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癌肉瘤3.0T磁共振表现

    作者:陈建初;黄海连;黄奕妆;刘红艳;卢俊英

    目的 子宫癌肉瘤也称做子宫同源性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发病率低、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癌肉瘤的3.0T核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5例有完整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癌肉瘤患者的MRI图像.结果 5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有两种表现:2例表现为宫腔内非均质肿块,另外3例表现类似于子宫内膜癌(内膜增厚,宫腔增宽).结论 3.0T磁共振能清楚显示宫腔内肿块以及内膜增厚,但把内膜癌型癌肉瘤从子宫内膜癌区分出来是比较困难.

  • 子宫内膜癌肉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建伟;田学智;张王娜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肉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和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5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份标本中,13份为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2份为子宫诊刮活检标本.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内有上皮及间叶两类组织相互穿插或分界清晰分布.上皮组织多为浆液性癌,也有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常见的肉瘤组织为横纹肌肉瘤,其次为软骨肉瘤、脂肪肉瘤和骨肉瘤.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癌性组织标本的CK(+),所有肉瘤组织标本的vimentin(+),3份癌性组织和肉瘤组织标本的p53(+);肉瘤组织中,3份标本的CK和vimentin(+),7份标本的p53(+),5份标本的CD10(+),4份标本的desmin(+),3份标本的S-100(+).结论 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能为子宫内膜癌肉瘤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确认肉瘤的成分来源和选择治疗方案.

  • 乳腺纤维腺瘤术后再发乳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莹;陆永奎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临床上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好发于乳房的外上部位.因为乳腺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的可能,故一旦发现,应立即手术切除.乳腺癌肉瘤是同侧乳腺组织肉瘤和癌共同发生的肿瘤,组织学上既有恶性上皮组织,又有恶性间胚叶组织.

  • 乳腺癌肉瘤囊性变并肺转移1例

    作者:卓睿;林森

    乳腺的癌肉瘤临床非常少见,伴囊性变更为罕见,其组织来源不明.2008年我院乳腺外科接诊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6岁,因"发现左乳外侧肿物轻微刺痛2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查体:双乳发育正常,左右对称.

  • 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

    作者:徐晓亮;刘振湘;黄义;白志明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复习我院自1999年~2009年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IVP提示膀胱充盈缺损,CT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1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左输尿管再植术,1例行膀胱血块清除术+膀胱肿物等离子电切术,其中1例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8周.术后病理检查均呈双重形态,由上皮成分和间质成分两种不同恶性成分组成,免疫组化结果:2例Vimentin(++),CK(++),1例CK(++)、Vimentin(++)、MyoD1(+)、Moglobin(+)、Desin(-)、SMA(-)、S100(-).3例均诊断为膀胱癌肉瘤.1例术后存活12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特殊异常,后失访.1例术后随访已满6月,无异常,仍在随访中.结论:膀胱癌肉瘤临床罕见,其组织分化低,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极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的佳选择.

  • 乳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及X线诊断

    作者:林永青;杨凯;陈海平

    目的 掌握乳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及X线诊断,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钼靶X线检查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癌肉瘤病人,分析其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 5例癌肉瘤均为女性,年龄小40岁,大65岁.右乳3例,左乳2例.其中3例肿块突然明显增大,2例有乳腺胀痛不适;5例均可扪及肿块,大小不等,质地较硬,4例活动度好,1例位置固定,皮肤粘连.大部分边界清楚,其中两例伴有泥沙样钙化.3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中老年人,其病程可由数周至数年不等,肿物一般生长较快,血液和/或淋巴结均可发生转移.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确诊需靠病理.

    关键词: 乳腺 癌肉瘤 钼靶
  • 膀胱癌肉瘤(附2例报告)

    作者:黄义;刘振湘;白志明;吴万文

    例1男,72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患病期间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IVP示膀胱左侧壁3.0cm×4.0cm充盈缺损,缺损区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CT示膀胱左后壁4.8cm×2.8cm实质肿块,CT值39.6HU,向腔内突出,膀胱壁向外稍见隆起,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3.4cm×3.0cm菜花样肿物,未取活检.诊断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存活12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

  • 子宫腺肉瘤与癌肉瘤的MRI表现

    作者:冯峰;夏淦林;韩春燕;石健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肉瘤和癌肉瘤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宫颈腺肉瘤和2例子宫癌肉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大小、MRI特征及其强化方式.结果 带蒂外生性肿块4例,宽基底外生性肿块2例.肿块大径5~14 cm(平均9.2 cm).6例病灶均表现为T2WI,相对于肌层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或宫颈基质不连续伴肌层受侵,肿块内不规则囊变坏死,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早期明显强化,后期持续强化.结论 宫颈腺肉瘤和子宫癌肉瘤MRI表现相似,特征性表现为外生性肿块伴T2WI不均匀高信号,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外生性胆囊癌肉瘤的超声造影表现1例

    作者:沈俐;谢峰

    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疼痛4 d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右上腹压痛,可触及一肿块,质中,界清,活动度差,Murphy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胆囊体积增大,腔内可见多个团状强光反射,并可见暗淡光团附着于胆囊壁上,不移动.胆囊外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6.5 cm×5.9 cm×5.9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具体包膜,包块上界与胆囊底部关系密切(图1).

  • 乳腺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姜青明;周文文;李进;宋容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预后.方法:对我院2例乳腺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结果:镜检显示病变边界清楚,1例由分化较差的浸润性导管癌成分及软骨肉瘤组成;另一例主要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其边缘局灶见导管原位癌成分.免疫表型:例1间叶成分vimentin,S-100阳性,CK阴性;浸润性导管癌CK阳性,ER,PR,C-erbB-2均阴性;例2间叶成分vimentin,CD68,AACT阳性,上皮性标记,包括CK-pan,P63,CK-low,CK7,CK19,CK5/6,CK34βE12均阴性,导管原位癌CK阳性,ER,PR,CerbB-2均阴性.结论:原发于乳腺的上皮/间叶混合型化生性癌(癌肉瘤)较罕见,诊断需与乳腺原发性肉瘤、恶性叶状肿瘤、肉瘤化癌、促纤维增生性乳腺癌相鉴别.

  • 乳腺癌肉瘤1例

    作者:杨新征;郭乔楠;柳凤轩;于冬梅

    患者,女,49岁,2个月前发现左侧乳房有一"鸡蛋"大小包块,无疼痛,皮肤无红肿及破溃,乳头无溢血、溢液.20 d前,偶感疼痛,呈隐痛,劳动后加剧,于2002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乳腺 癌肉瘤
  • 肉瘤样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作者:张哉根;叶明福;谢青;王亚丽;汤金梁

    目的观察肉瘤样癌(SC)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探讨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不同部位的SC作了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5例作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6例SC中15例双相(明确的癌和肉瘤样成分),11例单相(完全为肉瘤样成分),肉瘤样成分为梭形细胞及多形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26例SC的CK或Keratin在两种成分中均呈阳性表达.Vimentin对明确的癌成分阴性,而绝大部分肉瘤样细胞强阳性,但其阳性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有明显不同.CD68和HMB-45均阴性.5例电镜下瘤细胞间可见不同发育程度的桥粒连接,其中1例有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SC的病理形态学是复杂的,应当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恶性黑色素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对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 癌肉瘤 鉴别诊断
  • 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作者:邱莎莎;邓晓;李代强;张文平

    目的 探讨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脏癌肉瘤的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肿瘤中有明确的上皮癌成分和肉瘤成分,两者之间分界清楚,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分别表达上皮源性和间叶源性的标志物.结论 肝脏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肝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可能来自多潜能干细胞,为预后差的肿瘤.

  • 胆囊癌肉瘤的CT影像学分析

    作者:钱斌;胡晓华;鲍健;陈宏伟;吴晶涛

    目的 探讨胆囊癌肉瘤(carcinosacoma of gallbladder)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胆囊癌肉瘤的CT影像表现,5例均行CT平扫,3例增强.结果 5例均为单发;3例位于胆囊颈部,1例位于胆囊底部,1例位于胆囊体部;均见胆囊内有结节状或菜花状软组织影突入,密度不均匀,3例可见坏死,1例见出血;伴胆囊体积增大、基底部胆囊壁增厚;4例伴有胆囊内结石;4例可见肝脏等周围组织浸润及肿大淋巴结;3例可见肝内转移及远处转移灶;2例出现腹腔积液;1例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增强的3例中,增厚的胆囊壁、腔内软组织肿块有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全面综合地分析胆囊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对胆囊癌肉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 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报告

    作者:王思宇;冯曦;张鸣;刘晓珑;尹杰;李波

    1 前言 癌肉瘤是指在一种肿瘤中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甲状腺、乳腺、消化道和呼吸道等,而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罕见.我科收治肝脏原发性癌肉瘤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卵巢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选择

    作者:成科;李志平

    卵巢恶性肿瘤包含不同的组织病理类型,绝大部分为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瘤和癌肉瘤相对少见.卵巢癌起病较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分期较晚,常伴卵巢外的种植或转移;另外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且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也各具差异,因此,临床处理上也较困难.

  • 膀胱癌肉瘤1例报道

    作者:任玲淑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尿频两年,无痛性血尿2个月,加重10天入院.B超和MRI显示:膀胱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膀胱镜检:膀胱左侧壁见一菜花状新生物,大约4cm×4cm,可见坏死、出血.行包块切除.术后标本行病理检验,免疫组化结果为CK(+)、DES(-)、S-100(部分阳性).病理诊断为膀胱癌肉瘤(含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软骨肉瘤及梭行细胞肉瘤成分).

  • 四例肺癌肉瘤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钟华;韩宝惠;陈岗

    肺癌肉瘤为一罕见的由恶性的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组成的复合性肿瘤,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2%~0.6%[1].我们报告上海市胸科医院1990年12月至2000年12月间共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肉瘤,结合文献对其病理、临床类型、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肺癌肉瘤二例报告

    作者:余更生;徐东明;张淑英

    例1 男,28岁.因咳嗽、咳痰、发热及消瘦2年,痰中带血1周入院.胸部X线片示右中上肺有大片状阴影.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有大量毛霉菌及绿脓杆菌,先后用大扶康治疗10天及10余种抗生素交替治疗,体温略降,胸片无好转.患者既往在塑料印刷车间工作4年,无吸烟史,气管偏右,右肺中上部语颤增强,右肺及左肺可闻及湿性罗音.WBC 34.4×109/L,血红蛋白85?g/L.胸部CT示右肺野呈大片状致密影,可见支气管影;左肺野可见多个大小不等(2~3?cm)结节状高密度影,纵隔淋巴结肿大.经抗炎抗痨等治疗无好转.行CT引导下右肺和左肺结节样病变经皮活检,病理检查示一侧可见癌巢,另侧为肉瘤样细胞,细胞角蛋白阳性,肿瘤细胞CK和Vim阳性,符合癌肉瘤诊断.采用CAP等化疗方案治疗3次,症状明显缓解,右上肺阴影较前缩小、密度减低,左肺结节影大部分变小或消

  • 肺母细胞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潞

    肺母细胞瘤又名肺胚瘤或胚胎型癌肉瘤,甚为罕见,英文文献报告的约150例,日文有35例报告,国内报道约40例。肺母细胞瘤的亚型之一,双期型肺母细胞瘤仅占所有原发性肺部肿瘤的0.25%~5%。我科收治一例,经化疗达部分缓解后再行手术切除,随访至今已生存18个月。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343 条记录 16/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