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选择30例置入DDD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将起搏方式由DDD随机程控为VVI,AAI模式,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每次测量间隔5 min以上.结果 VVI起搏时左室收缩功能差,与AAI和DDD起搏相比.VVI起搏时收缩功能标:SV,CO,EF均明显降低,而ESV明显增大.与DDD起搏相比,AAI起搏时SV,CO,LVEF均明显增大.结论 房室同步和心室同步对左室收缩功能均有重要影响;病窦综合征患者,加强心室起搏管理,在提供双腔支持的安全前提下,以AAI(R)模式作为基本治疗模式,减少右心室起搏,对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有重要意义.
-
房室同步
房室同步与“电机械耦联”关系密切,如心房颤动时,RR间期的绝对不整,尤其伴有心室率增快时,快而短的RR间期能更进一步损害心功能,即收缩和舒张功能都严重受损。
-
生理性起搏再认识
从第一台可植入性起搏器问世至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起搏器的寿命越来越长、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从单腔起搏器到双腔起搏器再到三腔起搏器,起搏器的工作方式更符合人体生理.传统上,单腔心房起搏(AAI)和房室顺序起搏(DDD)能保持房室的同步性,被认为是生理性的;而单腔心室起搏(VVI)使房室失同步,为非生理性起搏.随着年龄和病情的进展,一些患者可能会发生房室阻滞(AVB).基于上述原因,DDD被认为优于VVI和AAI.但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却显示,增加不必要心室起搏,尽管仍保持房室同步,也会损害心功能[1].双腔起搏是否符合生理,是否一定优于其他工作方式?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生理性起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为临床上起搏器工作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
房室结消融加起搏器治疗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14例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作时房室同步机械活动的丧失、心室反应不规则及快速心室率影响了血流动力学,尤其对原有心功能不良的患者,使其心排出量显著降低,加重心力衰竭.近期国外有研究表明,阵发或永久性房颤患者经房室结消融加上起搏器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1-3].本研究对比分析房室结消融加上VVIR起搏器与药物治疗对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
-
双腔起搏器中房室间期的程控及临床应用
双心腔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可保持房室的顺序收缩或房室同步,但仅有房室同步尚不能提供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还必须有一个佳的房室延迟(AV delay)或称为房室间期(AV interval),即在心室收缩之前有佳的时间进行心房收缩,因此双腔起搏的AV间期的长短与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关系密切.
-
窦房合并房室同步传导阻滞双文氏现象
患儿男,11岁,因"胸闷、胸痛20余天"就诊.体格检查及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查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规律性出现PP间距逐渐缩短和PR间期相应逐渐延长.诊断:二度窦房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双文氏型.
-
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4例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二度房室阻滞莫氏I型现象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发生率高,以心动过缓及夜间为主,室性早搏次之。结论慢径路传导所致的过度延长PR间期影响心脏的电和机械活动匹配或房室同步,长时间将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动态心电图报告需加以强调。
-
双腔起搏器对自身心房事件的几种模式比较
双腔起搏器均有房室同步顺序收缩的功能,但工作模式可以不同.DDD起搏器可以设置为VAT、VDD、DVI、DDI、DDD及DDDR模式,各种模式根据需要可自动转换.
-
房室不良同步
传统心电图概念中,房室同步有着全或无的特点,或呈房室同步或呈房室分离.近年来对房室同步病理生理的新认识产生了房室不良同步的新概念.[定义]房室不良同步是指房室之间虽然处于同步状态,即每个心动周期中都是P波在前QRS波在后(房前室后),但要达到良好同步还需二者间有一良好的时间间期.当PR间期为120~200ms时佳,属于良好同步,其使心房辅助泵的作用达到佳状态(图1A).相反,当PR间期太短(<120ms)或太长(>200ms)时,将使心房辅助泵的作用部分丧失而称为房室不良同步.
-
三腔及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后的护理
三腔(右房+右室+冠状窦)、双腔(右房+右室)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生理性起搏装置.其主要特点为通过复杂的程控方式保持正常房室收缩顺序,根据机体生理改变而自动调节起搏频率,具有房室同步功能及频率自适应功能.
-
双房-右室三腔起搏治疗心房颤动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原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史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史均6年,"高血压病”2年,近一年出现心动过缓.入院前十余天持续心房颤动,窦性心律时ECG观察:P波增宽,心房间传导延迟为120 ms,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54次/分.我们为该患者选用DDD 起搏器(SD203型).CS电极选用(SP)2188型特殊设计的起搏电极,Y型连接器选用5866-38 M 型(均为Medtronic公司生产),右房和右室电极为常规J型心房和右室电极.患者CS电极在左前斜位X线透视下顺利插入,右房和右室电极也顺利到位.术前十余天及术中患者为房颤,用1 50 ws电功率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然后测试每支电极阈值.患者成功安植三腔起搏器,测试三腔电极阈值参数,符合要求.术后心电图示:房间传导时间为80 ms.皮肤创口Ⅰ期愈合.术后一周均为窦性心律,以后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其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前减少 60%以上,但一个月后出现CS电极移位至右心室,后经复位至CS中段.现随访3个月,电极导管位置正常,不仅病情稳定,心功能亦较以前好转.2 讨论双侧心房同步三腔起搏可纠正心房电不同步性,使房室同步更佳,有效改善血液动力学和/ 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双房三腔起搏适合于房间阻滞或病窦综合征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者,并可避免DDD起搏器综合征[2].
-
双腔起搏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佳A-V间期研究
应用房室同步起搏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取得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症状改善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不同A-V间期改变对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报道尚少.本文通过对使用双腔起搏治疗的2例OHCM分析,以寻找佳的A-V间期.
-
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长期稳定性观察
对25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房室阻滞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置入了单导线VDD起搏系统,并进行术后长期随访,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房室同步的监测.结果:25例均成功置入VDD起搏系统.术中测右房A波感知振幅为2.43±0.75 mV.随访期为6个月至4年,术后1周和1,3,6,12个月的P波振幅均小于术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周及3,6,12个月动态心电图显示心房同步百分率分别为99.97%±0.01%,99.98%±0.01%,99.98%±0.02%,99.99%±0.01%,各数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访中未发生心房感知不良、过感知或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结论: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具有安装简单、房室同步功能稳定及生理性起搏的特点,适合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阻滞患者.
-
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观察
对25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房室阻滞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置入了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并进行术后随访,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房室同步的监测.
-
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本文通过采用5种不同的心脏起搏方式,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犬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犬10只,随机顺序进行右心房起搏(RAP)、右房-希氏束顺序起搏(AHSP)、右房-右室顺序起搏(AVSP)、希氏束近端起搏(HBP)和右心室起搏(RVP),在每种起搏稳定5 min后测定有关血液动力学参数.
-
生理性起搏:起搏方式的选择在哪些方面反映适应证
房室阻滞和传导系统其他部位病变患者,常需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但近研究表明对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左右心室同步可能比房室同步更重要.Kristensen 等报道:对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AAIR 起搏与DDDR起搏相比可减少术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他们的研究目的是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是否是心房解剖发生重构的可能原因,心房解剖重构后增加了Af发生的危险.这项研究结果对起搏方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生理性起搏及临床应用
人工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已经50年,其基本的治疗价值在于维持频率稳定的心率,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与此同时,尽可能的生理性起搏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包括房室同步功能、变时性功能,以及近年来强调的心室同步化功能.显然,这些生理性起搏功能大大提高了起搏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效果.
-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评价
房室正常顺序的电激动和机械活动、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同步性以及频率应答功能是心脏电机械活动的三个生理特点[1].目前提倡的生理性起搏就是为了使起搏节律及血流动力学效果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由于起搏器已在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功能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因此对生理性起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恢复和保持左、右室及室内电收缩的同步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