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癌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3例HCC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CC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并与HCC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HCC中有16例癌组织HPA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8.5%,显著高于癌周肝组织和对照肝组织(P<0.01).HCC癌组织HPA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包膜形成、AFP水平、HBsAg状态及肝硬化无关,而与肿瘤转移复发有关.高转移复发倾向组癌组织HPA表达阳性率(71.4%,10/14)显著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31.6%,6/19)(P<0.05).术后随访转移复发者HPA表达阳性率(78.6%,11/14)显著高于无转移复发者(21.4%,3/14)(P<0.01).此外,HPA mRNA表达多见于分化较差(P<0.05)、TNM分期较晚(P<0.05)的患者.结论:HCC有较高的HPA mRNA表达率,HPA阳性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可作为HCC转移活性的可靠标志之一.
-
肝癌中脱-γ-羧基凝血酶原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脱-γ-羟基凝血酶原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探讨了92例肝癌及癌旁组织,7例转移性肝癌和19例慢性肝病组织中脱-γ-羧基凝血酶原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脱-γ-羧基凝血酶原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结果:肝癌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7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1%,P<0.01),但二者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和慢性肝病肝组织(3.5%,P<0.01).浸润性生长的肝癌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明显高于膨胀性生长的肝癌组织(P=0.049),无包膜形成的肝癌组织明显高于有包膜形成的肝癌组织(P=0.037).大径>5 cm组的癌旁组织的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明显高于直径≤5 cm组癌旁组织(P=0.049),HBsAg和HCVAb均阴性或单HBsAg阳性的患者癌旁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HCVAb阳性组患者(P<0.01).肝硬化的癌旁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的癌旁组织(P<0.0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率与肝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脱-γ-羧基凝血酶原可能是预测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但不能作为肝癌的预后指标.
-
脑出血吸收期包膜形成与持续性脑水肿
目的:探讨脑出血吸收期包膜形成因素与持续性脑水肿的病理现象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2例中、小量脑出血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血肿吸收液中K+、 Na+水平与血液比较无明显差异; 术中见血肿几乎完全液化, 腔内压力极高, 周围脑组织呈现灰白色, 水含量增多, 血肿包膜为新生毛细血管, 弥漫性及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 患者临床状况好转, 预后良好11例, 死亡1例。结论:中、小量脑出血可在吸收期(2~3周)以后出现包膜与持续性脑水肿并存, 导致恶性颅高压, 治疗应采取联合脱水方案, 较大包膜性血肿应当进行手术治疗。
-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专项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输液等,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但长期置管,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阻塞、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纤维蛋白鞘/纤维包膜形成等并发症[2].进行PICC专项护理与成功穿刺同样重要,是导管长期留置的保障,也直接关系到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为在我院置管的112例患者进行安全规范的PICC专项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
脑出血吸收期包膜形成与持续性水肿
目的探讨脑出血吸收期包膜形成与持续性脑水肿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中、小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吸收液中K+、Na+水平与血液比较无明显差异;术中见血肿几乎完全液化,腔内压力极高,周围脑组织呈现灰白色,水含量增多,血肿包膜为脑组织大量陈旧性出血和新生毛细血管、弥漫性及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患者预后良好11例,死亡1例.c论中、小量脑出血可在吸收期以后出现包膜与持续性脑水肿并存,而导致恶性颅高压,治疗应采取联合脱水及对较大包膜性血肿进行手术治疗.
-
双腔引流管引流治疗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指血肿存留 2~ 3周以上,其表面有包膜形成,在小儿颅脑损伤中比较常见.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2001年 11月共对 28例小儿 CSDH采用钻孔双腔引流管引流,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肝癌介入的超声治疗
一、治疗原理经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乙醇在肿瘤组织内弥散,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周边血管闭塞、瘤体假包膜形成,从而达到杀灭肝癌细胞的目的.
-
大肝癌二期切除1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8年以来,对6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1 6例获得二期切除,占24.6%,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取得良好疗效,现根据二期切除的1 6例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1~69岁,平均48岁.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瘤体表面均有包膜或假包膜形成.其中巨块型15例,多结节融合型1例;肿瘤位于肝右叶11例,肝左叶5例;肿瘤大为17×17×15cm,小5×5×6cm.术前AFP阴性1例,阳性15例,其中>800μg/L 5例,400~800μg/L7例,100~400μg/L3例;肝功能Child-Pugh A级11例,B级5例;合并肝炎后肝硬化12例(占75%).
-
CT诊断左侧脑干脓肿一例
患者男,6岁。突发头痛、发热、行走困难16天,体温38℃~39℃,呈持续性。体检:神清,眼球运动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中枢性面瘫,口角偏斜,伸舌偏右,右侧腹壁提睾反射减弱,右侧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亢进,肌力Ⅲ~Ⅳ级,可引出踝反射,巴氏征(+)。 CT平扫:左侧脑干见一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尚清,大小约1.0cm×1.2cm×2.0cm,CT值25HU,环池变窄(图1)。增强扫描见上述椭圆形低密度影呈环状强化,壁厚约0.4cm,尚均匀(图2)。CT诊断:左侧脑干(桥脑、中脑)脓肿。入院行抗炎治疗,6天后在全麻下行左侧脑干脓肿穿刺,切开清除术,见脓肿位于脑干(中脑)左后方,大小约2.0cm×1.5cm,包膜形成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穿刺后抽吸困难,切开脓肿壁,清除黄白粘稠脓液约3ml。术后诊断:幕下(中脑)脓肿。
-
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我院1987年9月~1997年3月,对60例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了去骨瓣减压术,并将取下的骨瓣埋藏于患者大腿前内侧皮下,待病情好转后取出再植入修复颅骨缺损,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6例.年龄16~59岁.损伤程度按Gla-ssgow comd scale分类,6分20例,5分30例,4分1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8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脑内血肿22例,脑水肿者10例.颅骨瓣平均为12 cm×8 cm;额颞瓣45例,颞顶瓣11例,顶枕瓣4例.带骨膜骨瓣45例,骨瓣15例.埋藏骨时间为1~3个月.埋藏骨瓣表面粘连且有纤维包膜形成,有鲜红色血液渗出,可见新生血管.42例肉眼未见明显骨吸收,15例骨瓣边缘失锐,3例明显吸收.35例于再植术中取少许埋藏骨做病理检查,可见正常骨小梁结构,边缘部分见正常骨细胞.
-
丰下颌术后12天纤维囊性包膜形成1例
1病例介绍某女,28岁,因下颌形态不完美来我科要求行美容整形术,局麻下行丰下颌术,口内切口切开达骨膜并分离腔隙、放置假体,手术顺利,术后外形满意.然而,患者自觉不适,强烈要求立即取出硅橡胶假体,经劝阻无效,于术后12天再次手术取出.术中见已有白色质韧的纤维囊性包膜形成.
-
脑出血吸收期持续性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吸收期持续性脑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0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人中7例血肿有包膜形成,5例联合脱水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脑出血吸收期持续性脑水肿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应及时行联合脱水治疗或手术治疗.