
-
生命早期不同时期铁缺乏对儿童运动发育影响的纵向研究
目的 明确生命早期不同时期铁缺乏对儿童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纵向研究,共纳入114名出生于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的杭州市富阳区儿童(男58名、女56名).基于脐血和9月龄铁营养状况测定,分为出生前铁缺乏组(34名)、出生后铁缺乏组(37名)、铁充足组(43名).对114名儿童在9月龄、18月龄和5周岁时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和BOT2-简版评估运动能力;利用多层线性模型纵向分析儿童随年龄的运动发育趋势及不同时期铁缺乏对儿童运动发育的影响,并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分析不同时期铁缺乏儿童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下的运动发展差异.结果 9月龄、18月龄、5周岁时参与运动发育评估的儿童分别为107、109和114名;进行多种混杂因素控制后,出生前铁缺乏组儿童的运动评分低于铁充足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04比54.05分,β=-2.01,P=0.007);出生后铁缺乏组儿童的运动评分(53.07分)与铁充足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98,P=0.180).无论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低,出生前铁缺乏组儿童的运动评分均低于铁充足组儿童(49.86比52.15分,49.58比51.58分,β=-2.29、-2.00,P=0.031、0.049).在铁充足组儿童中,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儿童运动评分更高(52.45比50.46分,β=1.99,P=0.035).结论 出生前铁缺乏儿童的运动发育不能随年龄增长追赶上铁充足儿童,提示预防母亲孕期缺铁的重要性.
-
Rett综合征一例
临床资料 患儿,女,6岁5个月,因"发现语言和运动发育减退5年余,伴磨牙、双手刻板样动作1年余"就诊.患儿2岁前智力、语言和运动发育均正常,2岁后逐渐出现智力及语言低下,叫名字无反应,不会哭喊,不会说话,不会示意大小便,且逐渐不会用手持物;1年前开始出现走路外八字,并出现磨牙、扭手、搓手和双手刻板样动作,睡眠时消失;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四肢抽搐并倒地,伴意识丧失、眼球上翻,无口吐白沫、无牙关紧闭、无舌咬伤,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十多分钟,可自行缓解,家人未予重视,未治疗,近4个月来抽搐未再发作.
-
钙、铁缺乏对婴儿及学龄前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钙、铁缺乏不仅对婴,幼儿体格发育造成损害,而且对心理一行为发育、智力一运动发育、精神一隋绪等均造成危害.现将笔者对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门诊72例钙、铁缺乏患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Vojta疗法在改善小于胎龄儿追赶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Vojta疗法在改善小于胎龄儿(SGA)追赶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小于胎龄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ojta疗法,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小于胎龄儿追赶发育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结果研究组小于胎龄儿的追赶发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的GMQ、FMQ及TMQ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ojta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小于龄儿的追赶发育和运动发育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循证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IE患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智能、运动发育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6月龄、12月龄的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HIE患儿智能及运动发育.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循证护理干预 智能发育 运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