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人格特质与心理渴求的关系

    作者:唐浩;李晨;宋恩丞;赵翎聿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渴求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复吸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 以315例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施测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和药物渴求问卷,来了解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人格特质因子、脱毒期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程度,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探讨人格特质与心理渴求之间的关系.结果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聪慧性[(1. 13±2. 86)分]、稳定性[(4. 57±1. 42)分]、有恒性[(3. 39±2. 20)分]、独立性[(4. 16±1. 39)分]和自律性[(4. 81±1. 78)分]因素显著低于常模(P<0. 01),而恃强性[(7. 01±1. 96)分]、敢为性[(6. 83±1. 54)分]、敏感性[(6. 18±1. 81)分]、怀疑性[(6. 31±2. 08)分]、幻想性[(8. 98±1. 32)分]、忧虑性[(6. 33±2. 00)分]和紧张性[(6. 21±2. 14)分]因素显著高于常模(P<0. 01).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心理渴求五个因子总平均分为(3. 36±1. 85)分.人格特质中聪慧性(r=-0. 201,P<0. 01)、稳定性(r=-0. 275,P<0. 01)、有恒性(r=-0. 184,P<0. 05)、恃强性( r=0. 269,P<0. 01)、敢为性( r=0. 210,P<0. 01)、忧虑性(r=0. 259,P<0. 01)和独立性(r=-0. 254,P<0. 01)与心理渴求总平均分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具有与常人显著不同的人格特质,生理戒断期间对毒品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渴求;人格特质中稳定性对心理渴求程度有着负向预测作用,恃强性对心理渴求程度有着正向预测作用.

  • 高频电刺激双侧伏隔核抑制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

    作者:杨春晖;吴曦;仇一青;胡小吾

    目的 研究高频电刺激双侧伏隔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20只,电极外套管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植入大鼠双侧伏隔核,术后休息5d,应用腹腔注射吗啡(10mg/kg)诱导建立吗啡成瘾大鼠位置偏爱(CPP)模型,建模成功后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进行熄灭训练.CPP检测确定消退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吗啡+DBS)和对照组(吗啡+假刺激),通过DBS电路给予电刺激,实验组给予高频电刺激,对照组予假刺激,连续刺激7d.末次刺激后24 h内给予小剂量吗啡诱导复吸.结果 (1)大鼠建模后CPP评分[(616.2±74.7)s]较建模前CPP评分[(353.9±84.3)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消退CPP评分与建模后评分降低[(456.4±148.8)s vs (616.2±74.7)s,P=0.0219],与建模前评分[(353.9±84.3)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7).(3)末次刺激24h内给予小剂量吗啡诱导复吸,实验组复吸评分较对照组复吸评分降低[(330.1±212.6)svs(684.2±230.2)s,P=0.0029],复吸得到抑制.结论 戒断期高频刺激成瘾大鼠双侧伏隔核会抑制大鼠点燃复吸行为.

  • 电针对海洛因成瘾大鼠戒断后焦虑情绪及中央灰质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桂华;潘贵书;张新勇

    目的 观察电针对海洛因成瘾戒断大鼠情绪及中央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剂量递增方法,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简单随机抽样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成瘾组、戒断组、针刺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判断大鼠的情绪状态;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AG β-EP的表达;观察戒断后,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对戒断大鼠情绪和PAG β-EP表达影响.结果 海洛因成瘾戒断后大鼠各项焦虑指标:开臂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 ( OT%)、开臂进入次数占进臂总次数百分比(OE%)、探头次数[分别为(12.5±4.3)%,(17.1±6.7)%,(5.7±2.0)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8±8.7)%,(32.4±6.0)%,(12.2±4.0)次],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3,0.018,0.003),β-EP表达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206.1±23.1)高于对照组(186.2±15.3),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41);戒断组大鼠给予针刺后OT%、OE%、探头次数各项焦虑指标值[分别为(26.5±8.7)%,(31.8±7.7)%,(9.9±3.1)次]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920,0.816,0.122),β-EP表达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185.3±11.4)与对照组(186.2±15.3)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 P =0.891).结论 针刺能减轻戒断大鼠的焦虑情绪且具有促进PAG内源性β-EP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改善戒断大鼠的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机制之一.

  • 酒依赖患者决策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庞良俊;尹良爽;戴兢;唐炜超;杨琪

    决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家Kahneman在2002年因为在决策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其数十年研究的肯定,更代表了人们对于决策领域的关注.酒成瘾的核心特征是不顾后果的强迫性地从事饮酒行为,丧失了自我控制.无法从酗酒严重的结果反馈中改变自己的选择偏好.酒依赖( alcohol dependence,AD)患者这种行为特征意味着,他们可能较正常人更难学习新的行为策略、做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导致成瘾相关的刻板行为和固着倾向出现.本文从神经心理学及研究范式、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领域就近几年AD患者决策领域研究作一综述.

  • 多巴胺D3受体在药物依赖研究中的新进展

    作者:何胜昔;于龙川;贾少微

    近年来多巴胺D3受体(DRD3)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受到大量关注,药理学实验证明DRD3受体参与成瘾药物的强化和奖赏作用[1-2].DRD3通过G蛋白的Gi/o亚型与腺苷酸环化酶的耦联非常有效,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转换机制,如有丝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以及K+通道[3].本文详述有关DRD3研究的新进展.

  • 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翟金国;李功迎;赵靖平

    药物治疗是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药物以苯二氮革类抗焦虑药(BZD)为主,由于BZD长期应用易导致成瘾和戒断症状,且影响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已逐渐被抗抑郁剂和新型非苯二氮革类抗焦虑药(NBZD)所取代[1,2].笔者对抗抑郁剂治疗GA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性治疗策略.

  • 多巴胺受体与毒品依赖

    作者:冯雪;李生斌

    毒品是指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统称.由于"成瘾"(addiction)这一术语用途太宽泛,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依赖"(dependence)来代替"成瘾".毒品的依赖性表现为精神(心理)和躯体(生理)两个方面,多数有依赖性特征的物质或药物同时导致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

  • 光遗传技术在可卡因成瘾机制中的应用

    作者:范存霞;蔡毅;杨婷婷;陈妙良;卢康荣;王万山

    目的 运用系统综述方法评价光遗传技术在可卡因成瘾机制中的应用.方法 以“光遗传技术”、“成瘾”、“可卡囚”等为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字化全文期刊、维普全文数据库以及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数据库,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系统综述.结果 分析纳入的文献后,结果显示:光遗传技术具有高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组织损伤等优势,其应用不仅证明了传统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理论在可卡因成瘾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也弄清了相关核团之间的部分投射关系.关于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研究也因此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结论 光遗传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实验研究在探索成瘾涉及的神经回路和分子机制方面极大的潜力,为深入了解可卡因成瘾的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为成瘾的治疗方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 可成瘾的非麻醉药品

    作者:孙书静

    许多人知道使用麻醉药品会使人上瘾,却不一定了解有些非麻醉药品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也会使人上瘾,其中不乏常用药品,希望引起人们注意.阿司匹林 有患者因头痛服用该药达40年之久,起初每次头痛服阿司匹林片300毫克后症状缓解,以后逐渐增至每日早晚各1次和每次600毫克,停药即复发,并伴有失眠、烦躁、气喘加剧等症状.阿司匹林是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品,也有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病情控制好剂量和疗程.

  • 胰岛素不是鸦片

    作者:董飞侠

    一大早,刚到病房就听到李大妈在大喊大叫:谁给我打的胰岛素,赶快给我停了.你们想让我"成瘾",想害死我啊.听到李大妈这样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确实,在临床治疗中,会遇到许多对胰岛素有偏见的糖尿病病人.要说服他们接受胰岛素治疗,往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原因就在于这些病友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但却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是鸦片,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 自拍成瘾是种心理疾病

    作者:吕斌

    近,一名十多岁的美国女孩一边高速驾车,一边拍照,结果导致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女孩可能会终生残疾.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自拍这个话题的关注.我国近期也发生了年轻女孩在铁路上自拍被撞身亡的事件.心理医生表示,自拍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喜欢在危险的地方自拍反映出了人们追求新异事物的个性特点,但是过度痴迷在危险的地方摆出危险造型自拍,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 运动成瘾益健康

    作者:宗鼎法

    关键词: 运动 成瘾
  • 冲动难控:可能病症作崇

    作者:曹成龙

    沉湎于情色小说、录像,反复、经常接受大量的性刺激,追求性解放,纵欲过度,都会表现出性冲动过多、过频、过于强烈;性爱成瘾症患者则有异常强烈的性欲望,沉迷于性爱之中无法自拔.这些人们都容易理解.而身体上的某些疾病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性欲亢进,似乎让人难以接受.

  • 女性吸烟害尤甚

    作者:孙清廉

    2009年世界无烟日里,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告诫人们"烟草吞噬生命".德国政府调查,德国15岁到30岁的女性有一半是烟民;我国((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3.5亿烟民中,有3000万是成瘾的女性烟民,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专家特别提醒--吸烟是危害健康的大杀手.

  • 惟酒无量和硝酸甘油

    作者:张翔飞

    关于饮酒与健康的争议,始终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主张饮酒有利于健康的人引经据典,说饮酒能行经络,通血脉,祛风寒,还借助法国人爱饮葡萄酒而心脏病发病率较低的事例,说饮酒有助于心脏健康,只不过限于国内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持续升高的事实,加了个"适量"的前缀,近年来报道的不少百岁老人,也都有每天喝少量酒的习惯.主张饮酒不利于健康的人则拿酒精性脂肪肝说事儿,即使是少量饮酒,长期下来也对肝脏不利,更有诸多酗酒导致灾难事故或酒精依赖(成瘾)的实例,令人触目惊心.

  • 风华少年莫陷入自慰泥潭

    作者:章睿奇

    "性成瘾"的诊断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并没有纳人权威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之中.但现实生活中,这一名词已普遍用来描述对各种形式的性行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进而沉溺其中的现象.其实,适当的自慰行为是一种生理现象,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中很常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是,过于频繁的自慰则是一种不良习惯,需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食品中的罂粟壳

    作者:张平;吴风武;吴珩;谭慧;彭琨;毛晓美;朱其明;徐小杰

    干燥成熟的罂粟壳中由于含有多种阿片生物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经常使用易成瘾,有些不法商贩就是利用这一点在火锅汤、牛肉汤、卤料等食品中添加罂粟壳以招揽顾客,因此必须建立较有效的检测方法,严加查处,制止这种违法行为.阿片生物碱测定有薄层法[1],液相色谱法[1、2],气质联用法[3]和毛细管电泳法[4].

  •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吴树跃;陈泽华;汤妙瑜;秦才来;吴民吉;李植荣

    目的 探讨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的成因、父母教养方式与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的成因、父母教养方式及系统干预措施治疗后的复食率.结果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中成瘾原因主要是好奇心46.7%,寻求刺激30.0%;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偏执因子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和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常模组(P<0.05).经过系统干预措施治疗后,半年的复食率为26.8%.结论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必须教育引导及注意父母教养方式,社会应该多支持,及时系统治疗有助于防止复食.

  • 吗啡对小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尹惠卿;魏重琴;李江彬

    目的:探讨吗啡对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①吗啡急性用药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按100 me/kg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将小鼠在注射吗啡后0.5 h,1 h,2 h,4 h分批处死并收集血清,另1组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在注射后1 h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②吗啡成瘾性实验:另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每d按100 me/kg注射盐酸吗啡,共注射10 d,在末次注射后6 h分别将吗啡成瘾组、纳络酮诱发戒断组小鼠处死并收集血清,其余2组小鼠在自然戒断1 d及6 d后处死并收集血清;另1组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d按0.5 ml/只注射生理盐水,共注射10 d,在末次注射后6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清。③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①吗啡急性用药实验:在注射吗啡后0.5 h,1 h,2 h血清NO浓度分别为(121.09±16.66)μnol/L,(132.00±27.51)μnol/L,(127.35±13.μmol)u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6.62±7.87)μmol/L,(P0.05)。②吗啡成瘾性实验:吗啡成瘾组、纳络酮诱发戒断组及自然戒断1 d组血清NO浓度分别为(114.60±15.15)μmol/L,(122.12±22.73)μmol/L和(132.81±39.98)μnol/L,对照组为(92.14±14.98)μnol/L,3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自然戒断6 d组小鼠血清NO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吗啡及吗啡成瘾和戒断可升高小鼠血清NO浓度。

  • 心肌酶谱与男性酒依赖患者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水山;杨杰瑞;杜云红;陈永新;李庆丽;张守亮;王传升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与酒依赖患者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95例酒依赖患者(观察组)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活性进行检测,并与同期4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评分对酒依赖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心肌酶谱评分与酒依赖患者成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ST、CK、CK-MB、HB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血清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T评分轻度15例,中度24例,较重35例,重度21例;MAST评分越高,血清AST、CK、CK-MB和HBDH水平也越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AST、CK、CK-MB、HBDH水平与MAST评分呈正相关(r=0.746、0.813、0.523、0.701,P<0.01).结论 心肌酶谱与酒依赖患者的MAST评分密切相关,并且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765 条记录 31/39 页 « 12...28293031323334...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