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P波离散度(P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大时限(Pmax)与P波小时限(Pmin)的差值,有研究提示:P波离散度是体表心电图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新指标,预测心房颤动具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1].近年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的应用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探讨洛丁新防治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
P波形态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房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常见,也是主要的一部分.为了从体表心电图上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所估测,本文对136例P波形态异常的病人,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所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
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
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直接、直观的检查手段,体表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有效的无创性手段之一.本文综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体表心电图的联系,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帮助.
-
心肌梗死QT离散度研究的进展
1985年Compbell等提出体表心电图(ECG)不同导联间校正QT间期(QTcd)存在着差异,具有一定规律性和临床价值.1990年Day等指出QTd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价值.QTd是指体表同步12导联ECG各导联QTmax与QTmin的差值,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QTd正常参考值为<50ms(下同),50~70ms之间有参考价值,以>70ms有诊断价值[1].由于QT间期受心率影响,因此提倡用QTcd,尤其是心率偏快或偏慢时必须以QTcd为准.QTd用心率校正,则为QTcd.QTd的改变在冠心病(CHD)、心绞痛(AP)、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律失常等方面都有异常表现,在心肌梗死(MI)方面研究较多,本文就目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QT间期离散度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电图、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测定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cd),观察QT间期离散度及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内径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较正常者明显增大,QTcd与左室肥厚、收缩压、E/A比值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41;0.43;-0.33,P均<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血压、心功能的影响外,还与患者体内毒素对心肌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二维超声多普勒心脏检查 体表心电图 QT离散度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分析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 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长、短QT间期(QT)的差值[1].近年研究表明,QTd可以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QTd明显增大,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差异更大.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4例AMI患者的Q-T离散度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
两点半综合征5例分析
T波改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既可能为器质性,也常见功能性改变.正常人心电图额面QRS-T电轴夹角不超过45°,因此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是直立的,但一部分正常人额面QRS电轴可为90°(假定为钟表的长分针),T电轴若为-30°(假定为钟表的短时针),则被称为两点半综合征.这种心电除极与复极在额面六轴系统投影,表现在体表心电图电轴90°时(I导联R/S=1),Ⅱ、Ⅲ、aVF以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临床上有时会将此类心电图改变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本文选择150例我院2001年门诊体检者,其中检出两点半综合征5例,现报道如下.
-
导管射频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心房纤颤(附2例报告)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措施,点状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被认为是近年来非药物性治疗领域的具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报告2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例1,女性,35岁。以阵发性心悸10年为主诉入院。心电图示频发房早、短阵房速、阵发性房颤,心脏X片、超声心动图正常。例2,男性,13岁。以阵发性心悸3年为主诉入院。HOLTER示频发房早、短阵房速、阵发性房颤,心脏X片、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2 电生理检查: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经颈内静脉、股静脉常规放置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IS)、冠状窦电图(CS)。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纸速50~200mm/s。标测时注意观察房早的激动顺序,根据心内电图初步判断房性异位兴奋灶的起源点。本文2例因术中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未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和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性心律,使用7F WEBSTER大头射频导管标测局部电位,提前体表心电图P波处的异位激动点为消融靶点,放电功率15~30W。1.3 成功标准:放电后30min,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在心房多部位刺激,房早消失,房颤不能诱发。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临床意义(附33例分析)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了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的区域性变化程度,这种差异命名为QT离散度(QTd),近年研究显示QTd增加可作为估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敏感的无创性方法。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可能转变成室颤发生猝死,测量QTd可较全面地反映心室各部位复极的变化,本文观察目的是明确QTd与充血性心衰患者猝死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 选择1995~1999年住院的充血性心衰患者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25~68岁。入选条件: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窦性心律,无左、右束支阻滞,LVEF<40%;无电解质紊乱,无长期使用对QT间期有潜在影响的药物。每个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可测导联数>7个。T波终点判定:以T波下降支或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为准,如遇u波以T、u波切迹为准,每个导联测3个周期,取其平均值,将长QT(QTmca)-短QT(QTmin)等于QTd。根据动态心电图把室性心律失常区分为偶发室性早搏、频发或多源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进行LVEF测定,观察对象分为猝死组、心衰进展死亡组、存活组、有室性心动过速组、无室性心动过速组。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
89例体检者体表心电图低电压临床分析
本文对89例体检者体表心电图低电压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低电压改变的原因和机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01年3月至2009年10月期间89例体检者体表心电图低电压的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29岁~85岁,平均58岁. 1.2方法:心电图检查使用德国产MAC50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描记,定标1 mV/10 mm、走纸速度25 mm/s.检查者均行心脏彩超、生化全套、X线胸片等检查.
-
26例心肌梗死室壁瘤患者体表心电图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26例心肌梗死室壁瘤患者体表心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1999年3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患者,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证实为室壁瘤形成,结合体表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发现室壁瘤26例,位于前壁9例,心尖部13例,侧壁3例,室间隔下段肌部1例.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5例,下壁3例,前间隔3例,前壁5例,均出现病理性Q波,胸前导联S-T段不同程度抬高,T波呈倒置或双向(先倒后正).自发病至发现室壁瘤平均诊断时间为57天.结论室壁瘤患者体表心电图有特征性变化.
-
室壁瘤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室壁瘤通常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坏死心肌处收缩力下降或丧失,在心腔内压力作用下向外膨出而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0%~30%.梗死区血管闭塞而又没有侧支循环是发生该并发症的基础.室壁瘤能引起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及早发现AMI后室壁瘤的形成,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心血管疾病检查技术飞速发展,无创性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有创性检查如左室造影技术的临床运用,大大提高了临床对AMI合并室壁瘤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但由于体表心电图检查方便、费用低,目前仍作为初步诊断室壁瘤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就室壁瘤的分类、心电图检查,一般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简述.
-
体表心电图预测左心室条束的初步探讨
目的尝试用体表心电图来预测左心室条束存在的可能性。方法选择60例观察对象,以体表心电图标准双极肢导RⅡ≥1.5mV?30例为甲组,RⅡ<1.5mV?30例为乙组,甲乙两组全部进行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结果甲组30例中22例(73.33%),乙组30例中仅1例(3.33%)被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左心室条束。两组比较P<0.01。结论以体表心电图标准双极肢导RⅡ≥1.5mV来预测左心室条束存在是可能的,但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
-
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的变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7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心电图、冠脉造影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60例,占78.9%,造影异常54例,占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38);以CAG 为标准,ECG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45.6%.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诊断大多数冠心病,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但存在其局限性和风险性.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地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的QTd与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计算出QTmax、QTd、QTCmax、QTcd,同时应用心电图仪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无室性早搏组、室早<200次组,室早≥200次组病人的QTd、QT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d、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的良性心律失常发生无相关性.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阵发性房颤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房颤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且使心功能恶化,如不治疗大部分转变为持续性房颤.胺碘酮是维持窦律的主要药物,但有效率仍较低[1].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可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2].厄贝沙坦为一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之一,对房颤的作用尚不清楚.P波离散度反映了心房内存在非均质电活动,是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3].本研究拟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作用及其机制.
-
慢性持续性ST-T改变诊断冠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般认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体表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变化缓慢的缺血性ST-T改变,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可伴或不伴T波倒置[1],然而,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是否一定存在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持续性ST-T改变与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对此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210例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心电图慢性持续性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价值.
-
体表心电图对门诊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对我院门诊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初步诊断的冠心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常规静息12导联的 ECG 检查及 CAG 检查,分析 ECG 的临床诊断结果、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以及冠脉狭窄支数的诊断结果,并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ECG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为77.14%(135/175)。135例 CAG阳性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中,中度组的阳性符合率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重度组的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冠脉狭窄支数为二支的阳性符合率与一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冠脉狭窄支数为三支的阳性符合率与一支组及二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明显缓解,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作出的评分中,﹥90分者占84.78%,显著高于﹤60分、60~80分以及80~90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ECG 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误诊情况,临床上可与其他方案联合检测。同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较为重要,值得重视。
-
P波离散度预测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价值
P波离散度(Pd)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心房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一个概念[1],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长时限(Pmax)与短时限(Pmin)的差距.
-
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QT离散度是指同一份体表心电图QT间期存在各导联间的差值.1990年Day等首先证实这种差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溶栓治疗AMI患者疗效明确且同样适合于无溶栓禁忌症的老年患者,目前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后QId的变化报道极少.本文旨在观察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d QTcd在短期内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