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喉部癌肉瘤1例

    作者:周玫;石群立

    癌肉瘤发生在喉部是非常罕见的,现将我科于1993年6月收治的1例喉部癌肉瘤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8岁,农民。持续性、渐进性声嘶8个月,无痰中带血,不伴呼吸困难。无烟酒嗜好。间接喉镜下见左声带、声门下灰白色新生物突起,表面光滑;CT扫描提示左声带增厚突出,气道右移,颈部未发现转移。2次左声带活检均示增生的纤维组织内有少许异型细胞。观察1个月后,发现左侧假声带亦出现增厚,灰白色,粘膜完整。于1993年7月24日在全麻下行喉裂开术,术中见左侧声带、室带、喉室均增生突起,质韧,表面不平但无溃烂,甲状软骨无破坏,术中快速冰冻组织切片,检查倾向于低度恶性的间叶组织肿瘤。手术切除肉眼所见之肿瘤及其周围2mm范围组织,保留甲状软骨。术后病理见部分组织表覆鳞状上皮,其下可见分布不均之梭形细胞;部分区域排列呈编织状、旋涡状,细胞大小不一,部分胞浆较多,核大,深染,有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Masson组织染色,提示瘤组织符合纤维性,瘤细胞免疫酶提示:vim(+),mac387(+),ck(±),EMA(-),Des(-),myo(-),诊断倾向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5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易路;王荫槐

    目的:提高对少见的前列腺混合型肿瘤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的诊疗方法.结果:前列腺混合型小细胞癌和腺癌1例,予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及氟他胺治疗,7个月后死于肺转移.前列腺混合型小细胞癌和腺癌1例,予以TUVP术及睾丸切除术,10个月后死于肺转移.前列腺腺鳞癌1例,予以TU-VP术、放疗及氟他胺治疗,8个月后肺、肝、骨多处转移,死于多脏器衰竭.前列腺腺鳞癌1例,予以膀胱、前列腺切除并尿路改道,已生存1年,仍处于随访中.前列腺癌肉瘤1例,患者行膀胱、前列腺切除并尿路改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予以放疗,13个月后出现广泛肺转移,死于肺部并发症.结论: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预后差,确诊需经详细病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及时随访经过内分泌或放疗的前列腺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混合型肿瘤有效的措施.

  • 腮腺癌肉瘤在多形性腺瘤中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许蕾;王波;孙屏;张熔熔

    患者,男,66岁,发现耳下区1 cm ×0.5 cm ×0.5 cm肿块四十余年,近一年增大明显,于2017年2月20日以“左侧腮腺肿瘤”收入住院.外院B超示:左侧腮腺区占位.查体:左耳下区可扪及6.5 cm×5 cm×4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偏硬,界限尚清,活动略差,无压痛.CT示:左侧腮腺区见软组织肿块影,密度欠均匀,其内见点状钙化影,边界清(图1).入院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左腮腺及肿瘤切除术+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恶性肿瘤,类型待常规.

  • 宫颈癌肉瘤1例报告

    作者:谭善梅;舒爱娥

    患者,26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加重1月于1999-07-23入院,既往月经规则,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除正常的月经外,月经周期中间歇少量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月经不调",予调经治疗无效,当时未婚,未予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 肿瘤 癌肉瘤 宫颈
  • 子宫癌肉瘤的CT、MRI影像学分析

    作者:孙琳;尹韶晗;吕晓飞;谢传淼

    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癌肉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 7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CT、MRI表现.结景 根据肿瘤形态分为两型,Ⅰ型表现为宫腔或宫颈管内不规则或类圆形巨大肿块(7例);Ⅱ型表现为息肉状或不规则较小肿块,或单纯性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癌酷似(10例).其影像学特征:(1)平扫呈等密度或等信号,偶见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或混杂信号,子宫肌层受侵时T2WI上低信号结合带消失或中断.(2)增强扫描多低于子宫肌层强化程度.(3)DWI呈高信号,ADC平均值较高,测得为(1.02±0.3)x 10-3mm2/s.(4)瘤内常见流空血管影,多伴有囊变及坏死.结论 子宫癌肉瘤的形态、瘤内流空血管影及较高的ADC值,将有助于与子宫内膜癌鉴别,MRI对瘤内囊变、坏死、出血的诊断以及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 颌下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洪天姿;张荣君;杨波;刘维波

    癌肉瘤,又称真性恶性混合瘤(true malignant mixed tumour),特别罕见,可发生于头颈、食管、乳腺、肺、肝等部位[1,2],头颈部至今报道50-60例,其中2/3发生在腮腺,颌下腺占19%,就诊时平均年龄是58岁(14-87岁)[1],预后较差,几乎60%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或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通常在30个月之内.本文报告1例我科收治的原发颌下腺的癌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涎腺癌肉瘤的组织来源、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食管癌肉瘤1例

    作者:李廷海;赵东勇;靳润响;王福顺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主因吞咽困难2个月于2003年7月28日入院.吞咽困难时轻时重,下咽固体食物时需用水送服.上消化道造影示上段食管腔内息肉状肿物,肿瘤上方可见"圆顶征",钡剂通过肿瘤部位时呈偏流而下.食管镜示距门齿20 cm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胸部CT示肿瘤位于食管腔内,有一蒂与食管后壁相连(图1).术前诊断:食管上段癌.于2003年8月3日手术治疗.取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六肋间进胸,探查肿瘤位于食管上段,顶部达食管胸廓入口,呈息肉状,约7 cm×3 cm×3 cm,表面凹凸不平,有一直径2.0 cm的蒂与食管后壁相连,无外侵.行上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病理镜下可见鳞状细胞癌及软骨肉瘤成份(图2,3),无淋巴结转移.诊断:食管癌肉瘤,侵及粘膜下层.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 食管息肉型癌肉瘤1例

    作者:孙希印;高虹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渐进性吞咽困难2个月余,如今只能进流质饮食,2000年6月20日人院.查体:颈部及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钡透示锁骨下2.0cm处食管狭窄,扩张受限.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 膀胱癌肉瘤1例

    作者:任维果;刘春霞;武树红;张伟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0天于2001年1月26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膀胱区触痛.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癌肉瘤
  • 肝癌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罗兴喜;陈涛;褚忠华

    肝原发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肉瘤.肿瘤来源于肝内上皮组织者称为原发性肝癌,通常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肿瘤来源于问叶组织者称为原发性肝肉瘤,包括肝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较为少见.

  • 食管癌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余振;程邦昌;昌盛;黄杰;毛志福;康敢军;林慧庆;肖永光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EC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2例食管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均经食管吞钡及食管镜检查,仅有1例(4.5%)术前活检确诊为癌肉瘤.所有病例均经左胸行食管肿瘤切除,20例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2例行弓下吻合.全组病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近、远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检均为ECS,瘤体主要成分为肉瘤者14例,主要为癌组织者8例;12例侵及黏膜下层,10例侵达食管肌层,未见侵犯纤维膜者;淋巴结转移率18.2%(4/22);T1N0M012例,T2N0M06例,T2N1M0 4例.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20/22)、77.3%(17/22)、68.2%(15/22).结论 食管癌肉瘤术前确诊率低.其侵袭性不强,淋巴转移发生率较低,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 原发性肝脏癌肉瘤一例的CT表现

    作者:舒仁义;叶孟;俞文英

    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56岁男性患者,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平扫检查发现肿块位于肝右叶胆囊窝旁,呈低密度,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混合密度,强化不均匀,实性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内部可见多发低密度结节,边缘呈环形强化,肿块侵犯胆囊壁及横结肠.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诊断困难.

    关键词: 癌肉瘤 肝脏 CT
  • 食管癌肉瘤2例

    作者:余辉;戎铁华;黄植蕃;杨名添

    食管癌肉瘤临床罕见,我院胸外科自1980年4月至2000年4月20年间仅收治经病理学确诊的食管癌肉瘤2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52岁,因吞咽梗阻感伴胸骨后隐痛4月,于1993年3月10日入院(住院号:73953)。入院时可进普食。查体:除体形较消瘦外,无其他阳性体征。食管吞钡造影见胸中段T6~T7长5cm病灶,呈卵园形结节状充盈缺损,病变部位偏心性狭窄,粘膜皱襞破坏、消失,管壁扩张受限,蠕动消失,病灶以上食管腔呈轻度扩张,钡剂通过中度受阻。初步印象:食管癌(覃伞型)。食管镜距门齿29cm处见一菜花肿物,活检为低分化鳞癌。1993年3月17日在全麻下行胸中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病理号:208067):癌肉瘤(低分化鳞癌,肉瘤成分为梭形细胞),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分期为T4N0M0。因病灶侵及对侧胸膜及部分肺叶,术后予辅助放疗(总量46Gy)和辅助化疗(用VCR、CTX、平阳霉素、VDS)。术后9个月因多个器官转移全身衰竭死亡。

  •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作者:朱安娜;关明飞;朱彦;李燕;周莉;李从铸;黄萍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8岁,其中13例为绝经后患者。按FIGO分期(2009年),Ⅰa期7例,Ⅰb期3例,Ⅱ期1例,Ⅲa期3例,Ⅲc2期1例,Ⅳ期1例。15例患者术前行子宫分段诊刮术,病理均取得恶性证据。13例患者入院时查血CA125,2例升高。16例患者总生存率75.0%,无复发生存率68.8%,随访期超过3年的患者11例,3年生存率72.7%。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2例,2例复发;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4例,3例复发。术后接受化疗者13例,3例复发;未接受化疗3例,2例复发。接受术后放疗6例,1例复发;未接受术后放疗10例,4例复发。Ⅰ~Ⅱ期11例,复发率18.2%;Ⅲ~Ⅳ期5例,复发率60%。结论术前行子宫分段诊刮术对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手术病理分期是重要预后因子。早期诊断、完整的手术分期、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生存率。

  • 卵巢癌肉瘤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安娜;李俊东;冯艳玲;徐漫漫;庄圆

    目的 探讨卵巢癌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卵巢癌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5岁,其中10例为绝经后患者.患者就诊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腹水等.10例入院时血CA125升高,7例术后化疗后降至正常,8例病情复发时伴CA125升高.影像学检查均发现盆腔包块.确诊依靠术后病理.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2例术后无瘤生存;10例术后2年内复发,其中2例经再次治疗后缓解生存,1例正接受化疗,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卵巢癌肉瘤预后差,手术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卵巢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预后与减瘤术后残存病灶大小有关,复发性卵巢癌肉瘤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仍有可能获得缓解,血清CA125可作为观察化疗疗效的标志物,并用于治疗后的监测随访.

  • 女性生殖道癌肉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钰;李从铸;周莉;朱彦;王倩;张灏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女性生殖道癌肉瘤术后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结果:本组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2例.死亡3例的生存期分别是5、5、9个月.9例存活的生存期分别是92、89、45、30、15、6、4、1、1个月.结论:女性生殖道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双相性肿瘤,治疗应采取根治性手术并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临床进展迅速,预后极差.

  • 术前病理联合血清CA125诊断子宫癌肉瘤的价值

    作者:欧阳婧;李小毛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活检、诊断性刮宫两种术前病理检查方法联合血清CA125在子宫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资料相对完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癌肉瘤患者106例,对其术前检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术前行诊断性刮宫74例,组织病理学报告为子宫癌肉瘤、其他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分别占35.1%、52.7%、9.5%;宫腔镜下活检11例,病理报告为子宫癌肉瘤、其他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分别占36.4%、45.5%、9.1%。术前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下活检两种方法诊断子宫癌肉瘤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无附件转移者,术前血清CA125升高者占23.5%,有附件转移者术前CA125升高者占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清CA125升高与附件转移有关(P=0.002)。结论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诊断子宫癌肉瘤的准确性相近;术前组织学报告大多能诊断为恶性肿瘤,但组织学分类误诊率高。术前血清CA125升高患者,应警惕附件转移的可能性。

  • 乳腺癌肉瘤组织分化特性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胡志雄;雷伟华;谭敏华;邹绮嫦;郭锦辉;陈威;石智杰;邓超桦;欧瑞芬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与组织学起源关系.方法 对3例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病例均发生在中老年妇女,年龄36~91岁不等,病程10天~20年,单侧乳房外上象限多见,可伴有皮肤溃烂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B超检查常提示肿块回声分布不均,边界欠清,不规整,血流丰富.X线钼靶检查BI-RADS级别高.肉眼肿块边界欠清,切面灰白,质中偏硬.镜下改变:肿瘤细胞由类圆形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构成,伴有鳞状上皮、平滑肌、软骨和骨组织分化.上皮样细胞呈巢团实性,伴有粉刺样坏死,形似浸润性导管癌结构.梭形细胞弥漫排列,异型性大,形似肉瘤样结构.免疫组化结果:3例中,2例癌成分均表达CK、E-cad、CK(H)和EMA,肉瘤成分表达Vimentin、SMA、S-100和EMA; 1例癌和肉瘤成分均表达CK和Vimentin,肉瘤成分表达CD34.结论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既可表达上皮性抗体,也可表达非上皮性抗体的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肿瘤的发生与导管上皮有关,部分病变可能与肌上皮化生有关.免疫组化相关抗体检测,可提示肿瘤成分的来源.

  • 肺梭形细胞癌4例分析

    作者:段楚骁;付圣灵;付向宁

    WHO肺肿瘤分类(2004版)将一组分化程度差且伴有肉瘤样分化[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或肉瘤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统称为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lung cancers , PSCs )。肺肉瘤样癌包括5个亚型,分别是多形性癌(pleomorphic carcinoma, PC)、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 SCC)、巨细胞癌(giant cell carcinoma,GCC)、癌肉瘤(carcinosarcoma)和肺母细胞瘤( pulmonary blastoma , PB)。肺肉瘤样癌非常少见,而肺梭形细胞癌作为肺肉瘤样癌的一个亚型,在肺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更低。肺梭形细胞癌为一类仅由恶性梭形细胞组成的癌,呈肉瘤样生长。现收集武汉同济医院胸外科近年收治的4例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卵巢癌肉瘤一例及术后化学治疗方案分析

    作者:张慧慧;韩丽丽;崔秀玲;付莉

    癌肉瘤又称恶性混合性中胚叶肿瘤或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侵袭性强、进展快的高度恶性肿瘤,其由恶性上皮成分及肉瘤成分紧密混合而成,其癌组织形态多样,目前尚没有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预后极差.该文报道了1例卵巢癌肉瘤患者,因右下腹部疼痛1周收入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有一大小约5 cm×6 cm×3 cm肿物,诊断为右侧卵巢癌,即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双侧输尿管旁病灶切除术,回盲部病灶切除术,小肠系膜转移灶切除术及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回报癌肉瘤,以高级别多形性肉瘤为主、伴有少量低分化癌.术后辅以紫杉醇加卡铂(TC)方案化学治疗,期间患者未严格遵医嘱化学治疗,卵巢癌复发,再次给予TC方案化学治疗,并加用氟尿嘧啶局部病灶化学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尚可,随访至撰稿日,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该例提示,TC方案联合氟尿嘧啶局部病灶化学治疗可能对卵巢癌肉瘤有效,但其远期效果及是否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尚需进一步随访及探讨.

343 条记录 15/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