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双腔引流管用于盆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引流
长期以来,盆腹腔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多采用单腔引流管或套入式双腔引流管引流.虽然这种引流简单易行,但容易被血块、坏死组织或大网膜等堵塞,造成引流不畅、积液,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或吻合口瘘,常需再次手术开腹引流.近10年来,我们改用自制的双腔引流管,在临床应用1450例,既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又可行腹腔注药,且有利于预防继发性感染、促进组织愈合,现介绍如下.
-
反套入式胰肠吻合与间置Y形空肠襻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作为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普通外科的重大手术.其主要并发症胰瘘,迄今仍是影响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在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了反套入式胰肠吻合与间置Y形空肠襻内引流的方式重建消化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空肠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一直是肝胆胰外科讨论的热点.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空肠套入式胰肠吻合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未发生1例胰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
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防胰瘘效果的临床观察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术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996年底我们设计了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我院近17年来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与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的资料作一比较,结果如下.
-
胆管前壁套入式(或插入式)肝肠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肝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常用的肝内胆管重建手术方式,传统的肝肠吻合术对于单个较粗胆管的胆道重建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较细的胆管及多个胆管重建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吻合口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个较细的、无法整形合一的肝内胆管重建更为困难.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肝肠吻合方法用于多个断端开口的较细的肝内胆道重建,将其命名为胆管前壁套入式(或插入式)肝肠吻合术,并进行了动物实验模型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瓣膜抗反流的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是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口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科于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在食管胃吻合口处形成瓣膜抗反流与传统食管胃"套入式"吻合作对照,取得满意效果.
-
两种术式治疗高龄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针对农村高龄贲门癌患者具有对疾病的耐受性强、就诊晚、病变范围大、营养不良等特点,为解决扩大切除范围,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等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浆肌瓣式吻合方法,并已完成45例,与常规套入式92例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瘘21例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腺和空肠的吻合技术被认为是防止胰瘘发生的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出现了很多胰肠吻合方法及其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参考、借鉴了众多简便、实用的胰肠吻合技术,在1998-2005,8年间,完成了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吻合手术21例,未发生一例胰瘘,现总结如下:
-
直肠癌套入式保肛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大多数外科医师在积极提高直肠癌疗效的同时,更重视改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成为主流术式.保肛手术虽然完整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但80%的患者术后半年内常有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症状,个别患者伴有长期排便困难或大便不同程度失控现象[1].因此保肛手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的康复训练成了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肛手术的质量.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排便功能训练
传统直肠癌手术不但要切除肛门,还要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终生带粪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也给病人生活上和社交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科设计了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该保肛手术既保证癌切除的彻底性,又保留了肛门正常排便功能,同时又避免了在腹部做人工肛门带粪兜之痛苦,显著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肛周神经、肌肉组织的牵拉损伤及术后直肠、肛管容量的减少,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目前缺少系统的排便训练方法[1].排便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神经系统、排便感受器管以及多组肌肉的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11例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排便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粘合式胰肠吻合术15例报告
为改进胰腺手术中的胰肠吻合技术,降低胰瘘并发症发生率,我们利用医用生物胶的粘合作用改进了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简称粘合式胰肠吻合),自2003年5月以来在不同胰腺手术中连续应用了15例.报告如下.
-
套入式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4例肝管横断伤
我院于1984~2000年间行胆囊切除术共1027例,术中损伤肝外胆管5例,其中4例术中发现肝总管横断,即行肝总管套入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
皮肌炎伴直肠癌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直肠癌手术后4个月皮肤红斑伴四肢肌痛无力2个月,于2005年3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行直肠癌根治、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术后病理回报:直肠腺鳞癌,癌组织浸润肠壁全层,脉管内可见癌栓,上下切缘未见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癌转移(10/27).
-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原因分析
1989~1998年,我院外科治疗食管贲门癌568例,现将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8例中,男317例,女251例;年龄26~74岁.其中食管癌450例,贲门癌118例.上段食管癌经右胸、上腹、颈部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经食管床行颈部食管胃吻合.中下段食管癌经左胸、颈部二切口,食管次全切除,经食管床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贲门癌均行胸内主动脉弓下吻合.182例(1989~1993年手术患者)采用传统的"套入式"两层吻合法.即先行食管胃后壁间断浆肌层缝合,后行其间断全层缝合,再行食管胃前壁间断全层缝合,后行食管胃前壁的间断浆肌层缝合.386例(1994~1998年手术患者)采用单层吻合法.即将食管胃间断全层缝合,省略了前后壁的浆肌层缝合.
-
结肠套入式端端吻合术应用体会
结肠端端吻合术在大肠外科中广泛应用,但有并发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之顾虑.作者根据结肠的解剖特点,采用了一种套人式结肠端端吻合方式,自1994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于临床4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全结直肠切除 J型回肠袋套入式肛管吻合术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 CNUC)是以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渗出、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多发性息肉样变为特征的慢性顽固性炎性肠病. 25%~ 30%的患者终发展为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desperate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 DNUC) [1].我院自 1986年 6月以来手术治疗 DNUC 16例.现报告如下.
-
套入式冲洗引流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改善常规单管引流易堵、引流不干净,增加局部抗炎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冲洗引流装置对腰椎管手术36例,慢性骨髓炎11例,深部脓肿8例,化脓性关节炎6例进行冲洗.结果:临床应用61例,效果满意.其中腰椎管手术者拔出冲洗管与引流管后再无血性液或渗出液流出,也无感染发生.其它炎性病灶冲洗引流后炎症得到快速控制,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迅速缓解,无症状复发者.结论:套入式冲洗引流装置具有不易脱落、不易渗漏、不易受堵塞、低虹吸效应、引流干净、彻底的作用.
-
连续缝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作用初探
胰腺癌恶性度极高,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的经典术式[1]。但其操作繁琐、耗时、消化道吻合口多、并发症多。多年来,外科学者致力于寻求一种简单、有效、并发症低的手术方式。而连续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的特点,其疗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安全性仍在探索中。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开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胆管-空肠断端间断缝合同时行胰腺-空肠断端套入式间断缝合与行胆管-空肠连续缝合同时行胰腺-空肠断端端对端连续缝合法的病例共41例资料,以探索连续缝合法的安全性和简单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