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发展,宫颈癌的死亡率正显著降低,我们已经找到越来越多的宫颈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因此,治疗 CIN 已成为热点。宫颈病变的发生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CIN 治疗原则之一即保留生育能力,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是当今治疗 CIN的有效手段[1]。本研究通过对以上2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变复发率、术后并发症、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宫颈癌早期筛查技术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是世界上第三位常见的癌症.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于癌症的主要原因.在全世界妇女中,估计每年有46.6万宫颈癌的新病例发生,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
-
优生筛查技术和方法
随着我国生育水平的逐步下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口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此,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旨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水平,推动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1].
-
乳腺癌筛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乳腺癌整体生存率较高,但分期早晚预后差别较大。积极开展乳腺癌的筛查,发现早期患者并及时进行治疗,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当前,乳腺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磁共振检查仍然是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但针对具体方法和具体人群进行筛查仍然存在技术方法的争议,尤其超声检查的筛查价值尚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随着乳腺癌筛查技术和筛查方案的不断完善,也必将使乳腺癌筛查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优化。
-
绘制ROC曲线评价宫颈癌筛查技术的筛查价值
目前,大多数诊断性试验指标为连续性指标和有序的等级指标.对于这种指标,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区分正常与异常的临界值,以便进行诊断性试验效果的评价.
-
新生儿疾病筛查概况与进展
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有效的公共卫生举措之一,至今开展已近50年。从1962年单一的筛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开始,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其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血红蛋白病、传染性疾病(弓形虫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囊性纤维化、先天性代谢病在内的50余种病种的筛查。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PKU是常见的新生儿筛查疾病[1]。作为降低出生缺陷的第3级预防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和降低儿童智能低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已成为20世纪公共卫生的一项创举。
-
探讨新型宫颈癌细胞学筛查技术 Integrated Imager的应用价值
随着人群健康意识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定期健康体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工作量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学数据的急剧增加,智能化是诊疗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图像分析的出现,使病理诊断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对样品照片进行数字图像分析,把目标区域染色的深浅及分布面积量化,则能实现病理图像的量化比较。TCT 细胞薄层均匀分布,清晰易读,避免因自然重力沉淀涂片而造成立体堆积和镜下焦距深浅不一,使其成为智能诊断的理想载体。宫颈癌细胞学筛查技术新柏氏(Integrated Imager,I2)的基本原理如下:对 TCT玻片进行图像扫描→转换成数字信息→统计分析→智能诊断,也就是计算机对每张 TCT玻片上各个视野中所有细胞核的 DNA平均含量进行测量排序,筛选出22个目标视野作为可疑病变(包括2个腺上皮细胞视野),在医生阅片时,自动化显微镜根据坐标值自动定位每个可疑视野并呈现给医生进行诊断,如果22个目标视野均正常,则可判定为阴性结果。国内使用 I2的单位较少,相关资料非常有限,究竟 I2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其在国内运用的前景如何,诸多数据尚待实际应用来得以完善。
-
丙型肝炎病毒混合基因亚型感染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慢性化程度高,极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HCV具有很高的变异性,依其基因组的差异性大小可分为基因型(31%~33%)、亚型(20%~25%)和准种(≤3%)~([1]).在同一宿主体内,HCV准种可随时间发生改变,而基因(亚)型因序列突变发生改变至少需300~500年~([2]),因此一般不会发生.随着血液制品筛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直接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染HCV的可能性明显减少,而静脉吸毒、维持性血液透析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这些人群一般都有反复多次暴露于不同基因亚型HCV的机会;而宿主感染HCV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并不能完全保护其避免再次感染~([3]).
-
对防范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风险的思考
纵观我国近10年医学超声的发展历程,大规模、大范围、具影响力、对我国出生缺陷率下降有效的医学手段无疑是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技术.无论何时,走进省市地各级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候诊人数多、受孕妇欢迎和信赖的检查项目当属产前超声检查.产前超声检查获得如此瞩目的成效与欢迎,一是产前超声筛查是惠及全国亿万家庭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二是各级产前超声筛查一线的超声医师兢兢业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各地区颁布的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规范及实施细则,一丝不苟系统规范胎儿筛查各个环节、各个标准切面,努力践行并积极建立培训基地开展规范化传帮带,不断扩大产前筛查技术队伍,这些卓有成效和开拓性的工作使产前筛查异常胎儿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
早期乳腺癌微创诊治进展
随着乳腺摄影等筛查技术和妇女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早期的不可扪及的病变明显增多,预测至少1/4的妇女乳腺患有浸润前病变,并且至少1/2 的乳腺癌患者瘤体小于2 cm.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疾病得到更早诊治,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较传统手术减少了组织创伤,具有美观、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同时在心理方面较传统手术更易被患者接受.本文重点综述早期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技术.
-
献血者的HIV和TP筛查方法分析
对主要经性传播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TP(梅毒螺旋体)相关疾病的筛查是采供血机构筛查献血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国家规定血液的常规筛查项目必须经过两次检测均合格才能发放临床使用.但由于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不一致性,可能造成漏检和假阳性.虽然有关两次血液筛查方案是否合理一直是国内输血界争论的热点[1,2],但一个为社会公认的事实:随着传染病筛查技术的提高以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正在逐步得到提高[3-5].为了充分利用两次血筛的优势,大限度的避免漏检和减少假阳性,本文通过对咸宁市2007年血液筛查不合格标本的分析,对血筛试剂的质量和搭配进行了初步探讨.
-
早孕期联合筛查标记物的临床价值
随着医学和超声技术的进步,早孕期筛查已被国际公认为合理有效的染色体异常和早期胎儿结构异常的有效筛查方法。随着早孕期筛查技术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早孕期筛查标记物被发现和广泛应用。“倒金字塔”[1]的概念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2012国际妇产超声协会中国地区教育项目——超声与磁共振在胎儿医学的临床应用会议纪要
随着"胎儿也是病人"这一观点的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母亲会选择对腹中的胎儿进行全方面的监护及诊断,这就不得不依赖于胎儿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层出不穷的产前筛查技术.超声检查在评价胎儿发育情况方面能体现出安全、方便、经济等特点,而且能实时成像,所以迄今为止,超声仍然是产前筛查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子宫颈癌的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
子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2002年,全球有49.3万新发病例和27.4万死亡病例,其中83%以上的新发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1].随着筛查技术和早期治疗技术的增多与改进,尤其是子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子宫颈癌已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2],但尚缺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技术.找到新标志物用于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疗效是改善子宫颈癌预后的关键.
-
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宫颈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因此,年轻患者比例逐年上升.传统的宫颈癌治疗方式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
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细胞学筛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宫颈癌发生率已显著降低,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常见的病理类型--宫颈鳞癌发生率的下降,而宫颈腺癌这种较为少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其发生率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在年轻妇女中.
-
对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思考与建议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4号)[1]已于2009年2月16日发布,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从学术研究层面上升到政府组织的推广应用层面,是中国儿科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
人乳头瘤病毒自然史与空间分布特征对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影响
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病毒生活周期中DNA含量变化情况和各种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与宫颈病变各个阶段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文章主要阐述高危型HPV的自然生活史、空间分布特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根据不同应用环境设计和应用不同检测技术,对筛查和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推行教育改革 构建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
科技进步塑造、改变着听障儿童康复事业.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化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现代助听产品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听障儿童的听力补偿(重建)状况,使多数听障儿童能够借助良好的听力,按照正常模式学习言语、语言,发展认知等能力.近年来,对儿童言语、语言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也改变着传统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简单地进行语音、语言成分的学习、累加,而是在实际交流中整体进行的.
-
乳腺癌筛查技术的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和预防乳腺癌,国内外目前主要筛查技术有临床乳腺检查、乳腺X 线、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等,本文对乳腺癌筛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