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金材料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金( GNP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现被广泛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在医学领域,GNPs材料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其放射增敏作用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报道。Herold等[1]发现将GNPs颗粒与肿瘤细胞混合或注射至肿瘤组织中,使用光子束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表明GNPs能够增加生物有效剂量,首次发现了GNPs材料的放射增敏作用。而近年来随着GNPs微粒研究的深入,放射增敏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GNPs在MCF-7乳腺癌细胞系[2]、DU-145前列腺癌细胞系[3]和HeLa宫颈癌细胞系[4]等和一些肿瘤动物模型[5]中均具有放射增敏现象。目前研究表明GNPs这一新型材料相较一些常用的化学增敏剂,如氟尿嘧啶[6]、吉西他滨[7]等,不仅具有良好的放射增敏效果,而且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为肿瘤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提供条件。本文就GNPs材料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白细胞介素12与肿瘤治疗
肿瘤一直是人们急于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各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消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对细胞因子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更引入注目,IL-12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
骨肉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现状
骨肉瘤是一种具有高度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倾向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1].目前,尽管采用了加强化疗和适当的手术切除,仍有30%﹪~40%﹪的患者死于该疾病,其中肺转移是主要原因[2].建立接近人类骨肉瘤临床特征的肿瘤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骨肉瘤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常用骨癌痛动物模型的共性特点和特征分析
目前,癌痛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1],癌痛常见的是骨转移引发的疼痛[2].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显示,近20年来,城乡地区和不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3].癌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癌痛在恶性肿瘤各期均可出现,也可作为癌症的首发症状,约1/4新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3/4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疼痛[2].刘志民等[4]于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癌痛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61.6%)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相关疼痛.刘锐克等[5]针对我国部分地区癌痛治疗现况调查结果显示,93.4%的癌痛患者接受过止痛治疗.选择恰当的骨癌痛动物模型开展研究,是推动骨癌痛发病机制研究和创新骨癌痛治疗手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骨癌痛模型展开特性分析.
-
人胃肠肿瘤动物模型发展及研究现状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人们为攻克这一顽症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努力.60年代Sugimur等[1]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获得成功,开创了人类利用动物研究人类癌肿诊治的前景.70年代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裸鼠移植瘤的成功,使肿瘤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癌变机制、肿瘤诊断、抗癌药物的筛选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就人胃肠癌动物模型发展、应用,特别是裸鼠人胃肠癌模型的建立方法、类型及医学应用作一综述.
-
颌面部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采用兔颌面部局部皮下和肌肉内注射瘤细胞两种方法建立兔颌面部VX2肿瘤动物模型,并运用MRI监测动物模型的成瘤率和肿瘤生长特性,为颌面部肿瘤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
抗肿瘤药物高通量体内筛选模型--中空纤维测定法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筛选通常经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体内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3个步骤.其中,动物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供试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有效性,是药物筛选的关键步骤.目前一般通过建立一种或多种肿瘤动物模型来完成.但此实验对实验动物和待测药品的需求及时间和人力的投入都较大,难以作为大规模的筛选方法而常规开展.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体内药效筛选模型--中空纤维法的出现,使得较大规模的动物体内药效学筛选成为现实.
-
妊娠小鼠子宫内胎鼠腹腔注射人肿瘤HepG2细胞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小鼠子宫内胎鼠腹腔注射人肿瘤HepG2细胞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为5组,细胞注射组在孕14 d胎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HepG2细胞悬液,并设假手术组及对照组,记录孕鼠生产情况、出生小鼠的体重,并对子代鼠的发育学指标进行评价,选取成年后小鼠解剖观察肝、肺、肾等主要脏器有无畸形、病变,并取材进行HE染色,显微观察各组小鼠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胎鼠腹腔各细胞注射组子代鼠的体重和生长发育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无病变,显微观察未见异常结构.结论 子宫内胎鼠腹腔注射人肿瘤HepG2细胞不会对胎鼠发育产生影响.
-
肠道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肿瘤动物模型的制作对研究肿瘤病因学、发病机制、免疫学、药理学和治疗学等均具有重大意义.模型制作要求方法简便、重复性佳、易推广,肿瘤的部位、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类型与人类肿瘤类似.本文就近年有关肠道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致癌物和辅助致癌物1941年Loreny和Stewart首次发现用二甲蒽或甲基胆蒽喂养的小鼠会产生小肠肿瘤,其后人们逐渐发现许多化合物均具有致癌性.这些化合物使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隐窝细胞有丝分裂增高,杯状细胞分裂下降,导致局灶性不典型增生,4~6个月后小鼠开始出现肠道腺瘤和腺癌,后因肠道出血或阻塞而死亡[1].
-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环氧合酶-2表达及其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人群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可降低40%~50%[1].在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肿瘤动物模型复制过程中,长时间加用NSAIDs可明显降低肿瘤的发生率[2].
-
肿瘤动物模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转移以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动物专用影像设备和分子影像技术的产生推动了肿瘤动物模型影像学的发展,在X射线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核素成像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改进,为实现"实时、连续、无创、敏感、原位"的监测肿瘤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胶质母细胞瘤的体细胞基因治疗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广泛浸润脑组织的脑内高度恶性肿瘤,其平均生存期不超过1年.标准治疗方案是;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之后辅以放疗.然而肿瘤仍然复发,而且化疗无明显疗效.近几十年,也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方法.胶质母细胞瘤不同于有丝分裂不活跃的神经细胞,其细胞增殖速度快,这一增殖特性是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转基因治疗的先决条件.根据脑肿瘤动物模型研究结果,于90年代初开始了人脑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在GTI/Novartis公司赞助下从1995年12月~1996年6月进行前瞻性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对48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了辅助基因治疗.
-
益气活血解毒方诱导Lewis肺癌小鼠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株,制作肿瘤动物模型后,分为盐水对照组、益气活血解毒方组,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
-
白细胞介素12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一直是人们急于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各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消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对细胞因子的研究更引入注目,IL-12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本文就IL-12的结构、生物学作用、抗瘤特性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腔镜手术时气腹对肿瘤生长、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1901年德国Kelling医生首先用膀胱镜和气腹的方法对狗行腹腔检查,从此开创了腔镜外科学(Endoscopic Surgery).1924年Zollikofer首先选用二氧化碳作膨腹气体原.实践证明气腹是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1].20世纪下半叶,腔镜外科发展更加迅速,其广泛应用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外科学者开始关注在腔镜手术时,气腹是否会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产生影响.他们期待对腔镜在恶性肿瘤的诊治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为此,学者们选用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In Vitro)技术探讨腔镜气腹对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影响.现将相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低压电脉冲对黑素瘤荷瘤小鼠的抑瘤效应
目的 研究低压电脉冲刺激对荷黑素瘤小鼠的抑瘤效应.方法 建立BALB/c小鼠皮下B16F10黑素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10、20、30 Hz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接受30 min/d、连续20 d电刺激.每日测量肿瘤体积,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学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7d时电刺激30 Hz组肿瘤体积减小,20 d时,各电刺激组肿瘤体积减小,随时间延长抑瘤率增加;电刺激组肿瘤细胞核固缩、坏死较多;各电刺激组caspase-3 mRNA及蛋白质表达增加;MMP-9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MMP-9表达强度变化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强.结论 低压电刺激可上调caspase-3表达,抑制MMP-9表达,抑制肿瘤生长.
-
HLA-A*0201/Kb及MAGE-3基因共转染B16细胞的制备及其在MAGE-3肿瘤疫苗评价中的作用
目的:为了用HLA-A2.1转基因鼠制备荷瘤模型以评价肿瘤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备共表达HLA-A*0201/Kb嵌合基因和MAGE-3的B16黑色素瘤细胞.方法:采用基因共转染的方法,将HLA-A*0201/Kb和MAGE-3转染到B16黑色素瘤细胞(B16-HLA-MAGE-3),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检测了HLA-A*0201/Kb和MAGE-3在B16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通过测定CTL活性和体内抑瘤实验证实肿瘤抗原MAGE-3可以在B16-HLA-MAGE-3中得到有效加工处理和提呈.结果:RT-PCR、FCM和Western blot检测到HLA-A*0201/Kb和MAGE-3在B16-HLA-MAGE-3黑色素瘤中的表达;LDH的方法观察到MAGE-3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B16-HLA-MAGE-3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抑瘤实验也证实,B16-HLA-MACE-3细胞在免疫小鼠体内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MAGE-3基因在B16-HLA-MAGE-3黑色素瘤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被有效的加工处理、提呈给特异性CD8+T细胞;B16-HLA-MAGE-3细胞可以用来制备荷瘤模型,且该方法适合利用转基因小鼠用于人表位疫苗的体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